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向黨:清朝時的「鄉賢」是如何確定的

2020-12-11 中國視窗

作者從河北省衡水市冀州區南午村鎮田村陳氏族人保存的距今已經104年的《陳氏家乗》中,看到了一個人被公眾推舉列《崇祀鄉賢錄》、入「鄉賢祠」的程序及全套文字材料。從中,了解到了清朝時「鄉賢」的產生、確定程序。

「鄉賢」,是品德、才學為鄉人推崇敬重的人。是國家對有作為的官員,或有崇高威望、為社會做出重大貢獻的社會賢達,去世後予以表彰的榮譽稱號。明清時,各州縣均建有「鄉賢祠」,以供奉歷代鄉賢人物。

【我們看到的是,今河北省衡水市冀州區南午村鎮田村陳隨時,在康熙年間,被確定為「鄉賢」的全部文字材料。】

確定「鄉賢」,程序是很繁雜的。

第一步:公舉申報。當時的稱謂是「公呈」。需要有3部分人分別出具《公呈》,予以推舉申報,。

1.闔郡鄉紳。闔,意全、總共(通「合」)。郡,古代行政區域,中國秦代以前比縣小,從秦代起比縣大。闔郡,即全郡。鄉紳,即鄉間的紳士。闔郡鄉紳,即全郡的(部分)鄉紳。

【鄉紳是中國封建社會一種特有的階層,主要由科舉及第未仕或落第士子、當地較有文化的中小地主、退休回鄉或長期賦閒居鄉養病的中小官吏、宗族元老等一批在鄉村社會有影響的人物構成。他們近似於官而異於官,近似於民又在民之上。他們始終處在封建社會的清議派和統治集團的在野派位置。】

應當闔郡鄉紳聯名公舉申報。

2.闔學生員。生員,明、清時,指經本省各級考試入府、州、縣學者,通名生員,俗稱秀才。生員的名目分廩膳生、增廣生、附生,初入學為附學生員,廩、增有定額,據歲考、科試成績遞補。闔學生員,即全郡學校的(部分)生員。

應當闔學生員聯名公舉申報。

3.闔郡耆民。耆民,指60歲以上的人,闔郡耆民,即全郡的(部分)60歲以上老人。

應當闔耆民聯名公舉申報。

以上3部分人的公舉申報《公呈》,內容為被公舉「鄉賢」人的先進事跡和評價。

【我們看到的此《闔郡鄉紳公呈》,有50人署名公舉。其中,有知縣、縣教諭、守備、原守備、舉人、進士、貢生,等等。

我們看到的此《闔學生員公呈》,有93人署名公舉。

我們看到的此《闔郡耆民公呈》,有40人署名公舉。】

第二步:核實公結。就是對於以上3份《公呈》,一份份地認真核查,證明「公舉非虛,所結是實」,並且出具3份《結狀》。《結狀》,還起到如今《保證書》的功效。

【我們看到的此《闔郡鄉紳公結》《闔學生員公結》《闔郡耆民公結》,均在最後十分明確地寫明「非虛,所結是實」。】

鄉紳、生員、耆民3部分人,還要聯合拿出《公呈事實》。這個材料,應當很系統、很詳細地寫出申報「鄉賢」人的先進事跡。

【我們看到的此《公呈事實》,列出了陳隨時生前10個方面的典範懿行。】

第三步:各級審報。就是由州、府、省3級政府機構及教育機構的負責人,對於公舉申報「鄉賢」的材料,先審查,後拿出意見,向上一級報告。

【我們看到的此審報材料有:1.冀州儒學學正和訓導的「看語」與「印結」;2.冀州知州的「看語」;3.真定府知府的「看語」;4.直隸守道的「看語」。】   

作者註:「儒學學正」,官名。明、清置於各州,掌以儒學教誨生徒。「儒學訓導」,官名。明、清於府、州、縣學均置訓導,輔助教授、學正、學諭,教誨生員。

作者註:「看語」,即相關人看了公舉申報的《公呈》和《公結》材料以後,寫出的對該人肯定意見和向上一級的「申報」意見。「印結」,是結論意見。

作者註:清初,守道,是帶兵備銜,管轄府州,聯繫省和府州之間的高級官員。

第四步:撫院批准。「鄉賢」,最後由撫院和學院批准確定。

【我們看到的此批准書如下:撫院批詳,「宜享俎豆,仍侯學院批示行繳。」學院批詳,「堪結如詳,入祀繳。」】

作者註:各省巡撫例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或右僉都御史銜,故稱撫院。巡撫是中國明清時地方軍政大員之一,負責巡視各地的軍政、民政大臣,主管一省軍政、民政。

作者註:學院,各省的官辦學院。

作者註:俎豆,意祭祀,崇奉。

第五步:入祠活動。「鄉賢」被撫院和學院批准確定後,還有一系列的列《崇祀鄉賢錄》、入「鄉賢祠」的活動。

1.守道和學院一起發給冀州「憲票」(作者註:上司發出的指令),即如今的通知。

2.知州、儒學學正和訓導、州判等,發出《請神主文》,迎請「鄉賢」入「鄉賢祠」。

3.知州、儒學學正和訓導、州判等,發出《告聖文》,告知聖人孔子。

4.知州、儒學學正和訓導、州判等,發出《告先賢文》,告知已經入「鄉賢祠」的歷代鄉賢。

5.知州、儒學學正和訓導、州判等,發出《安神位文》,舉行安神位儀式。

【我們看到的冀州陳隨時被確定為「鄉賢」,整個確定過程、程序用了半年的時間:從康熙四十三年(公元1407年)十二月公舉申報開始,到康熙四十四年(公元1408年)四月撫院和學院批准,再到康熙四十四年(公元1408年)五月安神位。】

作者語:從上述我們可以清楚地了解到,700多年前,封建社會舉「鄉賢」,列《崇祀鄉賢錄》,份量很鄭重,選人很民主,領導很重視,程序很嚴謹,工作很細密。

如今,為了推動社會進步,弘揚正能量,追求真善美,我們評選、確定先進個人、道德模範、英雄人物等,應當借鑑歷史經驗,尊重群眾意見,審慎過細工作,嚴格審核把關,確保典型帶動一般的效果。

[責任編輯:胡俊峰]

相關焦點

  • 最是鄉賢潤桑梓!三州鄉舉辦鄉賢聯誼會籌備會議
    對廣大三州籍鄉賢來說,這名為「三州」的秀麗山水格外令人魂牽夢繞,故土難忘,鄉愁悠遠。9月28日上午,在天台縣委黨校,三州鄉通過舉辦首屆「鄉賢聯誼會」籌備會,匯聚來自各地各界的三州籍貫人才參加籌備會,由鄉黨委書記張光主持召開,共話桑梓、共敘鄉情,共同為三州鄉發展出謀劃策。
  • 泗洪孫園:鄉賢成為鄉村振興工作「助力器」
    近年來,孫園鎮從農村優秀的黨員群眾中培育和發展威望高、口碑好、責任心強的「鄉賢」,並為他們頒發聘書,主要在宣傳黨的政策、協調矛盾化解、參與村務治理、巡護五小水體、建言獻策等方面發揮作用,凝聚基層正能量。讓鄉賢發揮作用,就要搭建好鄉賢參與活動的平臺。新時代鄉賢的角色定位變了,不再局限於處理本族本宗事務,而是要面向整個鄉村的治理。
  • 蕭山鄉賢的「向南之路」
    這一天,義橋的鄉賢故事,從裡河開始,義橋「鄉賢林」在裡河公園揭牌。裡河是義橋鎮的一條內陸塘河,從外表看,它在水系發達的蕭紹地區並不起眼,但其歷史淵源卻可以追溯到唐宋時代。裡河從義橋集鎮中心出發,沿著老街,流入錢塘江與浦陽江、富春江三江匯合處。
  • 鄉賢回鄉,重構傳統鄉村文化
    城市化背景下的鄉村該如何發展,如何治理?千餘年的文脈如何接續,傳統鄉村文化如何重構?     鄉賢,多是飽學之士、賢達之人。重構傳統鄉村文化,需要一批有奉獻精神的鄉賢。     今年兩會期間,全國政協收到一份《關於在全國推廣鄉賢文化研究的建議》的提案,提案人是全國政協委員、香港利萬集團董事長兼總裁王志良,案由是:希望向全國推廣浙江省紹興市上虞區(原上虞市)弘揚鄉賢文化的做法。
  • 上望精心籌備鄉賢聯誼會
    從9月開始,上望街道就組織人員對上望街道籍的各界鄉賢人士開展全面調查摸底,掌握街道內鄉賢人士的基本情況。隨之,該街道確定鄉賢工作的分工,街道班子成員各自領走所負責的板塊,匯聚整個街道的力量,多管齊下,分頭並進。街道還多次開會商討鄉賢文化長廊和新鄉賢館建設事宜,通報各項前期工作開展情況。
  • 鄉賢
    原標題:鄉賢 「鄉賢」,一個沉寂多年之詞,近來又頻頻出現。4月17日,上海一家主流媒體以「能斷家務事,會解群眾憂」為題,報導了嘉定區評出「十佳鄉賢」的消息。 何為鄉賢?有解釋說本鄉本土因德行、才能、聲望而被當地民眾所推崇所敬重的賢人。
  • 鄒城唐村:鄉賢文化改善鄉村治理
    高勝說,「基層工作需要一批特殊的人,來幫助黨和政府分擔。誰最接近群眾?誰最了解群眾?誰願勞心勞力?誰能以德服人?無疑,鄉賢是最合適的人選。」  作為孟子故裡,鄒城市素有「孔孟桑梓之邦,文化發祥之地」的美譽,群眾對先賢一直心存敬慕。唐村鎮在歷史上有著豐厚的鄉賢文化積澱,孟子關於「倡性善、行仁政、做大丈夫」的鄉賢思想對群眾影響深遠。
  • 株洲鄉賢書畫收藏研究會成立 市民可預約參觀
    株洲新聞網12月24日訊(記者 段丹丹)12月22日,株洲鄉賢書畫收藏研究會在市文藝評論家協會的指導下正式掛牌成立。株洲鄉賢書畫收藏研究會致力於株洲本土鄉賢書畫收藏研究,傳承鄉賢精神,弘揚本土文化。創辦人劉濤介紹,研究會目前共有60多件收藏品,包括清朝二品官員郭人漳畫作、清朝醴陵淥江書院山長蕭大猷書法等,全部擺放在淥口區積翠樓。即日起,市民可提前1天預約,預約成功即可免費參觀書畫收藏品。
  • 一封家書召回百名鄉賢 尖山新區(黃灣鎮)成立鄉賢聯誼會
    8月31日,尖山新區(黃灣鎮)鄉賢聯誼會成立大會迎來了回鄉的鄉賢們。一封家書,有召必回鄉賢嘉賓籤到到會的100多位鄉賢代表,既有出生、工作在尖山(黃灣)的本土鄉賢,也有少小離家在外的鄉賢,還有長期在尖山(黃灣)工作的新鄉賢。
  • 鄉賢鄉土鄉愁:探尋鄉村振興的文化力量
    以宏村為代表的徽州文化向世人展示了一幅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的美好畫卷。本報記者 李慧攝/光明圖片   【文創視域】   黨的十九大報告首次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並描繪出一幅「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振興圖景。鄉村振興戰略是一個關乎農村產業、生態、文化建設的綜合課題,它超越了產業發展和經濟範疇,涵蓋了經濟、政治、社會、生態、文化多個領域。
  • 遂昌「鄉賢+」構築基層治理新格局
    「大家都是鄉裡鄉親,設身處地為對方想一想,各退一步……」在應村鄉應村村,楊金標利用老黨員的威望,當好「老娘舅」,十年如一日,化解村內無數大小矛盾,疫情期間還擔任「宣講員」,用方言向村民宣傳疫情防控知識
  • 城東街道:鄉賢聯誼會助力鄉村振興
    11月26日下午,溫嶺市城東街道鄉賢聯誼會成立大會在上海西郊賓館召開。50餘位溫嶺鄉賢坐在一起,共同為家鄉謀劃發展。  「在外企業家都非常關注、關心家鄉發展,此次街道鄉賢聯誼會的成立,給大家提供了參與、聯繫、溝通的平臺,大家也會繼續關注和積極參與城東發展。」城東街道第一屆鄉賢聯誼會會長袁國良說。
  • 鄉賢訪談|陳世敏:鄉賢大會匯聚了鄉賢的力量
    浦江如何做好人力資源工作?這是陳世敏關心的。他說,浦江在這方面有優勢,一是離省城近,二是在相關部門的鄉賢多,有聯繫的紐帶和資源。首次鄉賢大會,陳世敏覺得很及時、很有必要,是一場新的「陽光雨露」。「浦江有新動作、新作為、新方向,鄉賢大會將在各領域工作的鄉賢匯聚成一股巨大的力量,讓大家用不同的能力,助推家鄉發展。」陳世敏說,杭州有浦江商會,不久前又建立了在杭鄉賢骨幹群,這些平臺讓在外的浦江人抱團發展。「他們發展好了,便能反哺家鄉。」如今,浦江的營商環境越來越好,陳世敏期待更多鄉賢帶回更多機遇,掀起浦江二次創業。
  • 【新鄉賢工作進行時】衢州市常山縣黨建引領鄉賢補位打造鄉賢回歸...
    【新鄉賢工作進行時】衢州市常山縣黨建引領鄉賢補位打造鄉賢回歸新樣板 2020-11-24 08: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鄉賢統戰」嶧縣鄉賢文脈
    荀子文化是嶧縣鄉賢文化的源頭,從那以後便形成了兩千年持續傳承的一道文脈。2、蕭望之蕭望之,是漢宣皇帝臨終(公元前49年)時所委託的三位輔政大臣之一,他死後被供奉為西漢十二名功臣之列。他是忠心治國,心貼黎民,剛正不阿,寧死不屈的一代鴻儒。
  • 鄭家村鄉賢理事會成立 海曙 「鄉賢回歸」助推鄉村振興
    鄭家村是繼集士港鎮深溪村、洞橋鎮沙崗村之後,海曙區第三個成立鄉賢理事會的村。海曙區以鄉賢理事會為平臺,正撬動更多社會資源參與村莊建設,吸引更多鄉賢回歸助推鄉村振興。  「鐘錶巨子」鄭章斐、「數控之父」鄭維敏、「力學大師」鄭哲敏、著名畫家鄭境臺、水利專家鄭勝丕、女網「金花」鄭潔……這些響噹噹的名人有一個共同的祖籍——章水鎮鄭家村。「五湖四海的鄉賢是鄭家村的寶貴資源。
  • 荔波:鄉賢人士當好「六大員」
    在脫貧攻堅進入決戰決勝的關鍵之年,荔波縣瑤山瑤族鄉進一步挖掘鄉賢人才資源,大力培育鄉賢文化,引導鄉賢人士當好「六大員」助推脫貧攻堅顯實效。 當好政策宣講員 聚民心充分發揮鄉賢群眾威望高、情況信息清、工作效果好的優勢,通過農民講習所、同心講習所等平臺,與鄉、村、組幹部一道進村入戶。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把形勢講清楚、把政策講透徹、把道理講明白,使黨的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家喻戶曉、入心入腦,激發群眾內生發展動力。
  • 晉江安海桐林:弘揚鄉賢文化 激勵後人奮進
    一幅幅人物照片,一段段文字介紹,從南宋倡建安平橋第一人黃護到當代十多位鄉賢的事跡,徜徉在晉江市安海鎮桐林村的鄉賢文化長廊,沐浴著鄉賢精神散發的沁人芬芳,你能感受到鄉賢事跡傳遞的正能量。  「鄉賢文化是一個地域的精神文化標記,是連接故土、維繫鄉情的精神紐帶,是探尋文化血脈、張揚固有文化傳統的一種精神原動力。」
  • 匯聚鄉賢力量,助力鄉村振興——致惠城區鄉賢的一封信
    匯聚鄉賢力量,助力鄉村振興——致惠城區鄉賢的一封信 2020-09-30 17:41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寄出1500封家書 銀行助力在外鄉賢復工復產
    日前,青海省諸暨商會的石書記向諸暨農商銀行公司部負責人發來感謝簡訊,字裡行間真摯樸實,激動之情溢於言表。這只是諸暨農商銀行寄往全國各地諸暨商會的1500封家書中的一封。紙短情長,卻深切表達了該行在特殊時期,願意為在外鄉賢提供足額、便捷、優惠金融服務的決心與態度。許旭宇在杭州經營著藥堂、口罩廠,是杭州市諸暨商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