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的門徒安得烈

2021-01-15 迦南之聲

經文:約翰福音一章35-42節

禱告:親愛的天父我們要謝謝你,因為每當我們想起你的愛的時候,就充滿了力量、就思想這是美好的一天,所以我們如此來敬拜你,也如此來事奉你,也要如此的來親近你,願主你的聖靈運行在我們當中,讓我們無論在任何的情況,使我們每個人可以在這裡遇見你,我們禱告奉耶穌的名,阿們。

一、前言:安得烈行動

安得烈對我們教會來講其實並不陌生,在推動教會小組事工時,有一個小組叫做安得烈小組,這個小組很大的異象跟動力就是要帶領福音朋友,但是聖經其實對安得烈的記載很少,倒是他的哥哥彼得非常有名,聖經有很多的記載,彼得是在早期教會的一個建造者。

安得烈沒有什麼豐功偉業,也沒有什麼了不起的講道篇,或行了什麼樣的神蹟奇事,但是安得烈每一次被記載在聖經上的時候,都是因著同一件事情,那就是把人帶到耶穌的面前,這可以稱為安得烈的行動,聖經上共有三次的記載。

第一次是今天所提的這段聖經,當安得烈聽到福音、遇見耶穌之後,他做的第一件事情,是去找他的家人,帶領哥哥西門彼得,。約翰福音如此描述:「他先找著自己的哥哥西門,對他說:『我們遇見彌賽亞了。』於是領他去見耶穌。」(約1:41-42)安得烈第一個帶領的就是他的家人,帶彼得去見耶穌。很多人也會有這樣的渴望,當我們自己遇見神、經歷神,得到這個寶貝、這個福音的時候,巴不得自己的家人也可以認識神。

安得烈第二個帶領的是孩子,當耶穌傳講完福音要散會的時候,耶穌要門徒想辦法讓所有人有得吃,可是在那個野地裡面沒有食物,。安得烈發現一個孩子他有五餅二魚,就把這個孩子,還有他的五餅二魚,帶到耶穌的面前,。在第六章當中,聖經這樣說:「有一個門徒,就是西門彼得的兄弟安得烈,對耶穌說:『在這裡有一個孩童,帶著五個大麥餅、兩條魚,只是分給這許多人還算什麼呢?』」(約6:8-9)

安得烈帶領這個孩子來到耶穌的面前,接下來就看到神使用這個孩子手裡的五餅二魚,行了一個很大的神蹟。雖然安得烈沒有行神蹟,可是他把孩子的五餅二魚帶到耶穌的面前,使他也可以參與在這個神蹟的裡面。

第三個是在約翰福音第十二章,當耶穌進入耶路撒冷,這也是最後一次記載安得烈的事蹟。當時全城的人都在喊和撒那,當中有一些希臘人覺得很好奇,他們也渴望要來見耶穌,這些希臘人跑去找腓力,可是不知道為什麼,腓力覺得怪怪的,跑去找安得烈,安得烈就帶著腓力和這些外邦人去見耶穌,。十二章當中說:「那時,上來過節禮拜的人中,有幾個希利尼人。他們來見加利利伯賽大的腓力,求他說:先生,我們願意見耶穌。腓力去告訴安得烈,安得烈同腓力去告訴耶穌。」(約12:20-22)因為希臘人見到整城的人都在歡迎耶穌,他們覺得很好奇,也想要認識耶穌,可是他們去見腓力的時候,腓力沒有立刻帶這些希臘人去找耶穌,而是先去找安得烈,可能他覺得安得烈知道怎麼辦,於是安得烈就做了同樣的事情,他帶著他們去找耶穌,去告訴耶穌,這是第三次。


二、門徒安得烈

1.施洗約翰的門徒

我們看到只有短短的三次記載安得烈的事蹟,不過我們都看到安得烈所做的是同一件事情,都是將人帶到耶穌面前,讓人自己去遇見神。安得烈是耶穌的門徒,但他第一個老師並不是耶穌,而是施洗約翰,他是施洗約翰的門徒,。聖經上說:「再次日,約翰同兩個門徒站在那裡。他見耶穌行走,就說:看哪!這是神的羔羊!兩個門徒聽見他的話,就跟從了耶穌。」(約1:35-37)聖經沒有告訴我們另外一個人是誰,解經學家認為,另一個人可能就是寫這本書的約翰他自己。我們不能確定,可是至少可以很清楚知道,其中一個人是安得烈。

2.耶穌第一個門徒

所以安得烈第一個老師是施洗約翰,是施洗約翰把福音傳給了安得烈,因為施洗約翰作見證說:「看哪!這是神的羔羊!」什麼是神的羔羊呢?神的羔羊是一個需要犧牲的,透過他的犧牲,成為我們的拯救,透過他的救贖,我們得著新的生命。約翰來就是來作見證,他帶領了安得烈到耶穌面前,所以有解經家這麼說,事實上耶穌的第一個門徒是安得烈,是施洗約翰把安得烈介紹到耶穌的面前,。我想安得烈在跟著施洗約翰的日子裡面,聽了很多耶穌的事情,所以很快的就跟隨了耶穌,成為耶穌第一個門徒。

聖經上說:「次日,約翰看見耶穌來到他那裡,就說:看哪,神的羔羊,除去(或作:背負)世人罪孽的!這就是我曾說:『有一位在我以後來、反成了在我以前的,因他本來在我以前。』」(約1:29-30)施洗約翰是一個很好的老師,他不是把學生聚集到他的面前,而是很清楚應該要把學生帶到耶穌的面前。所以安得烈會把人帶到耶穌面前,恐怕是受到第一個老師很大的影響,因為施洗約翰把他帶到耶穌的面前,他成為施洗約翰的門徒沒錯,可是更重要的是施洗約翰說:,你跟從我是為了將來還有一個更重要的人。而那個人就是耶穌。我們把很多人帶來教會,讓他認識我們,但更重要的,是要將對方帶到耶穌的面前,讓神成為超越我們的見證,最重要的是這一位神,耶穌他自己。

安得烈在聖經裡面的記載不多,使徒行傳第一章當中,只說他是十二門徒,提了一次他的名字,之後就再也沒有看到。不過有一些歷史學家,像是優西比烏引用早期教父俄利根的說法:,事實上在那之後,安得烈從小亞細亞開始傳道,一直傳到現在烏克蘭的首都基輔。另外也有這樣一個說法,安得烈在希臘要殉道的時候,他自覺不配釘死在十字架上,所以要求用一個X字型的十字架。在第八世紀,有一個傳說是,當蘇格蘭在打仗的時候,蘇格蘭王抬頭望天,看見天空上有一朵白雲,白雲上有一個X形狀,他心裡就有一個禱告,如果這一次打勝仗,就要把安得烈當城市守護他們國家的守護者,。在那次戰役裡面,他果然打勝仗,所以蘇格蘭的國旗是藍色的底,然後有一個白色的X,之後再加上英國的紅底十字圖,就變成現在英國的國旗,這是我們所認識的安得烈。


三、安得烈「自己」遇見主

1.遇見耶穌

在聖經裡面我們看到,安得烈把福音傳給他的兄弟彼得,把彼得帶到耶穌面前,可是當他把彼得帶到耶穌面前之前,有一個很重要的是,那就是他自己先遇見神。我們常說要把福音傳給人,要把人帶來教會,要邀請人參加聚會,可是有一件也很重要的事情是,我們自己這個邀請的人,先需要遇見神、經歷神,以致於我們說的出來、渴望去說,因此需要常常去思想主的愛,當我們想到主的愛在我們生命裡,就願意來敬拜、事奉他,願意輕看一些小事,願意捨棄一些還在掙扎的事情。惟有我們自己先遇到了耶穌,才有辦法把人帶到神的面前;惟有我們自己知道神的甘美,才有可能知道為什麼要來經歷神。所以第一個是我們自己要先遇見神。

同樣的,我們也都是透過別人來認識神,我們會認識神,或是今天會坐在這裡,是有別的基督徒、可能是我們自己的父母,可能是別人,可能是同學、老師,可能是鄰居,都是透過別人,看見他們生命裡面經歷了神,透過他們把我們帶到神的面前,所以很重要的,我們自己必須要先經歷神,我們才可以領人道耶穌的面前。安得烈他自己跟隨了神,以致於可以帶他哥哥來到神的面前。

2.聽到見證

第二個是聽見見證,。安得烈是聽見他的老師施洗約翰說:「看哪!神的羔羊!」施洗約翰一出來,就是要成為神的見證,約翰福音第一章從第六節開始都是在說施洗約翰是為了作見證而來:「有一個人,是從神那裡差來的,名叫約翰。這人來,為要作見證,就是為光作見證,叫眾人因他可以信。」(約1:6-7)約翰看見耶穌來到他那裡,就說:「看哪,神的羔羊,除去(或作:背負)世人罪孽的!」(約1:29)約翰又作見證說:「我曾看見聖靈,彷彿鴿子從天降下,住在他的身上。我先前不認識他,只是那差我來用水施洗的、對我說:你看見聖靈降下來,住在誰的身上,誰就是用聖靈施洗的。我看見了,就證明這是神的兒子。」(約1:32-34)從上面這些經文可以知道,如此一來,安得烈就一直在聽施洗約翰作見證,就會知道耶穌是神的羔羊,是上帝的兒子。我們一樣也是透過別的基督徒聽見見證,經見別人的生命裡面有神在行奇妙的大事。

3.聽見耶穌

更重要的是,我們自己要聽見耶穌說話,不是只有一直停留在聽見證,因為見證是別人在經歷神,。經文告訴我們,兩個門徒聽見施洗約翰的話之後,不是停留在那裡,他們跟從了耶穌、去找耶穌、開始跟耶穌對話,耶穌問他們要找什麼,他們問耶穌住在哪裡,這是一個對話的開始,他們開始親自聽耶穌說話。之前他們聽施洗約翰老師說這一位神,是上帝的兒子,是彌賽亞,可是現在他們自己要聽耶穌說話,就像現在我們自己要去傳福音,可是我們需要先進到上帝的聖殿來,需要在這裡聽主的話語,像是查經班、主日或各種聚會、自己的靈修禱告,都是想要聽到神的話語,這很關鍵很重要,不再只是聽別人說耶穌說什麼,而是聽耶穌說他自己,也需要透過真理來認識神。所以透過別人、透過聽見證、透過真理來認識神都很重要。

4.經歷耶穌

不只是上面那三點,我們也需要自己來經歷神,聖經上說:「耶穌轉過身來,看見他們跟著,就問他們說:你們要什麼?他們說:拉比,在哪裡住?(拉比翻出來就是夫子。)耶穌說:你們來看。他們就去看他在哪裡住,這一天便與他同住;那時約有申正了。」(約1:38-39)裡面有提到,耶穌問他們你們要找什麼?其實我們每天都在找,很核心的是,我們在找生命的意義,。過去的一週,有一個帶領了很久的福音朋友,但就是一直過不去一些關卡,但那天他主動來找我,他坐在我的家中看著我,他是一個很有成就的中醫師,而且最近又開了一個新的門診,來了很多的人,可是他告訴我說:「這些都沒有意義。」他在找生命的意義,他的身份、他的職業、他的財富、他的成就,沒有讓他感覺到生命有意義,即使在他手上病人有病得醫治,那對別人有意義,可是對他來說,他找不到生命的意義,。他問我:「生命的意義是什麼?」安得烈他們問耶穌說你住在哪裡,不是真的想要知道耶穌住在哪裡,而是想要認識耶穌。

我們在找生命的意義,往其他地方找是找不到的,只有在耶穌基督的裡面,在這個宇宙創造者的身上。因為想要認識神,他們找到了,施洗約翰一路帶領他們要找的這位救主,他們想要更認識神,耶穌跟他們說:「你們來看。」就是說你來觀察、來認識的意思,那一天他們就與耶穌同住,同住的意思就是一種親密的互動關係。有人把福音傳給我們,跟我們作見證,我們自己也讀經禱告,但是更重要的是,我們自己生活當中要經歷神,找到生命的意義,不斷的跟神有更親密互動的關係。


四、安得烈「領人」遇見主

1.找——屬靈的敏銳度

安得烈自己先遇見了主,以致於能夠帶領人到耶穌的面前,。他一開始先找的是家人,找著了他的哥哥並對他說:「我們遇見彌賽亞了。」他對彼得作做見證耶穌是彌賽亞,然後帶彼得去見耶穌,耶穌親自對彼得說:「你要成為磯法。」在他的生命裡面做一個生命的改變。

這樣看來安得烈很會找,原本的老師施洗約翰告訴他,耶穌是彌賽亞,是上帝的兒子,安得烈就找著了耶穌。找代表著一種屬靈的敏感度,也是一個積極的態度,而且他沒有停留在那裡,馬上就去找了他的家人,希望好東西和朋友分享,他要和他的家人分享,不是等在那裡,而是積極的去找生命的意義與答桉,找著了就去分享。

2.說——分享生命見證

安得烈除了找人,也有生命的敏銳度,。他先是開口跟他兄弟彼得說:「我們遇見彌賽亞了。」要開口說我們自己生命的經歷,聖經上說:「我們心裡要尊主基督為聖。當有人問我們心中盼望的緣由,就要常作準備,以溫柔、敬畏的心回答個人。」(彼前3:15)所以要常作準備,分享我們生命中的見證。就像是一種訓練,用三分鐘說說自己的見證,第一分鐘說認識神以前自己是怎麼樣的人,第二分鐘說自己是怎麼遇見神的,第三分鐘說遇見神之後自己如何不一樣。

3.領——帶到耶穌面前

最後更重要,不是停留在那裡,而是把人帶到耶穌的面前,讓主自己對他說。我們可以說很多,可是重要的是,神要親自對他自己說,。「若有人在基督裡,他就成為新造的人,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林後5:17)人遇見我們,聽了很多見證故事,可是只有當人親自遇見神,他的生命才會變成一個新的故事。


五、安得烈「見證」遇見主

1.自己——安得烈成為耶穌的門徒

安得烈自己生命遇見神,並且帶領人遇見主,最後見證也經歷,並且陪伴人生命的改變。他自己經歷神成為了耶穌的門徒,也成為別人生命裡面的安得烈。

2.他人——彼得成為初代教會使徒

安得烈帶領他的哥哥,帶他來到耶穌的面前,耶穌說:「西門,你要成為磯法。」解經學家認為西門是頁巖的意思,頁巖看起來很尖銳、很紮實一層一層的,其實不然,。他很尖銳,但是很脆弱,一敲打就碎了。所以耶穌的意思可能是,你的生命不再一敲打就碎了,你要成為磯法,磯法的原文是磐石的意思,是堅韌的,是人可以建造在上面的。安得烈見證了他的哥哥生命的改變,在聖經裡面我們可以看到非常多的彼得的故事、彼得的事蹟,但是那很重要的是因為安得烈把彼得帶到了耶穌的面前,讓他的生命被改變。我們也可以成為別人生命中的安得烈,將人帶到耶穌的面前。

3.至小——孩童可以成就偉大神蹟

安得烈把一個小孩帶到耶穌的面前,我們可以想想看這個孩子,可能只是剛好在那一天帶著五餅二魚,跟著父母親來聽耶穌講道。但是因著安得烈,這小小的孩子經歷了一個大大的神蹟,這對他的生命是一個很關鍵的事情,他親眼看見五餅二魚拿出來之後,就餵養了超過五千人,讓這小小的生命可以經歷神。兒童主日學的老師就是一直在這件事情上努力著,帶領孩子認識神,安得烈看見人生命的改變,不只是在他家人,而是在那至小的一個生命當中,也可以去經歷神對他生命的改變。

4.普世——外邦人也能夠得著永生

希臘人是外邦人,安得烈帶著希臘人和腓力來到神面前,我們可以說人生命改變,不僅是我們的家人,或是在最小的一個身上,還有在普世,在外國人身上,在不同的人身上。

有許多外國人來到臺灣工作,不管是印尼、還是菲律賓,還是泰國,這都是一個機會,當我們成為他們生命的安得烈,在這個異鄉的國度裡面,讓他們遇見了神,他們可以把這個福音繼續帶回他們的國家。


六、屬靈功課:傳給人

1.個人先到主前~救恩生命的經歷

求神幫助我們,讓我們自己先到神的面前,經歷一個救恩的生命,讓我們的生命是一個可以經歷神的生命。

2.領他人到主前~救恩生活的延續

不只是經歷神,也可以帶人來到神的面前,繼續延續這樣救恩的生活;不只是停留在我們自己身上,我們也可以成為別人生命中的安得烈,使人的生命可以遇見神。

3.見證生命改變~救恩服事的目標

人生的終極目標,是帶人信耶穌,這是一個極美的事奉,。我們可能不能像彼得一樣,站起來一講道就大有能力讓三千個人信主,或是一按手就使人的病的醫治,可能也沒有其他特殊的恩賜,可是我們可以像是安得烈一樣,單單把人帶到耶穌的面前,這是一個救恩的服事,是一生的價值,是在地上歡喜也如同在天上。

禱告:天父我們謝謝你,給我們每一個人有一個恩典跟恩賜,使我們可以認識你,讓我們的生命被你來改變並遇見你,神求你繼續幫助我們在這個恩典和恩賜的當中,讓我們去說、去分享你的愛,把一個人帶到你的面前,使他們和我們一樣,經歷這份奇妙的愛,和生命的改變,我們禱告奉耶穌的名,阿們。




相關焦點

  • 耶穌的門徒~安得烈
    在耶穌呼召的門徒裡,一般公認安得烈是第一位蒙召的門徒。安得烈曾經是施洗約翰的門徒。他是西門彼得的弟弟,也是個漁夫。曾經跟隨施洗約翰,表示安得烈不是一個沒有理想的人,除了賺取生活所需,他更追求靈性的生活。施洗約翰在當時代表了一股清流,叫人悔改轉向神的清流。許多人可以在物質生活中打滾,只在意收入和物質享受,但是真正尋求神的人並不多。
  • 人物講章:耶穌的門徒安得烈
    於是領他去見耶穌。」(約1:41-42)安得烈第一個帶領的就是他的家人,帶彼得去見耶穌。很多人也會有這樣的渴望,當我們自己遇見神、經歷神,得到這個寶貝、這個福音的時候,巴不得自己的家人也可以認識神。  安得烈第二個帶領的是孩子,當耶穌傳講完福音要散會的時候,耶穌要門徒想辦法讓所有人有得吃,可是在那個野地裡面沒有食物,。
  • 耶穌十二門徒——安德烈
    因為主耶穌差遣他們出去傳道也是兩個兩個的。但其中有兩對本是親生兄弟,就是彼得和他的兄弟安得烈,還有西庇太的兩個兒子,雅各和約翰。他們本在一塊長大,生活,現在又一同作主的門徒,一塊工作,事奉,多麼難能可貴,正如詩篇一百三十三篇所說:看哪!弟兄和睦同居,是何等的善!何等的美!  安得烈和彼得不像雅各約翰兩兄弟那樣齊名。
  • 耶穌十二門徒的下落(上)
    耶穌在加利利湖收了彼得、安得烈、雅各、約翰(就是寫出《約翰福音》的那個約翰)幾個漁民為門徒,這其中,彼得和安得烈是親兄弟,雅各和約翰是親兄弟,他們都是一些大字都識不了幾個的窮苦人,後來,耶穌又收了馬太和猶大等人,他的門徒確定為十二人,這十二個門徒是耶穌的團隊核心,除了出去講道之外,他們跟耶穌是形影不離。
  • 耶穌的門徒-彼得
    路加福音 5章8/10節 西門彼得看見,就俯伏在耶穌膝前,說:「主啊,離開我,我是個罪人。」 耶穌對西門說:「不要怕!從今以後,你要得人了。」約翰的兒子西門和弟弟安得烈的性情完全不同,當安得烈把耶穌介紹給西門時,耶穌給他一個新名:彼得,他沒有太大的反應。
  • 我們是耶穌的門徒嗎
    可1:16耶穌順著加利利的海邊走,看見西門和西門的兄弟安得烈在海裡撒網,他們本是打魚的。耶穌的門徒為什麼以打魚(卑微)人居多,特出的有「西門(彼得)的兄弟安得烈,及雅各的兄弟約翰」,他們都是打魚的,還有稅吏馬太,稅吏在猶太人的眼中是有罪的人。
  • 十二門徒的「首召者」——西門彼得的弟弟安得烈!
    今天我們要說的是十二門徒中一位最平凡的宗徒─安得烈,在被選召以前,安得烈居住在加利利一帶伯賽大城,以捕漁為業。從聖經中我們可以得知,安得烈追隨主耶穌前是先知若翰的門徒,次日,洗者約翰看見耶穌來到他那裡,就說:「看哪,神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的!.....聽見約翰的話跟從耶穌的那兩個人,一個是西門彼得的弟弟安得烈」(約1:29—41)。
  • 耶穌的12門徒下落
    耶穌離開了那片曠野之後,就到了北邊的加利利地區,這片遼闊的大地最後成為耶穌傳道工作的主要地區,耶穌一生所行的神跡奇事大部分也出現在加利利地區。耶穌在加利利湖收了彼得、安得烈、雅各、約翰(就是寫出《約翰福音》的那個約翰)幾個漁民為門徒,這其中,彼得和安得烈是親兄弟,雅各和約翰是親兄弟,他們都是一些大字都識不了幾個的窮苦人。
  • 耶穌十二門徒的下落
    耶穌離開了那片曠野之後,就到了北邊的加利利地區,這片遼闊的大地最後成為耶穌傳道工作的主要地區,耶穌一生所行的神跡奇事大部分也出現在加利利地區。耶穌在加利利湖收了彼得、安得烈、雅各、約翰(就是寫出《約翰福音》的那個約翰)幾個漁民為門徒,這其中,彼得和安得烈是親兄弟,雅各和約翰是親兄弟,他們都是一些大字都識不了幾個的窮苦人。
  • 耶穌十二門徒的下落(基督徒必讀)
    曾經的門徒因為耶穌被釘十字架而四散,彷徨無助繼續重操舊業。但是當他們看到復活的耶穌,領受了大使命,想起了耶穌與他們在一起時給他們的話語,他們便不計生死放膽傳道,得到了極重無比的榮耀冠冕。其中猶大因出賣耶穌,其使徒職分由馬提亞接替(徒一26)。根據古老的教會傳統,使徒們後來分成三組:彼得、安德烈、馬太和巴多羅買到黑海一帶傳道,多馬、西面、德丟(Thaddeus)到了帕提亞,約翰和腓利前去小亞細亞。優西比烏的教會史亦記載多馬來到帕提亞,安得烈去了西古提,約翰則待在亞西亞,並在不久後死於以弗所。
  • 耶穌的門徒—腓力
    在施洗約翰把自己的兩個門徒介紹給耶穌之後,約翰記載:「又過了一天,耶穌想要往加利利去。祂找到腓力,就對他說:『來跟從我!』(約1:43)」這裡很特別的是說耶穌「找到腓力」,既然是找到,表示之前有可能己經知道。在我的朋友之中,也有不少人表示,在他們尚未信主時,是耶穌「找到」他們。你和主的關係,是否也是如此?
  • 耶穌所愛的門徒-約翰
    最出名的是耶穌的表兄(或堂兄)施洗約翰;另一位便是耶穌所愛的門徒,也就是西庇太的兒子雅各的弟弟約翰。在他所寫的〈約翰福音〉裡,他通常隱去自己的名字,而用「主所愛的那個門徒」代替。我覺得一個人若能明白主對自己的愛,而在墓碑上刻下:「主所愛的門徒」,那該是何等的美 事。每一個相信耶穌的人都應該明白,自己就是「主所愛的門徒」。你有沒有這樣的自信?
  • 基督徒一定要看:耶穌十二門徒之死
    在主耶穌釘死復活以後,他親自向跟隨他的門徒們顯現,門徒們領受了主的託咐,將福音從耶路撒冷、猶太全境、撒瑪利亞、傳遍地極,作主復活的見證人。其中猶大因出賣耶穌,其使徒職分由馬提亞接替(徒一26)。
  • 耶穌十二門徒是哪些人?他們的使命和結局如何?
    約翰去世的那一年,是公元98年,他活了整整100歲,離著耶穌復活升天的那一年,已經過去68年了。四、安得烈安得烈是耶穌的大弟子彼得的親弟弟,加利利湖上的一位漁夫,他和哥哥一起跟隨了主耶穌。在耶穌遇難後,教會在耶路撒冷遭遇了逼迫,當時保羅率領著人馬到處抓捕耶穌的門徒們,在保羅信主之後,基督徒依然受著迫害,這些耶穌的門徒們只好都分散了,他們逃離了以色列,跑到周邊國家去了,繼續他們的福音傳播,安得烈也逃走了,他乘船去了地中海沿岸的幾個國家,在猶太人當中傳揚福音。
  • 聖經揭秘 馬太福音 耶穌十二個門徒的真假
    這十二使徒的名字,頭一個叫西門,又稱彼得,還有他兄弟安得烈。西庇太的兒子雅各,和雅各的兄弟約翰。腓力,和巴多羅買,多馬,和稅吏馬太,亞勒腓的兒子雅各,和達太。奮銳黨的西門,還有賣耶穌的加略人猶大。本段結束。有人可能會問,這裡又寫使徒、又寫門徒,這兩者有什麼區別呢。
  • 《悔改2》耶穌門徒的悔改
    求主耶穌不斷光照我們屬靈的眼睛,開我們心竅明白聖經,能聽見、看見屬靈的真理明白門徒的"悔改"就是"信"耶穌:撇下所有、舍己、背起自己的十字架、跟從耶穌、恨惡犯罪的生命、喪掉舊的生命、得著基督的新生命!阿們。以上祈禱、感謝、祝謝!是奉我主耶穌基督的聖名求的!
  • 耶穌的門徒—雅各
    相傳西庇太的兒子雅各和約翰是耶穌的表兄弟,他們的母親撒羅米是耶穌的母親馬利亞的姊妹。換句話說,撒羅米是耶穌的阿姨,西庇太和撒羅米的家境比較好,常用財物供給耶穌和祂的門徒。這也解釋了為什麼撒羅米會去向耶穌祈求,在耶穌得國之後,讓她的兩個兒子(雅各和約翰)將來成為主的左臣右相。
  • 耶穌十二使徒的身世
    2、安得烈安得烈:西門彼得的弟弟。為人忠厚老實。起先是施洗約翰的門徒,聽施洗約翰說耶穌是彌賽亞,就和哥哥西門彼得一起跟隨了耶穌,《聖經》中對安得烈的記述不多。據說,耶穌升天后,他曾到巴爾幹半島、黑海一帶傳道,約公元60年,在希臘的帕特雷被釘在叉形十字架上殉道,因此叉形十字架被稱為「安得烈十字架」。3、雅各(西庇太的兒子雅各)雅各:原是加利利漁民,其父名西庇太。他與弟弟約翰一起蒙召,成為耶穌最親密的三門徒之一。
  • 主耶穌十二門徒都有誰?主耶穌為何不選十個人而要選十二個呢?
    6:14 這十二個人有西門,耶穌又給他起名叫彼得,還有他兄弟安得烈,又有雅各和約翰、腓力和巴多羅買、6:15 馬太和多馬、亞勒腓的兒子雅各和奮銳黨的西門、6:16 雅各的兒子猶大(「兒子」或作「兄弟」)和賣主的加略人猶大。
  • 十二門徒的下落(基督徒一定要看要知道)
    主耶穌釘死復活以後,那些從前跟隨祂的門徒,領受了主的託咐,將福音從耶路撒冷、猶太全境、撒瑪利亞、傳遍地極,作主復活的見證人。其中猶大因出賣耶穌,其使徒職分由馬提亞接替(徒一26)。根據古老的教會傳統,使徒們後來分成三組:彼得、安德烈、馬太和巴多羅買到黑海一帶傳道,多馬、西面、德丟(Thaddeus)到了帕提亞,約翰和腓利前去小亞細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