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建設「施工圖」發布 「清遠元素」振奮人心
「入珠融灣」 借力揚帆好遠航
廣清城軌一期(花都北站至清遠站段)正加快建設,即將於2019年底建成投入運營。圖為廣清城軌龍塘站。南方日報記者 曾亮超 攝
日前,廣東省委、省政府印發《中共廣東省委 廣東省人民政府關於貫徹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的實施意見》(下稱「意見」),同時,省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印發《廣東省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這兩份文件的印發,形成了廣東省推進大灣區建設的「施工圖」和任務書。
意見裡面有不少「清遠元素」讓人振奮。例如要推動構建「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新格局,以廣清一體化為示範,推動環珠三角地區與大灣區一體化融合發展;推進廣清產業園等區域合作平臺建設;研究謀劃廣州至清遠(研究延伸至永州)等高鐵項目。
風起灣區,潮湧北江。清遠處於環粵港澳大灣區的第一層城市圈,是粵港澳大灣區連接長江經濟帶的「北大門」,區位優勢明顯;隨著廣清一體化的深入推進,清遠與大灣區城市群的聯繫日趨緊密。
面對新機遇,放眼未來,對標灣區,清遠「入珠融灣」正借力揚帆遠航。
●南方日報記者 魏金鋒
頂層設計
精心描繪藍圖
6月的清遠,因推進「入珠融灣」而倍加精彩。
27日,廣清產業園6個超億元項目集中動工;26日,清遠首所本科院校——廣東金融學院清遠校區建設工程項目動工;14日,廣清兩地籤署共建粵港澳大灣區旅遊生態合作試驗區框架協議;6日,清遠優質農產品組團登陸廣州……
近水樓臺先得月。作為環大灣區的第一圈層,清遠緊鄰粵港澳大灣區四大中心城市之一的廣州。清遠該如何搶抓機遇,全方位參與大灣區建設?
經過深入調查、仔細考量之後,清遠作出部署:以廣清一體化加快融入大灣區、以生態旅遊參與大灣區、以職業教育服務大灣區、以綠色生態吸引大灣區的工作思路,打造成為粵東粵西粵北地區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的先行市。
近半年來,清遠不斷加快「入珠融灣」步伐。
學習好才能認識好,認識好才能落實好。《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公布之後,清遠迅速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重要論述,深入學習領會規劃綱要精神及我省實施意見,對規劃綱要主要內容持續宣講。
規劃好才能把握好,把握好才能推進好。廣清一體化是清遠「入珠融灣」的主抓手。廣清兩市按照把清遠作為「廣州北」的區域定位,攜手全面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要求,編制《廣清一體化「十四五」高質量發展規劃》,對相關規划進行評估完善。
主動對標先進,清遠積極學習借鑑大灣區城市改革開放、城市規劃、產業發展、體制機制創新等方面的成功經驗,以更大力度推動改革開放,精心描繪「入珠融灣」藍圖。
如今,「入珠融灣」已從清遠廣大幹部群眾口中的「高頻詞」變成一致行動。
「必須堅持將廣清一體化作為最重要的戰略取向,以『入珠融灣』的豪情志氣謀劃清遠未來發展!」清遠市委書記郭鋒語氣堅決。
未來,清遠將全面推進廣清交通、產業、營商環境「三個一體化」,借力廣州全面融入粵港澳大灣區。
清遠,「入珠融灣」熱潮澎湃而起!
凝心聚力
產業深度融合
以廣清一體化為示範,推動環珠三角地區與大灣區一體化融合發展、推進廣清產業園等區域合作平臺建設、研究謀劃廣州至清遠(研究延伸至永州)等高鐵項目……
雖未被納入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但是意見印發之後經媒體報導,裡面包含的「清遠元素」還是讓不少清遠群眾倍感興奮。
事實上,今年2月,《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公布後,清遠便開始積極謀劃對接大灣區規劃,主動融入大灣區發展,近期更是動作頻頻。
7月5日,2019連州(廣州)產業招商推介會在廣州舉行,籤約總投資額達52.6億元。連州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鍾振平直言,希望通過此次招商推介會促進連州與大灣區城市的交流與合作;6月3日,圍繞加入粵港澳大灣區旅遊生態合作試驗區,佛岡黨政領導前往廣州花都進行商議……
「走出去」還要「引進來」。6月27日,廣清產業園舉行2019年項目集中動工活動,有喜、依露美等6個投資額超億元的工業項目集中動工,相關企業在專業細分領域都極具發展活力和潛力。
在不斷加速融入大灣區「朋友圈」的同時,也為清遠今後發展凝聚了更多智力、合力。
廣東省社科院區域與企業競爭力研究中心原主任丁力認為,「入珠融灣」是清遠市委、市政府在廣清一體化發展戰略上的升級版,其機會在於港澳所需。
華南城市研究會會長、暨南大學教授胡剛認為,廣清一體化將助力清遠融入廣佛肇清都市圈,進一步推進廣清兩市融合發展,抱團融入粵港澳大灣區。
清遠「入珠融灣」給大灣區城市的市民帶來了新感受。
如今,清遠雞、烏鬃鵝、連州菜心、英德紅茶等越來越多的「清遠味道」受到珠三角市民垂青,「食在廣州,料在清遠」逐漸成為不少街坊的共識。在2019廣州亞洲美食節上,清遠美食就廣受歡迎。
清遠「入珠融灣」給清遠產業發展帶來了新暢想。
英德市農業農村局局長郭孔隨認為,英德作為清遠市「入珠融灣」的重要組成部分,發展英德紅茶需借力大灣區的人才和現代信息技術。
以特色打開市場、用誠意招商引資。清遠,正凝心聚力加速「入珠融灣」。
練好內功
「三個一體化」提速
7月2日,佛岡縣政府在湯塘鎮舉行「2號公章」移交儀式,將多個部門雕刻啟用的「2號公章」正式移交給廣清經濟特別合作區廣佛(佛岡)產業園籌備組,標誌著佛岡縣將多項縣級行政審批權下放給工業園。
根據廣州市和清遠市籤訂的《深化廣清一體化高質量發展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建設廣清經濟特別合作區。廣清經濟特別合作區包含「三園一城」,即廣清(清城)、廣德(英德)、廣佛(佛岡)三個產業園和廣清空港現代物流產業新城。
「入珠融灣」的號角早已吹響,清遠的實踐創新步履不停。
連接石岐村委會、廣清產業園、美林湖社區的湖岸西路正在進行建設,連接廣清產業園、清遠長隆項目的清遠磁懸浮列車項目預計年底建成試運行,磁懸浮列車項目和廣清城軌相連……清遠南部地區產城融合發展的交通難題不斷破解。
——通過優先推進交通設施一體化,清遠與大灣區城市交通正不斷互聯互通。
廣清空港現代物流產業新城在廣百源潭物流園基礎上,進一步提升規劃,合作共建物流產業新城,集物流倉儲、專業市場、展示貿易、公共服務配套四大功能,服務珠三角城市乃至粵港澳大灣區。
——通過強化產業一體化建設,清遠正不斷加快跟大灣區城市之間的產業互補。
隨著越來越多的廣州企業湧入清遠,作為承接方的清遠,不斷加大力度優化營商環境,做好配套服務工作。為了完善公共服務配套,清遠將新設立石龍街道,專門服務管理園區以及「廣州客」。
——通過打造一體化優質營商環境,讓清遠高質量發展的活力內核變得愈發活躍和茁壯。
在中山大學城市化研究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李郇看來,清遠是廣州大都市區的北部門戶,應抓住軌道公交化趨勢,積極建立清遠與白雲機場、廣州主城區的快速軌道交通,構建半小時軌道城市生活圈。
廣州市城市規劃勘測設計研究院總規劃師、教授級高級規劃師黃慧明說,依託廣清空港現代物流產業新城,清遠能夠承接廣州城市功能疏解,參與粵港澳大灣區發展。
這是一次奮進新時代的機遇與挑戰。「入珠融灣」的不斷深入推進,為清遠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源源不斷的活力和動力。
擁抱未來
充滿活力之城
意見提出,在構建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方面,要爭取國家支持,研究謀劃廣州至清遠(研究延伸至永州)等高鐵項目。
「入珠融灣」,交通為先。汕湛高速、佛清從高速北段、廣連高速已開工,計劃在2021年全部建成通車,屆時,清遠將有7條高速公路(京港澳、廣清、樂廣、二廣、佛清從、汕湛、廣連)雙向42個車道對接廣州。
沒有軌道交通的城市容易被邊緣化,互聯互通越發達的城市越有活力。
當前,廣清城軌一期(花都北站至清遠站段)正加快建設,即將於2019年底建成投入運營。清遠正積極推動廣清城軌二期工程(廣州北站至廣州站)、廣清城軌北延的前期工作,爭取早日動工建設。積極謀劃廣州地鐵18號線北延至清遠、廣州經清遠至永州高鐵項目。
「入珠融灣」,產業為基,人才為重。清遠密集出臺人才政策,目前已有「創新十條」以及「人才新政三十條」等30多項人才政策;入選省「揚帆計劃」人才項目數和獲得資金量連續三年排在粵東粵西粵北地區前列。
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青年人才爭當清遠「入珠融灣」先行者。
博士畢業於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的廣東先導稀材股份有限公司項目經理狄聚青說,「清遠打動我的是這座城市安靜、舒適的環境以及對人才的重視,更能讓科技人員沉下心來做科研。」
善弈者謀勢。當前,清遠正積極把握廣清一體化持續升級加溫的有利態勢,主動承接廣州的輻射帶動,通過優先推進交通設施一體化、強化產業一體化建設、打造一體化優質營商環境,以廣清一體化為主抓手,全面加快「入珠融灣」步伐。
聞雞起舞,日夜兼程。一個個大項目快速起步、城市互融互補不斷推進,讓人們對清遠這片改革熱土的未來充滿信心和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