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貴州省公安廳首批命名10個「楓橋式公安派出所」,甕安縣公安局平定營派出所便是其中之一。
一切成功不是偶然,平定營派出所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嚴格對照「楓橋式公安派出所」創建標準,紮實開展工作,形成警民聯動的良好治理氛圍,構建起"黨政動手,依靠群眾,預防糾紛,化解矛盾,維護穩定,促進發展"的治理格局。
在9月8日,當地就出現了滿滿正能量的一幕......
「今天在坡跟(地名)這裡有一個賣牛,賣的價格太低了,怕是偷來的哦!」「你讓他先不走,我們馬上過來核實一下。」當天,一村民在村子裡發現有人在平定營社區坡根組低價販賣一頭黃牛,極有可能是偷盜而來的,遂在當地的警民交流群內發布信息,並將賣牛人拖住不讓其離開。
獲知信息的平定營派出所民警,立即前往目的地開展核查工作,發現賣牛人彭某某有盜竊耕牛前科,隨即依法將其帶回派出所開展訊問,彭某某對今年6月底在建中鎮鳳凰村一山坡上盜竊一頭黃牛的犯罪事實供認不諱。
「多虧了群眾的「火眼金睛」,成功為老百姓追回一頭被盜黃牛,挽回經濟損失一萬餘元。」平定營派出所所長曹開野笑著說,通過在群內大力宣傳命案防控、禁毒、防盜防騙等知識,奠定了紮實的群眾法律意識基礎。
平定營派出所按照甕安縣公安局黨委關於加強新時代派出所建設,大力夯實基層基礎的安排部署,自2020年以來,針對平定營鎮外流販毒政治等工作,充分發揮微信群交互性、貼近性、方便性和覆蓋面廣的特點,在全鎮組織創建了幹部交流群、警民交流群等五個微信群,群內加入了民警、警務助理、脫貧攻堅網格員、政府工作人員、村委會幹部、村民組長、教師、計程車司機、旅館老闆、門面老闆等人群共953人,以及全鎮5個警務區的123名物建治安積極分子也加入其中,實時掌握全鎮治安動態。
同時在今年3月份以來,平定營鎮以村民小組、自然村寨為單位組建62個理事會,由黨員、網格員、鄉賢寨老、退役軍人、警務助理等人組成,更深一步細緻推動農村基層治理工作。
「將隱患排查的觸角延伸至最基層,充分發揮信息員人熟、地熟、情況熟的優勢,讓各種突然情況、緊急事件、矛盾糾紛能在第一時間發現並且化解。」曹開野介紹。
通過大力宣傳,「將危險隱患扼殺在搖籃之中」,在當地,維護和平穩定的意識已經深深烙印在大家心裡。
今年的4月30日,平定營派出所梭羅村警務助理在調處梭羅村楊洞關組吳某某和冷某某婆媳糾紛時,捕捉到冷某某稱「吳某某家兒子熊某某有槍,怕他拿槍打我」的涉槍信息。通過進一步追問冷某某,得知吳某某的兒子熊某某會制槍,並且熊某某及其弟弟家中藏有火藥槍。
警務助理立即將該線索上報,平定營派出所立即安排人員對在所家屬進行穩控防止通風報信,並組織人員前往熊某某及其弟弟家裡進行搜查。在當日11時許,民警成功在熊某某及其弟弟、兒子家中搜出短槍2支、槍管10根、長槍4把、鋼珠1袋、火藥1壺。經初步訊問,熊某某如實供述了在家中非法製造槍枝的犯罪事實;熊某某弟弟、兒子二人如實供述了非法持有槍枝的犯罪事實。
「『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務不缺位』,這就是我們所努力的目標。」曹開野說。
平定營派出所始終抓好黨建為引領,開展派出所與社區(村)黨建結對共建活動,發動黨員示範帶頭作用,引導群眾主動積極參與社會治理,形成鄰裡守望、和諧共處的良好氛圍,搭建警民融合「連心橋」。
並建立工作網絡管理機制、分類積分評估機制、函告制度管控機制,強化外流犯罪管理。還通過實實現服務主動化、智慧警務信息化、上門服務精準化等措施,開展服務保障進企業,主動在轄區重點企業建立警務室幫助企業處理在生產經營中的困難;大力宣傳推廣「貴州公安」手機APP,讓業務網上跑、讓群眾不跑腿;針對孤寡老人、留守老人、殘疾人、留守兒童等特殊群體,主動上門服務。
同時,除了打好信息員和理事會兩張「牌」,平定營派出所還建立責任制這張「包保牌」,對排查出來的疑難矛盾糾紛,實行鎮領導、站所負責人、村幹部或社區民警「三級包保」制度,明確各級責任包保人和部門的職責,有效解決「疑難雜症」沒人管、沒人盯、沒人跟的難題。
這些年來,平定營派出所於2017年被公安部命名為一級公安派出所;2018年被評為「全省禁毒人民戰爭先進集體」,2019年還獲得記集體嘉獎一次。
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盧泰銘
編輯 梁曉琳
編審 張發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