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是相聲界最後的寶藏,碩果僅存的相聲寶字輩藝人

2020-12-07 相聲小品電影電視

相聲,曾經是一個口口相傳的行業,因此特別講究師承。

相聲,又是一個跑江湖的行當,因此也講究輩分。

如今的相聲界師徒制已經逐漸轉向僱傭制或者契約制,相聲創作也逐漸從「跟師父學」變成「向網絡學」。

現在已經難以在相聲舞臺上聽到正經的相聲,因此我們越來越懷念相聲老前輩。

隨著時間的流逝,如今的相聲界在世的前輩已經不多了,這其中最珍貴的無疑是屈指可數的寶字輩藝人。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相聲界還在世的寶字輩藝人只有不到二十位了,這其中比較知名的有以下十位。

一,楊寶璋

1925年生,原名楊雲貴,著名相聲前輩陶湘九的徒弟,河南相聲的代表人物。

楊寶璋是目前在世的年齡最大的寶字輩藝人,比常寶豐等人要大二十多歲,他擅長文哏,曾和侯寶林同臺,還在央視錄過長篇單口相聲《劉羅鍋傳奇》。

楊老九十歲壽辰時,郭德綱曾經去探望,戲稱「推了一個八千萬的商演來的。」

等到德雲社二十周年時,楊寶璋應邀參加,回了一掛:「推了一個一億六的堂會來的,侯寶林組的,沒敢去。」

二、姜寶林

姜寶林有很多資料在網絡上都是錯誤的,比如他實際出生於1928年,但很多資料都寫他出生於1938年。他早年跟陳紫荃和吉坪三以及李潔塵學藝,不是跟著陳子貞學藝。

此外,馬三立曾在1988年公開收姜寶林為徒,這是有駱玉笙等前輩在場見證的情況下正式的收徒儀式,還有錄音為證,但總有些人質疑姜寶林的師承。

此外,姜寶林晚年收徒裘英俊和於丹等人也經常被人詬病,實際上,裘英俊於丹比起馬小川馬六甲兄弟以及謝金來,也配得上一個文字輩身份。

姜寶林還是侯寶林晚年的最後一位相聲搭檔。

三、陳湧泉

1932年生於北京,外祖父鍾子良和父親陳子貞都是清門相聲的代表,像《八大改行》《賣五器》等經典相聲都是鍾子良的作品。

陳湧泉一直被議論的事情就是他的「降輩分」之說,他和高鳳山的降輩還不屬於同一類情況,陳湧泉進入相聲行業較晚,是自己選擇了拜師壽字輩譚伯儒的,因此從他進入相聲行業就是寶字輩,也可以說沒降過輩分。

陳湧泉也算大器晚成的一位相聲演員,通過和徒孫輩的李金鬥合作,他在退休前成為全國聞名的相聲藝人。

同時,陳湧泉也是清門相聲最純正的繼承人。

四、楊少華

1932年生於北京,12歲開始在啟明茶社打雜,並在這裡口盟拜師郭榮啟。

楊少華也是一位經常被議論輩分的老藝人,不過目前來看,他的寶字輩早已經是相聲界公認的,之所以之前有議論,還是由於他和少馬以及趙偉洲的一些恩怨引發的。

楊少華成名比陳湧泉更晚,可以說他是趙偉洲一手捧紅的,然後一發不可收拾。

五、田立禾

1935年生於天津,著名中醫田寶琛的兒子,常寶堃的粉絲,結果卻成了常寶堃師父張壽臣的關門弟子。

但是,張壽臣收田立禾此舉在天津相聲界遭到非議,最後田立禾主動和幾位文字輩的師侄結拜為兄弟,平息了這場爭論。

有意思的是,田立禾的妻子張文霞也是自己的師侄。

此外,田老爺子還是曹雲金的啟蒙老師。

六、楊振華

1936年生於瀋陽,早年愛好藝術,1957年他拜師楊海荃進入相聲行業。

楊振華也有一些關於輩分的爭議,有人說他應該屬於文字輩等等。其實東北馮家門由於傳承比較慢,因此比起關門的同行來確實普遍輩分顯得大,但沒辦法,馮家門也是根正苗紅的相聲世家,馮振聲(和馬桂元徒弟馮寶華重名)就是德字輩,會用法語說相聲的楊海荃就是壽字輩,楊振華金炳昶就是寶字輩。

楊振華在上世紀八十年代紅極一時,在全國是和馬季不相上下的相聲明星,其相聲諷刺辛辣大膽,颱風還非常新潮,著名的吉他相聲就是楊振華給帶起來的。

現在據說楊老爺子也開始「抖」起來了,人老心不老。

七、張立林

1945年生於天津,張壽臣的兒子,趙佩茹的代拉師弟,也就是焦少海的徒弟。

張立林經常合作的是耿寶林兒子耿伯春,比較擅長說的都是一些非常老又非常罕見的段子,堪稱家學深厚。只是張先生一向比較低調,因此天津之外的關注度不高,但只要是做關於張壽臣的節目,張立林必定是首選嘉賓。

八、常寶慶

1944年生於天津,常連安的第五個兒子(不計夭折的),大排行第八位,因此被大家稱為常八爺。

可能是他常年在福州軍區文工團工作的原因,常寶慶居然一直沒有相聲師承,他退休後回到天津,直到2018年才由田立禾代拉進門成為張壽臣的徒弟。他大概也是寶字輩裡最後一位拜師進門的。

九、馬志明

1945年生於天津,回族,馬三立的大兒子。

少馬的相聲啟蒙老師是周蛤蟆周德山,師父是朱闊泉,但他真正的相聲老師還是他父親馬三立,因此少馬也是最正宗的馬家相聲傳人。

少馬的活瓷實,大氣,關鍵是他會的也多,一曲白派京韻乃是相聲界的高手。此外,他還精於相聲創作,一段《糾紛》堪稱哏都市歌。

十、常寶豐

1947年生於北京,滿族,常連安第六個兒子,大排行第九,因此被大家稱為常九爺。常寶豐和三哥常寶霆八哥常寶慶乃是一母所生,和大哥常寶堃二哥常寶霖以及四哥常寶華乃是同父異母的兄弟。

1985年常寶豐拜師馬三立,成為馬家相聲弟子,不過他這也是屬於帶藝投師,真正的相聲還是在常家學的。常寶豐還是馬志良兒子馬小川的師父。

當然,常寶豐現在經常被提起的另一個身份就是郭德綱的開蒙老師。

此外,常九爺現在也是與時俱進開始玩兒直播了。

以上就是十位在世的相對最知名的寶字輩藝人。

除此之外,於俊波的兩位公子於連仲是郭啟儒的徒弟,於春藻是侯一塵的徒弟,他們也是寶字輩藝人。

還有,著名相聲女藝人張寶珠,原名張玉妹,她是焦少海的徒弟,因此她也是在世的寶字輩藝人。

還有,馬德祿的徒孫,高桂清的弟子,長期紮根山東的劉廣璽也是寶字輩藝人。

此外,侯一塵的兒子,張壽臣的徒弟侯少塵,據說也在世,但筆者搜集不到他的信息,有知道的讀者不妨分享一下。

像石富寬、崔琦等人由於師父高鳳山的降輩已經是事實上的文字輩,因此不能算寶字輩。

薛永年先生的徒弟如範志強、賈靜美子、劉雄等人也不能算,因為薛永年雖然名義上是壽字輩,但他一直以文字輩行走江湖,因此他的徒弟也是以明字輩進入相聲行業的。

最後,寶字輩藝人普遍相聲功底深厚,掌握的相聲也多,堪稱我國相聲界最後的寶藏,在此祝福老先生們健康長壽。

相關焦點

  • 相聲界輩分趣聞:八零後文字輩藝人各有奇葩
    還有一種就是按字排輩,比較通用的是「德壽寶文明」,或者是「德壽立仁義」,另外馬三立先生的徒弟是笑字輩,所以也有德壽笑的說法。另外德雲社張文順用家譜的德字收徒,給相聲界輸出了一堆德字輩藝人,跟第四代撞車,這也是一大奇觀。就因為這種等級森嚴的師承制度,讓相聲界抱團成風,為了輩分到處拜師認爹,弄得烏煙瘴氣。
  • 相聲界輩分趣聞:八零後文字輩藝人各有奇葩
    另外德雲社張文順用家譜的德字收徒,給相聲界輸出了一堆德字輩藝人,跟第四代撞車,這也是一大奇觀。就因為這種等級森嚴的師承制度,讓相聲界抱團成風,為了輩分到處拜師認爹,弄得烏煙瘴氣。比如文字輩藝人裡面,就有不少八零後的年輕人,理論上他們都是郭德綱師叔。
  • 他是寶字輩相聲藝人卻和文字輩同行拜把兄弟!相空一起打的好角!
    放眼當今中國相聲界,能稱得上相空一起打的好角可能也就剩下今天聊的這位了......一代相聲宗師張壽臣不僅是第四代相聲藝人的門長,更培養出眾多相聲界的中流砥柱,像「小蘑菇」常寶堃、單口大王劉寶瑞、捧哏大師朱相臣以及康立本、於世德、袁佩樓、馮立樟、穆祥林......等等,門下弟子出師後獨闖江湖都可稱得上不辱門風。如今,觀眾們最熟悉的莫過於張壽爺的關門弟子田立禾。
  • 相聲界目前還在世的壽字輩藝人薛永年
    截止2020年5月18日,相聲界還在世的老藝人中,輩分最大的是應該是薛永年,因為他是正經的壽字輩藝人。只不過薛永年沒怎麼跟相聲圈的人打交道,另外相比相聲表演,薛先生更加重視相聲理論知識的整理和傳播,著有《相聲基礎知識》,負責編輯《中國傳統相聲大全補遺本》,《中國傳統相聲精品集》等。薛永年按照德寶壽文明排序的話,他跟馬三立先生是同輩,是「壽」字輩藝人,相聲譜系裡面也是這麼備註的。
  • 相聲界依然在世輩分最高的相聲演員什麼輩分?郭德綱是什麼輩分?
    好了,咱們還是說回題目,現在相聲界仍然在世輩分最高的是什麼輩分呢?按照相聲的排輩:德壽寶文明,壽字輩老先生都已作古了,現在輩分最高的是「寶」字輩,郭德綱是「明」字輩,但是呢師父侯耀文沒有給他起藝名,郭德綱是他自己起的藝名,本命叫郭大剛。那現在寶字輩的老先生還在世的有誰呢?
  • 相聲界在世的十一位壽星都是誰?七位寶字輩四位文字輩
    總有人給筆者推薦最近走紅的某些年輕相聲演員,說你聽聽,說得可好了。每每筆者懷著好奇心去聽時卻赫然發現,這些所謂相聲演員基本上說的都不是相聲,而是逗貧嘴。口風散、沒結構、灑狗血、節奏亂,說他們是相聲演員真是辱沒了相聲二字。自從嶽雲鵬在《歡樂喜劇人》上奪冠以後,最近幾年冒出來的所謂相聲新秀是一個不如一個,就算嶽雲鵬的相聲水準也有一部分功勞在於孫越的節奏把控。
  • 寶字輩相聲演員謝天順先生辭世 郭德綱發文悼念
    寶字輩相聲演員謝天順先生辭世 郭德綱發文悼念 時間:2018.10.06 來源:一點資訊 分享到:
  • 郭德綱在相聲族譜中是「德」字輩嗎,在相聲界郭德綱是第幾代?
    老北京天橋牌樓在說郭德綱之前,我們先說一下相聲。相聲興起於清朝的鹹豐同治年間,以笑話,滑稽的問答引人發笑的形式流傳,到了晚清的時候相聲形成了現代的風格和特色。主要以地方話講,統稱「方言相聲」,相聲主要的集聚地在北京、天津和南京,這也是三大相聲發源地北京天橋、天津勸業場、南京夫子廟。
  • 他是壽字輩最後一位去世的老藝人,師哥一手捧紅相聲大師侯寶林!
    一紙《相聲師承關係總表》承載的不僅是相聲的百年滄桑發展史,更記錄了相聲門裡一脈相傳的師承關係。也正是在傳統觀念和行規的影響下,多少身懷絕藝的相聲高人因師承輩分飽受爭議。像眾位熟悉的高德亮、張杰堯、沙廣森,甚至如今還健在的姜寶林、楊少華都被或師承或輩分所困擾。
  • 在相聲界中 「輩分最高」的相聲演員是什麼輩分!
    在相聲界中,「輩分最高」的相聲演員是什麼輩分! 相聲是中國比較特殊的一種藝術形式。 和京劇黃梅戲差不多,相聲其實是只有中國才特有的一種文化。而且相聲這種比較特殊的藝術,還特別講究師傅帶徒弟。基本上進了這個行業的人都有自己的輩分。並且得嚴格按照這個輩分一輩一輩地往下傳。
  • 相聲界年齡最小的寶字輩是九爺常寶豐還是他 他今年可才48歲
    中國相聲界有馬、常、侯三大家,其實東北的馮家、濟南的孫家也都是鼎鼎有名的相聲大家庭。這一篇蕭陶就來說一說東北的馮家。《相聲大詞典》稱,馮昆志拜朱紹文為師,成為第二代相聲藝人。朱紹文外號「窮不怕」。他是相聲的祖師爺。
  • 相聲界再傳噩耗!泰鬥級人物尹笑聲去世,網友:相聲界悲痛的一年
    相聲界再傳噩耗!泰鬥級人物尹笑聲去世,網友:相聲界悲痛的一年近日,相聲界又傳噩耗,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尹笑聲在2018年12月8日凌晨4點半去世,享年80歲。回顧2018年這一整年,娛樂圈真的是不夠太平,尤其是最近幾個月,真的是發生了太多的事了,也有太多的藝人相繼離去,特別是對於相聲界的藝人們來說。對此,很多網友表示:「2018年是相聲界最悲痛的一年。」說到尹笑聲,可以說是相聲界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藝人了,而且很多熟悉他的人都會尊敬地稱他一聲「尹爺」。
  • 中國第三個傳承百年的相聲世家誕生了!啟明茶社相聲界的黃埔軍校
    但凡聽過兩三段相聲的觀眾沒人不知道中國相聲界的「三大家族」——分別是以馬三爺為代表的馬氏相聲;以侯寶林大師為代表的侯氏相聲;以及常連安先生為代表的常氏相聲。三大相聲世家共同影響著整個中國相聲界發展歷史。馬氏、侯氏雖然後輩子女繼承人少,但門下弟子眾多。
  • 相聲界八零後大輩,文字輩謝金不算什麼,他才是大出了圈
    德雲社的謝金,1982年生人,由李文山代拉師弟,拜入已故寶字輩相聲藝人王世臣門下,按照輩分來說,他應該是郭德綱于謙的師叔。刨開有爭議的文字輩謝金,實際上還有一個同樣是八零後,而且可能是寶字輩的藝人。他就是劉雄,湖南曲藝家協會相聲演員,劉雄本人名氣並不大,真正牛叉的是他師傅,也就是被稱為「一人佔三輩」的薛永年。
  • 相聲界奇聞異事——父子兩代竟然同時佔三個輩分
    在相聲界的天書《德雲家譜》中,有兩支脈絡中標註著「降輩」。一支是鄭好的師爺「楊海荃」,原本是壽字輩藝人的他,被標註了「自降一輩」,然後拉到了寶字輩。父親高聞元師承沈春和,屬於第三代相聲藝人,大哥高德光是德字輩,那麼高德亮高德明也理所當然是德字輩。就像謝天順是寶字輩,那麼謝金只能拜寶字輩師父一個道理。
  • 相聲大師馬志明為何不跟郭德綱一樣,廣收門徒好傳宗接代?
    ​​​​馬志明先生屬於相聲第六代藝人,是相聲族譜「德壽寶文明」中的寶字輩少馬爺的父親相聲大師馬三立屬於第五代壽字輩老藝人。少馬爺入相聲門是在文革之後,因為相聲界有一個老傳統,兒子不能拜爸爸為師,但是放眼當時的相聲界,除了馬三立先生就只有郭榮啟老先生是壽字輩藝人了,可是郭先生早就不再收徒弟了,連楊少華老爺子都沒名分,何況少馬爺比楊少華還小挺多呢!
  • 相聲界又一「懸案」,侯寶林最後一位搭檔的師父到底是誰?
    但是你要真到相聲家譜裡找這位壽字輩老先生你還找不到,因為在相聲家譜上他叫陳紫荃,是德字輩藝人李瑞豐的徒弟。陳子泉是壽字輩藝人,那姜寶林就是寶字輩了?起碼這時候也不是,他們倆只是開蒙的老師學生關係,沒有拜師。姜寶林開蒙之後跟隨李伯祥的父親李潔塵學藝,大部分的能耐是跟李潔塵學的。
  • 相聲界中的相聲八德分別指誰?他們對相聲有何特殊貢獻?
    相聲八德,是指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初活躍於京津一帶著名的八位相聲大師。他們分別指誰?相聲八德:1、馬德祿馬德祿,原名馬恩祿,出生於1882年,相聲演員。師承相聲前輩範長利,人稱「老範爺」。周德山的師爺就是相聲界大名鼎鼎的朱紹文。 周德山對相聲界最大的貢獻,就是培養了馬三立等一批著名相聲大師,把相聲由原來撂地攤兒賣藝的營生帶進了劇場,開闢了中國相聲史上的一個裡程碑。
  • 被相聲輩分困擾的相聲名家那麼多,相聲界的輩分枷鎖何日可去?
    在艱難的時事裡,師承輩分,曾是藝人們抱團求生的紐帶,上世紀60年代之前,相聲藝人走到哪裡,都有各地的同行按資排輩幫忙安排活計,師門輩分就是相聲藝人的飯碗。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市場經濟下的相聲市場不再是按資排輩才能賣票掙錢的行當,相聲門裡的輩分關係不但已經逐漸失去了原有的積極意義,反而顯出越來越多的弊病來,影響相聲藝術的傳承。被相聲輩分困擾的相聲名家那麼多,相聲界的輩分枷鎖究竟何日可去?
  • 它是中國第一相聲社,半個相聲界都有她徒弟,德雲社胖子都是她的
    聚首是火散是滿天星,這句話用來形容這個才華橫溢的相聲天團再合適不過了,說起相聲天團,大家第一個想到的一定是現在最火的,最受歡迎的德雲社,但是德雲社在這個社團面前,根本不算什麼,如今相聲界裡,基本上都有從這個社團裡出來的人,甚至德雲社的創始人郭德綱,都是被這個社團的創立者帶入的,那就是早年名震京城的胖哈哈少兒幽默藝術團,其創立者是為數不多的女相聲演員馬貴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