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銜制已到,明年晉升軍銜的還能正常晉升嗎?

2020-12-20 點兵欄

文/南方的北方

自從營以下軍銜制落地之後,單位很多年輕的幹部都感受到了提前晉銜的紅利。

比如說,中尉正連直接晉升到了上尉,上尉副營直接晉升到了少校。

但是,對於像老周這批明年將要調中校的正營來說,卻沒有感受到軍銜制的「友好」。

01

回想前兩年改革,直接卡住的就是自己這批,本來2018年老周就能順調正營的,這還要過段時間才能「爬上」正營的位置,。

雖然說相比不少單位的兄弟們,老周僅僅是卡了兩年半而已,調職路上也算是一帆風順了,可是,現在這正營調完了,以後的路怎麼走?

按照營以下軍銜制的規定:正排對少尉、副連對中尉、正連對上尉、副營對少校、正營對少校,目前已經是中校的正營,也不做降銜處理。

看起來,軍銜制改革是不錯的,軍銜套改也是就高不就低,像營以下的,都能獲得提前晉升的紅利。

但是,最難得就是明年本應該晉升中校的這一批。

怎麼辦?

軍改的時候因著編制縮減,調職路上就不順,卡的就是這批人,現在軍銜一套改,哭的還是這批人。

忽然就想起小品裡的那句話,就不能換隻羊薅羊毛嗎?

之前網傳,關鍵崗位,比如說設有營黨委的合成營主官可以定中校,一些資深的正營職軍官,比如說任職已滿4年的,也可以確定為中校軍銜。

但是,大部分符合這些條件的,基本上也都已經是中校了,而正營中校是不會降銜的。

所以,現在老周就迫切想知道,軍銜制實施之後,軍銜幾年一調?明年晉升軍銜的,還能正常晉升嗎?

02

說到這個軍銜制改革,就不得不聊一聊,為什麼要進行軍銜制改革?

(1)銜職倒掛現象突出

自從1988年,重新實行軍銜制以來,為了能夠保障軍隊幹部的年輕化,在軍銜整體設計方面,出現了一職跨三銜的現象。

比如說,少校可以是副營,也可以是正營,還有可能是副團。

簡單說,現行的軍銜制採取的職務等級編制軍銜,軍銜與職務等級並不是一一對應的,一個職務等級可對應多個軍銜,一個軍銜也可能對應多個職務等級。

軍銜與職務倒掛的現象,就會造成等級體系混亂,對於區別等級,以及處理上下級關係,都是非常不利的。

(2)軍銜弱化,未重點突出指揮軍官主體地位

當前,現役期間的待遇、榮譽均是向職務看齊的,這就導致領導崗位比較受追捧,加上軍銜的弱化,授予對象寬泛而不聚焦,未重點突出作戰部隊和指揮軍官的主體地位。

現行的軍銜制度是相對滯後的,尤其是指揮軍官主體地位不突出,部隊缺乏軍事專業核心能力導向,這對實現「打贏」目標不利,應將軍官的發展重心放到指揮作戰方面。

(3)晉升方面指揮軍官不佔優勢

目前,指揮軍官、專業技術軍官在現役期間的軍銜設置以及稱呼方面的區別不大,而且,在晉升方面,專業技術軍官一般是順調,多數快於指揮軍官。

在退出現役時,選擇計劃安置的,可能部分專業技術軍官會降級安置,但是選擇自主擇業,是沒有降級這一說法,這就導致同一年畢業的專業技術軍官與指揮軍官因著調職快慢,享受的退役金數量不同,專業技術軍官因著調職順暢,會高於指揮軍官。

(4)服役年限過低導致年輕幹部大進大出

現在職務規定是三年一提,軍銜是四年一晉升,很多年輕的幹部因著各種原因,沒有合適的位置調職,而到最高服役年限只能退出現役。

對於部隊來講,正處於黃金期的年輕幹部過早離開,是一種損失。

03

軍銜制改革之後,將會有哪些變化?

(1)重點突出軍銜地位

軍銜制改革之後,將重點突出軍銜地位,解決部隊長期存在的軍銜與職務權利和待遇掛鈎、不匹配等問題,解決軍職受追捧,而軍銜不受重視等現象。

通過構建軍銜為主導的軍官等級制度,將軍官的層級管理逐漸明確到軍銜等級上來,在待遇、退役安置等方面,也將重點突出軍銜的重要性。

(2)實行一崗一銜制度

實行職務或者是崗位編制軍銜,一崗一銜制度,逐層逐級理順軍銜與職務之間的等級對應關係。

並且,可以針對不同職級特點,制定有針對性的政策,不同職級、不同類型的軍官,軍銜晉升政策將調整。

(3)延長服役年限

軍官職業化後,延長服役年限是板上釘釘的事情,通過「前慢後快中間穩」的導向,制定每一級別的最長服役年限。

職務不再是三年一調,軍銜也將結束都四年一晉升的制度,通過延長服役年限,切實保障年輕軍官的切身利益,從而保證部隊的戰鬥力。

(4)福利待遇將與軍銜掛鈎

軍銜制之後,軍銜將替代職務,成為反映軍人能力、身份、等級的標識。

當前現役軍人的福利待遇,都是與職務等級掛鈎的,在軍銜制之後,將突出軍銜為主導地位,所以,相應的福利待遇將會與軍銜掛鈎。

04

當前營以下的軍銜制已經落地,職銜對應、軍銜套改對象範圍這些都已經明確,大家就單純的想知道軍銜晉升以及軍銜級別算起的時間。

要知道,軍官職業化的核心就是「銜本位」,軍銜制的晉升直接影響到職業化軍官的發展。

但是,目前來看,跟軍官職業化相配套的分類管理、任職資格、選拔培訓、晉升退役等諸多管理內容都還未落地。

目前只能根據「延長服役年限」進行推斷,軍銜肯定不會再是四年一調,尤其是營以下,每一級的服役年限都會延長,確保通過「前慢」做好前期的「蹲苗」。

而少校是是職業化軍官的起點,可能服役年限也會相應延長。

若是如此,明年理應晉升中校的正營,或將不會如期晉升。

不過,因著各個單位具體情況不一樣,可能不同單位之間也會有所差距,這也只是根據「職業化後將延長服役年限」所進行的個人判斷,僅供參考。

相關焦點

  • 解放軍軍銜晉升的五大規則,除了軍齡,最低的尉官都需軍長批准
    1955年,我國召開了第一次授銜大會,此次是我軍首次實行軍銜制,這標誌著我軍已經開始向著現代化和正規化邁步。可由於種種原因,十年後,我國取消了軍銜制。直到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打響,沒有軍銜的軍隊出現了指揮系統散亂,部隊容易暴露等弊端,恢復軍銜制刻不容緩。因此,我國於1988年重新恢復了軍銜制。經過多年的發展,我國的軍銜制已經趨於完善,有了十分完整的晉升制度和負責機關。其中,軍銜的晉升大致有五大規則,除了軍齡資歷之外,最低尉官的軍銜授予都需軍長的批准。
  • 1993年晉升上將軍銜的將軍都有誰,當時他們的年紀有多大?
    1955年新中國舉行首次授銜儀式,從此解放軍有了自己的軍銜,當時上將軍銜是排在元帥和大將之後,不過第隨後因為種種原因,軍銜一度在解放軍中被取消。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為了使得我軍更好的發展,在1988年,解放軍再一次實行軍銜制。
  • 軍銜晉升規則!
    美軍晉升到將軍的平均年齡基本在46-50歲之間,因此,美高級軍官中,既無十分年輕的,也無十分年老的。美軍規定,在一種職務上一般只能任2-4年。下至排長,任職1-2年後,應晉升為連長;連長任職2-3年後,也應晉升為更高一級的職位,上至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也只能兩任4年,然後必須退休。
  • 軍級以上軍官軍銜晉升政策先行調整 哪些人晉升了軍銜?
    這是按照軍官職業化改革方向,緊前出臺軍事人力資源政策制度的重要舉措,對於全面推開軍銜主導軍官等級制度具有重大意義。《通知》印發後不久,軍級以上軍官軍銜晉升儀式開始舉行。新京報記者統計顯示,截至12月13日,共有7人晉升上將軍銜、15人晉升中將軍銜、121人晉升少將軍銜。
  • 陸軍舉行晉升軍銜儀式:晉升中將少將軍銜52人名單
    陸軍黨委常委與晉升中將、少將軍銜的軍官合影  8時10分,晉銜儀式在莊嚴的國歌聲中開始。  這次晉升中將軍銜的6位軍官是:劉發慶、黃銘、餘永洪、徐起零、張紅兵、汪海江。  晉升少將軍銜的46位軍官是:成存國、彭振海、陳鬱虹、王冰川、王晉生、陳富群、朱中秋、王仕權、秦雲峻、劉治安、楊軍、趙成才、方明、黃昌建、王欣、廖應賓、蓋立民、黃朝輝、徐建剛、黃永軍、李鐵橋、趙鵬章、黃承、楊猛、孫玉聰、陳亮、張俊勇、譚斯龍、鄒仕輝、陶向明、楊友斌、董衛疆、張國文、李文
  • 權志龍錯失軍銜晉升是怎麼回事?權志龍為什麼沒有晉升的原因
    權志龍錯失軍銜晉升是怎麼回事?根據韓國陸軍人事管理規定,以#權志龍#的服役時間,本應已晉升為上等兵。據知情人士透露,這與權志龍的頻繁休假有密切關係,在364日的服役中使用了50天以上的年假和病假。
  • 海軍舉行將官軍銜晉升儀式:祝傳生晉升海軍少將
    晉升儀式現場。「當代海軍」微信公眾號圖  「當代海軍」微信公號消息,1月9日下午,海軍在京舉行將官軍銜晉升儀式。海軍司令員沈金龍宣讀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籤署的晉升軍銜命令,海軍政委秦生祥主持晉銜儀式。劉毅、馮丹宇、陳學斌、劉訓言、張文旦、周煦明出席。  經中央軍委批准,91811部隊副部隊長祝傳生由海軍大校軍銜晉升為海軍少將軍銜。  晉銜儀式在莊嚴的國歌聲中開始。
  • 一年晉升2批上將...
    今年建軍節前夕,火箭軍政治委員徐忠波晉升上將軍銜。一年2批上將晉銜,既有先例,也有不尋常之處。上觀新聞注意到,自1988年解放軍恢復軍銜制以來,僅有6次是一年2批舉行上將晉銜儀式,而前4次均是為晉升為中央軍委委員的中將軍官單獨舉行晉升上將儀式。還有兩次就是2019年和2020年:去年新中國成立70周年,中央軍委晉升了兩批共17名上將;今年又晉升兩批共5名上將。
  • 中央軍委舉行 晉升上將軍銜警銜儀式
    新華社北京12月18日電 (記者 李宣良) 中央軍委晉升上將軍銜警銜儀式18日在北京八一大樓隆重舉行。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向晉升上將軍銜警銜的軍官警官頒發命令狀。 下午5時15分許,晉銜儀式在莊嚴的國歌聲中開始。中央軍委副主席許其亮宣讀了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籤署的晉升上將軍銜警銜命令。中央軍委副主席張又俠主持晉銜儀式。
  • 海軍舉行晉升將官軍銜儀式
    海軍舉行晉升將官軍銜儀式12月12日上午,海軍在京隆重舉行晉升將官軍銜儀式。海軍政委秦生祥宣讀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籤署的晉升軍銜命令,海軍副司令員馮丹宇主持晉銜儀式,在京海軍黨委常委王厚斌、袁華智、劉訓言、李玉傑、王徵、劉子柱、周煦明出席。
  • 老蔣那麼恨薛嶽,為何到臺灣後薛嶽還能晉升軍銜
    應該說,這個時候蔣介石已經不再需要薛嶽了,因為國民黨已經完蛋了,敗局已定,還要戰將幹什麼?薛嶽在海南島布防失敗,伯陵防線土崩瓦解,他幾乎是僅以身免,狼狽逃到臺灣的。蔣介石要收拾他,簡直就像捏死一隻螞蟻那樣容易。該秋後算帳了,新仇舊恨一起算吧。大概薛嶽死定了。
  • 空軍舉行將官軍銜晉升儀式:張洪斌、王遠明等11人晉升少將
    空軍舉行將官軍銜晉升儀式:張洪斌、王遠明等11人晉升少將 澎湃新聞記者 嶽懷讓 蔣子文 2017-01-21 17:47
  • 海軍92538部隊司令員劉子柱等11名軍官晉升少將軍銜
    海軍92538部隊司令員劉子柱等11名軍官晉升少將軍銜 澎湃新聞記者 蔣子文 嶽懷讓 實習生 黃馳波 2016-08-02 18:
  • 十八大以來晉升為上將23人名單 圖解解放軍軍銜(圖)
    7月29日,中央軍委晉升上將軍銜儀式在北京八一大樓隆重舉行。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向晉升上將軍銜的軍官頒發命令狀。你知道上將軍銜在解放軍軍銜中排名第幾嗎?哪些人有可能晉升上將?中央軍委晉升上將軍銜儀式29日舉行(攝影李剛)中央軍委舉行晉升上將軍銜儀式  下午4時,晉銜儀式在莊嚴的國歌聲中開始。
  • 1955年獲二級「八一勳章」被授予上校軍銜後再無晉升的老紅軍
    中國人民解放軍實行軍銜制是在1955年9月,同時按照參軍入伍時間、各時期任職情況並授予一~三級的「八一勳章」、「獨立自由勳章」、「解放勳章」。有人會有疑問,獲授二級「八一勳章」沒什麼奇怪的呀,因為當年被授予將軍軍銜的以及轉業到地方工作的幹部都有人獲得;被授予上校軍銜更沒有什麼可奇怪的,因為1955年初次授予軍銜的時候都是按照當時的任職情況進行的,即便是被授予上校、大校軍銜,有些人在1964年以前都晉升為大校、少將軍銜,甚至是在1988年第二次大授銜憑藉時任職務的級別也有被授予中將、上將軍銜的。
  • 空軍11名軍官晉升少將軍銜(名單)
    原標題:空軍舉行將官軍銜晉升儀式:張洪斌、王遠明等11人晉升少將澎湃新聞記者近日從空軍政治工作部出版的《空軍報》獲悉,2017年1月17日下午,空軍將官軍銜晉升儀式在北京舉行。
  • 東海艦隊舉行高級士官晉升軍銜儀式
    來源:東海艦隊發布微信公眾號接過命令狀自豪萬分,佩戴新軍銜無上光榮近日,東海艦隊各部隊隆重舉行儀式為晉升軍銜的高級士官頒發命令狀這批晉升軍銜的高級士官中,既有身經百戰、屢闖大洋的「頂級兵王」,也有技術精湛、手到病除的「維修大拿」,既有霓虹燈下的「好水兵」,也有高山海島的「常青樹」,他們在遠海訓練、遠洋護航、海上維權、中外聯演等重大任務中發揮了無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 軍銜制落地,工資結構體系或有改變
    還有一年,他就到了退休的服役年限。 作為一名老財務,他有對政策把控的自我嗅覺,談到營以下軍銜制落地,他說:「下一步,幹部的工資結構體系,要變了。」 跟財務打交道多年,從專業性和政策走向來看,我挺贊同老蔡的說法。
  • 最後一位晉升少將的開國將軍,母親拒不相認,還不準家人跟他聯繫
    1955年,我軍首次實行軍銜制時,當年授予少將軍銜的,有798位。1958年,又給8人授予少將軍銜。1961年至1963年間又把握955年授予大校軍銜的233名軍官,晉升為少將軍銜。1964年及1965年,再把321名在1955年被授大校軍銜的軍官,晉升為少將軍銜。這樣,開國少將,共有1360名。
  • 臺灣軍方舉行晉銜儀式,6人晉升中將軍銜
    臺灣軍方舉行晉銜儀式,6人晉升中將軍銜 澎湃新聞記者 嶽懷讓 綜合報導 2015-12-29 13:11 來源: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