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口的那棵老樹,指引著回家的路

2020-12-05 瀟湘晨報

老家有棵樹,很老很大的一棵,曾經的老屋塌了,那樹還在。熟悉的面孔走了,那樹還在。鳥兒飛走又飛來,因為那樹還在。

魯南村徐崗大黃連木

魯南村徐崗大黃連木,是滁州市最大的一棵黃連木

魯山南的黃連木依然枝繁葉茂,大小神仙的傳說口口相傳,玉兔鑽入樹幹,佑護四鄰安康福滿,傳說中的寶藏沒被發現,但此地的綠水青山變成了金山銀山。

白沙王佘園木瓜樹

白沙王佘園木瓜樹

白沙王佘園木瓜樹

佘老大君的後花園有兩棵木瓜樹,歷經幾百年風雨依然開花結果。花如海棠俏,果香豐收裡,那樹幹老態龍鍾,枝葉卻鬱鬱蔥蔥,雖然後花園早已成為了大菜園。一代代勤勞的後人在此勞作,在此收穫,在此牽手,木瓜樹默默注視,靜靜守候。

澗溪白果樹

澗溪白果樹

這棵銀杏樹命運多舛,它有多長壽無人知曉,村名因為它就叫了白果樹。十幾年前依然枝繁葉茂,華蓋數畝,每當秋未金黃的樹葉在陽光下閃耀,是個美麗又醒目的地標。當年抗戰的新四軍曾在這裡集合,遊擊隊在這裡訓練,民兵爬上樹梢能觀察到周邊幾十裡的動靜。解放後村民對它依然保護有加,每天吃飯時端著碗蹲在樹下,夏日裡涼風習習,家長裡短中幾頭老牛在樹邊水溝裡撲噠。前些年有人說要把古樹好好保護,用石灰石渣填埋了水溝,用水泥把樹下打上地平,看上去果然有點氣派豪華,但大銀杏卻逐漸枯萎,樹幹脫了皮,枝椏枯死啦。眼看老樹要死去,鎮村請來了林業專家,原來水泥地平讓大樹無法呼吸,填埋的石灰石渣又破壞了土壤的酸鹼平衡,還燒壞了樹根。在林業局專家的指導下除去水泥地平,換掉填埋的石灰石渣,恢復原來的生態,如今大銀杏又起死回生,雖不復往年的光景,但一半枯枝一半繁葉,仿佛訴說生命的輪迴。

魯南村徐崗小黃連木

村口的那棵老樹,曾經離家越遠,記憶中越是清晰;村口的那棵老樹,佇立在風中,在雨裡,指引著我們回家的路。

【來源:滁州市林業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那棵老樹》
    那棵老樹把欲望的根深深扎進巖石的心臟,它擁緊每一份歲月叮嚀那棵老樹把青筋鼓起的枝節射進藍天的胸腔,把堅韌留與風雨搏擊;那棵老樹把青翠欲滴的綠葉鋪張大地的愜意,把剛勁灌入江河奔湧。那是山的豪情,那是山的寫意,滿懷的春華秋實傾瀉如不老的浪漫。
  • 東莞人,你的村口是不是有一棵老樹?
    各位「老東莞」你的村口是不是有一棵老樹?有時候這棵樹是村裡的精神象徵有時候是村民們納涼歇腳的地方有時候更是村裡的「情報中心」你的村裡有這樣的一棵樹嗎?清溪:500年的光葉白顏樹在清溪鎮羅馬村,有一棵樹齡達500多年的光葉白顏古樹,高約12米,地圍約8米,胸圍約6.6米。值得一提的是,在全國範圍內的同種樹木裡,它是迄今為止最大、最古老的。其他老樹在它面前,都得稱「弟弟」。
  • 那一棵年邁的老樹
    那一棵年邁的老樹清晨小鳥帶來美妙的旋律夜晚小草撫平蹣跚的腳步別為塗著靜默的心悲傷過度寂寞的角落裡也有一條心路希望的精靈在夢裡跳舞夜的瞳孔不是飛鳥的歸途枝繁遮天曆經歲月的老樹
  • 老家那棵老樹依舊茂盛著 三棵老樹三座城個個故事都跨越時空
    受訪者供圖並標註字樣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劉瑞朝  我回老家看老樹,看見老家,也看到過往,看出歷史,也看向未來。一棵古樹,一片故土,一株老樹,也是一座城。無論是安陽的市樹國槐,還是福建「融城」的老榕樹,抑或是許昌散布的百餘株古樹,它們都是一個地域、一座城市歷史的見證者、記錄者,是穿越時空依然屹立的一種存在。
  • 歲月背影 ▏村口的那尊「雕塑」
    歲月背影 ▏村口的那尊「雕塑」張萬明老家的村口有一條通往南北的大路。每到周六的傍晚,總有一位滿頭銀絲的老奶奶,拄著拐棍,佝僂著背,步履蹣跚地來到路口。住校的學習生活緊張而有序,充實而快樂,但一周只能回家一次。那時候實行的是周日單休制,每到周六,同學們都異常興奮,吃罷中午飯,都各自忙著收拾好自己的書包和帶菜用的罈罈罐罐,下午上課時帶進教室,當第二節課的下課鈴聲響起時,同學們都雀躍而起,背著自己的行囊魚貫而出,高高興興地回家了。
  • 洛陽小西藏,宜陽上觀鄉,老屋老樹石板路,來吧!感受山裡人家
    站在村口,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造型獨特的山門:一棵老樹破土而出,從左側延伸到大路的另一側,右側有個葫蘆狀的柱子,形成門的形狀。樹上有玉米,花生、核桃、水蜜桃等特色農產品,葫蘆上寫:民俗農耕文化小鎮。這個山門造型凸顯了民俗農耕文化主題的定位,也蘊含著對上觀老百姓年年豐收,家庭幸福美滿,生活和諧快樂的美好祝福。
  • 他好比一棵折斷了的老樹,繼續受著風雨的折磨
    《一棵老樹》是收錄在《山水》中的其中一篇散文,是我個人比較偏愛的一篇。或許是因為年歲大了,對許多年少時無法讀懂的故事有了新的感悟。在《一棵老樹》中,馮至將一位偶然碰到的陌生老人,比作一顆折斷了的老樹。馮至旁觀了老人即將走到生命終點時」緩慢「。馮至旁觀著這位暮年老人,他不曾與老人交談過,但卻已經看清了暮年老人的一生。
  • 一棵重獲新生的老樹
    一棵重獲新生的老樹 歲月,以風霜為刻刀把一棵樹 鏤空 然後,以春風為畫筆 以水和陽光為墨 在殘敗的樹幹上 描繪出 一簇翠綠 飛鳥,以及它的巢 還有秋風和冬雪,一併 封存在老樹的記憶裡
  • 今日小年,一首《回家》天籟之音,訴盡遊子的思鄉情
    世上的美景無數, 可最美的風景卻是回家的路。 , 隔著距離看城市的繁華; 也許, 那個家在中國一個, 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小鄉村, 村口,是一棵看著你成長, 也目送你離去的一棵老樹。
  • 廣東德慶一棵老樹被村民稱為「神醫樹」 專家鑑定為鐵冬青
    央廣網肇慶3月27日消息(記者何偉奇 肇慶臺李天文)在廣東省肇慶市德慶官圩鎮更心村,有一棵近300年歷史的老樹,當地村民如果患上感冒咳嗽之類的疾病,割這老樹的樹皮煲水喝,病很快就會痊癒,所以村民把其敬為「神醫樹」。
  • 英國38歲女子對一棵老樹一見鍾情,嫁給老樹,稱它是「真命天子」
    據英國《每日星報》9月12日報導,日前英國默西塞德郡塞夫頓38歲女子凱特·坎寧安(Kate Cunningham),在瑞姆羅斯谷國家公園的一棵參天大樹下 2019年9月,凱特身穿橄欖色長裙,頭戴花環,手捧鮮花,與這棵老樹舉辦婚禮。
  • 大紅袍景區,三棵幾百年高齡的老樹,最初的大紅袍就是指他們爺仨
    大紅袍景區,三棵幾百年高齡的老樹大紅袍景區,三棵幾百年高齡的老樹,最大紅袍景區一進門,就是一條整體平坦的山路。當然最令我們欣慰的是,這條路比較平坦,正好滿足了腿疼不想爬山的我們倆。前方實際上有兩條岔路,後面依然是連通的環形。我們因為不想爬坡,進入和走出都選了整體平坦但距離稍遠的一條路。一路上幾乎不用爬上爬下。很快,就可以走到大紅袍景區的核心地帶了。山間還有茅屋,大約是茶農摘茶歇腳之處。
  • 西安友誼路千餘棵法國梧桐樹即將「回家」
    5年前被「寄養」的西安市友誼路千餘棵法國梧桐樹要「回家」了! 2016年年初,因西安地鐵5號線施工,友誼路上的上千棵法國梧桐樹被移栽「寄養」至西安市長安區引鎮街道趙家坡常村。隨著地鐵5號線今年底建成通車,相關綠化恢復工作已經啟動。
  • 故鄉那孤零的老樹(情感散文)
    故鄉是心裡一幅永不褪色的圖畫,殘破的老屋,無垠的麥田以及地頭那棵孤零零的老樹,在記憶的薄霧裡時隱時現,經年不去。那是我理想中的故鄉,在想像中跳動著鄉情的脈搏。沒有故鄉就沒有根,時光流逝越久,漂泊的感覺越深,「不要問我從哪裡來,我的故鄉在遠方」,那是常常在夢裡驚醒的一身冷汗,是盤縈在心中的失落和無奈。怕人相問,因為不知道根在何處,因為沒有心中可以認定的故鄉。
  • 《喜劇之王》裡那棵毗鄰危房卻仍堅挺20年的老樹,像極了張栢芝
    當周星馳衝上小路,喊出那句經典的「我養你」的時候,不會有人想到,18歲的張栢芝之後20年的路會走得如此曲折。自2000年6月戀情首度曝光開始,渴望完美愛情的張栢芝卻仿佛總被愛情捉弄,感情世界隔三差五橫生枝節。
  • 雲南的這棵千年老樹,「死後」三年卻復活了,被稱為神樹
    其實昆明東川的紅土上有一棵網紅的樹,來了很多人,活了一千年的世界,在這些時間裡,只有他獨自生長在山坡上,周圍沒有樹,非常孤獨。人們到達這個地方需要時間,在當地花石村右轉,坑坑窪窪的小路不顯眼,是沒有標誌的十字路口,但是,很容易錯過這裡,但是,如果你的視線一直在外面的話,你會發現遠處聳立在山頂的巨大老樹,進入十字路口有一條只能進一輛車的路,沿著這條路一直走就能到那裡。大樹這裡很寬敞,周圍沒有什麼植物,這裡給人的感覺很開闊,並且山梁上都是鵝卵石,但是它很旺!
  • 離開5年,西安友誼路千餘棵法國梧桐樹即將「回家」!
    離開5年,西安友誼路千餘棵法國梧桐樹即將「回家」!5年前被「寄養」的西安市友誼路千餘棵法國梧桐樹要「回家」了!2016年年初,因西安地鐵5號線施工,友誼路上的上千棵法國梧桐樹被移栽「寄養」至西安市長安區引鎮街道趙家坡常村。
  • 二中老樹——徐飈
    記得有個說法,一個學校如果沒有幾棵老樹,就不像一個學校。龍巖二中60年的風雨歷程,還真有不少的老樹,讓人銘記於心,難以忘懷。它們,就是不可抹去的記憶,就是難以割斷的文脈,就是不容躲避的沉甸甸的歷史。 學校還有一棵老樟樹,在培德女中老樓的後右側,其樹齡也該有200年了。老樹下,原來有一棟二層小樓,我的班主任郭潮天老師就曾住在那兒。我還記得,讀高中的時候,去郭老師宿舍請教作文的時候,看到老師案頭的厚厚的作文本,還有那滿架的藏書。書架明顯是舊了,一副不不堪重負的模樣。
  • 為什麼我要發了瘋般地去保護弄堂裡的一棵老樹?
    我下班以後趕到事發現場,也就是愚園路和邨,弄堂正中央,一棵老樹,枝葉堆成了小山,半個樹根已經露在外面。我在老樹的殘枝下哭成了熊貓眼,也引起了很多人的圍觀。僅剩1/4殘枝的夾竹桃樹幾個星期以來,這棵只留下1/4殘枝的老樹出了名,上了新聞報導,受到了社會各界的關注與保護。
  • 老樹畫畫:畫的不是畫,是詩與遠方
    老樹本名劉樹勇,生於上世紀60年代,是中央財經大學教授。他所開創的老樹畫畫,成為一個時代的標籤。這不是貶低老樹,繪畫有其文學性,但繪畫也有其獨特的語言符號,比如筆墨、構圖等。老樹畫畫,在詩境上做了非常成功的探索,但他無意真正打入傳統或當代繪畫的內部,成為繪畫的一部分。而且,詩在老樹畫畫營造的氛圍中,已經不只是點綴或畫境的延伸,而是主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