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峰:輔仁講稿:中國戲劇研究之二

2020-12-14 中國日報中文網

 一,中國戲劇總論

人類生存於永恆的戲劇場景中:宇宙輪迴、四季更替、生老病死、婚喪嫁娶、喜怒哀樂……人在永逝的歲月年景和流動變幻的街景中,總在探尋並呈現:這一切暫存的根源何在?歸宿如何?有什麼意義?

1,中國戲劇是直面人生際遇的偉大戲劇

人的存在,構成戲劇的永恆主題。

中國戲劇,就是直面人生際遇裡的迷狂、苦難、痛楚與歡欣、凡聖之掙扎、靈魂之寄託、死亡與再生、永恆與短暫、迷惘與徹悟這些人生存在根本問題的完美藝術形式。

它薈萃詩、歌、樂、舞、表演、武術、雜技、曲藝、幽默滑稽、舞臺美術、禮樂文章、古典觀念與制度、現代技術手段為一體,是綜合各種人文-詩意手段,用以呈現人類境遇的藝術演出形式的總稱。

中國戲劇,因其歌唱性、寫意性(詩意性)和虛擬性,又稱中國戲曲。

沒有歌唱的話劇,亦屬中國戲劇。

2,中國戲劇演出,誕生於三皇五帝時代

中國戲劇,誕生於新石器晚期三皇五帝時代的「六代禮樂」(黃帝、堯舜、三代為代表)建制中,歷經晚周繁盛時代、漢唐極盛時代、宋元明清穩固定型時期、近代變革時期,至今仍蓬勃發展,與印度梵劇、希臘悲劇,並稱「世界三大戲劇體系」。

王國維《宋元戲曲史》受日本漢學錯誤影響,認為宋元時代中國戲劇才正式誕生,此前僅為雛型,甚為荒謬:中國具有文獻與考古學意義上綿延9000-10000年以上的連續文明史,豈能沒有戲劇?六代禮樂演出、晚周俳優之戲、漢代百戲(散樂)、唐代歌舞劇等均極度發達,豈能以「雛型」目之?《插圖本中國戲劇史》作者批評受全盤西化嚴重誤導的中國近代戲劇觀念「以西律中」、「以今律古」(葉長海、張福海《插圖本中國戲劇史》28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但在戲劇史分期上,仍未衝破這一窠臼。

今予撥亂反正、立本清源也。

3,中國戲劇演出,淵源於原始歌舞

中國戲劇,誕生於原始歌舞表演,青海同德宗日新石器文化遺址出土的印有清晰舞蹈演出形象的陶盆、雲南滄源巖畫的狩獵舞蹈演出、內蒙陰山巖畫上的拜日祭祀舞蹈、新疆呼圖壁巖畫上的生殖崇拜舞蹈場面等,在在標示著納部族為一個融偉大信仰、祭祀、生存活動為渾然整體之盛大演出,乃中國戲劇綿亙萬年的偉大傳統之壯美起源。

4,中國戲劇的文明根源:根基於仁愛(感通)的大一統生命之共振、族群之融合

中華文明的最高特性,就是大一統政治基礎上的人道性,這一人道性的根基,深埋於人性相互渴望的激情中,深埋於萬物生命的相互緊鎖,深埋於孔子儒家學說「仁愛」精髓中:「陌生人啊,若予無言,汝因何不言呢?!」(《草葉集》)

戲劇是熔鑄大一統的香草與美酒,猶如肉體之相交、靈魂之共振、族群(祖國)之熔鑄為一!

5,中國戲劇,屬於中國禮樂教化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以歌舞劇演出,凝聚大一統文明精神

孟子總結中華文明創立期(上古)三件具有裡程碑意義的大事:一曰自伏羲直至堯舜禹抑制洪水的偉大事業;二曰周公制禮樂、兼夷狄、驅猛虎;三曰孔子著《春秋》,亂臣賊子懼,中國大一統由此確立。

儒家六經乃大一統文明完美記錄。

6,宇宙、季節、美德、生命的熱烈舞蹈:中國戲劇的壯美演出

晚周名著《呂氏春秋》將宇宙萬物納入一年四季十二時憲次第展開之華美秩序中,不愧為晚周漢初諸子百家學術思想集大成之作,號稱「增一字值千金」之瑰偉巨製也。

《呂氏春秋·仲夏紀》「大樂」、「古樂」諸節,論列伏羲後裔朱襄氏、葛天氏、陶唐氏(堯帝)等創製古禮樂(中國戲劇演出之早期形態)的過程,伏羲、黃帝、堯舜等創製樂器以伴奏歌舞劇的具體情形,尤其是葛天氏(神農炎帝族裔之一)創立古禮樂歌舞演出及其規制、劇目的詳細情形:「昔葛天氏之樂,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闕(八次歌舞劇演出):一曰載民(中國古典憲政之核心,在承載、長養人民,故以和樂之舞劇教化之,謂之「載民」,峰按);二曰玄鳥(燕子報春之謂也;清儒王念孫以為玄身,誤。);三曰遂草木(初春時節,促天下稼穡之務本,舞劇表演以鼓舞之);四曰奮五穀(金秋收穫之舞);五曰敬天常(冬藏祭祀之舞);六曰建帝功(自伏羲直至舜禹,均以修治水利為治理之本,冬閒時節修治);七曰依地德(測天修時憲,修治水利、土壤增肥等國族事業大獲成功,盡地力之德,以養生民,歌舞表演以慶祝之);八曰總禽獸之極(修治山林草木、禽獸生靈,以豐美百姓日常生活)」(中華書局版118-119頁),八出歌舞劇大戲,總演一年生長繁息之美政、風教,人間善道,與天地草木禽獸之和諧美妙,油然而沛然,此樂(禮樂制度之宗極)無垠焉!

7,中國遠古戲劇的盛大演出:伏羲部族聯盟後裔、六龍之一的葛天氏,暢遂天人的歌舞劇目

中國第一場壯美的歌舞劇演出(葛天氏之樂):領舞者三人,象徵天地人;操犛牛尾,象徵萬物的繁茂;投足(踢踏舞)以歌。
八闕(八場次的歌舞劇演出):

一曰載民:序舞。中國古典憲政之核心,在承載、長養人民,故以和樂之舞劇教化之,歌舞演出以「載民」立教,正大光明也;

二曰玄鳥:春之舞。燕子報春之謂也;清儒王念孫以為玄身,誤。

三曰遂草木:春夏耕作之農舞。仲春盛夏時節,敦促天下稼穡之務本,歌舞劇表演,以吟詠之、鼓舞之;

四曰奮五穀:金秋收穫之舞;

五曰敬天常:冬藏,祭祀天地聖賢之舞;

六曰建帝功:興作之舞。自伏羲、女媧、神農直至堯舜禹,帝王率眾,均以修治水利、國土為治理之本,冬閒時節大力修治之。

七曰依地德:伏羲以賈湖骨笛為髀表,測天側日月星辰以頒布時憲、政令,各地修治水利,使土壤保墒、增肥,國族事業大獲成功,盡地力之德,以養生民,歌舞表演以慶祝之;

八曰總禽獸之極:從中央到地方各諸侯,均修治山林、水土、草木,水禽野獸生靈,各得其宜;民生豐美,百姓日用充足,頌聲興。

八出壯美絕倫的中國歌舞劇大戲,總攬宇宙天地一年生長繁息之美政、風教,人間善道,與天地草木禽獸之和諧美妙,油然而沛然,此樂(禮樂制度之宗極)無垠焉!

8,歷史-文化虛無主義的錯誤戲劇觀與近代「國劇復興運動」:對黑暗野蠻的全盤西化派的有力駁斥

清末民初,國家殘破,全盤西化派的黑暗野蠻之說甚囂塵上,胡適《文學進化觀念與戲劇改良》竟無知地主張「淘汰乾淨中國戲劇的唱功、武打」才算吻合「西洋話劇」觀念;其在北大的無知學生傅斯年《戲劇改良各面觀》宣稱中國戲劇為「可憐的百衲體」;北師大教授錢玄同在《寄陳獨秀》中蔑視中國戲劇為「幼稚」;另一師大教授魯迅終生蔑視京劇,在卑鄙淺俗的罵街雜文裡,屢次嘲笑作為世界三大表演體系之一的創立者梅蘭芳大師……

與此同時,抱有人文良知的偉大戲劇家餘上沅、宋春舫、張厚載等,毅然發起「國劇復興運動」,巍然揭示出中國戲劇的「寫意性、抒情性、歌唱性、人道性(道德-人文理性)的永恆不朽之美」!

廣大中國觀眾,深愛京劇、崑曲、各地方劇種、曲藝、雜技、相聲等國粹之美,梅尚程荀飲譽全球,堪稱風雅絕代;一聲皮黃腔,萬年文明浮現眼前,神州夢縈;幾絲古琴曲,千秋絕唱震響中外,春江水暖;歷史-文化虛無主義的泥潭、霧霾,正被中華兒女的復興偉業擊破;孔子聞《韶》曰:「盡善盡美」,韶者繼也,傳承萬年戲劇文明,豐美深邃萬民身心,則《禮記·樂記》所謂「清明象天、廣大象地、窮高明而測深厚」之壯美戲劇,每日搬演於神州大地、搬演於吾人內心深處,黃帝《雲門》之寥廓、堯舜「蕭韶」之「九成」、全球大同之勝景,得魚貫而出,不亦瑰美哉!

二,中國戲劇的正大清剛之美

古典歌舞、戲劇,以六代聖樂舞為冠冕,以《韶》為文德之巔峰,舜樂發揮堯德,天下為公,舉賢選能,講信修睦,《韶》乃大同文德之恢弘舞劇;以《武》為武功舞劇之極致,表現周武王率眾伐紂滅殷、開拓江南、重建大一統的赫赫武功,乃中國戲劇的偉大起源之主體(禮樂制度、史詩劇情、歌舞、鼓樂、武打、雜技等要素均融匯其中)。

1,戲劇兩字繁體寫法的剛健之美:舞陽春之德,於浩蕩秋風之中

戲劇兩字之繁體,左為「虎」,象徵大地皆秋、西風勁吹、白虎七宿閃耀,大自然掃蕩一切之威力;右為「戈」、「刀」,象徵中國人揮戈馬上、刀劈西風,以青龍七宿之春意、丹鳳七宿之火舞、玄武七宿之秘藏,對抗死亡與消逝,演出宇宙人生壯美活劇!

孔子《禮記·儒行》告魯哀公,儒者有特立獨行之「剛德」,中國最早的戲劇演出《大武》即中國人鼓舞奮發之剛毅精神寫照!程朱理學受佛教禪宗影響,內聖有餘、外王不足,元明清科舉程式化,柔化了孔子與中國,近人除七賢外,唯師大李長之論之精確。

2,《大武》:中國軸心時代戲劇的輝煌演出

公元前1046年西周建立,中國進入「軸心時代」,《大武》就是中國軸心時代最早演出的偉大戲劇作品之一,作者周公。

《禮記·樂記》和《孔子家語》均記載了孔子與周王室樂師賓牟賈對《大武》的論述:舞劇序幕是一大段振奮千古的激越鼓樂,象徵周武王集結天下八百諸侯於黃河之濱,誓師伐紂,武王《泰誓》發出全球人道主義的最強音:「民之所欲,天必從之!」之後,舞劇第一幕,六十四個武士,持盾牌北出,肅立如山,歌《詩·周頌·武》:「於皇武王……勝殷遏劉,旨定爾功!」

第二幕,武王振鐸,太公揮戈,舞者列隊刺擊,發揚蹈厲,三軍率舞,滅商建國,歌《酌》:「於鑠王師……我龍受之,佼佼王之造!」;

第三幕,周軍揮師南進,中原諸侯歸附,武王第一次分封,歷代聖賢帝王之後,均獲封。歌《賚》(賜予義):「文王既勤止,我應受之。敷時繹思,我徂維求定。時周之命,於繹思!」

第四幕,王師渡江南下,南國是疆,歌《般》:「於皇時周,陟(至)其高山;垛山喬嶽,允猶翕河;敷天之下,裒(眾)時之對,時周之命」,大一統國家疆界確立,天命所歸;

第五幕,周公制禮樂,召公營洛邑,天下東西南北,燦爛封建禮樂行之,道裡 、貢賦均等,夾輔周王室,周召毛畢諸公以憲政文治分理天下,歌《時邁》:「時邁其邦(諸侯),昊天其子之(蒼天愛民)……肆於時夏,允王保之!」

第六幕,天下大治,兵革永息,復綴(舞位連綴,至此,舞者回歸原位)以崇(天子),歌《桓》(威武義):「綏萬邦,屢豐年,天命匪懈,桓桓武王,保有厥士,於以四方(分封保國,舉賢治四方);克定厥家,於昭於天,皇以間之!」

孔子曰:「鬱郁乎文哉!吾從周!」周公制禮樂,大武昭剛德,中國禮樂文章及其壯美的藝術呈現——中國戲劇,令人思之,心神俱旺,感奮不已!

相關焦點

  • 中國黃山毛峰市場研究分析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2020-2026年)
    《中國黃山毛峰市場研究分析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2020-2026年)》通過黃山毛峰項目研究團隊多年對黃山毛峰行業的監測調研,結合中國黃山毛峰行業發展現狀及前景趨勢,依託國家權威數據資源和一手的調研資料數據,對黃山毛峰行業現狀及趨勢進行全面、細緻的調研分析,採用定量及定性的科學研究方法撰寫而成
  • 品味中國名茶之一——黃山毛峰
    的確,在茶歷史茶文化上,中國有驕傲的資本。關於茶起源,眾說紛紜,唐.陸羽《茶經》:「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晉·常璩《華陽國志.巴志》 記載認為茶起源於西周。現存最早較可靠的茶學資料是在漢代,以王褒撰的 《僮約》為主要依據,此文撰於茶經之前,其文內筆墨間說明了當時茶文化的發展狀況。茶葉究竟起源與何朝何代,還有待考證,但毋庸置疑的是:中國具有非常悠久的茶葉種植、加工和飲用歷史,具有深厚的茶文化底蘊。
  • 帶你了解中國名茶黃山毛峰
    黃山毛峰黃山毛峰是中國十大名茶之一,屬於綠茶。產於安徽省黃山(徽州)一帶,所以又稱徽茶。由清代光緒年間謝裕大茶莊所創製。據《中國名茶志》引用《徽州府志》載:「黃山產茶始於宋之嘉佑,興於明之隆慶」。又載:「明朝名茶:……黃山雲霧:產於徽州黃山。」日本榮西禪師著《吃茶養生記》云:「黃山茶養生之仙藥也,延年之妙術也。」又《中國茶經》茶的傳說:「正志和尚與茶」。說明黃山茶在明代就很有名了。
  • 中國十大名茶之一——黃山毛峰
    黃山毛峰是中國十大名茶之一,屬於綠茶。產於安徽省黃山(徽州)一帶,所以又稱徽茶。由於新制茶葉白毫披身,芽尖峰芒,且鮮葉採自黃山高峰,遂將該茶取名為黃山毛峰。黃山毛峰採摘細嫩,特級黃山毛峰的採摘標準為一芽一葉初展,1~3級黃山毛峰的採摘標準分別為一芽一葉、一芽二葉初展;一芽一、二葉;一芽一二、三葉初展。特級毛峰開採於清明前後,1~3級黃山毛峰在穀雨前後採制。
  • 中國十大名茶之黃山毛峰
    小編曾有幸到安徽黃山當地品嘗了黃山毛峰,其香氣如蘭,韻味深長。小編非常喜愛,今天就來介紹這黃山毛峰。黃山毛峰產自安徽省黃山市,被稱為「徽茶」,由於茶葉白毫披身,芽尖峰芒,且鮮葉採自黃山高峰,便將該茶取名為黃山毛峰。日本榮西禪師著《吃茶養生記》云:「黃山茶養生之仙藥也,延年之妙術也。
  • 《發現非遺之美》——黃山毛峰
    黃山毛峰——中國十大名茶之一我國茶葉製作技藝有著悠久的歷史。殺青使茶葉變得柔軟,以手指輕揉細捻而使之卷緊成油條狀,謂之「揉捻」。揉捻有利於成品衝泡時浸出茶汁,同時縮小茶葉體積,便於貯運。綠茶目前主要產於浙江、江蘇、安徽、福建、四川等地,其中以浙江的杭州西湖龍井、金華婺州舉巖,安徽的黃山毛峰、太平猴魁、六安瓜片,江蘇的蘇州東山碧螺(原作「蘿」)春等最為著名。
  • 小罐茶八大茗茶之「黃山毛峰」
    黃山毛峰,中國歷史名茶之一, 又叫黃山雲霧茶,它屬於綠茶。相信大家都喝過小罐茶的黃山毛峰!黃山毛峰,在清代光緒年間由謝裕泰茶莊所創製。每年清明、穀雨時節,是新茶採收的最佳時節,據說這時候茶葉最鮮嫩呢!人們一般選摘初展肥壯嫩芽,然後手工炒制。古人說過:「天下名山,必產靈草,江南地暖,故獨宜茶。......
  • 徽州特產之黃山毛峰
    雲霧茶,山僧就石隙微土間養之,微香冷韻,遠勝匡廬。」據考證,黃山雲霧就是黃山毛峰的前身。黃山毛峰是清代光緒年間謝裕泰茶莊所創製。謝裕泰茶莊的創始人謝靜和是歙縣漕溪人,以茶為業,不僅經營茶莊,而且精通種茶、制茶技術。1875年後,每年清明時節,在黃山湯口、充川等地,登高山名園,採嫩芽尖,精細炒焙,名為「黃山毛峰」,遠銷東北、華北一帶。到抗戰前,高級黃山毛峰年產量已達百擔以上。
  • 楊焄:胡小石先生的中國文學史講稿
    倘用現在的學術水準來衡量,書中疏略之處自是難免。不過仔細翻讀一番,還是能從字裡行間尋覓到不少有意思的話題。1928年,時任金陵大學、東南大學教授的胡小石根據學生課堂筆錄,整理成《中國文學史講稿上編》,交由上海人文出版社印行。
  • 茶知識:綠茶之峨眉毛峰(鳳鳴毛峰)
    我有個非常好的學妹,她是四川雅安的,因為她的名字很好聽,所以讓我記住了她的家鄉,今天我就講講四川雅安的這款峨眉毛峰茶。四川峨眉毛峰綠茶(圖片來自百度)峨眉毛峰原名叫鳳鳴毛峰,在1978年後改名了。這款茶產自四川省雅安市鳳鳴鄉桂花村。
  • 黃山毛峰的功效!
    黃山毛峰是中國十大名茶之一,屬於綠茶類。飲用黃山毛峰不僅可以觀賞飄舞的茶葉,還可以品味醇美的茶滋味,這種時刻既是美的享受,還是種優雅、健康的享受。二、消炎殺菌黃山毛峰屬於烘青綠茶,茶中富含茶多酚和鞣酸,作用於細菌,能夠凝固細菌的的蛋白質,然後將細菌殺死。這種抑菌、殺菌的作用可以用在治療腸道疾病上,如:痢疾、霍亂、傷寒、腸胃炎等。
  • 中國十大名茶之一的黃山毛峰在光緒年間一舉成名
    據《中國茶經》、《徽州商會資料》記載,黃山毛峰起源於清光緒年間(1875年前後),當時有位歙縣漕溪人謝正安(字靜和)開辦了茶行。清明前後,謝正安親自率人到充川、湯口等高山名園選採肥嫩芽葉,經過精細炒焙,創製了風味俱佳的優質茶,由於該茶白毫披身,芽尖似峰,取名「毛峰」。
  • 天主教輔仁大學
    立面上混雜使用中國古建築手法,有綠琉璃屋頂、漢白玉須彌座,雜有南方封火牆、封簷板和小泥仿木鬥拱,格局基本完整。   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收歸公有,稱為「國立輔仁大學」(National Fu Jen University)。1952年全國院系調整,輔大分並北京師範大學、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國政法大學等五座高校。
  • 黃山毛峰VS遵義毛峰大PK,同是毛峰綠茶的兩款茶哪一款更好喝?
    黃山毛峰,是未發酵的烘青綠茶,為中國十大名茶之一,產於安徽省(徽州)一帶,所以又稱徽茶,由清代光緒年間謝裕大茶莊所創製。黃山毛峰的品質特點,可用八個字來形容:香高,味醇,湯清,色潤。遵義毛峰茶:幹茶緊細圓直,白毫顯露,色澤翠綠油潤,內質嫩香持久,湯色碧綠明淨,滋味清醇爽口。遵義毛峰不僅品質優秀,還有其獨特的象徵意義:條索圓直,鋒苗顯露,象徵著中國工農紅軍戰士大無畏的英雄氣概;滿披白毫,銀光閃閃,象徵遵義會議精神永放光芒;香高持久,象徵紅軍烈士革命情操世代流芳。
  • 綠茶黃山毛峰 產地及特點 如何選購好的毛峰茶
    黃山毛峰茶是我國十大名茶之一,屬於條形烘青綠茶,產於安徽省黃山市黃山風景區和毗鄰的湯口,充州,崗村,芳村,楊村,長潭一帶。黃山是我國東部的高山,素以奇松,怪石,雲海,溫泉揚名於世。黃山風景區範圍內的桃花峰,紫雲峰,雲谷庵,吊橋庵,慈光閣一帶是特級黃山毛峰的主產地。
  • 中國茶黃山毛峰有什麼特點?
    中國茶黃山毛峰有什麼特點?黃山毛峰產於安徽黃山,是中國著名的歷史名茶,其色、香、味、形俱佳,品質風味獨特。1955年被中國茶葉公言評為全國「十大茶」,1986年被中國外交部定為「禮品茶」。細嫩扁曲多豪有鋒 黃山毛峰以茶形 白豪披身,芽尖似峰而得名黃山毛峰特級茶,在清明至穀雨前採制,以一芽一葉初展為標準,當地稱「麻雀嘴稍開」。鮮葉採回後即攤開,並進行揀剔,去。老、莖、雜。毛峰以晴天採制的品質為佳,並要當天殺青烘焙,將鮮葉製成毛茶(現採現制),然後妥善保存。
  • 黃山毛峰是什麼茶葉?黃山毛峰茶葉的功效與作用
    黃山毛峰屬於綠茶,是中國十大名茶之一。產於安徽省黃山一帶,所以又稱徽茶。每年清明穀雨時節選摘良種茶樹「黃山種」、「黃山大葉種」等的初展肥壯嫩芽,手工炒制,該茶外形微卷,狀似雀舌,綠中泛黃,銀毫顯露,且帶有金黃色魚葉。
  • 簡單說茶-除了黃山毛峰,還有哪些好喝的毛峰茶?
    (高山出好茶)毛峰茶,一般是指細嫩的烘青綠茶,芽葉嫩度多為一芽一葉、一芽二葉,茶毫豐富,芽鋒顯露。黃山毛峰是毛峰茶的優秀代表,中國十大名茶,形似雀舌,綠中泛黃,銀毫顯露,傳統的特級黃山毛峰有「金黃片、象牙色」的特徵。黃山毛峰中的歙縣毛峰、徽州毛峰和祁門毛峰也各有特點。除了黃山毛峰,各地還有哪些好喝的毛峰茶?
  • 一片樹葉之黃山毛峰製作技藝
    黃山毛峰條索扁細,身披白毫,形似鳳羽,色若象牙。黃山遍生名泉,若用黃山泉水衝泡黃山毛峰,則更是相得益彰,可衝泡出香高、味醇、湯清、色潤的頂級毛峰。衝泡時氣結頂,湯色澄澈,葉底嫩黃肥壯,勻亮成朵。隱隱有蘭花香韻,令人回味不已。
  • 輔仁大學是怎樣被政治接管批判並拆分的
    20世紀後半葉中國高等教育系統的基本格局正是由此發端。在這場對中國當代教育影響深遠的「院系調整」運動中,由天主教人士創辦的北京輔仁大學被併入北京師範大學,原校名撤銷,迄今已整整一個甲子。這一年與輔仁一同消失於這一年的「教會大學」,還有著名的燕京大學、聖約翰大學、金陵大學等十餘所學校。在20世紀前半葉,這些讓人如雷貫耳的校名,曾經代表了中國高等教育的頂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