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歷史名人】四川歷史名人系列│ 兩晉兩「國志」 光焰...

2021-01-10 澎湃新聞

歡迎關注「方志四川」!

編者按 2017年7月12日,首批四川歷史名人名單正式公布,大禹、李冰、落下閎、揚雄、諸葛亮、武則天、李白、杜甫、蘇軾、楊慎10位歷史名人入選。2020年6月8日,第二批四川歷史名人名單出爐,文翁、司馬相如、陳壽、常璩、陳子昂、薛濤、格薩爾王、張栻、秦九韶、李調元10位歷史名人入選。

2020年6月10日起,「四川省情網」及「方志四川」新媒體矩陣(微信公眾號、人民號、澎湃號、頭條號、搜狐號、企鵝號)陸續推出四川省地方志工作辦公室組織撰寫的2批20位四川歷史名人系列文章,敬請關注,並歡迎在文尾「寫留言」處留下您的讀後感言!

四川歷史名人系列文章之二

兩晉兩「國志」 光焰萬丈長

汪 毅

第二批四川歷史名人陳壽與常璩,一個是西晉的,一個是東晉的;一個被尊為「有一代良史之才」,一個被尊為「求真求是百代師」;一個著有《三國志》而名揚史界,一個撰有《華陽國志》而名滿志壇;一個被譽為三國文化的鼻祖,一個被譽為中國方志的初祖。

他們二人史志同輝、珠聯璧合,產生了「光焰萬丈長」的史(志)學影響,宛如中國史(志)學界星空的雙子座,從兩晉一路閃爍,不僅讓我們仰望再仰望,而且可以緊逼我們的想像——想像太陽和月亮一起走來,讓我們看到日月同輝的一幕。這一幕祥瑞瑰麗、精彩魅人,頗值得我們像聞一多先生那樣去想像李白與杜甫在河南洛陽相逢的精彩(假設陳壽與常璩是見過面的),並「發三通擂鼓,然後提出筆來蘸飽了金墨,大書而特書。」

三國文化源頭:陳壽的《三國志》

陳壽(公元233-297),字承祚,巴西郡安漢縣(今四川南充)人。陳壽少年在南充度過。他少時勤奮好學,對歷史著作尤其是《尚書》《春秋》《史記》《漢書》等表現出濃鬱的興趣。特別是他受教於恩師譙周時,更是堅定了執著著史的信念。因此,說到陳壽學識的來源時,自然會說到對他進行授業解惑的老師:譙周。

譙周,字允南,耽古篤學,研精六經,時大名鼎鼎,系蜀國(今四川)屈指可數的天文學家與史志學家,著有《讎國論》《定法訓》《古史考》等百餘篇文章,其中的《三巴記》《益州志》《巴蜀異物志》等被後世視為完備方志的雛形。這些文獻典籍雖然大都蕩然無存,但在隋唐典籍著錄中仍有記載。譙周的學術貢獻,使他成為《方志百科全書·方志人物》中的一號「種子選手」而翹楚方志人物界。至於譙周「誦讀典籍,欣然獨笑,以忘寢食」的故事,既為我們留下了「譙周獨笑」的美談,又給敏而好學的陳壽樹立了榜樣。

電視劇《三國演義》劇照(圖片來自網絡)

名師出高徒,陳壽一脈相承譙周,終於鶴鳴九天,並在《方志百科全書·方志人物》中按時間順序排位第二號「種子選手」。譙周和陳壽比肩而立,構築了南充「一地兩史(志)家,史(志)脈傳後世」的豐碑,產生了廣泛的史(志)學影響。

陳壽一生著述頗豐,猶以《三國志》《三古志》《益都耆舊傳》名揚歷史。對這三部史書,影響和評價空前,誠如南充萬卷樓的一幅楹聯上聯所言:「承祚(陳壽字)倘無三書神州盡成千古恨」。在這三部書中,《三國志》更是名氣沖天,成為中華史籍中的經典之一。

陳壽曾任著作郎、治書侍御史等職務。他的官階雖不高,但以著述修史為己任,並影響後世。

公元280年晉太康時,48歲的陳壽開始了《三國志》的撰寫。十年磨一劍,約在290年,陳壽終於完成了這部偉大的著作。該著原名《魏書》《吳書》《蜀書》,是一部記載魏、蜀、吳三國鼎立時期的紀傳體斷代史。其中,《魏書》30卷,《蜀書》15卷,《吳書》20卷,共65卷。全書記載了從魏文帝黃初元年(220年),到晉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六十年的歷史。晉是承魏而有天下的。陳壽作為晉代的史官,在具體的敘述中,他注重歷史的客觀性與表現的技巧性相結合。一方面,他不得不維護魏為正統,即在《魏書》中為曹操寫本紀,在《蜀書》和《吳書》中分別為劉備和孫權寫《先主傳》和《吳主傳》;另一方面,他的成書確是如實地記錄了魏吳蜀三國鼎立的格局,尊重了三國各自為政與互不統屬的歷史。更顯技巧性的是,他寫《先主傳》和《吳主傳》記事的方法與寫曹操的本紀如出一轍,均採用年經事緯法,只是不稱本紀而已,在事實上拉平了曹操、孫權、劉備三巨頭的關係。

《三國志》作者陳壽塑像(汪毅 供圖)

作為經典的《三國志》,其敘事簡略流暢,記事詳略得當,為歷代史學家所推崇,故《晉書·陳壽傳》對陳壽有「善敘事,有良史之才」的評價。其學術價值的定位頗高,被史學界視之為紀傳體史學的名著,把它與《史記》《漢書》《後漢書》合稱前四史而相提並論。

到北宋鹹平六年(1003)時,《魏書》《吳書》《蜀書》合而為一,始改《三國志》至今。其間,《三國志》有若干刻本與注刻本,使之廣泛流傳和更加豐富。

陳壽像(圖片來源:封面新聞)

由於《三國志》的表現屬於紀傳體,加之史事的情節容易故事化,再加上晉惠帝詔令百姓抄寫《三國志》等原因,故《三國志》不脛而走,特別是後來羅貫中將其演繹成小說《三國演義》,經坊間說書的不斷演繹與歷代墨客騷人的一嘆三詠,加之當今電視劇版經典歌曲《滾滾長江東逝水》的傳唱等,其影響幾近家喻戶曉。《三國志》不僅奠定了陳壽「三國通」的地位,而且成為了三國文化的源頭而被人們津津樂道。

南充萬卷樓陳壽像(文月 攝,圖片來源:四川農村日報)

如果說《三國志》中的《魏書》和《吳書》述說了歷史上魏國和吳國的事情,那麼《蜀書》則延續了巴蜀的文脈。在《蜀書》中,陳壽對人物品題表現出特殊的興趣。他認為,劉備是英雄,諸葛亮是奇才,關羽、張飛是虎臣。鑑於這種奇才,諸葛亮被尊為「名垂宇宙」的萬世師表。這種評價,今天我們在成都武侯祠便可以看到。諸葛亮的高大上歷來被人們頂禮膜拜,在眾多的粉絲中,陳壽算得上是超級粉絲。據清乾隆《廣安州志·人物誌·鄉賢》記載,他在任蜀漢觀閣令職位時,便著有《漢相諸葛亮集》。漢亡之後,該著經司空張華推薦給晉帝,陳壽因此官任著作郎。在任時,當他聽說了諸葛亮的故事,便一氣呵成有名篇之譽的《諸葛亮故事表》。這篇《諸葛亮故事表》歷來為人們關注,甚至成為清代乾隆《廣安州志·藝文·奏疏》所收錄的第一篇。而這部《廣安州志》的纂輯者,則是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的先祖鄧時敏。

南充萬卷樓(汪毅 供圖)

陳壽記錄了三國歷史,延續了三國文脈,傳播了三國文化,其家鄉的人民自然敬重和忘不了這位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史官」。據《舊唐書》和1960年版的《南充專區志略·名勝古蹟》記載,早在唐代時,家鄉父老便在陳壽少年讀書的地方建起了萬卷樓,以供人們追思緬懷和砥礪後世莘莘學子。1992年,南充市人民政府重新建起規模宏大的萬卷樓。如今登樓臨風,遐想當年三國鼎立的叱吒風雲和狼煙四起,我們不僅感慨歷史,感懷三國文化,感佩頗具良史之材的陳壽,更對穿越時空隧道的歷史充滿敬畏而常懷一顆以史為鑑之心!

萬卷樓簡介(汪毅 供圖)

中國方志源頭:常璩的《華陽國志》

當時光老人步履蹣跚,從西晉走到東晉,一部不以地名而以「國」命名的志書誕生了,而且與巴蜀攸關。它,就是常璩的《華陽國志》。

常璩(約291-361),字道將。四川崇州市常璩廣場的常璩銅像基座所嵌銅牌有這樣的介紹:蜀郡江源縣小亭鄉(今四川崇州市三江鎮)人。成漢政權時期,曾任散騎常侍,侍從皇帝,掌理文書,參與要政決策。歸晉後,入密閣,掌著作。所著《華陽國志》為我國西南地區古史,對巴蜀史事記述尤詳,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地方史志專著,被中外史學界稱作「中國地方志的初祖」,譽為「中國古代文化遺產的精華之一」。

《華陽國志》作者常璩塑像(汪毅 供圖)

如果說陳壽的《三國志》是一部紀傳體斷代史書,撰寫了三國時期魏吳蜀的歷史,可知其興替;那麼常璩的《華陽國志》則是一部志書了,而且是在中國志壇上最具討論意義的志書之一。有趣的是,兩部書均冠以「國志」,而且均是大手筆,皆出自於晉代。

《華陽國志》原名《華陽國記》,是一部專門記述古代中國西南地區地方歷史、地理、人物等的地方志著作,是研究古代西南地方史和西南少數民族史以及蜀漢、成漢史的重要史料。該著撰寫於晉穆帝永和四年至永和十年(348—354年)。全書分巴志,漢中志,蜀志,南中志,公孫述、劉二牧志,劉先主志,劉後主志,大同志,李特、李雄、李期、李壽、李勢志,先賢士女總贊,後賢志,序志並士女目錄等,共12卷,約11萬字。該志的記事始於上古,述及巴、蜀、南中、漢中等地;記人有公孫述、劉二牧、蜀漢先後二祖等的興廢嬗替。內容涵蓋西漢以來梁州、益州、寧州的地理、人物史料等,形式涵蓋地理志、人物傳,堪稱記載蜀漢及晉代史最為翔實的志書。

明代嘉靖版《華陽國志》(汪毅 供圖)

自然,這部志書成為了研究古代巴蜀人文歷史學者的案頭必備。它的歷史信息量大、密集度高,對後世歷史性著述的影響廣泛,甚至徐廣的《晉記》、範曄的《後漢書》、裴松之的《三國志注》、劉昭的《後漢書》、李膺的《益州記》、酈道元的《水經注》、賈思勰的《齊民要術》、司馬光的《資治通鑑》等名著均從中大量取材。至於《華陽國志》書名中的「華陽」,其實是一個地理、區域概念,即指華山之南的古巴蜀等區域,因為在歷史上並無「華陽國」的建置。

志書是一個地方的全史,具有存史、資政、教化的功能。在中華文明發展史上,修志代代賡續,志書稱得上奇葩一朵、馨香一瓣。在志書編纂發展中,對其功能的認識有一個螺旋式上升的過程。《華陽國志》在對於志書功能的表述方面,具有極為重要的引領作用,歷來被志家推崇和遵循。它開宗明義,提綱挈領,即在序言中作了「達道義,章法戒,通今古,表功勳,旌賢能」的表述,這15個字,今天看來不足為奇,但它卻是方志理論的源頭之一,真可謂「不廢江河萬古流」。

崇州市街子古鎮華陽國志館(汪毅 供圖)

《華陽國志》內容以歷史、地理、人物為經,體裁以地理志、編年史、人物為緯,體例近乎完備,引領了中華修志文明的代代賡續,在中國方志界極具影響,誠如《四川方志簡編》所載:「自司馬相如以降,紀蜀史者七八家,皆未能盡善,璩乃博考眾說,裁成《華陽國志》一書,攻方志者,奉為鼻祖。」其意義和價值,誠如《紅樓夢》之於古典文學,《史記》之於傳統史學,《水經注》之於古代地學,堪稱中國傳統文化的經典之一,歷來備受史(志)家推崇。自成書以來,宋代便有兩種木刻刊板印行,明清至民國計有22種,足見其影響和地位。遺憾的是,宋本《華陽國志》因兵燹荼毒而化為灰燼。儘管如此,其版本數量亦非其他古籍所能及。對其研究,有任乃強的《校補圖注》,劉琳的《校注》,汪啟明、趙靜的《華陽國志》,劉重來的《常璩與》,黃劍華的《故事新解》等版本,以及出版的《研究》《百年研究論集》《百年研究論著目錄》等。

《華陽國志》

《華陽國志》還肯定了「蜀學比於齊魯」,佐證了「文宗在蜀」的概念,不僅具有歷史意義,而且不乏現實意義,特別是對於成都。因為成都與巴蜀若干細節密碼的解析以及城市發展的軌跡,特別是李冰父子修都江堰、鑿離堆、穿成都二江之事等,在書中均可找到答案。更有甚者,四川省歷史學會會長、成都市閱讀協會名譽會長譚繼和認為:「要讀成都歷史,需要從《華陽國志》讀起」「《華陽國志》成為讀成都的起點」。他還在《從來源文獻讀成都歷史》一文中感慨:「從先秦到漢魏,《華陽國志》為成都起點。」理由是「《華陽國志》是對秦漢魏晉蜀文獻的總匯,由區域志與人物誌構成」,詳細記載了西南,特別是成都為巴蜀地區中心這一事實的風土人情、城市變遷及政治、經濟、文化諸方面的內容。

《華陽國志》

為進一步提升《華陽國志》研究領域的學術地位,鑄造成都「方志之源」文化品牌,成都市地方志辦公室不僅與四川大學影印出版了《華陽國志珍本彙刊》22冊,善本再造了清嘉慶十九年題襟館刻《華陽國志》本,編纂了《百年研究論著目錄》和《百年研究論集》等「三位一體」的成果,而且還於2016年1月舉行了「成都首屆《華陽國志》學術研討會」。這對於將經典方志名著研究與當代城市文化品牌塑造結合起來,實施四川「文化強省」戰略具有積極意義。

崇州市街子古鎮華陽國志館內常璩修《華陽國志》情景再現(汪毅 供圖)

「史家之獨唱,無韻之《離騷》」。千百年來,人們對史家和詩人有特別的認同感,總是格外的心存景仰,甚至高山仰止。文風鼎盛的常璩故鄉亦不例外。為緬懷這位造福桑梓的先賢,感恩這位志寫春秋的尊者,崇州市推出了一系列紀念性的建築。1987年,在江源古鎮修建了「肇志堂」;1999年,在崇州城區新建常璩廣場並塑常璩銅像。也許是對常璩的尊崇,也許是對《華陽國志》的敬畏,常璩故鄉的鄉親不僅追尋「敬惜字紙」之風,而且張揚「惜字得福」之說。他們以佛塔為基本形制,於清鹹豐二年(1852)在崇州街子古鎮修築了形狀為六角的五級攢尖樓閣字庫,以收存先賢字紙。該塔平地而起,鏤空雕塑,為川西地區僅存的精美字庫。除此之外,還於近年在街子古鎮修建了華陽國志館,專門介紹常璩和《華陽國志》,再現修志情景,讓人們在這裡感佩一代志家常璩的「如鑑如衡千秋筆」,感受方志中國的氣息,感慨歷史文明一路走來的步履蹣跚,而常抒一片修志問道、以啟未來之情。

崇州市街子古鎮字庫塔(蓬州閒士 攝)

來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辦公室

作者:汪 毅(四川省地方志工作辦公室原副巡視員,四川省地方志學會原副會長,一級文學創作職稱)

配圖:方志四川

方志四川部分圖片、音視頻來自網際網路,僅為傳播更多信息。文章所含圖片、音視頻版權歸原作者或媒體所有。

溫馨提示

如喜歡本文,請分享。

轉載請註明:來自「方志四川」(ID:scsdfz)。

原標題:《【方志四川•歷史名人】四川歷史名人系列│ 兩晉兩「國志」 光焰萬丈長》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方志四川•歷史名人】四川歷史名人系列│ 兩晉兩「國志」 光...
    歡迎關注「方志四川」!編者按 2017年7月12日,首批四川歷史名人名單正式公布,大禹、李冰、落下閎、揚雄、諸葛亮、武則天、李白、杜甫、蘇軾、楊慎10位歷史名人入選。
  • 【方志四川•歷史名人】四川歷史名人系列│楊慎:一生跌宕成就一...
    歡迎關注「方志四川」!編者按 2017年7月12日,首批四川歷史名人名單正式公布,大禹、李冰、落下閎、揚雄、諸葛亮、武則天、李白、杜甫、蘇軾、楊慎10位歷史名人入選。2020年6月8日,第二批四川歷史名人名單出爐,文翁、司馬相如、陳壽、常璩、陳子昂、薛濤、格薩爾王、張栻、秦九韶、李調元10位歷史名人入選。
  • 【方志四川•歷史名人】四川歷史名人系列│ 一部《三國志...
    歡迎關注「方志四川」!編者按 2017年7月12日,首批四川歷史名人名單正式公布,大禹、李冰、落下閎、揚雄、諸葛亮、武則天、李白、杜甫、蘇軾、楊慎10位歷史名人入選。
  • 四川歷史名人系列│清代四川才子、戲曲理論家——李調元
    往期回顧四川歷史名人系列 | 文翁——公學始祖興教化 漢代循吏第一人四川歷史名人系列│ 兩晉兩「國志」 光焰萬丈長四川歷史名人系列│ 偶像的力量:最早的粉絲逆襲之路——司馬相如四川歷史名人系列│ 一部《三國志》 千秋良史才四川歷史名人系列│常璩:矢志於史終不悔 著錄巴蜀「第一人」四川歷史名人系列│風骨崢嶸
  • 【方志四川•歷史名人】四川歷史名人系列│西漢儒學大師——揚雄
    2020年6月8日,第二批四川歷史名人名單出爐,文翁、司馬相如、陳壽、常璩、陳子昂、薛濤、格薩爾王、張栻、秦九韶、李調元10位歷史名人入選。2020年6月10日起,「四川省情網」及「方志四川」新媒體矩陣(微信公眾號、人民號、澎湃號、頭條號、搜狐號、企鵝號)陸續推出四川省地方志工作辦公室組織撰寫的2批20位四川歷史名人系列文章,敬請關注,並歡迎在文尾「寫留言」處留下您的讀後感言!
  • 【方志四川•歷史名人】四川歷史名人系列│常璩:矢志於史終不悔...
    歡迎關注「方志四川」!編者按 2017年7月12日,首批四川歷史名人名單正式公布,大禹、李冰、落下閎、揚雄、諸葛亮、武則天、李白、杜甫、蘇軾、楊慎10位歷史名人入選。
  • 【方志四川•歷史名人】四川歷史名人系列│風景美 人情美 生活...
    2020年6月8日,第二批四川歷史名人名單出爐,文翁、司馬相如、陳壽、常璩、陳子昂、薛濤、格薩爾王、張栻、秦九韶、李調元10位歷史名人入選。四川歷史名人系列文章之十八風景美 人情美 生活美——杜甫詩中的成都徐高芳「資深蓉漂」杜甫在顛沛流離的年代定居成都,在此兩度居住。在成都度過的近4年時光裡,這位偉大詩人留下了200多首描寫成都的詩詞。杜甫與成都,已是渾然一體。
  • ...四川•歷史名人】四川歷史名人系列│常璩:方志鼻祖 蜀史巨擘
    編者按 2017年7月12日,首批四川歷史名人名單正式公布,大禹、李冰、落下閎、揚雄、諸葛亮、武則天、李白、杜甫、蘇軾、楊慎10位歷史名人入選。為加強歷史名人宣傳推介,講好四川故事,傳播四川聲音,「四川省情網」及「方志四川」新媒體矩陣(微信公眾號、人民號、澎湃號、頭條號、搜狐號、企鵝號)推出「歷史名人」專欄,歡迎大家投稿!
  • ...歷史名人】四川歷史名人系列│一位浪漫主義者的奏鳴——詩仙李白
    歡迎關注「方志四川」!編者按 2017年7月12日,首批四川歷史名人名單正式公布,大禹、李冰、落下閎、揚雄、諸葛亮、武則天、李白、杜甫、蘇軾、楊慎10位歷史名人入選。
  • 【方志四川•歷史名人】四川歷史名人系列│ 偶像的力量:最早的...
    歡迎關注「方志四川」!編者按 2017年7月12日,首批四川歷史名人名單正式公布,大禹、李冰、落下閎、揚雄、諸葛亮、武則天、李白、杜甫、蘇軾、楊慎10位歷史名人入選。
  • 四川歷史名人系列│西漢儒學大師——揚雄
    編者按 2017年7月12日,首批四川歷史名人名單正式公布,大禹、李冰、落下閎、揚雄、諸葛亮、武則天、李白、杜甫、蘇軾、楊慎10位歷史名人入選。2020年6月8日,第二批四川歷史名人名單出爐,文翁、司馬相如、陳壽、常璩、陳子昂、薛濤、格薩爾王、張栻、秦九韶、李調元10位歷史名人入選。
  • 四川歷史名人系列│一位浪漫主義者的奏鳴——詩仙李白
    編者按 2017年7月12日,首批四川歷史名人名單正式公布,大禹、李冰、落下閎、揚雄、諸葛亮、武則天、李白、杜甫、蘇軾、楊慎10位歷史名人入選。2020年6月8日,第二批四川歷史名人名單出爐,文翁、司馬相如、陳壽、常璩、陳子昂、薛濤、格薩爾王、張栻、秦九韶、李調元10位歷史名人入選。
  • 四川歷史名人系列│演義之外的傳奇——諸葛亮
    編者按 2017年7月12日,首批四川歷史名人名單正式公布,大禹、李冰、落下閎、揚雄、諸葛亮、武則天、李白、杜甫、蘇軾、楊慎10位歷史名人入選。2020年6月8日,第二批四川歷史名人名單出爐,文翁、司馬相如、陳壽、常璩、陳子昂、薛濤、格薩爾王、張栻、秦九韶、李調元10位歷史名人入選。
  • 【方志四川•歷史名人】四川歷史名人系列│秦九韶:世界數學史上...
    2020年6月8日,第二批四川歷史名人名單出爐,文翁、司馬相如、陳壽、常璩、陳子昂、薛濤、格薩爾王、張栻、秦九韶、李調元10位歷史名人入選。2020年6月10日起,「四川省情網」及「方志四川」新媒體矩陣(微信公眾號、人民號、澎湃號、頭條號、搜狐號、企鵝號)陸續推出四川省地方志工作辦公室組織撰寫的2批20位四川歷史名人系列文章,敬請關注,並歡迎在文尾「寫留言」處留下您的讀後感言!
  • 【方志四川•歷史名人】四川歷史名人系列│挾以文章妙天下 忠義...
    2020年6月8日,第二批四川歷史名人名單出爐,文翁、司馬相如、陳壽、常璩、陳子昂、薛濤、格薩爾王、張栻、秦九韶、李調元10位歷史名人入選。2020年6月10日起,「四川省情網」及「方志四川」新媒體矩陣(微信公眾號、人民號、澎湃號、頭條號、搜狐號、企鵝號)陸續推出四川省地方志工作辦公室組織撰寫的2批20位四川歷史名人系列文章,敬請關注,並歡迎在文尾「寫留言」處留下您的讀後感言!
  • 四川歷史名人系列│薛濤書法——字無女子氣 作有世人珍
    參考:《女詩人薛濤與望江樓公園》,張正則、季國平編著四川歷史名人系列 | 文翁——公學始祖興教化 漢代循吏第一人四川歷史名人系列│ 兩晉兩「國志」 光焰萬丈長四川歷史名人系列│ 偶像的力量:最早的粉絲逆襲之路——司馬相如四川歷史名人系列│ 一部《三國志》 千秋良史才四川歷史名人系列│常璩:矢志於史終不悔 著錄巴蜀「第一人
  • •歷史名人】四川歷史名人系列│張栻:湖湘有「理」 他從蜀中來
    2020年6月8日,第二批四川歷史名人名單出爐,文翁、司馬相如、陳壽、常璩、陳子昂、薛濤、格薩爾王、張栻、秦九韶、李調元10位歷史名人入選。2020年6月10日起,「四川省情網」及「方志四川」新媒體矩陣(微信公眾號、人民號、澎湃號、頭條號、搜狐號、企鵝號)陸續推出四川省地方志工作辦公室組織撰寫的2批20位四川歷史名人系列文章,敬請關注,並歡迎在文尾「寫留言」處留下您的讀後感言!
  • 【方志四川•歷史名人】謝德銳 ‖ 陳子昂與武東山
    歡迎關注「方志四川」!編者按 2017年7月12日,首批四川歷史名人名單正式公布,大禹、李冰、落下閎、揚雄、諸葛亮、武則天、李白、杜甫、蘇軾、楊慎10位歷史名人入選。
  • 四川歷史名人系列│張栻:湖湘有「理」 他從蜀中來
    編者按 2017年7月12日,首批四川歷史名人名單正式公布,大禹、李冰、落下閎、揚雄、諸葛亮、武則天、李白、杜甫、蘇軾、楊慎10位歷史名人入選。2020年6月8日,第二批四川歷史名人名單出爐,文翁、司馬相如、陳壽、常璩、陳子昂、薛濤、格薩爾王、張栻、秦九韶、李調元10位歷史名人入選。
  • •歷史名人】四川歷史名人系列│草原上的雄獅大王——格薩爾王
    歡迎關注「方志四川」!編者按 2017年7月12日,首批四川歷史名人名單正式公布,大禹、李冰、落下閎、揚雄、諸葛亮、武則天、李白、杜甫、蘇軾、楊慎10位歷史名人入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