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作協會員1225期︱吳文琴​《九曲黃河第一彎漫行》

2020-10-07 當代作家主編李培東

高端徵稿

必須 原創 首發: 校對準確,內容健康,言之有物。文後附作者照片、100字左右簡介。投稿郵箱:zgddzjlm@qq.com

作者簡介

吳文琴,筆名一棵松,娘胎的骨子,吳狄。中共黨員,大學學歷,工程師職稱。廣東中辰泛華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兼公司副總,中國西部散文學會會員 , 廣東省作家協會會員。中外華語作家等五家媒體,聯合評為「中華國家地理十佳遊記作家(詩人)」。

著有長篇小說《春安山》;長篇報告文學《綠洲金字塔》;散文專集《鮮花漂落的季節》,《山路彎彎》;哲學專著《管理創新縱論》。作品散見《當代小小說》、《紀實中國》、《作品》、《微型小說選刊》、《西部散文選擇刊》、《南國文學》、《廣州文藝》、《佛山文藝》、《禪城文藝》、《嶺南文學》、《歆葉文藝》,以及農民日報、羊城晚報、南方日報、新世紀文壇報、佛山日報。三十多篇文章在全國各地徵文中獲獎

九曲黃河第一彎漫行

●吳文琴

情感如藕斷絲連。對於九曲黃河第一彎,總有割捨不斷的情意。於是便有了第三次進入黃河第一彎的今天。但每一次,都會在腦海裡勾畫出不一樣的黃河第一彎。

九曲黃河,發端於巴顏喀拉山,後流經四川省境內的若爾蓋唐克鄉,便慢慢地有了第一灣這個稱謂。與白水河匯集後,而聚成了一個旅遊觀光的景點。在這裡,以第一彎為主線,把四川與甘肅從這裡切割了開來,而成為兩省交界的「S」型界河。河西為甘肅,河東為四川。黃河水猶如仙女的彩帶般,從遠方緩緩地飄來,從兩省的邊界上輕輕一吻,然後轉身飄向遠方,從而打造了勝名中外的九曲黃河第一灣

來自藏文化的定位

黃河,發端於青藏高原,流經9個省(自治區)後,匯入到渤海,而成為世界第五大長河。

它源於藏族人的生活圈內,於是在黃河的流域內,許多的定名,均來自藏族人的文化。他們根據黃河的路經,而每一個省又以一個曲口為特徵,於是將黃河上遊的諸河段,取了一個具有藏族文化的特別名字。從而把黃河上遊的諸河段,稱為九曲。於是便慢慢地有了九曲黃河的別稱。如卡日曲、約古宗列曲、扎曲、星宿海、瑪曲、析(賜)支、河曲、九曲、逢留大河等。在這裡,藏族的語系把"河"稱為"曲"。

而九曲又各有特點。每一曲,便是一部如詩如畫的史書,記錄著母親河的發展及其特點。卡日曲,山下有盆地,盆地有沼澤。高山漂雪,造成星宿海遍地;約古宗列曲,藏族語系意為"炒青稞的淺鍋"。它群山與河汊交結,四面丘陵包圍,形成了一個視野開闊的盆地,遠看恍如一個淺鍋;扎曲,黃河的最北端。河道窄,支流少,水量有限,但卻是黃河的源頭之一;星宿海,藏族語系稱為「花海子」。它地形狹長,地勢平緩,河面開闊,流速緩慢,星羅棋布著大小不一、形狀各異的湖泊。當我們登高遠眺時,熠熠閃光,宛如夜空中閃爍的星星。星宿海由此而來;瑪曲,在藏語系中,"瑪曲"即是黃河。早在清朝時期,一旦發生災害或旱情,當地的藏族民眾就聚攏在瑪曲,祭拜河神;析(賜)支,即古河名。秦漢時稱為析支河(賜支河),即今青海海南、黃南藏族自治州及甘南藏族自治州的黃河彎曲地區,稱為「析支河曲」;河曲,一聲雞叫鳴三省,晉、陝、蒙能源的金三角。地勢東高西低,丘陵起伏。黃河的首曲所在地,即瑪曲縣,是黃河流域內,唯一的一個以"黃河"命名的縣城。瑪曲,藏族語系即黃河。

九曲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滔滔的黃河水,哺育了億萬中華兒女。奔騰不息的黃河水,負載著中華古老民族,對未來的無限希冀與憧憬。千年萬載,滔天巨浪流不盡黃河兒女熾熱的愛情。滾滾黃沙,飄蕩著唱不完的黃土歌謠。九曲河灘也盛不下中華民族燦爛的生命光華!

一張立體大乾坤圖

在黃河總長的5464公裡中,其精華部分,非黃河第一彎和壺口大瀑布莫屬。在黃河流經這裡時,以一個S形的大彎道,對黃河進行的造型。它彎曲有型,張馳而得當,於是被譽為九曲黃河的立體大乾坤圖。它與《周易》的陰陽太極圖、藏族本教的"卍"(即生命輪迴 )、藏傳佛教"卐"(即日月輪迴),具有異曲同工之妙。中華民族數千年的傳統文化,在這裡找到了它的根。

當我們站在高山頂往下望時,黃河第一彎,以一個「S」形的疊加,由遠至近,由小至大,與觀景平臺形成了一個平衡直線。而疊加在一起的「S」形,它的九曲,恍如被框在一個呈頂尖狀的圓筒裡。它的弓頂,無法突破框圍那般。從遠望去,它呈出了一個圓筒狀的外形。恍如一條巨蟒,在平地裡行走那般。

在底端,白水河從另一個方向,以另一種彎曲向下延伸,與黃河第一彎在這裡匯合。從而一個《周易》易經中的陰陽太極圖、藏族本教的"卍"(即生命輪迴 )與藏傳佛教"卐"(即日月輪迴)等,終於在這裡匯聚成型。從而從整體上託起了黃河第一彎美、奇、特。

母親河,作為中華民族的胚胎。她以她的特有,在印染著她的後人,連同她的造型,也盈含著中華民族文化的基因,從而為中華民族文化,找到了它存在的土壤。

白水河與黃河的匯合,最後以一個親密,攜手走向它的永遠。從而開避一片廣闊的天地。中華民族燦爛的明天,就如黃河水那般,顯示出無比廣闊的天地。

登高望遠,不同的第一彎

在這裡觀景,有三條路線可以進行。即黃河邊,觀景平臺,登高望遠。站在黃邊觀景,近距離地接觸了黃河,而感知母親河的親密、親切與浩大,從而了結了不到黃河心不死的雄心。站在觀景平臺觀景,從一個整體,勾勒出黃河第一彎的平面,從而感知黃河第一彎的壯觀。登高望遠,從高山頂觀景,黃河第一彎,以其縱橫交錯狀呈在我們的面前。黃河、白水河、九曲彎,沼澤地、山丘、樹林、平湖等,以其立體交叉狀,匯制出黃河第一彎之美。從而感知,黃河第一彎是如何匯集黃河之美於一體。

山丘也許海拔在3000米的上下,我們叫不出它的名字,但它是黃河第一彎的制高點。從下往上登,有兩種辦法可進行。第一是沿著登山的木梯,逐級地往上攀,但需要的是體力;二是花上80元錢,承坐十二級登山電梯,呼呼地只用不到十多分鐘便可登頂。立在高山頂上,一個三級玻璃塔樓,山高樓為峰,自然可以登高望遠了。通過垂直觀景,黃河第一彎的立體交叉越是突出,更呈不一樣的黃河第一彎。

我們到來時,正好是陣風陣雨。我們只好躲進那個塔樓躲避了。約半個小時後,突然雨過天晴。萬裡晴空,也算是不幸中的一件幸事了。我們從高山頂開始逐級往下登越,八級觀景平臺,送給我們便是一級一個黃河第一彎。它步移景變,黃河第一彎,以其不同的身位、身段、側面,亮給人們的,儘是不一樣的美。

它時而以一個整體亮給我們,使我們感知她的偉大;它時而以一個曲體亮給我們,使我們感知她道路的漫長與行進的艱難;它時而把一個大屁殿亮給我們,使我們感知母者一生的艱辛與非凡......。

第一彎是一個「場」

入門處,一陣咚咚的敲鼓聲,與喃喃的念經聲,從索克藏寺院中緩緩地傳出,從而為黃河第一彎送去了一個和諧的音符。它的天人合一,終於為第一彎營造了一個「場」,從而使我們感知它的溫馨。

在邊沿上,一片開闊地,綠草茵苗。一清早,藏族人拉著自己的馬匹在這裡恭候。配合人們的觀景,而送上另一種體驗,即草原飛騎。雖然不比草原那樣浩蕩,但其草原飛騎絲毫也不比草原落差。從而為第一彎增色。

在第一彎的周邊,是一望無際的開闊地。當我們向對面望去,一片矇矓,不知通往何方,估計其距在百裡之內。黃河第一彎,就從河藏的中間,以一條曲線往下流,周邊儘是水流過後的黃泥地。可以預料,一旦黃河犯水,這一望無際的河藏,便以其洶湧澎湃之勢,咆哮而下。母親河如此之壯觀,可惜我們到來時,不是時候。否則一睹母親河之壯觀,也是一生中的幸事。

當下,雨量稀少,黃河水便朝著那寬闊的中間,以其扭曲的長軀往下流。從而形成了一條十多米寬的自然流體。河中有湖,有林,有草,有山丘。一片沼澤地,在襯著黃河第一彎走向它的永遠。

在沿邊上,一片密密麻麻的紅柳,在那裡獨佔一方。它如守護神般,在守護著第一彎的不老,從而為黃河投去了一片綠洲。它與岸邊約有公裡之距,但喳喳的鳥叫聲,不停地從那裡傳來。在這裡,遠近百裡沒有林木,而草原布滿這裡的土地。於是錦雞、野兔、漁舟、黃鴨、丹頂鶴、黑頸鶴等,百鳥歸巢,在這裡繁衍它的後代,從而形成鳥的樂園。於是,中外科學家驚呼"宇宙中的莊嚴幻景"。

傍晚,太陽把它的餘輝,往這裡斜照。第一彎被罩在這一片金黃色之中。原來銀光閃閃的黃河第一彎,現在頓時金光閃閃。黃河水,以其一波又一波的金光,在滾滾地向前。於是有詩云:「落霞與孤騖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岸邊上,架搭在草坪上的帳篷簇簇擁擁,其縷縷的炊煙,伴著聲聲的牧歌,駿馬在馳騁。這無疑是終生難忘的記憶。情侶們租上帳篷,在這裡獨享大草原的清幽與浪漫,共度良宵。從而為一生留下無法抹去的記憶。

山丘的背面,茵茵的綠草,如一張巨大的綠地毯,鋪向山丘,鋪向平原,鋪向天地邊。它沒有樹木,天地一色。一眼望去,一片清幽。

山窩下,一條道路沿著斜體,越過山坳,而延伸至遠方。由於道路的狹窄而通不了車,只供人們以腳涉路了。光溜溜的路面,證明人們在這裡行走不在少數。但這裡百裡之內,看不到村莊,何來人行呢?難道是神行?神了!它連同黃河第一彎,而打造了令人不可捉摸的現狀。

從九曲黃河第一灣,到紅原只有78公裡。紅原,經過周恩來總理題寫命名後,便有了紅原的稱謂。當年紅軍二萬五千裡長徵時,從這裡經過,許多可歌可泣的典故,終於把這一片土地染紅,從而留給這片土地的,是一個千秋萬代的記憶。

紅原,熱爾壩草原,黃河第一彎,它的三位一體,血染的風彩與優美環境的互補,終於鑄造了黃河厚重的文化底蘊,這是我們一生無法抹去的記憶。

(圖片為作者提供)

《中國當代作家聯盟》編委會

文學顧問:匡文留 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相裕亭 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吳文茹 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巖 波 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陳 武 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何 華 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樂 冰 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董 堅 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韓 生 作家 語文特級教師

楊志明 作家 英特華集團總裁

法律顧問:宋維強 英特華集團法務部部長

盧學華 哈爾濱十佳律師

主 編:李培東(楚狂)

副 主 編:孫永輝(溯草)

副 主 編:白晨寧(白金)

詩歌責編:王道海(逍遙)布佔祥(老驥)

李 立(美綸)王 輝(王子)

散文責編:李淑華(牽手)楊 傑(木槿)

管金鵬(蔚藍)安鳳娟(冷月)

小說責編:尹淑英(綠地)張淑華(歸鴻)

董立華(千裡)付培金(夜風)

圖文責編:孫永輝(溯草)白晨寧(白金)

電視臺報導《時光的記憶》新書發布會

暨李培東作品研討會

相關焦點

  • 【廣東省作協會員•散文】1189期︱吳文琴​《黃山三奇五絕》
    廣東中辰泛華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兼公司副總,中國西部散文學會會員 , 廣東省作家協會會員。中外華語作家等五家媒體,聯合評為「中華國家地理十佳遊記作家(詩人)」。 著有長篇小說《春安山》;長篇報告文學《綠洲金字塔》;散文專集《鮮花漂落的季節》,《山路彎彎》;哲學專著《管理創新縱論》。
  • 瑤族作家唐自輝加入廣東省作協
    近日,從廣東作家網獲悉,我縣作協副主席唐自輝加入廣東省作家協會。據了解,今年全省共有135人加入省作協,其中清遠市3人。本期人物:唐自輝唐自輝,筆名原上草,瑤族,1999年在《清遠日報》發表處女作,迄今在《詩歌月刊》《中國教師報》等10多家報刊發表詩詞、新詩、散文、小說等100多件,是魯迅文學院學員、廣東省作協會員、清遠市作協會員、中國鄉土詩人協會會員、清遠詩社社員、連山作協副主席。
  • 金銀平文琴為何是至寶?
    日本正倉院所藏的金銀平文琴,是以金銀平文工藝製作出的寶裝琴,乃是今日罕見的古琴珍寶之一。實際上,金銀平文琴原本就是被用作禮器,其裝飾功能遠遠大於實用功能,它著實是一件靠顏值而非音色本行出眾於世的琴。或許可以說,這張金銀平文琴是如此之美,以至於它作為樂器的功用已顯得不那麼重要了。
  • 【江西省作協會員】1180期︱梅洪昇《​蘭陵王: 千載之下淚悠悠》
    系中國青年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散文詩作家協會會員,中國詩詞家協會會員,中國詩歌學會會員,解放軍紅葉詩社社員,內蒙古作協詩協會員,貴州省作協會員,江西省作協會員。圖文製作:李培東(圖片來自網絡)《中國當代作家聯盟》編委會文學顧問:匡文留 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相裕亭 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吳文茹 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巖 波
  • 金銀平文琴是否為唐琴?
    傅氏又稱:北倉所藏品物以天平勝寶八年(756)及天平寶字二年 (758)五卷《獻物帳》所載各件為主,……入門第一觸餘目者,即「前棚」內陳之「金銀平文琴」「螺鈿紫檀五弦琵琶」「螺鈿紫檀阮鹹」。金銀平文琴上的書寫體是北魏體,故而這張琴反而更可能是北魏到初唐之間的古琴。
  • 【江西省作協會員•詩歌】1181期︱江西龍回仁《​庚子詩詞五首》
    投稿郵箱:zgddzjlm@qq.com作者簡介龍回仁,江西省作協會員,中國自然資源作協全國委員會委員,央媒主任記者。2020.6.24圖文編輯:李培東(圖片來自網絡)《中國當代作家聯盟》編委會文學顧問:匡文留 中國作家協會會員相裕亭 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吳文茹 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巖 波 中國作家協會會員陳 武 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何 華 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樂 冰 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 【桂林作協會員•小說】1183期︱廣西​伍美順《胃口​》
    作者簡介 伍美順,筆名山葉子,廣西桂林人,桂林作協會員,華夏精短文學學會會員,《當代作家聯盟》籤約作家,自由撰稿人。心裡卻水洗過似的空蕩…… 圖文製作:李培東 (圖片來自網絡) 《中國當代作家聯盟》編委會文學顧問:匡文留 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相裕亭 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吳文茹 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 餘利紅:九曲黃河第一灣(組章)
    九曲黃河黃河第一灣(組章)餘利紅[貴州遵義]唐 克巴顏額拉山湧動的山丘護送黃河在此,與唐克的白河相遇傾覆之夜在九曲黃河第一灣當我站在藏哇村的山丘上,草連水,水連天,莽莽原野與遼闊蒼穹交織的莊嚴幻景,為黃河第一灣蒙上一層迷人的面紗。在拐角的一端相遇,又在彎曲的另一端消逝, 是輪迴中美麗的邂逅或是更深的別離?流經的土地正經歷著一分為二的疼痛。
  • 【曲靖市作協會員•散文】1220期︱雲南楊平原​《平夷衛》
    作者簡介 楊平原,雲南省曲靖市體育訓練中心教師,曲靖市作協會員洪武二十三年四月退休後的王誠受朱元璋之命來平夷建衛,五月他兒子王庸來平夷接替他,不久王庸被正式任命為平夷衛指揮使,這是第一任平夷衛指揮使。王誠於洪武二十六年因牽扯進藍玉案與次子王序被處死(見《逆臣錄》)。王庸任平夷衛指揮使的資料不詳,結局也不知如何。 平夷衛建立九年後即建文元年(1399年)在舊城山築起平夷衛土城。土城漸漸往東的平地擴張,越過今天的西門河。平夷衛土城存在了九十五。
  • 中國作協會員超1萬 省級作協會員超8萬
    在今天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中國作協副主席何建明說,作為中共領導的、中國各民族作家自願結合的專業性人民團體,中國作協在八次作代會之前發展會員8000多人,而八次作代會之後的5年間隊伍更加壯大了,使得中國作協會員人數第一次超過一萬人。
  • 牛蘭學晉升中國作協會員
    9月4日,中國作家協會發布公告,公布2020年新會員發展名單,邯鄲市作協副主席、館陶縣散文作家牛蘭學榜上有名。牛蘭學是中國作協本批次會員中邯鄲市唯一的一位,也是館陶縣唯一的一名中國作協會員。近年來,在縣委、縣政府的領導下,館陶縣文聯、作協,認真貫徹黨的文藝路線和方針政策,竭力建設文藝隊伍、努力提高文藝素養、全力打造文藝精品。文學活水注入藝術領域,激活、帶動方方面面出現活力。
  • 28個月,他從宜興市作協會員成長為中國作協會員
    王順法是宜興山裡的漢子,從無錫市作協會員、江蘇省作協會員到中國作協會員,自詡「草根作家」的王順法只用了28個月時間。 聽水山莊毗鄰宜南山區的湖父老街,依山傍水,這個具有文學趣味的名稱,是王順法命名的。聽水山莊也是江蘇徽派園林建築陶瓷有限公司所在地,王順法是這個企業的董事長。從某種意義上說,王順法的文學創作屬於典型的業餘創作,「擠」出時間寫作的。
  • 韶山市作協會員詩作欣賞
    七律 賀韶山市作協換屆選舉王國平五年換屆聚諸君,會友評談話習文。萬裡書山勤是徑,千宗牘海苦為勳。常敲一字陪彎月,累辨卮詞問楚雲。喜看群賢多碩果,長篇總結盡含欣。有感作協換屆選舉並南窗聽雨發行周蘭芳麗陽冬暖好心情,換屆評選聚群英。七載歷程堪回首,凝心聚力苦奮爭。故園文藝培新秀,南窗聽雨展雅風。碩果雖繁休自滿,從今勵志再圖新。
  • 【哈爾濱呼蘭區作協會員】966期︱周麗純《​我那遙遠的花季》
    周麗純,網名楓葉,哈爾濱市人,呼蘭作協會員 圖文編輯:李培東 (圖片來源於網絡) 《中國當代作家聯盟》編委會文學顧問:匡文留 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相裕亭 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吳文茹 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陳 武 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何 華 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樂 冰 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董 堅 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韓 生 作家 語文特級教師
  • 持居住證可申請上海作協會員
    市作協副主席趙麗宏:對於「新上海人」中的文學愛好者我們不能視而不見  「持有上海居住證也可以申請上海作協會員了。」——上海作協官方微博「上海作家」近日發出的這條微博引起關注。此前,作協入會有戶籍之限,調整後,擁有上海市居住證並在上海生活和工作的作家,均可申請加入上海作協。  市作協副主席、新會員發展評審委員會主任趙麗宏向記者介紹,新近在作協理事會上通過的新會員發展條例調整涉及三點:一是評審頻率從一年一次增加為一年兩次;二是組建專家庫,每年抽選更替評委;三是取消戶籍限制,擁有居住證即可申請入會。
  • 5年來區作協會員專著獲全國性獎4項省級13項
    惠州日報訊 (記者匡湘鄂 通訊員趙凱)12月14日上午,大亞灣區作家協會舉行第二屆第一次會員大會,審議作協上一屆理事會的工作報告、財務報告、《章程修改草案》等,並選舉產生新一屆作協領導班子。 據了解,大亞灣區作協成立於2014年6月。
  • 「廣東省作家協會會員•散文」1068期︱廣東吳文琴《世界瑤都行》
    曾任廣東中辰泛華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兼公司副總,現為中國西部散文學會會員,廣東省作家協會會員,當代作家聯盟籤約作家。中外華語作家等五家媒體,聯合評為「中華國家地理十佳遊記作家(詩人)」。著有長篇小說《春安山》;長篇報告文學《綠洲金字塔》;散文專集《鮮花漂落的季節》《用腳去丈量世界》;哲學專著《管理創新縱論》。
  • 廣東省電子信息行業協會第五屆會員代表大會成功舉辦
    大會現場12月4日,廣東省電子信息行業協會第五屆會員代表大會暨新一代電子信息產業發展論壇在廣州召開。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二級巡視員肖良顏出席並致辭,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電子信息工業處副處長莫雙聞,國家知識產權局四級調研員趙鍇,安徽省淮北市相山區常務副區長趙華、中山市板芙鎮鎮長張義強、中山市板芙鎮人民政府黨委委員鄭軍勇,廣州無線電集團廣電研究院院長劉彥、廣東省電子信息行業協會老會長陳國英等領導嘉賓、專家,以及來自協會副會長、理事單位的領導,會員單位代表、媒體代表等500多人出席了本次大會。
  • ​中國作協公示今年發展會員名單 我市文星傳胡炎兩作家上榜
    8月20日,市作家協會傳來喜訊:中國作家協會當天公示2020年發展會員名單,我市文星傳胡炎兩作家上榜。 此次中國作家協會2020年發展會員名單中,全國共有663人上榜,我省有30人,我市有兩人,分別是作家文星傳、胡炎。
  • 我的省作協會員夢實現的曲折經過
    我的第一次省作協會員夢,就這樣驚醒了!好在,我認為是否成為省作協會員,我都一樣會堅持自己的愛好,便逐漸解開了心頭的塊壘。2016年7月,我去省城參加黑龍江廣播電視報主辦的「我的父親母親」徵文頒獎儀式,同臺領獎的原省作協主席賈宏圖老師鄭重地對我說:「你夠省作協會員條件,我可以介紹你加入。」聽了賈老師肯定和關愛的話語,我感動萬分的同時,又燃起了加入省作協的願望!我中肯地跟賈老師說,先回所在地向市作協申請報告,如果遇到困難,再請賈老師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