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著名女歌手:瓊英•卓瑪(圖片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
瓊英·卓瑪(Ani Choying Drolma),女,藏族,尼泊爾人,出生於1971年。
瓊英·卓瑪13歲時,進入一座位於喜瑪拉雅山下,名叫Nagi的藏式佛教尼姑庵內修行。之後,她有幸師從禪師Tulku Urgyen Rinpoche學習參禪、詠唱、典禮與儀式等禪宗教儀,並很快成為出色的唱詠者。自此,她一直服待老師直到他於1996年圓寂。而Tulku Urgyen Rinpoche喇嘛寬容博大的利他之心和處世態度也深深影響到瓊英·卓瑪。後來她有感當地婦女接受的教育過於落後並且不被重視,於是她成立了尼泊爾尼姑福利基金(Nuns Welfare Foundation of Nepal),並在2000年開辦了阿尼度母學校(Arya Tara School),教授11-20歲剛開始修行的尼姑們諸如藏文、英文、數學、自然科學、藝術以及禪宗等課程。
1993年,美國吉他手Steve Tibbetts偶然拜訪了一個位於Pharping的寺院,當時Nagi的一些女尼正在這兒學習,有天當她們在神殿做功課時,Steve被這神秘平和的歌聲所吸引。這些流傳了數百年的宗教歌曲絲毫未受外界影響,仍保持著最初的原始形態,平穩的曲調裡透露著某種終極的純淨、詳和的靈性光華。他極想把這歌聲錄下來,但由於當時他並未準備好錄音設備,所以次年他帶上自己設備親赴偏遠的Nagi寺院做正式的錄音。回到家後,他再加入自己的一些演奏,於是就有了這張令人驚異的專輯——Cho。
專輯Cho( 意"斷" )是藏式佛教裡的一套祈禱儀式,也是瓊英·卓瑪和她的同伴修行的功課之一,其大致涵意和我們常聽到的"絕七情六慾"、"求六根清淨"之類相仿,是一種提高修行者透過事物的實體表像從其無色無相的本質天性認知世界能力的修煉,而這些歌曲詠唱也被視做一種能增強和加深對教義的理解的修行內容。或者我們不用孜求那跳出五行方外的清明境界,但如能時常從這些喻含著亙古睿智的歌聲中獲得一份從容平靜的心境,也許能免去一些不必要的執迷之苦。
瓊英·卓瑪的聲音非常甜美,歌曲的韻律帶有一絲濃濃的印巴風味,和我們聽到的西藏歌曲有著巨大的差別,比如李娜和才旦卓瑪的歌曲都十分高亢,而瓊英·卓瑪的歌曲,幾乎沒有一點高音。她所有的吟唱都是和佛教有關,曲調是那麼的乾淨,動聽,不帶有一點塵世間的浮躁和喧鬧,實在是陶冶心靈,帶來心理平靜的最佳音樂。
瓊英·卓瑪是個充滿善心智慧的覺悟者,用自己發行專輯得到的資金在尼泊爾開辦阿尼度母學校,專收女尼教育其獲得更多修行高層次佛法的機會。完成她上師和她的夙願。這張專輯是Steve Tibbetts和瓊英·卓瑪第3次合作. 瓊英·卓瑪唱歌的時候低音飽滿實在,基本上在唱頌經文的時候可以使得共鳴更好的釋放,有的時候感覺一個專業聲樂歌手在歌唱一般,不過她沒有象央金拉毛那樣的泛音高音出現,也許是本身修行者的緣故吧。在低音的處理中,她可以自由的做一些修飾轉音,當然這是藏地歌曲裡常有的民謠旋律。做為ECM公司混音、錄音、吉他大師Steve Tibbetts,他在與瓊英·卓瑪合作的時候儘可能的把佛性、佛法以一種具象的方式呈現在錄音作品裡,能使的聽者感受到當瓊英卓瑪演唱時接近佛。
聽了瓊英·卓瑪的歌曲的人,評價極高:天籟之音,蕩滌心靈,啟迪智慧,澄澈開悟。偶然的一個機會聽到了她的藏傳大悲咒,真的感覺震撼了.她的聲音真的讓人可以忘掉一切,淨化心靈。而且一聽到瓊英·卓瑪唱頌的時候,就能想起她那超凡脫俗的回然一笑,喜歡的朋友可以聽聽她的梵詠同樣的讓人震撼。真正的天籟音樂,好好聽,瓊英·卓瑪全力慈悲心唱頌的佛樂就是非凡脫俗,感覺浮躁的心自然就清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