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雲嶺歡歌丨小河淌水,流向詩和遠方

2021-01-10 雲南日報

月亮出來亮汪汪

想起我的阿哥在深山

哥像月亮天上走

山下小河淌水清悠悠

……

一首《小河淌水》

總能在人心底掀起層層漣漪

如耳邊軟語、似心底秘密

道不盡悠悠思緒

「山裡的夜晚萬籟俱寂,銀色的月光下,只有山下的小河發出潺潺流水聲。聰慧美麗的阿妹見景生情,望月抒懷,把對阿哥的一片深情,傾注在柔婉的歌聲中,飄向阿哥所在的地方。」

這首由雲南老一輩革命家尹宜公先生整理改編的雲南民歌,以輕鬆、優美、抒情、浪漫為特點,自1947年誕生以來,經眾多歌唱家演唱,以其深邃的藝術魅力,超越了民俗的界限,贏得了世界的喜愛,被譽為「東方小夜曲」。

七十多年過去,月亮依然在天上走,小河依然清悠悠。而大理,則實現了經濟社會發展的歷史性跨越,蒼洱大地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七十載砥礪奮進,白州大理初心不改

七十載艱苦奮鬥,蒼洱大地春華秋實

70年來,大理從一窮二白走向繁榮發展,從封閉落後走向開放進步。

70年來,大理實現了地區生產總值從「千萬元」提高到「千億元的「大理效率」。

70年來,大理實現了從「缺衣少食」到「總體小康」,人民生活得到了根本性改善。

大理三月好風光

蝴蝶泉邊好梳妝

蝴蝶飛來採花蜜

阿妹梳頭為哪樁

……

1959年,一部講述白族青年男女愛情故事的彩色電影片《五朵金花》在大理拍攝,隨著影片熱播,大理蜚聲海內外。

歲月流金,「五朵金花」早已成為大理各民族團結進步的一個象徵。

大理既是白族聚居的地方,也是多民族繁衍生息的地方。除了白族,還有彝、回等12個世居民族,少數民族佔了總人口的一半。

在大理,所有的工作都是民族團結進步工作,所有的崗位都是民族團結進步崗位,民族團結進步理念已融入各部門、各行業、各領域,體現在群眾日常生產生活之中。

可以用三句話來概括——

今天的大理,以其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優良的生態環境,獨具魅力的民族風情,成為一塊寶貴的人類棲息地,成為各民族和睦相處、和衷共濟、和諧發展的美好家園。

背倚蒼山

面朝洱海

聽著歌曲《去大理》

是不是對生活不太滿意

很久沒有笑過又不知為何

既然不快樂又不喜歡這裡

不如一路向西去大理

……

2014年,單曲《去大理》發布,一經推出便獲得網友們一致好評。

告別城市燦爛的霓虹和擁堵的高架橋,去大理吹一吹洱海邊醉人的清風,等待一場不期而遇的邂逅。《去大理》用簡單的曲調、自然的歌詞勾勒出了詩和遠方,使得大理迅速成為都市白領無比嚮往的旅遊目的地。

蒼山不墨千秋畫

洱海無弦萬古琴

大理

一個令人心馳神往的地方

這裡的「風花雪月」

配得上你心中的詩和遠方

這裡的便利交通

足以讓你「說走就走」

這裡的乾淨院落

恰好安放你內心深處的鄉愁

2015年1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大理古生村村民李德昌家。房子雕梁畫棟,院落乾淨整潔,植物生機勃勃,看到一家七口四代同堂,總書記十分高興,他說:「這裡環境整潔,又保持著古樸形態,這樣的庭院比西式洋房好,記得住鄉愁。」

近年來,大理始終堅持以「鄉愁大理」為主線,牢固樹立「文化強州」「旅遊興州」發展戰略,著力打好文化牌,文化事業蓬勃發展,文化產業成效顯著,有力地引領並推動了旅遊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

「像保護自己的眼睛一樣保護洱海」

洱海,是雲南省第二大淡水湖。上世紀八十年代起,流域內人口不斷增長、旅遊業飛速發展,洱海流域汙染負荷快速增加。洱海經歷了從貧營養湖泊向中營養湖泊再到富營養湖泊的演變,出現了藍藻大面積聚集和暴發。

2015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雲南考察大理,作出「一定要把洱海保護好,讓『蒼山不墨千秋畫,洱海無弦萬古琴』的自然美景永駐人間」的重要指示。

為留住「蒼山不墨千秋畫,洱海無弦萬古琴」的自然美景,大理州開啟洱海保護治理搶救模式,開展村鎮「兩汙」治理、流域「兩違」整治、農業面源汙染減量等洱海保護治理「七大行動」。

取得的成績:

在國家生態環境部關於2018年全國地表水環境質量狀況的通報中,洱海全年水質為優。

「大理州全面打響以洱海保護治理為重點的水汙染防治攻堅戰」被國務院第五次大督察作為典型經驗受到通報表揚。

戀上一首歌

開啟一段旅程

一首《小河淌水》

讓人對大理如痴如醉

一首《蝴蝶泉邊》

將大理鐫刻人心

一首《去大理》

唱出了心中的詩和遠方

……

如果你也被音樂打動

不如

讓我們一路向西

在大理,遇見幸福

雲報客戶端出品策劃:謝煒統籌:張海燕 陳創業責編:李喜翠美編:張俊輝 李苒苒

相關焦點

  • 紀念《小河淌水》70周年音樂會在昆明演出
    「月亮出來亮汪汪、亮汪汪,想起我的阿哥在深山......」11月28日晚,隨著優美的歌聲響起,雲南省彌渡縣紀念《小河淌水》整理改編70周年首場民族音樂會在雲南藝術學院實驗劇場拉開了序幕。迅速傳遍大江南北,被譽為「東方小夜曲」,至今經久不息,《小河淌水》既是彌渡縣最具魅力的文化品牌,乃至中華民族音樂文化中的一張靚麗名片。
  • 《歌唱祖國 一首歌一座城》音樂故事作品《小河淌水》燃情展播
    「最憶鄉愁」 「流向」世界的《小河淌水》 「月亮出來亮汪汪,亮汪汪,想起我的阿哥在深山;哥像月亮天上走,天上走,哥啊哥啊哥啊,山下小河淌水,
  • 聽 小河淌水
    滿月映照下遠方黛青色的山巒,起起伏伏的好似仙女的胴體,竟是惹人。一陣輕風吹過,那遠遠山巒間響起呤唱,悠遠、壯闊。初聽如百靈似鶯啼,既而像海潮像……他她的聲聲呼喊。青彥將竹簫置於唇邊,一股清越簫聲攀援那歌謠。於是兩個聲音相互唱和,相互糾纏起來。
  • 多元表達的真愛純粹,歌劇《小河淌水》昆明首演成功
    文/納夢月 圖/雲南民族大學歌劇《小河淌水》將劇中的人物形象與民族音樂元素相結合,並運用了交響樂化的手段使民族音樂融匯升華皎潔銀白的月光、波光粼粼的小河,淳美的唱腔和別具雲南少數民族特色的舞臺服裝……9月10日晚,國家藝術基金舞臺藝術創作資助項目、雲南民族大學傾力打造的歌劇《小河淌水》,在雲南大劇院成功首演,圓滿落幕。
  • 歌劇《小河淌水》在昆明首演
    《小河淌水》是2008年在北京奧運會唱響的獨具特色的雲南民歌,也是國內外著名歌唱家經常選唱、群眾耳熟能詳的曲目。歌劇《小河淌水》自2015年籌備以來,先後獲得雲南省委宣傳部「雲南省文藝精品創作專項扶持資金資助項目」,雲南省民宗委「雲南省民族文化『百項精品』工程項目」。
  • 「歌唱祖國·一首歌一座城」小河淌水背後的古樸與情懷
    以「小河淌水之鄉的詩意蝶變」為主題的音樂故事作品《小河淌水》通過質樸優美的清新旋律,唱出了雲南各民族同胞姊妹對於美好生活的嚮往與追求。在彌渡,有調子的地方,便有村寨。歌調交織,便為城。古樸的民歌調子,串起了古道的時光密碼。今天,讓我們走進古老的村寨,走進民族文化最深邃的巷子裡,聆聽那動情的民歌小調。
  • 組圖:歌劇《小河淌水》在昆首演
    9月10日晚,由雲南民族大學傾力打造的歌劇《小河淌水》在雲南大劇院首演歌劇《小河淌水》自2015年開始籌備,先後入選雲南省文藝精品創作專項扶持資金資助項目、雲南省民族文化「百項精品」工程項目等,2018年獲得國家藝術基金大型舞臺藝術創作資助項目立項,是雲南首個獲得國家藝術基金資助的歌劇項目。歌劇《小河淌水》由女高音歌唱家、雲南民族大學藝術學院院長高淑琴出演女主角,男高音歌唱家、歌劇演員王凱出演男主角,並邀請多名實力唱將加盟。
  • 昆明:歌劇版《小河淌水》在雲南大劇院首演
    important}2020年9月10日,雲南昆明,由雲南民族大學打造的歌劇《小河淌水》在雲南大劇院進行首場演出,當晚,這一幕唯美的民族精品歌劇給觀眾們帶來一場文化盛宴。歌劇版《小河淌水》在雲南大劇院首演歌劇《小河淌水》是雲南民族大學整合社會優質資源重點打造的具有雲南代表性的民族精品歌劇
  • 《小河淌水》民族精品歌劇即將首映
    圖集 新華社昆明9月8日電(記者張雯)雲南民族大學7日舉行新聞發布會宣布,歌劇《小河淌水》將於9月10日在雲南大劇院正式首演。該劇首次將雲南民族傳統文化與歌劇藝術形式相結合,致力打造一部民族精品歌劇。歌劇《小河淌水》主創之一、作曲者張朝介紹,與之前結合花燈所改編的花燈劇不同,地方戲曲是填詞改編的藝術,而歌劇是原創的藝術,每個旋律都應該是原創的。在歌劇《小河淌水》中能聽到很多新的詠嘆調。該劇導演孫晉昆說,雲南民歌《小河淌水》有「東方小夜曲」的美譽。2011年,以《小河淌水》為代表的雲南彌渡民歌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英國國宴上表演中國民歌《小河淌水》
    法制晚報訊(記者 李志豪 )白金漢宮新聞官蘿拉·金在接受《法制晚報》記者(微信公號ID:fzwb_52165216)採訪時表示,在當地時間20日晚舉行的國宴上,表演了中國民歌《小河淌水》及英國著名的《007》系列電影主題曲等曲目。
  • 《小河淌水》在昆明首演
    9月10日由雲南民族大學傾力打造國家藝術基金舞臺藝術創作資助項目歌劇《小河淌水》在雲南大劇院正式首演關於《小河淌水》民歌《小河淌水》是2008年在北京奧運會唱響的獨具特色的雲南民歌,也是國內外著名歌唱家經常選唱、群眾耳熟能詳的曲目。
  • 文藝精品民族歌劇《小河淌水》成功首演
    劇照(記者 孫貴升)9月10日,由雲南民族大學按照「世界眼光、中國水準、民族元素、人民喜歡、市場認可」的工作理念,整合社會優質資源,歷時五年反覆打磨籌備,打造的三幕八場的大型民族歌劇《小河淌水據了解,歌劇《小河淌水》是雲南首個獲得國家藝術基金資助的歌劇項目。
  • 如何評價蕭敬騰的《小河淌水》?
    早期《寂寞還是你》,到從他《以愛之名》後自己的曲子比重加大,最後獅子合唱團全專就是他我看莫豔琳給蕭敬騰選《小河淌水》,當下我和老蕭一樣是崩潰的,因為《小河淌水》大家太熟悉,並且對於我這種出生於民歌大院的人來說這歌真的太熟悉不過,民族腔調怎麼樣和搖滾撕裂腔調摩擦出火花,無法想像,所以當下我這期就特別期待這首。
  • 聽見傳統·分享經典丨《孔學堂傳統音樂時間》之《小河淌水》
    《小河淌水》美麗的民歌,大多產生於時間的深處,《小河淌水》就是如此。《小河淌水》的故鄉在雲南彌渡,是大理以東的一片靈秀之地。千百年來,民歌已滲透到彌渡人的血脈裡,他們的悲歡離合中都帶著民歌的韻律。《孔學堂傳統音樂時間》是一檔由貴陽孔學堂文化傳播中心和貴州廣播電視臺音樂廣播共同打造的高品質傳統音樂節目
  • 雲南民歌《小河淌水》旋律唯美浪漫,被西方音樂界譽為東方小夜曲
    在雲南茶馬古道上流傳著一首歌 ,也是影響到世界的一首情歌,那就是《小河淌水》,它以超越地域和環境的淳樸之美,感動了每一位聽到它的人,被世界各地不同民族、不同膚色的人所喜愛,也由此被西方音樂界譽為東方小樂曲,半個多世紀以來這首歌曲已成為中國民歌的經典代表之一。
  • 淺談爵士樂小河淌水的創作與表現手法
    (一)、民歌小河淌水的藝術風格與特徵    小河淌水是一首雲南民歌,是由雲南彌渡山歌《放羊調》改編而成,由尹宜公創作於1947年。小河淌水被譽為「東方的小夜曲」。《小河淌水》歷經六十年久唱不衰,如今音樂家們對小河淌水紛紛進行了在創作和發揮,以通俗唱法、美聲唱法、芭蕾舞劇、民樂、交響樂等多種藝術形式,不斷展現和延伸《小河淌水》中對愛情和幸福生活憧憬的感情。
  • 雲南民歌《小河淌水》唱響北京世園會開幕式晚會
    掌上春城訊4月28日晚,2019年世界園藝博覽會在中國北京開幕。在這萬眾矚目的開幕式晚會上,由雲南彌渡民歌《小河淌水》改編的歌曲演唱節目《月影的深情》引來陣陣掌聲。新聞連結>>>《小河淌水》是雲南民歌代表作,素有「東方小夜曲」的美譽。
  • 依託經典打造精品——民族歌劇《小河淌水》首演側記
    想起我的阿哥在深山,哥像月亮天上走,天上走……」這一曲《小河淌水》是一首經典的雲南民歌。雲南民族大學創新藝術形式,歷時五年打造了文藝精品民族歌劇《小河淌水》,再次將《小河淌水》搬上舞臺。9月10日晚,歌劇《小河淌水》在雲南省大劇院成功首演後,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好評。
  • 《小河淌水》歌劇版9月10日在雲南大劇院首演
    9月7日,主創團隊正在介紹歌劇《小河淌水》創作過程。(新華網 劉東 攝)  新華網昆明9月8日電(劉東)國家藝術基金大型舞臺創作資助項目——歌劇《小河淌水》媒體見面會7日在昆舉行。來自會上的消息,由雲南民族大學傾力打造的歌劇《小河淌水》將於2020年9月10日在雲南大劇院正式首演。  歌劇《小河淌水》自2015年開始醞釀籌備,是雲南首個獲得國家藝術基金資助的歌劇項目。目前,首演前的各項工作已基本完成。
  • 9月10日,《小河淌水》將在雲南大劇院首演
    記者 孫貴升記者從9月7日舉行的《小河淌水》媒體見面會獲悉,9月10日,由雲南民族大學傾力打造的國家藝術基金舞臺藝術創作資助項目歌劇《小河淌水》將在雲南大劇院正式首演。據了解,《小河淌水》是2008年在北京奧運會唱響的獨具特色的雲南民歌,是雲南民族大學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按照「世界眼光、中國水準、民族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