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博物館或美術館,在一件藝術品前,駐足靜賞。這個平常的觀展模式,在過去一段時期由於疫情成了一個「奢侈」的行為。3月13日起,喜愛博物館、美術館的上海市民又可以「如常」觀展了。這也是上海各大博物館、美術館自1月下旬閉館以來首次恢復開館。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今天從市文旅局獲悉:包括上海博物館、上海市歷史博物館(上海革命歷史博物館)、上海魯迅紀念館、上海世博會博物館、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陳雲紀念館等17家市級博物館,以及中華藝術宮、上海劉海粟美術館、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程十髮美術館、上海油雕院美術館等12家美術館等將在3月13日恢復開放。
17家博物館為上海博物館、上海市歷史博物館(上海革命歷史博物館)、上海魯迅紀念館、上海世博會博物館、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陳雲紀念館、上海科技館、上海自然博物館、上海中國航海博物館、上海土山灣博物館、徐光啟紀念館、上海淞滬抗戰紀念館、青浦區博物館、奉賢區博物館、中共代表團駐滬辦事處紀念館(周公館)、上海元代水閘遺址博物館、上海崧澤遺址博物館。
12家美術館除中華藝術宮、上海劉海粟美術館、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程十髮美術館、上海油雕院美術館等5家市級國有美術館外,還有韓天衡美術館、陸儼少藝術院、程十髮藝術館、金橋碧雲美術館、松江美術館等5家區級國有美術館,以及上海楊培明宣傳畫收藏藝術館、上海東方陶瓷美術館等2家非國有美術館。
市民不僅可以參觀恢復開放各藝術場館的基本陳列,還能現場觀看多個熱門展覽:中華藝術宮的「賀友直畫上海」、「館藏上海風貌攝影作品展」、「海上畫家畫上海」、「新時代上海即時攝影優秀作品展」等展覽將展出至4月底。此外,「第十三屆全國美展上海巡展」也將繼續展出。劉海粟美術館的「遊藝·開荒——劉海粟歐遊九十周年紀念展」將延期展出至4月20日。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的「讓·努維爾:在我腦中,在我眼中……歸屬……」、「穿越建築:戈登·馬塔-克拉克的十年」、「青策計劃2019」將延期展出至3月29日,並在疫情期間免費開放。上海油畫雕塑院美術館的「春之華彩」將展出至4月12日。觀眾還可以欣賞到程十髮美術館的「海上標程——程十髮藝術大展·程十髮作品、文獻展」等長期陳列展覽;上海博物館的「滄海之虹:唐招提寺鑑真文物與東山魁夷隔扇畫展」,將展至3月23日;陳雲紀念館的「重大的勝利 偉大的轉折——慶祝上海解放七十周年」將展出至4月20日。此外,上海中國航海博物館「長三角航海非物質文化遺產大展」、上海魯迅紀念館「挹覽清芬——上海市松江區博物館藏扇面展」,都展出至3月31日。劉海粟美術館目前開放展覽為「遊藝·開荒——劉海粟歐遊九十周年紀念展」。
恢復開放,並不意味著「放鬆」防護。疫情期間,市文旅局制定發布了《上海市博物館新型冠狀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南》,積極指導各博物館做好疫情防控,穩步推進恢復開放的準備工作。根據指南的要求,各博物館在恢復開放後,將採取實名制參觀、入館前體溫檢測、全程佩戴口罩、限制參觀人流、強化場館消毒燈防控舉措,在提供文化服務的同時,切實保障觀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從各藝術場館發布的公告來看,中華藝術宮每日限額5000人,瞬時接待量不超過1500人;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每日參觀人數限定500人次;上海歷史博物館每日總接待觀眾量不超過3000人,瞬時人流超過500人將採取限流措施;劉海粟美術館要求館內瞬時接待量不超過100人。
自1月24日閉館以來,全市博物館積極利用線上平臺,推送信息1000餘條,線上活動200多個,發布線上展覽展示近50個,總計訪問量約800萬人次。豐富多彩的線上活動陪伴了廣大觀眾近一個半月。全市美術館依託數字美術館、微信、手機APP等載體,發布線上展覽200餘項,線上公教活動300餘項,累計瀏覽量超過400萬人次,持續為市民與遊客提供豐富的美育大餐。
除了市級藝術場館外,土山灣博物館、徐光啟紀念館、上海淞滬抗戰紀念館、青浦區博物館、奉賢區博物館等區級博物館也將於3月13日恢復開放。此外,3月14日,中共二大會址紀念館恢復開放。3月15日,金山區博物館恢復開放。3月17日起,四行倉庫紀念館、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舊址陳列館、上海毛澤東舊居陳列館、上海蔡元培故居陳列館、閔行區博物館、南匯博物館、張聞天故居、黃炎培故居、吳昌碩紀念館、中華印刷博物館等都將陸續向社會恢復開放。具體參觀信息各博物館將以公告的形式提前向社會發布,部分場館採取預約參觀。其他區級和非國有美術館也將於3月13日起陸續對外開放。各美術館將以公告形式提前向社會發布恢復開放信息。(李君娜)
來源:上觀新聞
責任編輯:張祝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