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安祥:讓數位技術賦能優秀傳統文化

2020-09-10 創新科技傳媒

  一直以來,如何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都是我們面臨的一個重要時代課題。伴隨著中國的和平發展,中國故事、中國方案受到了全世界關注,中國智慧也越來越多地為全球治理做出貢獻。在國內,「國學熱」「儒學熱」熱度不減,傳統文化地位日顯,聲望日重。

  然而,在對待傳統文化的問題上,又不時出現有反對的聲音,他們認為,傳統文化已不能適應現代社會的發展。對此,中國傳統文化研究學者蔣安祥表示,文化有超越時空的穩定性與凝聚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作為中華民族的突出優勢,應當研究其在當前現代社會中的實際作用,建立起深厚的中華文化軟實力。

  9月5日,中國科學院雲計算中心(下稱,雲計算中心)優秀傳統文化大數據聯合實驗室(下稱,實驗室)在東莞市松山湖國家高新區雲計算中心宣告成立並舉行揭幕儀式,預示著運用雲計算、大數據及其科技手段,將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數位化、應用化的美好設想,就此進入到了實踐階段。

  近日,海通社對蔣安祥進行專訪,了解該實驗室成立的緣由及其未來的規劃。

海通社:能請您簡單介紹優秀傳統文化大數據聯合實驗室嗎?

  蔣安祥:我們通過「實驗室」的成立,系統地研究與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運用雲計算大數據將大量經典作品以現代科技的手段上傳到雲端等,通過立項實驗,深度研究傳統文化在各領域的指導與應用。此外,實驗研究成果將應用於現代社會各領域各行業的實踐與發展,實際作用於現代文明、科學經濟、社會建設當中去,以文化軟實力推動社會健康發展。

海通社:您發起這個項目的初衷是什麼呢?

  蔣安祥:中國是文明古國,自古以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也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堅實根基。在全球一體化的今天,各民族文化在融合的過程中也有衝突,只有具有民族的文化才是具有生命力的文化、也才是世界性的文化。我國的傳統文化、傳統美德被廣大人民所認可,因此我認為,我們從弘揚傳統文化入手培育和弘揚民族精神,是有優勢的。

海通社:那麼,這次您與中科院雲計算中心合作,成立聯合實驗室,具體是如何讓大數據等數位技術賦能優秀傳統文化的?

  蔣安祥:我們將建立資料庫,集合大量傳統文化資料以研究人居環境中聲音、光線、色彩、氣味、空氣、溫度、材質、工藝、選址、方向、方位、造型等對人的情緒、健康等方面的影響。

  關於這一方面,我提出了庚子易,未來,我們會以庚子易理論的思維模式作為方法論,現代科學視角為依託,實驗與數據作為支撐,將理論體系應用到現代生活的各領域——人文教育、科學探索、社會研究、商業運作、企業經營管理、家居空間設計、人際關係、親子教育、自我發展與成長等,緊密地連接實際,走向社會,推動傳統文化在新時期的創新性發展和突破。

海通社:實驗室未來的發展藍圖是怎麼樣的呢?都有哪些規劃?

  蔣安祥:可以說,優秀的民族文化既是民族振興的精神動力,又是建設先進文化的重要基礎。中華傳統文化所蘊含的民族精神和諸多道德理念,至今仍然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因此,我們希望能繼續為此做出更多努力,做出更多的成績。

  接下來,實驗室將聯合優秀企業,帶動一批產業,培養一批人才,為提高人們的生活品質,提升生活質量,促進家庭和諧做出自己的貢獻。

相關焦點

  • 蔣安祥:讓數位技術賦能優秀傳統文化
    然而,在對待傳統文化的問題上,又不時出現有反對的聲音,他們認為,傳統文化已不能適應現代社會的發展。對此,中國傳統文化研究學者蔣安祥表示,文化有超越時空的穩定性與凝聚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作為中華民族的突出優勢,應當研究其在當前現代社會中的實際作用,建立起深厚的中華文化軟實力。
  • 蔣安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繼承者和傳播者
    (原標題:蔣安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繼承者和傳播者)
  • 蔣安祥出任主任,優秀傳統文化大數據聯合實驗室成立
    中國傳統文化研究者蔣安祥,中科院雲計算中心主任特別助理左朝勝,分別被任命為&34;主任。蔣安祥、左朝勝正式被任命 中國科學院雲計算中心主任季統凱給予了&34;高度的肯定,認為將傳統文化用現代科技手段來完美結合是文化自信和文化復興的主要表現。
  • 優秀傳統文化大數據聯合實驗室成立 蔣安祥任主任
    9月5日,「中國科學院雲計算中心優秀傳統文化大數據聯合實驗室」在東莞市松山湖國家高新區成立。中國傳統文化著名學者蔣安祥任主任。  該實驗室由中科院雲計算中心攜手東莞大鴻道集團公司共建,旨在運用雲計算、大數據及其科技手段,將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數位化
  • 蔣安祥被任命為「傳統文化大數據聯合」實驗室主任
    中國傳統文化研究者蔣安祥,中科院雲計算中心主任特別助理左朝勝,分別被任命為&34;主任。>蔣安祥、左朝勝正式被任命  中國科學院雲計算中心主任季統凱給予了&34;高度的肯定,認為將傳統文化用現代科技手段來完美結合是文化自信和文化復興的主要表現。
  • 以數位技術創新傳播優秀傳統文化
    優秀傳統文化與數位技術相遇,塑造出嶄新的文化產品,更會帶來豐富別樣的文化體驗故宮等公共文化單位以「跨界」之思和「網紅」之勢,舉辦相關文化活動,獲得年輕人追捧,實現了優秀傳統文化對日常生活的有效融入數位技術融合現代審美,讓傳統文化以全新方式呈現,推動中國文化在不同文化語境中被喜愛、被接納
  • 蔣安祥老師在2019中國傳統文化尊享會上做大會主題演講
    2019年11月3日,由歐洲聯盟文化總署、歐洲亞洲華人華僑聯合會共同舉辦的世界外交官「一帶一路中國行」——2019中國傳統文化尊享會在中國南寧隆重召開。來自20多個國家的外交官代表、領導、嘉賓及企業家代表共約600人齊聚,共享中國傳統文化盛宴。
  • 中國科學院雲計算中心,優秀傳統文化大數據聯合實驗室成立
    中國傳統文化研究者蔣安祥先生,中科院雲計算中心主任特別助理左朝勝,分別被任命為&34;主任。蔣安祥、左朝勝正式被任命 中國科學院雲計算中心主任季統凱給予了&34;高度的肯定,認為將傳統文化用現代科技手段來完美結合是文化自信和文化復興的主要表現。
  • 9月5日,「優秀傳統文化大數據聯合實驗室」正式成立
    中國傳統文化研究者蔣安祥先生,中科院雲計算中心主任特別助理左朝勝,分別被任命為&34;主任。>蔣安祥、左朝勝正式被任命  中國科學院雲計算中心主任季統凱給予了&34;高度的肯定,認為將傳統文化用現代科技手段來完美結合是文化自信和文化復興的主要表現。
  • 數字賦能為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裝上「加速器」
    新華社北京11月29日電題:數字賦能為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裝上「加速器」  新華社記者餘俊傑、陳愛平  文化和旅遊部日前發布數字文化產業發展意見,促進產業提質升級,激發文化消費潛力,提升中華文化影響力和國家文化軟實力。
  • 數位技術讓中國傳統文化「驚豔」2020服貿會
    作為2020年我國首個線下舉辦的重大國際經貿活動,面向全球展示我國服務業的新技術、新產品、新應用。其中,展示全國文化中心建設取得的重要成就和發展規劃的文化服務專題展中,榮寶齋出版社攜手中圖雲創公司打造的VR版《榮寶齋珍藏2》亮相展區,通過3D建模技術再現了清代著名畫家王原祁、王敬銘的《皆山園圖卷》,數位化技術讓藝術圖書獲得了向大眾傳播的新機遇,更方便、快捷地向大眾傳播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之美
  • 蔣安祥榮獲國際組織「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卓越貢獻獎」
    8月13日,素有「中國風水世家蔣氏15代嫡傳」之稱的蔣安祥榮獲歐洲聯盟文化總署、歐洲亞洲華人華僑聯合會聯合授予的「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卓越貢獻獎」稱號。去年3月,由歐洲聯盟文化總署主辦的「世界外交官文化旅遊中國行——中國傳統文化尊享會」上,曾為24個國家的35名外交官進行中國風水學分享,是中國傳統文化影響世界的裡程碑事件,贏得海內外廣泛讚譽。
  • 推動嶺南文化「走出去」!逾百位大咖共話數字賦能文化產業
    大會以「文創賦能新業態」為主題,聚焦「數字創意」,設置1場主論壇、6場主題論壇、2大主題展覽及其他特色活動。本屆大會嘉賓陣容強大,邀請了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楊曉東,加拿大魔方文化公司聯合創始人、英國利物浦大學研究員郭梅君,世界城市文化論壇秘書長保羅·歐文斯(Paul Owens),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舒勇等100多位文創產業大咖。
  • 胡貝兒因禮而雅 蔣安祥細數禮儀中華的源遠流長
    中科院雲計算中心優秀傳統文化大數據聯合實驗室,攜手『胡貝兒形體禮儀女子學堂』結合權威大數據信息,將實驗成果以公益課程的形式面向社會群體輸出,為企業賦能。「禮」在傳統社會可謂無時不在、無處不在,出行有禮,坐臥有禮,宴飲有禮,婚喪有禮,壽誕有禮,祭祀有禮,徵戰有禮。這裡的「禮」包含了傳統禮制的精神原則與傳統禮儀行為兩大部分,禮義是禮制的精神核心,禮儀制度則是禮義精神的外在表現,二者關係密切。在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中華民族形成了高尚的道德準則、完整的禮儀規範和優秀的傳統美德,被世人稱為「文明古國,禮儀之邦」。
  • 弘揚中國傳統節日文化 數位技術讓傳統文化活起來
    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中國自商周以來便有傳統節日文化,至今數千年依舊有大量優秀文化習俗留存。但也由於時間跨度過大,許多傳統節日習俗在現代社會習慣的變遷中,漸漸出現傳承的難題。如何提煉傳統節日的現代內核,找到符合現代人、尤其是年輕人喜聞樂見的新體驗方式,是更好地傳承傳統節日文化亟待解決的問題。
  • 當傳統文化「遇見」數位技術
    從2018年起,騰訊推出新文創戰略,通過技術、平臺賦予文化產業更多生機。這裡,我想和讀者分享幾樣代表性產品。  一個「雲端」程序。我們和敦煌研究院合作,推出「雲遊絲巾」,用戶可在線用敦煌壁畫元素自行設計絲巾,通過AI技術在線試戴,自由便捷地實現個性化定製。  一款手機遊戲。
  • 逾百位大咖齊聚羊城 共話數字賦能文化產業
    大會以「文創賦能新業態」為主題,聚焦「數字創意」,設置1場主論壇、6場主題論壇、2大主題展覽及其他特色活動。大會主論壇上,楊曉東、郭梅君、保羅·歐文斯分別圍繞「數字文化產業賦能新時代」「構建健康活躍的沉浸產業生態圈」「增強夜經濟活力——從世界城市夜經濟報告中可以借鑑到什麼」話題進行主題演講。「數字文化產業的核心是文化創意內容,依託數位技術進行創作、生產、傳播和服務。」楊曉東表示,數字文化產業即將成為國民經濟支柱型產業。
  • 分享中國傳統文化 南寧將盛迎多國外交官
    據了解,世界外交官 中國行中國傳統文化尊享會組委會對外發布消息稱,由歐洲聯盟文化總署、歐洲亞洲華人華僑聯合會主辦,大鴻道品牌管理有限公司、海通社共同承辦的世界外交官 中國行·南寧商貿文化之旅——2019中國傳統文化尊享會,將於2019年11月3日在廣西南寧隆重舉行。
  • 以樂之力 騰訊音樂「中國韻」賦能傳統文化新聲
    時光的淬鍊,為廣博的中國鍛造了多元而厚重的傳統文化。無論是琴棋書畫,還是詩詞歌賦,都在時代浪潮的漸進中以不同的方式歷久彌新。近日,騰訊音樂娛樂集團攜手新華社「聲在中國」,與星海音樂學院、中央音樂學院、上海音樂學院,在國家大劇院聯動發起「中國韻」原創音樂徵集活動,以「承禮樂,融未來,煥新聲」為主題,為發揚傳統音樂與傳統文化點燃創新靈感。
  • 技術賦能文化,文化賦能品牌:詳解百度信息流與非遺手藝人的案例
    在這個技術理性的時代裡,我們被浸潤在技術樂觀中,似乎信奉著技術可以改變一切的理念。但很多人忽略了文化的重要性,真正推動我們改變的其實並非技術,而是植根於我們頭腦中的文化。我們用技術幫助文化發展,用文化賦予技術生命,從而實現社會的價值循環。最近,筆者發現百度推出的手藝人活動似乎正體現了這樣一種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