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要跟大家分享的是蒙娜麗莎微笑之謎。
說起蒙娜麗莎這幅畫,我想應該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因為這幅畫是羅浮宮的鎮宮之寶,也是當時最珍貴的畫作,沒有之一。它是世界上第一個畫普通平民的油畫,也是文藝復興的代表作品。並且它也是世界上第一個較為系統地運用了透視原理與人體解剖學的畫作。
達文西通過蒙娜麗莎創造了沒有線條和邊界,就像煙霧一般的繪畫技巧。可是就是這麼一幅珍貴的畫作,卻有著一個難以解開的謎團。那麼這個謎團到底是什麼呢?
這個謎團就是蒙娜麗莎的微笑,為什麼說它的微笑是一個謎團呢?因為有人說他的微笑無論從哪個方向看都是在笑,每一個笑容都給人不一樣的感覺。有人認為他的微笑跟視覺有關,還有人認為蒙娜麗莎根本就沒有笑,甚至還有人認為他在哈哈大笑,看上去十分的詭異,這個謎團一直讓人們津津樂道。
但是500年以來,人們一直對蒙娜麗莎的神秘微笑,莫衷一是,從不同的觀者或者是在不同的時間去看,每一個人的感受似乎都會有所不同,有時覺得她笑得十分的舒暢溫柔,有時又顯得相當的嚴肅,有時像是略含哀聲,有時甚至也會顯示出譏弄嘲諷。
在一幅畫作當中,光線的變化不能像在雕塑中那樣產生巨大的差別,但是在蒙娜麗莎的臉上,微暗的陰影也會時隱時現,而且還為他的雙眼與唇部披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然而人的笑容主要表現在眼角和嘴角之上。達文西卻偏偏把這些部位畫的是若隱若現,由於有十分明確的界限,因此才會有這些令人捉摸不定的神秘的微笑。
據說赫蘭的阿姆斯特丹當中的一所大學應用情感識別軟體分析書,蒙娜麗莎的微笑這幅畫作當中所包含的內容及比例為高興佔了83%,厭惡佔了9%,恐懼佔了6%,憤怒則佔了2%。哈佛大學的神經科專家瑪格麗特利文斯通博士說,蒙娜麗莎的微笑則會時隱時現,但是它也與人體的視覺系統有著直接的關係,而不是因為畫中人的表情有多麼的神秘莫測。
利文斯通博士是視覺神經活動方面的重要權威,主要研究眼睛與大腦對不同對比和光暗的一種極其強烈的反應。李文斯通說,笑容經常會忽隱忽現,則是由於觀看者突然改變了眼睛的重要位置,它表示人類的眼睛內有兩個不同部分接受影響,中央部分也就是視網膜上的淺窩,負責分辨顏色細緻的印記。
環繞淺窩的外圍部分則是留意黑白動作和陰影。據利文斯通說,當人們看著一張臉時,眼睛多數都會集中在對方的雙眼上,假如人們的中央視覺放在蒙娜麗莎的雙眼上,較不準確的外圍視覺便會落在他的嘴巴上。由於外圍視覺並不注重細微之處,無形之中突出了顴骨部位的陰影。如此一來笑容的弧度便顯得更加大了。
蒙娜麗莎的微笑之謎是若隱若現的,不過當眼睛直視蒙娜麗莎的嘴巴的話,中央視覺便不會看到陰影。利文斯通說,如果看著它的嘴巴,便會永遠無法捕捉他的笑容。蒙娜麗莎的微笑之謎是一個難解的謎團,神秘的微笑至今都沒有被解答出來,又或許它只是一個簡單的微笑,被人們想複雜了也說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