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成都本地熱搜上,有一條新聞令人矚目:體育也有課外班了!
原來,中國新聞網探訪了幾家體育培訓機構,發現成都的家長們給孩子報名體育課外班的越來越多了,項目有跳繩、籃球、跑步等。很多家體育機構也因此迎來發展的契機。
為什麼會有這種情況呢?
不是家長突然重視孩子的體育鍛鍊了,而是在教育部的號召下,體育越來越重要了,分數比重也越來越高。
去年秋季,成都體育改革,七年級學生的體育分值由50分提至60分;
今年10月,教育部舉行新聞發布會稱,中考將會不斷地提升體育分值,直至100分,和語數外的分值保持一致。
在這樣的背景下,很多家長在提高孩子語數外成績的同時,又不得不想辦法去提高體育分數。
那麼,為了娃娃的體育課能達標,家長們到底有多拼呢?
比如杭州的這位媽媽。花了1288元,給孩子報名了跳繩培訓班。結果只聽了一節體驗課,孩子就突然開竅了,原來1分鐘可以跳38個,現在可以挑125個了。
媽媽一看孩子突然會了,便想退費。培訓班不同意,雙方一來二去,就捅到了網上。
結果,吃瓜網友表示:什麼?跳繩?跳繩還需要專門去培訓?
是的。很多地方的小學生,每學期都要面臨一個科目:跳繩。
2014版的《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規定:
「1分鐘跳繩」是小學1到6年級的測試內容,一到四年級,跳繩成績佔體育總成績的20%;
五、六年級由於50米×8往返跑的加入,比例有所下降,但仍佔10%的權重。
也就是說,跳繩,是小學生體測中的一項。
這項體測,可謂是讓眾多體育培訓機構賺得盆滿缽滿。就拿北京的一家體育培訓機構來說,每節課1小時,每期5節課,一對一價格高達2000元,一對二每人1200元,一對三每人900元。
而且不是花錢就能約到的哦,檔期十分火爆,每天都有大量的排課。
不只是跳繩,羽毛球、籃球、跑步,這些項目,也都價格不菲。連最簡單的體能訓練,都要兩百多一節課。
所以,現在看來,體育改革的第一批衍生物,可能是肥了體育課外班的口袋。辛苦的家長們,一邊痛罵改革,一邊忙不迭地給孩子報班,唯恐體育也落下。
可憐天下父母心。如果選體育培訓班,註定是雞娃父母的選擇的話,那麼,阿槑老師只能給出一些選擇體育培訓班的建議了。
離家太遠的別去
我朋友在挑選培訓班的時候,就犯了這個大忌——給孩子挑了個來回車程3小時的班,一趟下來簡直要命。每次回來的路上,孩子都在車上呼呼直睡。
這耽誤的不僅是家長的時間,也是孩子的時間。有這時間,都能做好多道數學題了。
而且既然是培訓班,還是以孩子開心為主,路途太遠,每天累得要死,孩子很難感受到快樂。
培養天才的不去
說實話,體育這件事,如果真的是好苗子,早就被國家隊選走了。我們普通人的孩子,還是把體育當成強身健體的手段就行。所以,那一類吹噓說能把孩子培養成下一個林丹、下一個劉翔的,千萬不要去。
選擇體育培訓班,還是只希望孩子能學會正確的技巧,比如羽毛球技術訓練、跑步姿勢調整、正確的熱身拉伸等,順便培養培養運動習慣即可。
資質不全的不去
體育運動,需要有良好的硬體設施和環境,才能更好地保證訓練的效果和安全。所以,在去報班的時候,家長一定要選擇具有辦學資質的培訓機構,辦學資格、消防、生均面積都是經過檢驗的,相對來講會正規很多。
此外,家長還要陪同孩子試聽課程,觀察教師是否專業。這裡的專業不僅僅是指教師的技術是不是專業,而更多地要考察他的教學方法是不是專業、科學。
以上,是阿槑老師關於如何選擇體育培訓班的一些意見。
但其實,體育的目的是強身健體,最重要的是日常習慣的培養,比如堅持跑步,堅持打籃球,這樣堅持下來,才是對身體有益的。
一時的報班,或許能有助於孩子的分數;但生活中的堅持,才是真正有助於孩子的人生。
互動
作為雞娃家長
你給孩子報名體育課外班了嗎?
報了哪個項目?歡迎留言。
(全網同號:極客數學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