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成渝雙城經濟圈建設,首個雙城學術型智庫在渝成立

2021-01-08 上遊新聞

11月15日,西南政法大學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發展傳播研究院工作推進會,在重慶霧都賓館舉行,此次會議主題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文化傳播研討」。

清華大學、西南政法大學、西南大學、四川大學的多位國內知名專家學者和重慶市委網信辦、市委黨校、中央駐渝媒體、重慶日報、上遊新聞等主流媒體負責人出席研討。

推進會上,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發展傳播研究院的學術委員會宣布成立。

致力建成中國特色新型智庫

西南政法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唐力教授在致辭中說,今年初,成渝地區擁有的新聞傳播學一級學科博士點僅兩家單位,西南政法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是其中之一,結合自身研究優勢和特色,為切實助力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增強學科成果轉化與社會服務能力,組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發展傳播研究院。

唐力表示,研究院將積極整合法學及法學以外其他學科資源,發揮好學科優勢、科研優勢,紮根成渝大地、聚焦關鍵問題,助力雙城經濟圈建設,形成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在資政建言、理論研究、社會服務、人才儲備、國際交流等方面發揮作用。

同時,圍繞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經濟建設中的熱點、重點和焦點問題積極發聲,自覺承擔正確引導社會輿論的責任。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發展傳播研究院將發揮專業優勢和領域特長,結合學校優勢做出特色,以面向市場、面向需求為目標,通過創新機制、加強合作、承接服務,參與決策等措施,全面推進學校與政府、事業單位、企業、社會團體的合作,大力承接社會服務項目,參與決策諮詢,為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提升,努力實現「兩點」定位、「兩地」「兩高」目標提供重慶智慧、重慶方案,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中充分發揮智庫作用。

塑造有共性的雙城文化品牌

工作推進會上,就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文化傳播議題進行了研討,各與會專家發表的真知灼見,為雙城經濟圈文化傳播獻記獻策。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發展傳播研究院院長尹韻公教授表示,重慶成立發展傳播研究院,一方面要為國家智庫建設提供戰略發展,同時也要作出學術貢獻,兩條腿不能缺。

他認為,成渝文化源遠流長,可以挖掘出一個兩地都有共性的文化形象,比如在成渝兩地都曾生活過,寫出過上千首膾炙人口的大詩人杜甫,可作為成渝雙城經濟圈的一個文化形象。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發展傳播研究院執行院長、西南政法大學新聞傳播學院黨委書記、院長李珮教授認為,對新聞傳播學科而言,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就是要著力解決如何應用現代信息技術促進經濟圈一體化的建設、融合化發展的核心問題,著力探討經濟圈發展的數字經濟、建設智慧城市、促進品牌營銷等等問題,著力推動經濟圈文化產業發展的繁榮,努力構建經濟圈文化向心力、凝聚力等重要的問題。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發展傳播研究院學術委員副主任,西南大學新聞傳媒學院教授董小玉認為,巴蜀文化同根同源,需要文化機構溯源巴蜀同風,深根巴蜀一體的文化,要充分利用大數據、網際網路、雲計算,甚至5G、人工智慧不斷湧現的新型傳播技術,融入「技術+文化+經濟」,打造多形態技術賦能的文化傳播形態,助力把優秀傳統文化傳播與承揚。

川渝兩地文化界要與業界共同打造,把雙城變成雙贏、把雙城變為雙聯體,努力塑造文化雙城的品牌、巴蜀的品牌,讓巴山蜀水心連心,走向世界高地,提升我們的文化自信。

研討之聲》》》

·尹韻公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發展傳播研究院院長

研討會中,尹韻公教授提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發展傳播研究院,當從更大視野來看待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發展,不僅要看到長三角、珠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我們還要放眼世界,世界上有幾個比較大的城市群建設是比較好的,比如日本的東京灣,關西關東城市群的發展,他們實際對中國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具有借鑑意義。

從國內文化角度來看,舉一個例子,杜甫是偉大的詩人,杜甫草堂在成都,但杜甫人生狀態真正的高峰是在重慶奉節。

為什麼呢?他在奉節待了兩年,一生流傳下來的詩篇約1500首,其中400首是在奉節寫下的,而且他最好的幾組詩都是在奉節寫的,所以杜甫詩歌的最高成是在奉節,是在重慶。因此,從文化傳播、文化底蘊的角度,完全有理由把杜甫形象作為成渝雙城經濟圈的一個文化形象。

·李珮

·西南政法大學新聞傳播學院黨委書記、院長李珮教授

近年來,成渝地區承載了越來越多的國家戰略,從西部大開發、西部陸海新通道到長江經濟帶、「一帶一路」,從成渝經濟區到成渝城市群,再到雙城經濟圈,顯示出重慶與成都在國家發展戰略中的重要性。

對新聞傳播學科而言,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就是要著力解決如何應用現代信息技術促進經濟圈一體化的建設、融合化發展的核心問題,著力探討經濟圈發展的數字經濟、建設智慧城市、促進品牌營銷等等問題,著力推動經濟圈文化產業發展的繁榮,努力構建經濟圈文化向心力、凝聚力等重要的問題。

·嚴兵

·重慶市委網信辦副主任

重慶市委網信辦副主任嚴兵表示:「我想我們做成渝雙城經濟圈文化傳播,其實是在做一個國家戰略的研究,是國家層面的事,因為我們在研究服務國家的戰略,以此來推動我們學校,成渝兩地高校從事這方面學術新成果的湧現,最終資政,最終服務經濟社會的發展。」

研究院應從學術的研究、資政報告以及與業界的互動當中來體現價值。成渝兩地學界在參與經濟社會發展當中應有的作用方面價值。

成渝兩地應該保持良性競合關係,在良性競爭的基礎上達到最優的合作。因為只有充分的競合基礎上才能達到更高層次的合作,避免出現「虹吸效應」。

此外,要處理好學界與業界的協同。在這個平臺上,川渝兩地要團結起來,消除地域的隔閡,首先學界要摒棄學術之爭、門派之爭,形成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命運共同體意識、學術共同體意識,在這方面學界要先形成合力;其次,在這個基礎上要與川渝兩地,包括突破川渝到其他地域之間,形成一種與業界的聯動與融合。

·董小玉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發展傳播研究院學術委員副主任,西南大學新聞傳媒學院教授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發展傳播研究院學術委員副主任,西南大學新聞傳媒學院教授董小玉:「巴蜀是一種特定的稱謂,我們知道以重慶為中心的區域稱為巴,以成都為中心的區域稱為蜀,在不同歷史時期巴蜀文化互動就如江水連綿,從來沒有停止過,奠定了巴蜀文化厚重的歷史底蘊。」

成渝雙城的性格大致為成都是歷史、重慶是現代的,成都是休閒的、重慶是忙碌的,成都是柔情的、重慶是剛性的,重慶與成都就好像日月同行、山水共色,巴蜀是兼容和合,搖曳生資。

所以,巴蜀獨特的文化氣質在中國西部可以說是璀璨的。「我們希望創建「藝術+產業」發展的新業態,推動藝術與科技人才、與產業發展的融合,實現成渝文化藝術的轉型升級,促進成渝兩地的文化藝術教育,文化藝術創作、文化產業的協同發展,探討成渝雙城互動的文化藝術教育形態,我們聯動相關部門、相關機構,為成渝雙城經濟發展注入藝術品位和文化靈魂。」董小玉說。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既是文化圈、生態圈、旅遊圈,同時又是親情圈,就像學界和業界也是這樣,是巴文化與蜀文化的共生之地。因此,巴山蜀水各美其美、美美與共。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楊野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相關焦點

  • 助力成渝雙城經濟圈建設,「秋冬暢遊渝東南」採風活動在重慶舉辦
    封面新聞記者 柴楓桔10月16日,中央召開會議審議《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巴蜀文化旅遊走廊建設迎來重大戰略機遇。為深入貫徹落實「成渝雙城經濟圈」戰略和重慶「一圈兩群」發展精神,「助力雙城經濟圈、 秋冬暢遊渝東南。」
  •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高校藝術聯盟成立
    重慶晨報訊 (重慶晨報·上遊新聞記者 孔令強)昨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高校藝術聯盟在成都正式成立。據悉,藝術聯盟是為推動成渝地區的藝術教育、藝術創作和藝術產業發展而成立的合作性聯盟,成員高校有四川美術學院、重慶大學、西南大學、四川音樂學院、四川大學、西南交通大學等68所藝術類院校或院系。
  • 成渝融創文旅協同推進 助力雙城經濟圈建設
    這也是中央提出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首個暑假,數以萬計的重慶人到訪都江堰,印證著「雙城經濟圈」的融入深度。而這個數據在未來也必將成為一種歷史。這個9月,或將成為成都文旅發展史中值得記載的一章——就在都江堰,一個全新的文旅中心即將誕生,將成為川渝文旅版圖中亮眼的一筆色彩。
  •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施工圖」
    王志傑表示,下一步,兩江新區將按照此次聯席會議部署,緊扣打造內陸開放門戶和重慶智慧之城定位,圍繞建設成為高質量發展引領區、高品質生活示範區目標,充分發揮對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聯動作用,攜手天府新區等地,共推科技創新協同協作,共同打造協同創新平臺、集聚高端創新要素,助力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努力做到「四個突出四個協同發力」。
  • 重慶市產學研創新聯合體成立 助力成渝雙城經濟圈建設
    主辦方供圖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發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1月8日11時20分訊(記者 李華僑)11月7日,「創新聯合,智引未來」重慶市產學研創新聯合體成立大會舉行。據悉,該聯合體定位為非營利性科技創新機構,將堅持四個面向,聚焦智能製造、大數據人工智慧等行業,旨在帶動區域產業轉型升級和成果轉化,助力西部科學城和成渝雙城經濟圈建設。
  • 三峽人壽積極參與和服務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
    2020年,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提出,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對於推動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金融作為現代經濟的核心,去年佔我國GDP比重為7.8%,從此比例不難看出,金融對於我國經濟發展有著相當重要的地位,不僅如此,金融所發揮的價值還有不少上升空間。多年來成渝兩地雖也不斷在加大合作力度,但因受各地情況不同和其他諸多瓶頸影響,金融一體化發展一直進展緩慢。
  • 成渝雙城經濟圈是個什麼「圈」?
    &nbsp&nbsp&nbsp&nbsp從「成渝經濟區」到「成渝城市群」,再到「成渝雙城經濟圈」,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作出的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重大決策,又一次把成都和重慶推到合作共贏的新起點。
  • 為建設成渝雙城經濟圈書寫電網新篇章
    成渝地區,自古以來歷史同脈、文化同源、地理同域、經濟同體、人緣相親。今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審議《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成渝兩地迎來高質量發展「黃金機遇」。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對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儘快構建西部地區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推動西部大開發戰略形成新格局具有重要意義。
  • 成渝雙城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共同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又有大動作! 剛剛, 重慶高新區、成都高新區共同推進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第二次聯席會議 在成都高新區舉行, 雙方籤署了 共建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 戰略合作協議, 將攜手發揮引領示範作用, 共同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 隨著成渝地區在全國區域發展中的 戰略地位不斷上升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又有大動作!
  • 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重要會議今天將召開!四川日報頭版頭條...
    陳龍攝今年以來,火熱的建設場景,成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一道亮麗風景線。一個個重大項目,仿佛急切的鼓點,烘託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內熱火朝天的建設態勢。今天的四川日報頭版頭條+兩個整版的特別報導聚焦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火熱建設進展!
  • 渝鄂農行聯動企業 服務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
    新華網重慶11月25日電 11月24日,中國農業銀行重慶市分行與中國農業銀行湖北省分行在重慶舉行「鄂渝聯動、銀企攜手支持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研討會,長江生態環保集團有限公司、中建三局集團有限公司、中國葛洲壩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企業參加會議。
  • 總投資超過200億元 重慶「四隧齊進」助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
    總投資超過200億元 重慶「四隧齊進」助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
  • 助力成渝經濟圈建設 成都銀行發展潛力可期
    文/嘉祥  日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審議《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將成渝地區定位為全國「重要增長極和新的動力源」,巴蜀大地迎來新的歷史發展機遇。  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離不開金融力量的支持。
  • 區委統戰部考察組前往瀘州 共謀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
    江津網訊(記者 李婉齡)4月22日,區委常委、統戰部部長楊利率考察組前往四川省瀘州市,開展統一戰線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暨統戰系統中心組集中學習調研活動。
  • 68所高校組成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高校藝術聯盟成立
    四川在線記者 李丹 攝影報導7月2日,由川渝兩地68所高校組成的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高校藝術聯盟在蓉成立,成立大會在成都城市音樂廳歌劇廳舉行。據悉,藝術聯盟是由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藝術類院校或院系自願組成,為推動成渝地區的藝術教育、藝術創作和藝術產業發展而成立的合作性聯盟。旨在共同發展成渝藝術教育、共同打造成渝藝術走廊、共同服務成渝經濟圈建設。
  •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高校藝術聯盟成立大會在城市音樂廳舉行
    今日下午2:30,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高校藝術聯盟成立大會在城市音樂廳歌劇廳舉行。川渝兩地68所高校的領導和代表參加大會。據悉,藝術聯盟是由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藝術類院校或院系自願組成,為推動成渝地區的藝術教育、藝術創作和藝術產業發展而成立的合作性聯盟。
  • 成渝雙城經濟圈是個什麼「圈」?來看看專家解讀
    從「成渝經濟區」到「成渝城市群」,再到「成渝雙城經濟圈」,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作出的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重大決策,又一次把成都和重慶推到合作共贏的新起點。「雙城經濟圈」國家戰略的提出,足以讓多年來致力於為成渝地區發展建言獻策的專家學者歡呼。
  • 注入人大元素 助力集成改革——對成渝雙城經濟圈建設發揮基層人大...
    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四川省達州市開江縣歷史性迎來了國家戰略發展機遇,首批列入了四川省集成改革9個試點縣之一。努力建成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縣域集成改革樣板區,已成為未來五年開江縣各級黨委、政府重大的政治任務及中心工作,縣、鄉兩級人大作為地方權力機構,怎麼幹、幹什麼是必須回答的問題,筆者認為紮實調查研究、激發代表作用、縣鄉人大聯動發揮人大制度優勢,積極推進集成改革試點建設順利實施,已成為使命所在、職責所系。精準課題,發力短板弱項。
  • 話說成渝雙城經濟圈 | 重慶銀行副行長周國華:三招好棋助推...
    5月14日,重慶銀行副行長周國華在做客鳳凰網重慶頻道《話說成渝雙城經濟圈》時表示,重慶銀行是全國城商行12家「領頭羊」之一,正主動服務和融入國家戰略,助力區域經濟轉型升級。下一步該行將推動「三項互通」,做實「四個功夫」,實行「五大機制」,以金融力量進一步助推川渝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 成渝雙城經濟圈智能製造協同創新聯盟揭牌成立
    9月10日,成渝「雙城協同賦能智造」專場活動在四川省成都市舉行。活動現場,成渝雙城經濟圈智能製造協同創新聯盟正式揭牌成立。本次活動由成都市科學技術局、成都市投資促進局、成都市科學技術協會主辦,來自成渝兩地相關部門負責人、高校院所、企業代表,技術轉移、投融資服務機構代表等120餘人參加會議。為助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製造業協同發展,打造智能製造高地,由成渝兩地的自動化與儀器儀表學會作為主發起人牽頭成立的「成渝雙城經濟圈智能製造協同創新聯盟」在活動現場揭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