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來,人們感嘆自然之美,感嘆自然之奇,一切秀麗山水,鬼斧神工,都讓人類讚嘆不已,難以忘懷。
奇石就是屬於這一類自然的奇蹟。石頭是自然界最長久的存在,從新舊石器時期開始,人們嘗試用石頭製作各類需要的工具以生存,武器以防身。
在這過程中,聰慧的人類開始漸漸發現,石頭另一面的美,於是各類石制的裝飾品開始陸續出現,人們也就逐漸開始從美學角度對石頭進行欣賞。
但經過人為加工的東西,多少有了非自然的味道,但人們鍾愛的奇石就不是這樣。
幾千年來,自然界經歷火山爆發、地殼運動,再經歷風沙、流水打磨,最終石頭變成了各種不可預知的模樣,本身就訴說著各種故事,包含著多種意義,這就是現在人們樂於收藏的奇石。
收藏中,最常見的就是象形石,象形石則多以食物的形態存在。比如,山西太原的一位老人,收藏的奇石就湊齊了108道美食,一桌名副其實的滿漢全席。
這些石頭完完全全出自大自然之手,沒有任何人為加工,以假亂真的樣子,看得久了,好像竟能聞到飯菜的香味,自然之神奇表達得淋漓盡致。
石頭本身無意義,經自然風沙打磨得到的外部形態賦予了它美學價值,收藏愛好者們的賞石行為又賦予了它文化價值,兩者結合後的奇石,代表了更深層次的意義。
這就是從自然界到人類社會,石頭被賦予的價值。
山西老人痴迷奇石收藏,10年間收集了108道石頭美食,驚豔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