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蘭性德這首詞,通篇佛語,卻句句悲情

2020-07-24 初衣勝雪


納蘭性德逃情入禪,妙蓮花說試推詳,卻滿是悽涼!

「拋卻無端恨轉長,慈雲稽首返生香。妙蓮花說試推祥。

但是有情皆滿願,更從何處著思量,篆煙殘燭並迴腸。」納蘭性德《浣溪沙·拋卻無端恨轉長》


納蘭性德這首詞,通篇佛語,卻句句悲情


對於不熟悉佛教和佛經的人,這首詞是有閱讀障礙的。至少納蘭性德,寫下這首詞時,是對佛教和佛理,有相當的研究,而且用的非常微妙。

首先來解讀詞的本身。

「拋卻無端恨轉長」,這首詩的調子是不是起得特別熟悉?「錦瑟無端五十弦」,雖然李商隱的這首詩,被公認為是他晚年的人生感悟,但這中間又何曾不是對妻子生命的悲惋?瑟,上古的時候是五十根琴弦,你說得清楚是什麼道理嗎,但後來卻變成了二十五弦,李商隱這個「無端」,是有對命運無法溯源的蒼茫感。

那麼納蘭性德同樣深習李商隱的詩,同樣也遭遇人生最大的離失,對命運的詭異多變,更有一種切身的身心感受。在妻子離開一年後,雖然身兼皇家侍衛之職務,扈駕康熙,得以到名寺去感受寺廟的氛圍,但是內心的悲慟一直都存在的,而且隨著時間推移,並沒有消散,仿佛是一個不能閉合的傷口,永恆在內心。

所以這裡的無端,不能理解單純的煩惱,而是指的對人生的種種困惑和悲哀。

我想擺脫這些困擾自己的痛苦,但是卻發現,內心的遺恨愁苦卻更加分明而綿長。


納蘭性德這首詞,通篇佛語,卻句句悲情

佛陀buddha


」慈雲稽首返生香。「這就是一些宗教術語了,「慈雲」是指佛心慈悲廣大,如同廣袤的雲彩,覆蓋著芸芸眾生。所以「慈雲」又是如來佛的代名詞,又是觀世音的代名詞。觀音也叫做「慈雲大士」。

那麼這句話可以理解為,在佛像面前深深跪拜,以求得妻子返魂。

但是熟悉佛教的人會發現這裡有一個悖論。佛教是重解脫和他生的,哪有什麼起死回生?而返生香是中國傳統神話,有道教色彩,在東方朔《海內十洲裡》,記載有一個聚窟洲上有返魂樹,砍樹熬汁,製成香丸,可以使死者復活而永生。

納蘭性德失去妻子有著巨大的人生失落和迷惘,明知道這世界不可能起死回生,但是他願望妻子有靈魂,並且能夠永恆。但是同樣佛教能夠有明確的指示嗎?


納蘭性德這首詞,通篇佛語,卻句句悲情


」妙蓮花說試推詳「。這裡的「妙蓮花」有兩個意思,《妙法蓮花經》是古老而流傳很廣的經文,民間認為多讀它,就可以願望達成,哪怕不知道它的含義。但是納蘭性德這麼聰明,肯定不止讀誦,要了解這其中的深意。但是就是因為他聰明,發現了這經書越研究,越迷惘。

《妙法蓮花經》,是釋迦牟尼晚年的說教,他說人人不分貧富貴賤都可以成佛。

但是納蘭性德的願望,是願意和妻子的靈魂永恆相守,能夠感知,他的願望如此強烈,卻發現佛教和佛經指引的是個人上升修行的路。他的願望並不能靠佛教達成。

「但是有情皆滿願,更從何處著思量?」

這也是包含著佛教的術語,因為佛教最終的目的是立樂人間有情,人人成為沒有煩惱牽掛的佛。如果人人都成佛,我也成佛,妻子也成佛,看起來是快樂的,但是也就不可能有人間的面貌和感情,那麼這人間靈魂之間的思念將無處落腳呀!

這其實是更大的幻滅。佛經佛教拯救不了自己,也喚不回妻子,佛教雖然是靈魂和解脫的學問,納蘭性德要的是靈魂的存在和感應,要的是妻子的死而復生,這都達不到。

「篆煙殘燭並迴腸。「在納蘭性德的眼裡,連宗教也沒辦法解決思念和痛苦。只能在經書外看著嫋嫋升起的香菸,獨自品味或者忍受思念妻子的痛苦。


納蘭性德這首詞,通篇佛語,卻句句悲情


一個人如果太清醒,的確是件悲涼的事。如同如我們,求神拜佛,期待給自己和亡者以未來,所謂緣結三生,並不會太懂那些經書的奧妙。但是納蘭性德不一樣,他的聰慧和貴族身份不但可以使他了解經文,而且他還和高僧大德書信交往,探討佛教。智商上的事,也許很多學佛之人都不是他對手。但是他卻沒有辦法解決自己的問題。

就像一個很好的心理專家可以給別人治病,但是唯獨拯救不了自己。當然現代醫學上,抑鬱症是有藥物改善的。

納蘭性德已經進入了思維和情感的死胡同,你看他這首詞,句句說佛,甚至推理一環一環,無可辯駁。但實際主題並不是佛教的解脫,而是自己的傷心。

納蘭性德這首詞,通篇佛語,卻句句悲情。只是妻子死亡的巨大悲慟和傷情,不是冰冷的佛經和佛理可以化解的。


納蘭性德這首詞,通篇佛語,卻句句悲情


從這裡可以看到妻子死亡帶給他的創傷無處化解,他逃情入禪,卻發現處處悽涼。這種傷痛是需要時間和個人的樂觀慢慢癒合的。

但是命運也是這樣的奇怪,納蘭性德沉湎在妻子離開的悲傷裡,或在悲傷裡他能感覺她並未走遠,而命運也仿佛不給納蘭足夠的時間,他的生命停止在30歲。至少對於納蘭而言,到死,傷口並未癒合。

但是我們不能否認宗教的一些積極的意義。很多宗教的道理能夠提升人生的豁達。

就看你如何對待。

納蘭性德這首詞,悲傷無助,悽寂動人。可以看見他對妻子的深情以及失去妻子後心靈的絕望。拿什麼拯救你,納蘭。


納蘭性德這首詞,通篇佛語,卻句句悲情


初衣勝雪為你解讀詩詞中的愛和美!

相關焦點

  • 納蘭性德最經典的一首愛情詞,寫得無比深情,其中有一句膾炙人口
    讀納蘭性德的愛情詞最是能夠感受到他的一片深情,還有他對於愛情的嚮往,以這首《木蘭花.擬古決絕詞柬友》來說,那就寫得很深情,特別是開篇那七個字「人生若只如初見」,更是道盡了相思之苦,把自己對於初戀的懷念描寫得感人肺腑。雖然這首詞是以女子的口吻來描寫,但是通篇句句傷感,讀來也是令人肝腸寸斷。
  • 納蘭性德做了個夢醒來寫下這首詞,從開篇美到結尾,句句令人斷腸
    這也是文壇會有那麼多悼亡詩詞的原因。愛妻逝世十年,蘇軾仍然難以忘懷,最終寫下「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裡孤墳,無處話悽涼」的千古名篇;而賀鑄更是時常流連在與亡妻共同居住過的房內,發出了「空床臥聽南窗雨,誰復挑燈夜補衣」的慨嘆。不過悼亡詩詞寫得最傷感的,還是清代詞人納蘭性德。
  • 李煜寫下一首《相見歡》,無人能超越,只有納蘭性德這首勉強可比
    李煜後來成為了階下囚,被關押在北宋都城,這個時候可謂是心灰意冷,但是他在文學上又是大放異彩,寫下了無數感人肺腑的詞作,其中最經典的要數那首《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這首詞情感細膩,寫得也是極為悲情,字裡行間流露出了無奈,還有他對於人生的解讀。不過筆者今天要推薦他另一首,也就是這首《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這也是他後期比較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 納蘭性德送別江南才女沈婉,寫下的一首詞,通篇描寫的很是傷感!
    為此納蘭性德寫過很多的詞作,贈送給沈婉,特別是他的這首《南鄉子·煙暖雨初收》,更是令人感動不已。而且這首詞也是納蘭性德在北京送別沈婉時所創作的第一首詞,通篇描寫的很是傷感。《南鄉子·煙暖雨初收》清代:納蘭性德煙暖雨初收,落盡繁花小院幽。摘得一雙紅豆子,低頭,說著分攜淚暗流。
  • 納蘭性德的這五首詞,詞風悽婉動人
    ——《木蘭花·擬古決絕詞柬友》這首詞納蘭性德以女性的口吻控訴男子的薄情,全詞開篇一句的「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可以說是整首詞的核心,後面的七句都是為了襯託這一句而生。這句在讀來平淡的語氣中蘊含著炸裂般的濃厚感情,一下子就將人們拉回了自己記憶最深刻的那段感情中去,難以自拔。
  • 納蘭性德:最是悲情的詞人
    在這裡要說明一下的是,曹雪芹和納蘭性德兩人無論出身還是家族興亡或者才華方面,都有很多相似之處,我想這或許就是曹雪芹先生寫《紅樓夢》的原因之一吧!在中國滾滾歷史長河中,悲情的詩人和詞人有很多,比如李煜,比如柳永。然而在我看來他們只能成為傷悲,因傷成悲。李煜是因國破家亡之傷而悲,柳永是為懷才不遇之傷而悲。在我看來,能稱為悲情的只能是納蘭性德。
  • 納蘭性德在孤獨的雨夜思念妻子,寫下的這首相思詞,句句感人至深
    盧氏出身名門望族,父親是兩廣總督,與納蘭性德的家族,可以說是門當戶對,兩個人也是愛得轟轟烈烈,但是他們之間的戀情並沒有維持多久,只有短短的三年時間,由於盧氏難產逝世,這件事情對於納蘭性德的打擊很大。,無時無刻不在思念著已故的妻子,可見他也是愛得很深沉,正是由於那種刻骨銘心的相思,才讓納蘭性德的詞情深意重,以這首《浣溪沙·伏雨朝寒愁不勝》來說,那就是一首很感人的作品,通篇情感細膩,也表達出了詞人的一片深情,讀來也是讓人感慨萬千,原本是天底下最好的愛情,但是現在納蘭性德卻一直處於悲痛之中。
  • 納蘭性德這首詞太美,第一句就讓人心動不已!
    《木蘭花·擬古決絕詞柬友》是納蘭性德的一首經典詞作,這首詞主要通過描寫一個為情所傷的女子和傷害她的男子堅決分手的情景,抒發了詞人的交友之道,也應該如同男女間的愛情一樣,要始終如一,生死不渝。「人生若只如初見」是納蘭性德這首詞中最美,感情也最強烈的一句。對於一個人來說,一段感情最美好的時刻總是在初見的那一剎那,並且這個初見是難以忘懷的。
  • 納蘭性德寫給好友顧貞觀的一首詞,通篇很是深情,讀來肝腸寸斷!
    納蘭性德是清朝最著名的詞人,而且他的大部分的詞作,那都是描寫的極為深情,也無比的感傷,特別是他的那一系列的愛情詞,每一首都足以令人驚豔,讀來更是肝腸寸斷;很多的作品都有一種直擊人心的力量,這也正是納蘭性德最為令人世所津津樂道的一個地方。
  • 納蘭性德為摯愛寫下一首詞,通篇很是傷感,讓人感受到愛情的無奈
    納蘭性德的一生有過好幾段戀情,不過最為大家津津樂道的則是與原配盧氏,還有江南才女沈婉的愛情,這兩段戀情一開始帶給了他感動,可是後來依舊還是淪為了悲劇;盧氏是難產逝世。沈婉是無可奈何自願離開。無論是何種原因,那都給納蘭性德帶來了毀滅性的打擊。特別是與沈婉的愛情,他一直是有愧於對方,為此寫過了很多的詞,以此來表達內心的無奈。
  • 晏幾道這首詞以菊花比喻心上人,寫得很巧妙,通篇充滿了濃濃愛意
    晏幾道也是出身於名門世家,他的父親晏殊還是當時的宰相,可以說是典型的富家公子,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不過在現實的世界裡,他又是比任何人都要更加傷感,這一點他與清朝的納蘭性德有很像,兩個人一輩子都是為了一個「情」字,也正是這種深情的流露,也使得他對於愛情有著更為細膩的感知,譬如這首《蝶戀花·黃菊開時傷聚散》寫得就很傷感,字裡行間充滿了無限的憂愁,以及濃濃的愛意,這也正是此詞最為獨特的一個地方
  • 納蘭性德的深情:這首詞以女子口吻,訴說被拋棄的哀愁,令人感動
    納蘭有許多作品,他的《飲水詞》出版後就引起了世人的關注,就連當時與納蘭性德同朝為官的曹寅,都傾心讚賞這一藝術品的藝術成就。今天我們為大家介紹的就是這作品中著名的《木蘭花令》。他是如此評價這一作品的,「人生難得如初見,寫盡千古紙上奇。」可見曹寅對納蘭才華的欣賞,而且他也沒有吝嗇自己的評價,將這「千古一詞」送給了這個翩翩佳公子。納蘭性德的詞意境優美,而且是匠心奇巧,結構嚴謹。
  • 納蘭性德為初戀寫的肉麻情詞,唯美浪漫,無一愛字卻句句飽含深情
    後來這一則記錄的女子就被民間附會為是納蘭性德的表妹。因為這個表妹與納蘭公子青梅竹馬,後來被選入宮中。從此,宮牆阻隔,再難相見。那一年,納蘭性德才19歲,更讓後人唏噓不已的是,這位表妹後來還成為康熙皇帝的妃子。對於上面的猜測,詞評家也給出了自己的意見,那就是大抵應該不錯。
  • 納蘭性德為初戀寫的肉麻情詞,唯美浪漫,無一愛字卻句句飽含深情
    不過有一個人卻是例外,此人便是納蘭性德。納蘭性德的詞,婉約雋永,很多作品如果不刻意提醒,簡直可以和宋詞相媲美。納蘭詞最美的篇章,是情詞,尤其是關於初戀的懵懂美好的追憶。納蘭性德的初戀,一直是一個謎,每一種猜測都是一段佳話傳奇。其中,清代無名氏曾在筆記中記載:「納蘭眷一女,絕色也,有婚姻之約。旋此女入宮,頓成陌路。」 後來這一則記錄的女子就被民間附會為是納蘭性德的表妹。
  • 痴情的納蘭性德夜裡思念心上人,寫下的這首愛情詞,句句感人肺腑
    公元1674年(康熙十三年),年僅19歲的納蘭性德在這一年完成了兩件人生大事,第一件就是出版了《通志堂經解》,讓他在學術界名聲大噪;另一件大事就是與妻子在北京成婚,這段婚姻讓納蘭性德很滿意,妻子盧氏出身名門世家,父親盧興祖為兩廣總督。
  • 納蘭性德最美詠雪詞:通篇無雪字,寫盡雪花美,其中名句驚豔時光
    (納蘭性德: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納蘭性德的這首《採桑子·塞上詠雪花》堪稱詠雪詩詞中的極品佳作 這首詞是納蘭性德陪同康熙皇帝出巡塞外時所作,那是在康熙十七年(公元1678)十月,23歲的詞人初到塞外,切身感受到塞上的風雪凌冽,遠非中原的溫潤氣候可比,於是有感而發,寫下此詞。
  • 納蘭性德這首詞,感人至深,值得收藏
    ——納蘭性德如果一切可以從新來過,那麼,每一次相逢便是永恆的甜蜜,然而,我們總會被紛繁複雜的塵世所羈絆,或者被誘惑而無法自拔,然而當你為對方守身如玉,獨守空門,卻發現對方早已心系旁人,當一切被揭穿,他還能大言不慚地說,一切舊情總是會變的,你的守候只是你自己一個人的一廂情願而已
  • 當相思遇上了秋夜、秋風、秋月,納蘭性德寫下了這首詞,語短情長
    而在詩詞史上,以「情」見長的詩詞大家,筆者比較喜歡的還是「慧極易傷,情深不壽」的納蘭性德,他家世顯赫,但是卻仕途不順,一往深情,但平生摯愛的兩個女子都離他遠去,可謂愁苦不已。筆者本期要介紹的這首詞作正是來自納蘭性德,當秋夜、秋風、秋月遇上了相思,納蘭性德寫下了這首詞,語短情長。雖用語樸素卻讓人痛徹心扉,將失去摯愛的痛苦刻畫得入木三分!
  • 納蘭性德最深情的一首詞,也是世間最美的承諾,一生一代一雙人!
    雖然我們可以從納蘭性德的一首作品,以及歷史資料中可以知道納蘭性德有過好幾段戀情,並且每一段戀情,那都是足以令他刻骨銘心,即使是第一段戀情,處於少年時代的納蘭性德,也是愛得極為深沉,也很是傷感,儘管這段戀情有爭議,很多人認為是也她的表妹,兩人青梅竹馬,長大之後自然相戀,可是最後這段戀情由於表妹的入宮,從而令納蘭性德痛苦不已。
  • 怦然心動,納蘭性德這首詞每一個字都是懵懂時的愛情
    我們今天讀納蘭性德的詩詞,常常會被其中纏綿的情感所打動。這是納蘭性德詩詞最精彩的特質。他通常藉助於外界的景物,表達內心細膩的情感,無論是寫對妻子的悼亡,還是寫離愁別恨,還是寫少見的邊塞詩詞,其中都蘊藏著這樣的品格。他的詩詞內容相對比較單一,但是對這一類題材的挖掘可謂到了極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