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八首詞,清麗哀婉,寫盡春天裡的韻致與清愁!

2020-12-09 花間一詩囊

李清照,號易安居士,山東人。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在金兵佔據中原後,轉入南方。她早年生活優渥愜意,所以詞作內容多表達閒適生活,詞風清新雋永,而後因父親去世,丈夫離去,晚年詞作多感嘆人生悲苦,情調憂傷。至今流傳的詞作有四五十首。

她的春天婉約詞,或溫柔嫵媚,或詩情畫意,亦或是些許縈繞心頭的哀愁,沉澱近千年並綻放如初!

《減字木蘭花》賣花擔上。買得一枝春欲放。淚染輕勻。猶帶彤霞曉露痕。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雲鬢斜簪。徒要教郎比並看。

詞人早期與丈夫恩愛時期的作品。通過一系列小女兒的俏皮動作,把春天景色的清新怡人,青春年少的活潑自矜,已經初婚時候的恩愛甜蜜交融在一起!買花,看花,戴花,比花……天真爛漫,生動迷人的氣息,令人讀之歡欣。

《蝶戀花》暖雨晴風初破凍,柳眼梅腮,已覺春心動。酒意詩情誰與共?淚融殘粉花鈿重。乍試夾衫金縷縫,山枕斜欹,枕損釵頭鳳。獨抱濃愁無好夢,夜闌猶剪燈花弄。

這首寫於新婚與丈夫小別後的詞作,把春情與離情糅合得天衣無縫。

春天的腳步近了,春風化雨,冰河解凍。柳樹抽條,梅花綻放,自己也跟著春心萌動。可是一起品酒吟詩的你不在啊,忍不住悄悄落淚,花了妝容。滿園春色無心賞,躺著吧又把鳳釵壓彎了。這份愁凝結在心上,如何讓人好睡呢,夜深深還是剪剪燈花打發這等待的時光吧。

一幅非常生動的春閨幽怨圖展開,又清新自然,不禁讓人心生憐愛。

《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捲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這是李清照早年作品。從這短短的字句中,不難感受到春末夏初的韻味。詞中通過兩人的對話,一句「綠肥紅瘦」折射出詞人洞察花事的巧妙詩心,以及惜花傷春的多愁善感。

《浣溪沙》淡蕩春光寒食天,玉爐沉水嫋殘煙。夢回山枕隱花鈿。海燕未來人鬥草,江梅已過柳生綿。黃昏疏雨溼鞦韆。

清明時節,香爐中沉香菸霧嫋嫋。午睡過後,髮釵凌亂,燕子還未歸來,小孩子們在嬉戲。梅子已經落地,而柳絮剛剛生綿,黃昏時候,下起了蒙蒙小雨,打溼了院中的鞦韆。這一系列景物描寫,似乎「無我」參與,卻句句都是詞人的「情語」!詞人細膩含蓄,哀婉惜春的心境一目了然。

《菩薩蠻》風柔日薄春猶早,夾衫乍著心情好。睡起覺微寒,梅花鬢上殘。故鄉何處是?忘了除非醉。瀋水臥時燒,香消酒未消。

這是一首思鄉詞作。早春時節的陽光和煦怡人,心情大好。昨晚還有點微寒,鬢邊的梅花都有些凌亂了。下闕忽然想到了家鄉,此時北方家鄉的梅花還是依舊鮮豔呢!除非大醉,不然鄉愁時時縈繞。這種不安的情緒,在春光下更加強烈。愁緒仿佛那嫋嫋環繞的沉香一般,怎麼也消不掉。

《武陵春·春晚》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風聲已經停歇,花也已凋落。奈何日上三竿,我還是懶得梳妝。物是人非最是惹人悲傷了。聽說那雙溪還是春光無限,我也想去。但是那輕舟載不動我沉重的憂愁啊!

這是詞人53歲那年的作品,此刻的李清照已經是孤身一人,在金華避難。在這首詞裡借兩地春色的對比,把流落異鄉無依無靠的悲苦,表達的淋漓盡致。每讀之,心也隨著憂傷哀怨起來。

《好事近》風定落花深,簾外擁紅堆雪。長記海棠開後,正是傷春時節。酒闌歌罷玉尊空,青缸暗明滅。魂夢不堪幽怨,更一聲鶗鴂。

。窗外的落花紅的白的簇擁成堆,每當海棠花開,又是傷春的時候了!酣醉一夜又從夢中驚醒,一聲鶗鴂驕叫,回到現實,終究春天還是要逝去。

《蝶戀花·上巳召親族》永夜懨懨歡意少。空夢長安,認取長安道。為報今年春色好,花光月影宜相照。隨意杯盤雖草草。酒美梅酸,恰稱人懷抱。醉裡插花花莫笑,可憐春似人將老。

自從南渡,歡樂的時候就少了!汴京的宮闕城池入夢,可我知,這都已成空。聽說今年的春色好,可是建康城裡的春色並不令人欣喜。下闕突出一個「酸」字。心酸的不僅是春天也會過去,自己也會老去,更是家國淪陷。詞風依舊是婉約沉鬱,卻透出沉重的悲痛感!這可能是最為悲傷的春天了。

相關焦點

  • 一本很美的書,盧靜雲的《李清照詞傳》
    她的名字與屈原、陶淵明、李白、杜甫等偉大詩人並行,她是中國歷史上一位偉大的女性,她就是李清照。她風姿綽約的一生,香如蘭芷的慧心,婉約清麗的詞章,無數次讓人感動,讓人迷失……李清照是歷史上名副其實的「中國古代第一才女」。
  • 一本很美的書,盧靜雲的《李清照詞傳》
    她的名字與屈原、陶淵明、李白、杜甫等偉大詩人並行,她是中國歷史上一位偉大的女性,她就是李清照。她風姿綽約的一生,香如蘭芷的慧心,婉約清麗的詞章,無數次讓人感動,讓人迷失……李清照是歷史上名副其實的「中國古代第一才女」。
  • 李清照晚年時,想起死去的夫君,寫了一首詞,最後一句令人感傷
    風終於停了,塵土裡還夾雜著花朵的芬芳氣息,看來花兒已經快要落完了,這個春天也快要結束了吧。窗外的太陽高高掛起,明媚的陽光預示著時間的流逝,可我卻依舊不想起床梳妝打扮。可又害怕,雙溪裡像蚱蜢一般大小的小船,載不動我滿懷的憂愁和哀思。李清照早期作品中也有許多寫「愁」的詞,但大多是寫少女懷春之愁,或是思念愛侶之愁。晚年再寫愁,已經不是一般的閨情怨詞所能相提並論的。
  • 李清照很悲苦的一首詞,寫盡人生坎坷,千年來打動了無數人
    那麼問題來了,李清照為何會有如此深沉哀婉的慨嘆呢?這就要從此詞的創作背景開始說起。據黃盛璋先生《李清照事跡考辨》:「詞意寫的是暮春三月景象,當作於紹興五年三月」。紹興五年,也就是公元1135年,當時李清照正因金兵進犯而避難浙江金華。
  • 人生悲苦之總合:李清照這首詞,短短6字,寫盡人生的悲苦與無奈
    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闢途徑,語言清麗。論詞強調協律,崇尚典雅,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反對以作詩文之法作詞。能詩,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時詠史,情辭慷慨,與其詞風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詞》,已散佚。後人有《漱玉詞》輯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 李清照最具代表性的一首詞,妙筆生花,可謂是言有盡而意無窮
    李清照的詞以北宋滅亡為界,劃分為前後兩個時期。前期,她的詞作清麗、明快,主要寫離別相思之情;後期,她的詞多為悽涼、低沉之音,抒發懷鄉悼亡之情,有濃重的哀愁與孤獨。這首《武陵春·春晚》是李清照晚年所作,亦是她最具代表性的的一首詞,妙筆生花,可謂是言有盡而意無窮,動人心弦!
  • 李清照少女時期,寫了一首詞,將少女的愁,寫得意境唯美
    這首詞寫於李清照未嫁之時,那時的她還未曾經歷後來的波折,仍然是一個閨閣千金。詩裡的內容雖然寫的是孤獨傷懷,卻並不那麼殘忍,更多的是一種少年人傷春惜時的感慨。這首詩裡的主人公,也就是李清照本人了,前兩句正是通過這個少女的眼睛看到的景色,「小院春深」、「重簾影沉」,這是午後時發生的事情,少女午睡方醒,透過紗窗看見小巧精緻的院落裡綠樹繁花。
  • 李清照此詞,很是傷感,短短6句,寫盡人生的痛苦與無奈!
    然而,作為一名女性詞人,李清照的個人魅力並不僅僅限於「才華」。與男性詞人相比,李清照有著女性特有的溫柔、細膩、敏感與多情。她「以我手寫我口」,在詞作中表達出來的情感往往真誠質樸,具有極強的感染力。正如李清照的這首冷門詞作《添字醜奴兒·窗前誰種芭蕉樹 》一樣, 短短6句,寫盡人生的痛苦與無奈,很是傷感。
  • 李清照的詞為什麼會流傳至今被廣為吟誦?
    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這首詞的開頭,連續使用疊詞來表達作者心中的愁緒,又採用白描的手法對秋景秋情進行了畫龍點睛似的描繪,抒發了李清照在國破家亡之時流落天涯的悲苦之情。無論是哪個時代的人讀了這首詞,都會沉吟其中,滿腹憂愁的心境,與李清照感同身受。
  • 李清照詞裡的春天,字字絕美,滿滿的美麗與哀愁
    獨抱濃愁無好夢,夜闌猶剪燈花弄。這首詞寫於李清照獨居青州的時候。暖暖的雨,暖暖的風,送走了些許冬天的寒意。柳葉長出了,梅花怒放了,春天已經來了。少婦穿著一新,卻了無情緒,愁思太濃,做不得好夢,只得在深夜時,想著愛人。
  • 李清照晚年寫下一詞,開篇14字就是千古名句,至今傳唱不衰
    縱觀李清照的詩詞作品,她的創作內容,因在北宋和南宋時期的生活變化,呈現出了前後期不同的特點。即前期以真實地反映閨中生活為主,後期以抒發傷時念舊和懷鄉悼亡為主。究其原因,前期的李清照生活優裕、政治局勢穩定,後期卻經歷了國破家亡等悲慘遭遇。這使李清照精神很痛苦,詩詞風格也從清麗明快,轉變為哀婉悽苦。
  • 十首李清照的最美的詩詞,清麗典雅,真不愧是「千古第一才女」
    李清照是我國歷史上最有名的女性文學家,她寫的詞詞風典雅,語言清麗,獨樹一幟,自名一家,人稱「易安體」。故李清照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現特輯其詩詞十首,一窺才女風採。01 《一剪梅》: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
  • 李清照的《一剪梅》,運用了對偶手法,讀來朗朗上口,韻致和諧
    李清照《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章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寂寞淚,深閨情。世間女子總幽怨。簾哀怨幽夢,掛在緊蹙的眉梢。
  • 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詞裡的春天,萬般滋味在心頭
    她的詩詞裡既有花前月下的兒女情長,也有心懷天下的赤子情懷。當然,她筆下的春天也是非常的絕美,有萬般滋味在心頭。乍(zha)試夾衫金縷縫,山枕斜欹(qi),枕損釵(chai)頭鳳,獨抱濃愁無好夢,夜闌猶剪燈花弄。」暖暖的風,暖暖的雨,預示著冬天已經走了,春天來了,柳樹長出了嫩芽,梅花也盛開了,但是她無心欣賞這些美景,因為她的丈夫不在身邊,整首詩詞表達了她對丈夫深深的思念。
  • 才女李清照的《蝶戀花》,清麗婉約的相思,春意朦朧的想念
    這個詞牌名下,柳永寫過「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的千古名句,李煜寫過「一片芳心千萬緒」的愁情春恨,而才女李清照,也寫過異地相思:暖雨晴風初破凍,柳眼梅腮,已覺春心動。酒意詩情誰與共?淚融殘粉花鈿重。
  • 李清照寫給姐妹的一首詞,無一「愁」字,卻句句寫離愁別恨
    李清照是古代第一才女,甚至有人將其和「千古詞帝」李煜相提並論,「男中李後主,女中李易安,極是當行本色」,足見後世對她的評價有多高。不知是不是受了「悽悽慘慘戚戚」這首詞的影響,每次想到李清照,我的腦海中就浮現「愁」。
  • 李清照兩首遊湖詞,絕美至極,一首令她一詞成名,一首無人能超越
    所以後期李清照的詞多悲嘆命運多舛,言語之間透露著感傷孤苦。多數大家閨秀平日裡總是忙於女紅,過於挑剔未來夫婿的家庭地位,對夫家三從四德。而李清照卻不然,她樂於與好友在湖間泛舟,執拗的要和堂兄們一起去讀書,性格更偏向於男孩子,還經常和男孩一起玩。李清照從小受到的耳濡目染,加上自身血液裡融合的天賦令她獨具才情,豁達的性子也與尋常女子不同。
  • 李清照最冷清的一首詞,寂寞孤傲,千年來誰能全部讀懂
    正因為,她的生活差距分化很大,因此易安詞在前期和後期的分別也相對明顯。前期的詞中,多寫恬靜生活,風格委婉悠長,後期的詞中,因為增添了大量的傷感情緒,顯得悽婉動人。但是,也有一些詞,因為年代久遠,風格也較為模糊,讀者在理解上容易產生分歧,就連專家也分不清是早期的還是晚期的。
  • 把愁熬成詞,了了此生——李清照
    但是對於李清照來說,她是誰也代替不了的生母。在這樣的一個大家庭裡誰能理解她的傷痛?「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捲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李清照《如夢令》)濃睡酒醒,仍惦念著昨夜夜雨中的海棠。李清照將自己的心情與這雨中海棠中融為一體。
  • 一生必讀的李清照的6首詩詞,寫盡一代才女的悲情人生
    ——《如夢令》李清照生在宋神宗元豐七年(1084),這一時期正是北宋王朝最為煊赫繁華的時候,如蘇軾、秦觀、周邦彥、晏幾道等詞壇大家均在世。少女時期的李清照,在父親亦是著名文學家李格非的悉心教導下,很早就流露出了詩詞創作的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