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廣播電視總臺2019年主持人大賽》,我一直在追著看,有些場次還不止看一遍。我期待看選手的不俗的表現,更喜歡看董卿的精彩點評。如果哪一期,點評換成了他人,哪一期似乎就缺少了亮點,就少了些味道,就覺得很失望。董卿的點評不僅參賽者聽了受益,對廣大觀眾來說更是一道精美的精神大餐。
一、她的點評一語中的,幽默詼諧
她的點評不僅能一語中的,而且還給出了有操作性的辦法,更難能可貴的是語言親和力高、輕鬆幽默,讓人們在歡聲笑語中得到了啟發。
劉夢遙的三分鐘展示節目《美味情緣》,董卿覺得沒有做出應有的「味道」,聽劉夢遙又說,她學的是播音專業,但是在學校裡面,老師沒有講過如何去描述一個別人嘗不到的東西。董卿點評道:「我覺得,有一個很好的解決方法,因為古今中外,有太多寫美食的文字了,對不對?可以從它們當中,去汲取很多的養分或者借鑑!我覺得三分鐘自備,已經非常完美了,但是我多希望你最後能夠代替我們所有人,去嘗上一口。然後,我們想看到你臉上滿足的表情。你是在替我們去完成心願,你要明白,你有這樣的一個使命在身上。
她觀察的很仔細,在點評新聞類選手高嵩時說:「你的語言很流暢,可是在語言魅力上和語言張力上還有缺欠。看的出你是一位愛臉紅的男生。在生活裡這樣容易獲得別人對你的好感和信任。但在舞臺上容易臉紅的人,會讓別人對你打個問號。有時候主持人需要臉皮厚一些,在這方面向你身邊那位學學。」
在如何處理主持人撒貝寧和高博故意製造的「突發事件」時,她給張舒越支招:「你碰到了兩個最好的主持人,也碰到了兩個「最壞」的主持人。說他們好呢,其實你幾乎可以不發揮,他倆就能把兩分鐘的戲給撐滿了。不好呢,就是太能演了,反而讓你的空間被壓縮了,但是在這個時候,你可以沉下心來,要考慮到,你首先是一個《挑戰不可能》的節目主持人,你抓到了挑戰的精神。第二點,你遇到了詩詞高手,其實在古詩詞中,你有太多可以涉及到的,比如說,能不能跟他說說,你喜歡哪位詩人呢?無論他說什麼,最後都可以繞到你喜歡的人身上。我喜歡蘇軾,我喜歡陸遊,我喜歡李清照,他(她)們的人生之跌宕,最後,他(她)們還是成就與一個個詩詞的巔峰。但是我覺得,舒越還是體現了主持人善良、真誠的一面。無論什麼樣突發情況,並不是說一定要讓節目進行下去才是你的唯一的任務。要把現場突發情況處理到最完善的一個結果,這也是一個主持人應該有的責任與擔當。
每每聽完她的點評,會有恍然大悟的感覺。有時看著看著,覺得她似乎不是點評嘉賓,她就是參賽選手。有時與其說她是在點評,不如說她在示範。如果把她點評內容的嵌入選手的主持當中去,真的會增色不少。
二、她的點評引經據典,妙語連珠
她飽讀詩書,經典儲備量極大豐富,用時信手拈來。
她在對文藝類選手孫鵬飛點評時說,主持人的主持稿,就是一篇小文章,寫文章立意是最重要的。強調立意重要性時,引用了「馭文之首術,謀篇之大端」。(劉勰《文心雕龍》)一切的一切,最後人們都要聽出你在說什麼意思,這才是最重要的。
文藝類選手馬慧娟,時間沒把握好,她點評時說:「用三分鐘講戲曲大師王金璐的一生,考驗你的功力。好的布局是「疏可跑馬,密不透風。」(中國書畫的章法)在這方面,你需要向戲曲借鑑。」
文藝類選手尹頌和小米,用「鋼琴、蝴蝶、皺紋」構思一個故事時,撞題了,都講了鋼琴演奏家巫漪麗的故事,相比較尹頌的故事更完整,更有文採,董卿在點評時說:「言之不文,行之不遠。」(陸遊(《嚴州到任謝王丞相啟》)文藝節目的串聯詞,還是要多一些華彩的部分在其中,沒有情感烘託,就不會給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
她在點評文藝類選手張舒越用「沙、青春、家書」串聯的故事時,說:「在我看來,真正的關鍵詞只有一個,可以鎖定在青春,可以鎖定在家書。還有一個是意象詞,是沙,比如說「黃沙百戰穿金甲」(王昌齡的《從軍行》)「風裡卷黃沙」(楊守禮的《三月巡邊曉發夏城》)「黃沙萬裡昏」(謝眺《從戎曲》)等,它在我們印象裡是遙遠,是艱苦,是陌生,是偏僻,如何把它和青春結合到一起,舒越做到了。」
文藝類比賽結束時,他對同行蔡紫、尹頌的勉勵:「『我是主持人』這五個字,哪裡是兩分鐘三分鐘就能講得清的。這是我們選擇這個職業的人,要一輩子去踐行的,是我們的一個職業信仰。所以說,『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論語》)為什麼『任重而道遠』呢?是因為『弘毅之士,以仁為己任』。什麼是仁呢?博愛、擔當、責任、格局、胸懷,特別是站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上,這一切已不僅僅是基本功,是技巧經驗所決定的,還有價值觀,它決定著我們最後到底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主持人,是這個舞臺真正的的靈魂支柱,還是無根的浮萍。(納蘭性德的《浣溪沙》)希望我們永遠記住我們的初心,帶著它在這條漫長的、並不容易的、並不輕鬆的道路上,堅持到底。加油!
除引用古詩詞之外,名人佳句,她等張口就來。
劉夢遙是文藝類選手,在北京衛視主持《食全食美》《美食地圖》《幸福廚房》欄目。她的三分鐘展示是《美味情緣》。董卿在點評她時,沒有走以往的套路,而是開始與劉夢瑤拉起來了家常。董卿說:「作家陸文夫曾經說過,說當作家容易,一張紙,一支筆就可以了。但當美食家太難了!得吃得起,得吃得到,還得吃得懂!你看,因為工作的原因,這些對你來說都不是問題。」
新聞類選手周瑜「曲舟大餅」的故事講得很感人,董卿誇讚道:「過去所有的積累讓周瑜的表現非常完整,我不禁想起傅雷先生曾經說過一句話:『一切學問都沒有速成的,尤其是語言』。」
新聞類選手許吉如講述81歲的何振梁帶病前往溫哥華申奧的故事,董卿點評時補充:「謝謝你重新把一個居功至偉但又始終謙和溫良的老人又一次帶到了我們的面前。2011年,當時何老在莫斯科申奧陳述當中有一句話,我想我這輩子都不會忘掉。他說:『無論你們做出什麼選擇都將被載入史冊,但是只有一個決定將會創造歷史。』這就是語言的魅力,除了技巧之外還有情感』。」「載入史冊」和「創造歷史」,這一對對比,才是何振梁故事的真正的精華所在。
這些佳句運用得多麼妥帖,多自然!
三、她的點評文採斐然,金句疊出
我很喜歡董卿的這句話:「如果你喜歡一隻蝴蝶,千萬不要去追。因為去追你也追不到,你應該去種花。待到春暖花開時,蝴蝶自然會為你而來。如果你喜歡的那隻蝴蝶,沒有飛回來。沒關係,你有了花草,有了陽光,有了魅力。會有其他的蝴蝶為你而來,比他更好的也會來。愛情如此,友情如此,事業如此,生活亦是如此。」這句話既充滿了哲理,又不乏浪漫色彩。
本次主持人大賽,她的點評邏輯清晰,入情入理,指導性強。每一段點評酷似一篇微型妙文或一篇激情洋溢的講演稿,並且在很多點評中,類似的金句俯拾即是。
藝術類選手崔爽做《朗讀者》節目時,她提示選手,做這個節目,不僅關注「朗讀」,更要關注「者」。 她談起了詩人餘秀華:「說實話,我聽過那麼多嘉賓的朗讀,這是最觸動我的一次。餘秀華的生命之所以獨特,是因為她身上有太多的矛盾,她美嗎?實在談不上,當她用顫顫巍巍的聲音來朗讀的時候,我覺得這是一種生命的綻放。每一個生命都有去追求極致綻放的權力。即便我不美,我不富裕,甚至我不健全,但是我的內心是可以豐盈和完整的。當我們走進了一個又一個既強大又柔軟,既真實又深刻的內心的時候,我們既是在看他人,也在看自己,這不僅僅是一個讀書的過程,這也是一個讀人的過程。」
新聞類選手王嘉寧講完了圖片故事「獵人射熊」時,她點評道:「你前一分鐘抓到一個關鍵詞--對立,後一分半鐘,圖片出來的時候,你完全可以就著這個對立關係繼續深挖。傷害和被傷害,有時候也是對立關係。傷害他人,有時候就意味著毀滅自己。即使你佔盡了優勢,也不可能為所欲為。然後就可以接著說你想到的平衡的問題。一切都在追求平衡。健康在於平衡,發展在於平衡,對抗有時也是一種平衡。如果你想到了這點之後,就會想到不只是人和熊的關係如此了。自然就聯想到人和自然的關係,人和自我的關係,人和世界的關係。如果我們失去了平衡,那麼對不起,槍響之後,沒有贏家。」
在點評新聞類選手鄒韻的那個「眾籌」圖片故事時,她說:應該說前一分鐘和後一分半中,鄒韻幾乎做到了完美對接。我覺得今天新聞類節目支持人考核題目出得太好了。其實,不僅是是慈善、募捐在面對網絡的時候,可能會出現難以辨別的真相。媒體人又何嘗不是這樣呢?我們今天的新聞人面對的是同樣紛繁複雜的社會現象。特別是媒介的迅猛發展,它甚至對新聞和社會的運行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我們如果能透過現象看本質,保持自己的思考力、辨別力和定力,是非常重要的。我覺得這可能是出題的意義所在。鄒韻完成得非常好。
再比如:新聞類總決賽即將結束時,她勉勵選手:「追逐夢想的道路沒有一條是平坦的,只有那些不畏艱難,沿著陡峭的山路去攀登的人,才有可能到達光輝的頂點。」在談讀書和行路的辯證關係時,她說:「讀萬卷書,行萬裡路,讓我們可以擺脫局限和狹隘。」在點評新聞類選手姚軼濱的三分鐘講述時,有一個關於醫生和記者職業關係的金句:「醫生是在看人的病,記者是在看病的人。」
董卿的點評字字璣珠,妙趣橫生,讓人過耳不忘。
四、她的點評溫暖人心,充滿鼓勵
她的每一句話,都從心底流出的,融於真誠,富有情感。
她小心翼翼地呵護每一位選手的自尊,永遠不直接說選手的缺點,都是辯證評價每一位選手,先肯定亮點,再指出不足。提不足也是委婉、含蓄地從正面去引領,大都運用「如果……就……」的句式來說,既具有激勵性,又具有指導性,讓選手心服口服,欣然接受。
新聞類選手姚軼濱講了自己與當醫生的父親的故事。董卿先讚賞道:「我覺得你的3分鐘陳述很有文藝範,就像一種平行蒙太奇的手法,把兩個人物的命運線、兩條情節線統一在一個完整的故事裡。」然後給了姚軼濱非常中肯的建議「在一些關鍵字和句的時候,一定要突出,比如說最後我們看到那張照片,那位是我的父親,在他邊上的那位就是我。你應該非常強調,那就我。」
她在點評文藝類選手俞熙雯的三分鐘展示時說:「很羨慕你生長在蘇州,學習在杭州,得天地之精華,而且講的內容也很美。當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對蘇州園林的評語是,世界園林得益於中國園林,而蘇州園林又是中國園林的傑出代表。」接下來,點評但即興題目《經典永流轉》:「如果將現場設在延安,雖然你儘可能希望以高調門引起大家的注意,但是語速情感分寸拿捏不準,還是不能那麼隨便開口。主持人要弄清整場節目到底是一臺什麼節目,瞭然於胸後,才能很好地定位。今天在場上,你應該以這樣的形式出現。
在點評蔡紫用「列車、草原、媽媽」串聯的故事時說:「草原,遼闊、博大、沉默、寬厚,它很容易和母親那種偉大的胸懷結合在一起,但是當時我在想,怎麼把列車這個元素加進去呢,蔡紫真的是太聰明了,一下子就找到了一個典型事例。如果再加入一些新聞元素,因為這位老太太(都貴瑪),在國慶70周年期間剛獲得了國家人民楷模的稱號,整體已經很完美了。
新聞類選手田靖華的三分鐘展示時,講的是國醫吳孟超的故事,她覺得選手觀察不細,講得有點單薄,點評道:「吳孟超先生是我第二集《朗讀者》的嘉賓。我記得我當時淚灑現場,眼淚是砸下來的。你注意到了幾個細節很好,你敏銳地捕捉了數字,但是沒有注意到他的手,手指畸形,長期握手術刀,手指已伸不直了。這個背後跟你的數字結合起來,也許就可以完整地闡述這個人。為什麼他會堅持到96歲?因為他自始至終把患者的生命看得比他的命重要。他覺得患者至高無上。有句話叫:「才不近仙者不可以為醫,德不近佛者不可以為醫。」這是一個真值得我們記住的一個人。」
董卿之所以有這樣驚豔的表現,是因為她這麼多年,博覽群書,不斷求索,永不止步,永不滿足的結果。「電視點亮了我的生命,我願意燃燒我的生命來溫暖人心,即使是一小部分人心,我也很滿足了。」這是董卿說過的話。近些年來,董卿的主持的《朗讀者》《中國詩詞大會》《故事中國》,包括這次她參與的《中央廣播電視總臺2019年主持人大賽》節目,文化味道醇厚,充滿正能量,益智添趣,潤澤心靈,一直被廣大觀眾追捧。她用她那顆真誠的心真的溫暖了全國億萬觀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