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縣首批市級非遺傳承基地揭牌

2020-12-05 紅網

紅網時刻12月4日訊(道縣站記者 李勝全 通訊員 王建文 田赤英)12月2日,道縣首批永州市非遺傳承基地「土法榨茶油技藝」揭牌儀式在湖南省道香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舉行,道縣文化旅遊廣電體育局、縣文化館相關負責人王建文為傳承基地揭牌。

「土法榨茶油技藝」於2020年6月開始申報推薦為永州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基地,經市非遺專家組實地考察,認真評審,於2020年11月被評為永州市首批非遺傳承基地。「土法榨茶油技藝」傳承基地掛牌後,有利於充分發揮其保護傳承作用,使該項目更好地傳承下去,對道縣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相關焦點

  • 道縣兩非遺項目成為永州市首批非遺傳承基地
    紅網道縣分站11月10 日訊(田赤英 王建文)11月9日,永州市第一批非遺傳承基地授牌儀式暨非遺產業扶貧直播活動在冷水灘百年血鴨店舉行。今年6月,永州市第一批非遺傳承基地開始申報推薦,8月,永州市文旅廣體局組織專家深入各縣區進行實地考察,經過專家認真評審,確定23個文化底蘊深厚,具有地方特色,影響大的場所列為第一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基地
  • 道縣兩非遺項目成為第一批永州市非遺傳承基地
    紅網時刻11月11日訊(道縣站記者 謝萬波 通訊員 田赤英 王建文)11月9日,第一批永州市非遺傳承基地授牌儀式暨非遺產業扶貧直播活動在冷水灘舉行。今年6月,第一批永州市非遺傳承基地開始申報推薦;8月,永州市文旅廣體局組織專家深入各縣區進行實地考察,經過專家認真評審,確定23個文化底蘊深厚、具有地方特色、影響大的場所列為第一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基地
  • 長安區非遺傳承人才培養基地揭牌
    12月20日,長安區在陝西師範大學舉行非遺傳承人才培養基地揭牌暨研修班開班儀式,進一步深化校地合作,推進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才隊伍建設。長安區歷史悠久、非遺項目繁多。近年來,長安堅持「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工作方針,建立非遺項目及非遺傳承人名錄系統,設置長安非遺綜合展廳,成立非遺鄉集,探索非遺品牌建設,全面推進非遺保護工作。目前,長安區有30多個非遺項目和60多名非遺傳承人,其中有國家級非遺傳承人才2人、省級非遺傳承人才6人、市級非遺傳承人才5人、區級非遺傳承人才30餘人。
  • 聊城市殘聯舉行殘疾人非遺傳承培訓創業基地揭牌儀式
    11月25日,聊城市殘疾人非遺傳承培訓創業基地揭牌儀式在聊城文化創意產業園辦公樓三樓會議室舉行。聊城市殘聯黨組書記、理事長周江濤和聊城市文旅局局長劉光輝為基地揭牌,並為非遺項目工匠室授牌。聊城市人社局就業辦主任寧吉木,聊城市高新區管委會二級調研員楊印成參加儀式。
  • 關於對第七批市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和第二批市級非遺傳承基地推薦名單的公示
    為進一步規範和完善我市非遺名錄體系建設,根據2020年工作計劃,我們於10月21日、10月23日、10月26日組織專家分別對第七批市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和第二批市級非遺傳承基地申報資料進行了審核、初評和審議,專家評審委員會提出了53個代表性項目和17家傳承基地的推薦名單,經2020年第15次局長辦公會議審定通過,現將推薦名單進行公示。公示期為11月3日至22日(共20天)。
  • 關於命名2019年度連雲港市「市級非遺展館(廳)、傳承基地」的通知
    各縣(區)文體(廣電)旅局,開發區、高新區社會事業局,徐圩新區文教局、雲臺山景區旅發局,市非遺保護中心,市各有關單位: 為進一步完善「15分鐘非遺展示圈」,推進優秀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有效傳承和合理利用,根據《關於開展2019
  • 詠春拳、北少林拳、螳螂拳……荔灣湖非遺武術傳承基地揭牌!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李煥坤圖/受訪者提供日前,廣州荔灣湖非遺武術傳承基地在荔灣湖公園內揭牌,該基地將打造武術文化沙龍,並整合中醫藥、書畫等國學資源,推動傳統文化在現代的傳承。廣州荔灣湖非遺武術傳承基地負責人傅傑向記者介紹,早在2018年已有打造武術傳承基地的想法,「中國傳統武術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瑰寶,學習武術不僅僅是掌握武術的套路,更是修身修心的過程。希望通過這個基地,整合各個拳種,讓現代傳統武術有清晰定位,推動全民強身健體運動。」
  • 西安非遺傳承又添新力量!
    為進一步深化校地合作,推進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才隊伍建設,12月20日,長安區非遺傳承人才培養基地揭牌暨研修班開班儀式在》,共同為「長安區非遺傳承人才培養基地」進行揭牌。60多名非遺傳承人,其中有國家級非遺傳承人才2人、省級非遺傳承人才6人、市級非遺傳承人才5人、區級非遺傳承人才30餘人。
  • 非遺鮮聞丨張掖市民俗文化傳承基地揭牌(兩條)
    張掖市民俗文化傳承基地揭牌8月16日,張掖市民間文藝家協會民俗文化傳承基地揭牌儀式暨《高手在民間文化藝術作品集》四輯發行儀式在河西民俗博覽園盛大召開。儀式過後,來自張掖五縣一區的民間文藝工作者在河西民俗博覽園非遺樓前表演了精彩的節目,在絲綢之路寶卷館和老茶館進行了河西寶卷的現場念唱,在老茶館外蓮花池邊舉行了書法創作等文化活動,同時在非遺樓前演出現場也展出了民間文藝工作者製作的精美工藝品
  • 鄂東民間挑補繡傳習基地揭牌 集中展示紡織類非遺
    傳習基地內展示的紡織服飾 馬芙蓉 攝中新網武漢10月17日電 (馬芙蓉 鄭婷)17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利用設施建設項目——鄂東民間挑補繡傳習基地在武漢紡織大學揭牌。該基地集中展現了荊楚大地20項紡織類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傳承、保護、研究和創新成果,是一個集紡織類非遺保護傳承、展覽展示、教學研究、產品開發於一體的綜合平臺。鄂東民間挑補繡傳習基地坐落於武漢紡織大學南湖校區圖書館,佔地面積3000多平方米。
  • 永州市召開第一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基地評審會
    8月28日,由永州市文化旅遊廣電體育局主辦,永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組織實施的第一批市級非遺傳承基地評審會在永州市群眾藝術館召開市文旅廣體局總工程師賀義輝出席並講話,評審專家及非遺中心工作人員20餘人參加會議。
  • 北京首批市級「非遺」首選瀕危絕活 部分已失傳
    後繼無人難合時尚 部分北京絕活失傳    首批市級「非遺」名錄明天結束公示,傳統技藝收徒弟政府將補貼    隨著老藝人的陸續辭世而後繼無人、與當下的社會時尚難以合拍、選擇學習傳統技藝就要註定生活清貧……所有這些,都成為當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面臨的困境
  • 東興市紅坎京族哈節傳承基地正式揭牌
    10月10日上午,東興市舉辦紅坎京族哈節傳承基地揭牌儀式。我們將認真做好該傳承基地的運維管理工作,不斷提高文化展示水平,有序開展各項傳承活動,充分發揮傳承基地展示和傳承文化的優勢,為傳承弘揚京族優秀傳統文化和促進東興文化繁榮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 鳳凰苗鄉手工茶傳承基地舉行揭牌儀式
    紅網鳳凰縣分站11月19日訊(通訊員 伍麗君)為弘揚中華茶文化,推動茶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讓傳統手工制茶技藝在新時代更好的傳承與發展。11月19日上午,鳳凰苗鄉手工茶傳承基地揭牌儀式在廖家橋鎮八鬥丘村舉行。縣委常委、統戰部部長周健智,縣委常委、副縣長陳文峰參加揭牌儀式。
  • 山東科技職業學院民間藝術研學實踐基地揭牌
    12月17日 ,山東科技職業學院民間藝術研學實踐基地揭牌儀式在濰坊市民俗博物館舉行。山東科技職業學院黨委書記鄭德前出席儀式並為山東科技職業學院民間藝術研學實踐基地揭牌,濰坊市民俗博物館館長考魯明,學院藝術傳媒系的部分師生參加了活動。
  • 臥龍區舉行青少年曲藝傳承基地揭牌儀式
    8月22日上午,臥龍區青少年曲藝傳承基地揭牌儀式在臥龍區青少年宮舉行。南陽市曲藝家協會主席文華,臥龍區委常委、宣傳部長金鍵共同為「臥龍區青少年曲藝傳承基地」揭牌。青少年曲藝傳承基地的成立,標誌著臥龍區青少年曲藝傳承工作從此走向規範化、
  • 張掖市民間文藝家協會民俗文化傳承基地揭牌
    甘肅張掖網訊(張掖日報融媒體記者 祁曉蓓)8月16日,張掖市民間文藝家協會民俗文化傳承基地揭牌儀式及《高手在民間文化藝術作品集》四輯發行儀式在張掖市丹霞民俗文化村舉行。中國民協分黨組書記、副主席邱運華,省文聯副主席馬青山出席並揭牌。
  • |錢烽|常州|非遺|武進區|非物質文化遺產|非遺...
    >「經過區劃調整,武進現有1個國家級、5個省級、15個市級和60個區級,共計81個非遺項目。」貳首批傳承基地出爐會上,我區第四批非遺傳承人和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基地公布,共有21名區級非遺傳承人和7家區級傳承基地入選。
  • 我市舉行新一批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和傳承基地授牌命名儀式
    我市舉行新一批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和傳承基地授牌命名儀式 來源: 南通市文化館、非遺處 發布時間:2020-12-01 字體:[ 大 中 小 ] 11月30日下午,南通市入圍江蘇省第五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
  • 鳳陽分類保護傳承非遺文化
    據滁州網消息,為做好非遺文化保護傳承工作,鳳陽縣採取了針對性分類保護傳承的舉措。主要包括: 記錄性保護,自2008年非遺普查工作開展以來,共整理非遺資源線索300餘條,涵蓋民間曲藝、工藝美術、手工技藝等11類29項,並編印了《鳳陽縣非物質文化遺產田野調查彙編》; 傳承性保護,通過建立童謠傳承基地、鄉土文化教材講座、比賽等方式,培養傳承人,目前共培育國家級非遺傳承人1人、省級傳承人7人、市級傳承人近30人,建立了25個非遺傳習基地; 推介性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