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穆《先秦諸子系年》莊子捏造了孔子見老萊子的故事?

2020-12-12 哲學社

錢穆先生說要破除「孔子見出關著五千言老子之傳說」,其根本主張是:孔子沒見過老子。然而除了《史記》中言辭鑿鑿之外,成書更早的《莊子》之中也多次說到孔子求學於老子。 漢畫像石《孔子見老子圖》也可以證明古人對此事確認不疑。按照錢穆先生對汪中先生五條例證的考辯,認為孔子不可能見到在「函谷關著五千言」的老子,筆者按《函谷關考》得出結論:即使是晚世的太史儋也不曾見過函谷關。那麼孔子求教的高人究竟是誰?

錢穆先生認為司馬遷在寫《史記·老子列傳》的時候採取了《莊子》中的故事,經過對《莊子》諸篇的分析得出結論:老聃與太公任其實一也人。在《老子雜辨》中錢先生先否認了孔子見函谷關著五千言的老子,認為這是不可信的傳說。筆者從函谷關的考證來看,其說部分可信。老子必然是沒能見到函谷關的,但是孔子未必沒能見到過老子。而《道德經》五千言也未必是在函谷關一蹴而就的。關於成書過程則篇再議,此章討論孔子見過的老子。

一、是太公任,《莊子》中太公任對孔子的教導像極了《史記》中老聃對孔子的教導。比如其告孔子「至人不聞」,說的就是「良賈若虛,君子若愚」之意;其謂「飾知驚愚,修身明汙,故不免」,說的就是「驕氣多欲,態色淫志,無益子身」。「道流而不明居,得行而不明處,純純常常,乃比於狂」說的就是「得時則駕,不得則蓬累而行」。錢穆先生對著三條告誡的具體解讀不得而知,然則講意思相近之處,強行關聯則很難作為依據。錢先生的觀點是:《史記》老子與孔子語不出《山木》《天道》《天運》《外物》四篇,蓋採《莊子》而臆造云爾也。意思就是司馬遷根據《莊子》編造了老子教導孔子的故事。

二、是老萊子,既然《史記》中的老子是司馬遷編造的,那麼《莊子》是否虛構故事呢?錢穆先生認為:「是的」。首先莊子本人是沒有見過老子,莊子所講的「老萊子之弟子出薪,遇仲尼,反而告老萊子」,這個故事是根據《論語》改編的。據《大戴禮記》孔子語子貢以近古之賢者,自伯夷叔齊以下有十幾個人,有的人見於《論語》,有的人見於《左傳》,唯獨老萊子無聞,其名最早見於《莊子·雜篇》而被後人熟知。在《戰國策·楚策》中提到老萊子以「齒堅易折,舌柔長存」的道理教導子思,而《淮南子》中又以此說商容教老子,兩說必有一誤。

然則,歷史中究竟是否有老子這麼個人?錢穆先生認為孔子所見的老子就是這位老萊子,而這位老萊子就是《論語》中的「 荷蓧丈人」。子路前去找孔子,遇到一個扛著蓧的老丈人,問他你見過我老師嗎?丈人說:「四體不勤,五穀不分,誰是老師?」後來子路講這件事告訴了孔子,孔子說荷蓧丈人是個隱士,子路的評價盡顯儒者本色:「不想當官的隱士那不義的,長幼之節,君臣之義怎麼能廢除呢?為了潔身自好而破壞綱常倫理的人有怎麼會是君子呢?」很顯然,子路對孔子讓他回拜的這位隱士很不以為然,不想當官的君子不是君子。《莊子》便是改編了這個故事。

《論語》中說子路遇荷蓧丈人,《莊子》改成了「老萊子之弟子出薪,遇仲尼」,將會面情形顛兒倒之。《莊子·則陽篇》中講了另外一個類似的情節,說孔子在楚國住在蟻丘,那裡的鄰居有夫妻臣妾登極者,孔子讓子路前去看,結果家裡沒人。本身故事也不盡相同,而錢穆先生認為這是莊子訛傳了《論語》中孔子讓子路拜會荷蓧丈人的故事。唯一相同點就是子路去了都沒見到人。考證來,考證去的結論是歷史上沒有老子這個人。

既然沒有老子,《史記》中說「老子者,楚苦縣萬鄉曲仁裡人也」《路史》中說:「老子邑於苦之賴,賴乃萊也,故又曰老萊子,賴史作萬」。是怎麼回事呢?錢穆先生認為:不管是說老子住在萬縣,還是賴,都涉及到了「萊」的轉音,《路史》是倒因為果,認虛做實。批評完《路史》後,又批評魏源曲說強解。至於其中的道理,或是說批評的邏輯是什麼?憑什麼就斷定了「老萊子就是荷蓧丈人」?憑什麼就「夫復何疑」?

說實在的,在沒有看《先秦諸子系年》之前,我一直以為是錢穆先生是當之無愧的「史學四大家」之一,然而看了很多考證說的是斬釘截鐵,實際上材料也不充分,道理也不明確,邏輯也不清楚。考證從來不怕批評,怕就怕只是顧著批評,而不知道為什麼批評,批評的道理又是什麼?總之一句話,孔子沒見過老子。如果再多說兩句的話,司馬遷根據《莊子》偽造了孔子見老子的故事,《莊子》根據《論語》偽造了孔子見老萊子的故事。既然歷史上就沒有這麼一號人,那麼《道德經》是誰寫的呢?我們繼續閱讀錢穆先生對《道德經》成書年代的考證。

錢穆《先秦諸子系年》孔子壓根沒見過老子?

錢穆《先秦諸子系年》司馬遷捏造了孔子見老子的故事?

參見商務印書館2015版《先秦諸子系年·七二老子雜辨》238~245頁

相關焦點

  • 郭齊勇:錢穆與他的兩本書(《劉向歆父子年譜》《先秦諸子系年》)
    是篇引用大量證據,系統批駁康有為的《新學偽經考》所謂古文經系劉歆偽造的觀點。1935年出版的《先秦諸子系年考辨》一書,列六國世系年表,持史實依據,以儒墨兩家為主,對諸子生平師友淵源加以考定辨偽,經排比聯絡,使其條貫,揭示先秦諸學派思想流變轍跡。
  • 錢穆《先秦諸子系年》孔子壓根沒見過老子?
    端木叔是端木賜的後人,端木賜的孔子的弟子,字子貢。楊朱能見到子貢後人之死,可見楊朱求學之老聃不得與孔子同世。《說苑·政篇》中稱:「楊朱見梁王言治天下如運諸掌」。梁王即魏國遷都大梁之後再稱王,始於魏惠王,公元前334年與齊威王徐州相王。錢穆先生認為楊朱未必能見到魏國稱王。四、《老子列傳》云:「見周之衰,乃遂去至關」,這個「關」有散關之說和函谷關之說。
  • 錢穆:現代國學宗師,一部《先秦諸子系年》被視為「劃時代巨著」
    1935年,錢穆三十多萬字的《先秦諸子系年》一書出版,引起學術界極大轟動,被學術界視為中國史學界「劃時代的巨著」,並譽之為「釋古派」的扛鼎之作。 與錢穆齊名的史學家陳寅恪對《先秦諸子系年》也極為讚賞,在不同場合多次稱讚其書「極精湛」, 「心得極多
  • 錢穆誕辰120周年︱錢穆的諸子學研究過時了嗎
    錢穆論先秦學術本文介紹的是錢穆的諸子學研究,而錢穆正是文化保守主義陣營中的重要代表人物。錢氏不僅是學問家,也是思想家,是對儒學抱有特別情感的學者。具體到先秦學術,錢穆將其分為兩流、五派、三期。這一認識在1926年所著、1931年出版的《國學概論》中已經成型,在1935年出版的《先秦諸子系年考辨》中完善定型,此後終身不改。
  • 錢穆:「老子」查無此人,道家起源實際上是莊子!
    首先,由於道家講究逍遙隨性,因此先秦時期很多時候道家高人寫了東西是懶得署名的,甚至乾脆就託別人的名也無所謂,於是導致《莊子》一書中,被後人懷疑有些篇章並非莊周本人所作。再加上莊子寫東西喜歡用寓言講故事,故事很生動,但確確實實很多東西也是隨口編的(完全沒有貶低莊周的意思,能隨口編寓言故事說服人,這是莊子牛逼的地方)。因此即便真是莊子寫的,那麼裡面內容到底是真是假,值得商榷。
  • 司馬遷記載了三位老子:老聃、老萊子和太史儋,誰是真正的老子?
    先秦諸子百家中,以道家的老子最為神秘。在現存先秦的文獻中,老子並沒有留下什麼確切的事跡。司馬遷在《史記·老子韓非列傳》中更是記載了三位老子的候選人,這說明司馬遷也不能夠確定到底誰才是真正的老子。當然,《莊子》中對老聃的描述也存在疑點,比如《莊子》記載孔子曾見老聃,又記載楊朱曾見老聃,這兩條記載都有問題,又牽涉到了《史記》中另外兩位老子的候選人——老萊子與太史儋。二、老萊子為什麼說《莊子》中記載孔子拜見老聃的事有問題呢?
  • 錢穆先生:精讀書目舉要
    泛覽書:皇侃《義疏》/《朱子語類》「論語之部」/崔述《洙泗考信錄》/焦循《論語通釋》/戴望《論語注》/狄子奇《孔子編年》/錢穆《先秦諸子系年》/錢穆《孔子集語》①。①編者按:此書為先生自編教學講義,民國六十四年更名《論語新編》,交由廣學社印書館出版。今《全集》中已將《論語新編》講義附錄在《孔子傳》一書之後。
  • 先秦諸子散文的發展歷程
    先秦諸子散文產生於春秋戰國百家爭鳴的時代。先秦諸子散文的發展,可分為三個階段。春秋末至戰國初,代表作有道家的《老子》、儒家的《論語》、墨家的《墨子》。《老子》用短小的類似哲理詩的形式高度概括了道家的觀點。《論語》多為簡短的語錄,不少格言警句代表了儒家思想的精粹。《墨子》漸有論說文的基本模式,但質樸無文。戰國中期,代表作為《孟子》和《莊子》,它們開始擺脫語錄體。
  • 先秦諸子散文漫談
    諸子百家的散文與當時的歷史散文一起,組成了蔚為壯觀的先秦散文潮流,取代了詩歌的地位。先秦諸子散文包括《論語》《墨子》《孟子》《荀子》《莊子》《韓非子》等,其內容極為豐富。主要闡述,諸子百家各自我政治主張和學術見解,放稱諸子散文為哲理散文。其中最重的有墨,儒,道,法四家,其形成有一個,從簡到繁臻至完整的發展過程。
  • 楊義| 先秦諸子發生學
    因此,對先秦諸子發生學的研究必須掌握三個關鍵點,第一,以《莊子》所表達的思想為例,深化對先秦諸子個體生命的認知;第二,以司馬遷《屈原列傳》和孫武《孫子兵法》為例,探究先秦諸子的知識來源;第三,通過考察《論語》的編纂過程,還原歷史文化的形成過程。
  • 楊 義 | 先秦諸子發生學
    深入對先秦諸子的研究,是直通中國文化根本的系統工程。根本的研究,須從根本入手,來清理現代大國文化的本源和根脈。《淮南子·繆稱訓》云:「根本不美,枝葉茂者,未之聞也。」我反覆談論先秦諸子還原,就是要原原本本地深入探究諸子的發生學和生命本質,這是大國文化的根本所在。在這裡需要念一部「本」字經,探究原本、本質、本源。那麼,研究先秦諸子,首先的著力點應該在哪裡?
  • 孔子問禮於老子:這個我們信了很久的《史記》故事,暗藏諸多疑點
    對此,錢穆在他的大作《先秦諸子系年》中做出了猛烈的抨擊。據親歷過這段往事的人回憶,當年錢穆曾經在北大教授會上當著胡適的面說:「胡先生,《老子》年代晚出,證據確鑿,你就不要再堅持了吧!」而胡適則回應:「錢先生,你所舉的證據還不能使我心服。如果證據充足,我為什麼反對?反正老子又不是我老子!」
  • 簡述先秦諸子散文的文學成就
    先後出現了儒家、道家、陰陽家、法家、名家、墨家、縱橫家、農家、雜家、小說家等家(據《漢書·藝文志》),可謂五光十色,眾彩紛呈,從而導致了先秦諸子散文的繁榮。在眾彩紛呈的流派和作家中,儒家、墨家、道家、法家代表了諸子散文的最高成就。
  • 錢穆:八十年研究為一念
    後來錢穆又撰《莊子纂箋》一書,也是從王船山注《莊子》而進一步生發的。一文擊中今文家1927年秋季,錢穆33歲,轉入蘇州省立中學任教。在這裡,他完成了在無錫三師時的講義《國學概論》,開始一心一意撰寫《先秦諸子系年》一書。
  • 諸子丨楊勇:《莊子》中的蘧伯玉——一種孔莊異同的比較
    關鍵詞:蘧伯玉;莊子;孔子;君子; 春秋後期衛國大夫蘧伯玉,在先秦兩漢典籍中多以君子形象出現。《論語》中孔子贊曰「君子哉蘧伯玉」(《論語·衛靈公》),對其君子之風頗多讚譽。《史記·孔子世家》載吳延陵季子使過衛,見蘧伯玉、史 ,有「衛多君子,其國無故」之嘆,列其為衛國諸君子之首。
  • 2020山東專升本考試:大學語文之先秦諸子散文
    2020山東專升本考試:大學語文之先秦諸子散文 大學語文是山東專升本考試的必考科目,備考階段中知識的積累很重要,為了幫助大家更好的複習備考,今天山東中公教育小編就整理分享:2020山東專升本考試:大學語文之先秦諸子散文
  • 錢穆:孔子傳·序言
    錢穆   歷史學家、思想家、教育家;主要作品《先秦諸子系年》、《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
  • 先秦諸子百家爭鳴——孔子是什麼樣的人?
    因而誕生了以老子、孔子、墨子為代表的諸多學派,他們著書立說相互論戰引發了幾百年的學問辯論,他們是中國思想史上的「頭腦風暴」,他們就是先秦諸子百家爭鳴。先秦諸子的學說各成一派,對後世影響極其深遠,影響力最大的就是儒家學說,說到儒家那就避不開儒家的創始人「萬世師表」的孔子,那麼孔子是一位什麼樣的人呢?
  • 先秦諸子,最有影響力四家散文
    《漢書藝文志》著錄先秦諸子有九流十家,其中最具影響力的是儒、墨、道、法四家。儒、墨、道、法四家的代表作大致可分三個發展階段:春秋末至戰國初,有《論語》、《老子》和《墨子》。《論語》多為語錄,《老子》篇幅簡短,但都辭約義富,有些語句、篇章形象生動;《墨子》始漸有論說文的基本規模,但質樸無文,同時也還有語錄體的篇章。戰國中期,有《孟子》和《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