位於日本衝繩的世界文化遺產首裡城於當地時間10月31日凌晨約2時許發生火災,火勢從正殿蔓延至北殿,隨後又從正殿向南殿蔓延,又及至首裡城內多處建築。
當地原計劃10月27日至11月3日舉行慣例的「首裡城祭」。
首裡城安保人員通過傳感器發現正殿有熱源反應,于凌辰2時41分報火警,當地警方接到電話後,先後調集了附近7個消防本部總計30輛消防車、約100名消防隊員,火勢至上午11時被撲滅,無人員受傷。
首裡城內多為木結構建築,目前,包括正殿、北殿、南殿、書院-鎖之間、黃金御殿、二階殿在內的6棟建築已完全燒毀,燒毀面積超過4,200平方米。
首裡城類似於中國古代的廟殿,地處衝繩那霸市東區,其確切創建年代尚未可考。
據近年考古發掘推定,三山時代(11世紀至14世紀)時期,首裡曾是中山王國(首裡按司)都城所在地。1426年首裡按司尚巴志統一三山、建立琉球國後,定首裡城為王城。第二尚氏王朝亦以此為都城,國王尚真曾對首裡城加以擴建。此後450餘年間,首裡城一直是琉球王國都城所在地,也是琉球政治、經濟、文化和對外貿易的中心。
日本考古學界對首裡城的最初建造者身份存有爭議,有學者認為中山王察度首先建造了首裡城堡,但也有學者認為首裡城系尚巴志將都城從浦添遷至首裡後所營建。
在文物界人士看來,首裡城融合了中國與日本築城文化的獨特建築樣式,擁有高超的石砌技術,具有極高的文化和歷史價值。其正殿一層內部國王御座上方的牌匾為清朝康熙帝所賜,上書「中山世土」四字。1925年,首裡城正殿以「衝繩神社拜殿」之名被認定為日本國寶級文物。2000年12月,首裡城被認定為日本第11個世界文化遺產。
歷史上,首裡城經歷過多次燒毀摧毀後重建。
據史書記載,其第一次火災發生在1453年,第一尚氏王朝國王尚金福去世後,王子志魯與王弟布裡為爭奪王位發生內訌,首裡城內建築完全燒毀。
第二次火災發生於1660年,重建用時11年。
第三次火災發生在1709年,其正殿、南殿、北殿在大火中全毀,當時受財力所限,直至1712年薩摩藩(正式名稱為鹿兒島藩,日本江戶時代的藩屬地)贈送19,525根原木後方完成復建。1879年,日本吞併琉球後,曾一度將首裡城改為熊本鎮臺衝繩分遣隊的兵營。
二戰期間,日本陸軍第32軍在首裡城地下挖掘坑道,設置指揮所,1945年衝繩戰役中首裡城被美國海軍飛機及戰列艦多次轟擊,美國海軍「密西西比」號戰列艦於3月29日開火炮轟首裡城,將其完全摧毀,是為首裡城第四次遭受毀滅。
戰後,首裡城遺址一度被衝繩大學使用。大學遷址後,日本方著手復原工作。1958年,守禮門重建,1992年開始主體建築復原工作。那一次的重建參考了1768年大修時留下的文獻記錄。
文物古蹟有著其脆弱性,如何將古人流傳下來的古蹟等維護好,是現代人必須面對的現實問題。今年4月15日,法國著名的巴黎聖母院遭遇重大火災,其標誌性組成部分——高達90米的哥德式尖頂在大火中的轟然倒塌 ,令世人扼腕。
2018年9月,巴西國家博物館同樣遭受了大火的吞噬,2,000萬件館藏付之一炬,損失慘重,於美洲文明以及歷史保存而言,無疑是一大浩劫。
文物是人類文明的產物,承載著世界共同的記憶。類似古裡城等這些文物古蹟的存在,是一種文化的記憶,而這些文物古蹟的損毀亦伴隨著文明記憶的消殞,令人痛惜。在全球範圍內,如何更好地進行文物保護,少一些類似火災等帶來的文化傷痛已成為一件刻不容緩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