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散木《鋼筆字範》中的兩種筆尖,如今用者寥寥無幾

2020-12-05 筆下

作為中國第一本鋼筆字帖,鄧散木先生與白蕉先生合著的《鋼筆字範》可以說是很多硬筆書法愛好者念念不忘的珍品。這本字帖誕生於上世紀四十年代末,可以說是當時書壇的一大盛事。

然而現在的人若是參照這本字帖練字,就會遇到一些問題,比如字範開篇,就提到G筆尖與波羅筆,常常令初學者一頭霧水。甚至連一些浸淫書法很長時間的人,可能也不知道這兩種筆尖到底是何物。

那這兩種筆尖到底是什麼情況?可以用哪些筆代替?本文帶你走進鋼筆的世界。

①鄧散木其人

鄧先生的名氣,大多來自於在治印上的成就。藝壇上有「北齊南鄧」的說法,北有齊白石,南有鄧散木。在《鋼筆字範》出版之前的二十年間,鄧散木先生曾在江南一帶,連續開了十二次展覽,成就之大,令人稱奇。但稍微了解鄧先生的,便知道先生的成就主要來源於勤奮,幾十年如一日,黎明起床,對著池塘刻印,直到日出才進餐。

鄧散木先生的行草,集中了二王、張旭、懷素的長處,有因為篆刻而了解鐘鼎磚瓦,書法大氣雄奇而靈活婉轉。

②白蕉其人

白蕉先生的名氣,可能並不怎麼大。然而他的篆刻、書法都很精妙,被沙孟海先生稱讚「三百年來能為此者寥寥數人」。白蕉先生也畫蘭草,而蘭草中透露出的草書之法與楷書之意,令人深知只有才情學養俱佳,才能在書畫一道登堂入室。

白蕉先生書法的發展,經歷了真書到行書再到草書的階段。一般認為,到1961年,白蕉的書法才達到巔峰。但從四十年代末期的作品來看,也是相當見功底的。

③蘸水筆的使用

在鄧散木與白蕉合作《鋼筆字範》之時,現代意義上的鋼筆遠遠沒有普及。時至今日,我們仍然可以在一些影視作品中,看到一拔出筆蓋,墨水就四處飛濺的鋼筆。橡膠吸水系統還沒有那麼完善,因此大多數人用的蘸水筆。但蘸水筆又分為幾種,一種是進口鋼材所制的薄筆尖,一種是中國匠人自製的蘸水筆,銅頭筆尖是一個較厚的銅條開縫,末端再卷在木桿上;還有一種竹竿削制,選取手指粗細的竹竿,劈成毛細縫,再用小刀削筆尖,最後打磨。

龐中華童年便做過竹製蘸水筆,從此與硬筆結下不解之緣。

與銅頭筆相比,進口所用的薄筆尖自然更加彈、軟,在書寫時的效果更好,然而相應的,其價格也比較昂貴。這種蘸水筆的握筆方式也相當奇異,在《鋼筆字範》中,筆桿在虎口的位置,筆桿與紙面形成的夾角很小。這樣當然可以讓鋼筆尖發生更大的形變,從而產生粗細變化更加豐富的筆畫。

④鋼筆筆尖:G筆尖和波羅尖

在《鋼筆字範》中有這樣一句話:真書小行書用普通G字筆尖即可,寸楷及方寸行草書則以波羅筆最宜,以其蓄墨較多也。這句話在我們不曾了解《鋼筆字範》的用筆之前很容易令人迷惑,然而一旦知道用的是蘸水筆,這個問題就並不難。

G筆尖如今仍有售賣,是蘸水筆的一種筆尖型號,而波羅筆,蓄墨較多可能是因為筆尖上加了一片鐵片的緣故。

鋼筆與紙面形成的夾角很大的時候,再用力都很難令鋼筆筆尖發生變形。當鋼筆幾乎與紙面平行的時候,使筆尖發生形變需要的力量就相對較小。因此,蘸水筆可能更容易寫出粗細變化明顯的筆畫。

⑤談鋼筆的意義

一些人認為,鋼筆不是為了鋼筆書法設計的,所以不用談鋼筆的問題。這一點是很沒道理的。最早的鋼筆,出現的時間比毛筆更早,構造上也與蘸水筆幾乎無異。我們是先有工具,還是先有工具的用法?答案顯而易見,有了工具,才有用法,再用「工具的用法」來改進工具。有人喜歡剪掉毛筆尖作禿書,王羲之用雞距筆用鼠毫筆,中國軟筆書法的發展,絕對與筆的軟硬各異有關。甚至各個朝代筆的相對硬度都可以用來鑑定書畫,比如王獻之《中秋帖》用筆較肥,是宋朝軟心筆的特徵,而晉朝用的是硬心筆,故此成為《中秋帖》是米芾所臨的一大佐證。

故此,先有硬筆,再有硬筆的筆法,再用硬筆筆法來改進硬筆,是再正常不過的。目前就筆者的經驗而言,一般書寫用普通鋼筆足以,專業創作可用金筆,也可用美工筆。小楷或行書可用金筆,粗細變化容易掌握,也可用美工筆,筆身與紙面夾角大一些即可;行楷行草用美工筆,不但更加省力,筆畫的表現力也非常強。

筆墨精良,人生一樂。現代金屬加工工藝的進步,讓鋼筆有了更好的性能,低廉的價格也讓我們有了更多選擇,何嘗不是書法愛好者的幸事呢?

相關焦點

  • 從顧仲安和鄧散木鋼筆書法技巧,談鋼筆的類型與選擇
    但是這也情有可原,鄧散木先生上世紀四十年代作《鋼筆字範》之時,尚在使用蘸水筆,到顧仲安先生在八十年代,贏得鋼筆書法大賽金獎的時候,使用的應該是可以吸墨的鋼筆了。時過境遷,鋼筆的種類一直在變化,到今天出現各種金筆,各種航空材料用在鋼筆上,應該說鋼筆的種類大體上已經定型了,所以筆者今天就為大家講一講這些「細枝末節」的東西。
  • 1949初版的中國第一本鋼筆字帖《鋼筆字範》
    《鋼筆字範》是某黑龍江省博物館收藏的瑰寶之一。本書是上世紀40年代由鄧散木和當時著名的書法家白蕉合著出版,也是中國發行出版的第一本楷、行、草全面的鋼筆字帖,可謂開啟了硬筆書法之先河。此書全面細緻地介紹了鋼筆的執筆方法,楷書的基本運筆和鋼筆書寫筆法,精寫了楷、行、草的三體字範。
  • 1949初版的中國第一本鋼筆字帖《鋼筆字範》……
    《鋼筆字範》是某黑龍江省博物館收藏的瑰寶之一。本書是上世紀40年代由鄧散木和當時著名的書法家白蕉合著出版,也是中國發行出版的第一本楷、行、草全面的鋼筆字帖,可謂開啟了硬筆書法之先河。此書全面細緻地介紹了鋼筆的執筆方法,楷書的基本運筆和鋼筆書寫筆法,精寫了楷、行、草的三體字範。
  • 黑龍江省博物館展出首本鋼筆字帖 《鋼筆字範》
    新晚報 2010年10月09日 03時18分 【顯示字體:小 中 大】【列印】【關閉本頁】          哈爾濱新聞網訊 (劉冬冰 記者 趙猛/文 孫巖/攝)昨日,黑龍江省博物館展出鄧散木著《鋼筆字範》,本書是上世紀四十年代由鄧散木先生和當時著名的書法家白蕉合著出版,也是中國發行出版的第一本楷、行、草全面的鋼筆字帖,堪稱開啟硬筆書法先河之作。
  • 書壇怪傑鄧散木與人合著的《鋼筆字範》,是中國第一本鋼筆字帖
    鄧散木作為江南大書家蕭退庵的弟子,鄧散木的書法成就中最大的當屬行草書他是新中國成立後,我國首批簡化漢字推廣人之一,民國38年(1949年)初版的《鋼筆字範》,是中國第一本鋼筆字帖,由鄧散木與白蕉二人合作編寫的硬筆教程,這本書使鋼筆書法從實用升華到了藝術境界,對後來的硬筆書法創作的影響深遠。
  • 鄧散木和白蕉合作,寫下中國第一本鋼筆字帖,影響深遠
    和鄧散木一樣,也是近代知名的帖學名家。他的行草書,靈動自然,清新飄逸,真的是寫出了一般人不可及的魏晉風度。這種味道,可不是技法水平到了,就能寫出來的。 大致了解了上面這兩位書法高人之後,下面我們來欣賞一下,70年前,鄧散木和白蕉合作,寫成了這本楷書鋼筆字帖《鋼筆字範》,真好看。
  • 中國第一本鋼筆字帖
    這是由鄧散木和白蕉合著的一本《鋼筆字範》,出版於20世紀40年代,書中全面細緻地介紹了鋼筆的執筆方法、楷書的基本運筆和鋼筆書寫筆法、精寫了楷、行、草的三體字範,被譽為中國第一本鋼筆字帖。
  • 中國第一本鋼筆字帖,找到了
    《鋼筆字範》民國38年(1949)出版《鋼筆字範》於民國三十八年(1949)初版。從今天的目光審視《鋼筆字範》,其價值遠遠超過目前的一些硬筆字帖。平衡在《鄧散木白蕉鋼筆書法字範》中說鄧散木、白蕉二人從事的鋼筆書法創作是「開書法之紀元,樹藝術之別幟」。
  • ...書法先河:中國最早發行出版的第一本楷、行、草全面的鋼筆字帖
    《鋼筆字範》是20世紀40年代由鄧散木《鋼筆字範》 民國38年(1949)初版 基本運筆法
  • 中國歷史上第一本鋼筆字帖,出自書法大師之手,堪稱字字珠璣
    中國歷史上第一本鋼筆字帖——《鋼筆字範》,上海中央書局於民國三十八年向全國發行。殊為難得的是,這本字帖出自書法大師鄧散木、白蕉之手,堪稱字字珠璣,實屬經典之作。西風東漸,鋼筆傳入我國後,以其方便快捷而風靡開來。素來注重書法的士人們,此時不得不面臨鋼筆書法這一全新命題。傳統書法功力深厚的鄧散木、白蕉便開始了鋼筆書法的探索,多年心血,凝聚而成這本《鋼筆字範》。此書全面細緻地介紹了鋼筆的執筆方法、基本運筆,精寫了楷、行、草三體字範。
  • 這本字帖與眾不同,被書法界人士稱為:中國第一本鋼筆字帖
    鋼筆書法其實不是書法,是準書法!但是,高手的鋼筆書法,其藝術性依然很高!只是比他自己的毛筆書法弱了很多!筆法、章法、墨法上會弱很多!《鋼筆字範》於民國三十八年(1949)初版。新中國成立後,鄧散木先生是國家首批簡化漢字推廣工作者之一,當時廣泛的簡化字鋼筆字帖就是由散木先生親筆書寫的。
  • 「舶來品」鋼筆,不僅是時代的印記,更是文化的象徵
    白蕉 書法作品白蕉書法風採俊麗、揮灑自如的狀態,從尺牘翰墨中可以體會充分,其字風格俊逸、筆法精熟,將行雲流水般的書法表現得淋漓盡致。流暢中不失韻致,風逸蕭散而意趣高遠,而其鋼筆字並沒有受限於筆尖而丟失這分流暢風致。
  • 病痛纏身,鄧散木依然堅持書法篆刻,為藝術事業奉獻終生
    一九六一年,鄧散木右手腕受傷,不能握筆,此後間或以左手作書,刻印有時以錘鑿成。其中體現出鄧散木達觀的境界,非常人所及。鄧散木 臨散氏盤軸從鄧散木人生最後八年的足跡大致可以看出,在這悲苦的八年中,他是以常人難以想像的毅力承受著接二連三的毀滅性打擊。
  • 鋼筆筆尖分類 5種常見形狀鋼筆筆尖
    鋼筆筆尖分類 5種常見形狀鋼筆筆尖(1)標準型
  • 鄧散木,鋼筆寫王羲之行書《蘭亭序》,網友說:確定是鋼筆?
    主要是想和大家分享一下鄧散木用鋼筆寫的王羲之行書《蘭亭序》。別看是用鋼筆寫的,也是同樣的精彩。甚至有些網友看了之後說:確定是鋼筆?沒錯,這確實是用鋼筆寫出來的。只不過呢,鄧散木不光把結體特點給表達出來了,還儘可能地把王羲之的用筆細節給體現出來了。這種字,你放大了看,基本和我們用毛筆寫出來差不多。
  • 鋼筆筆尖選用
    對於許多人來說,選擇什麼樣的筆尖似乎是一件糾結的事。我們經常看到有人問到底買鋼筆應該選什麼筆尖好。
  • 鋼筆筆尖知識介紹
    鋼筆筆尖,可以說是鋼筆的最關鍵的部分,從細到粗,各種變化都有,一般最常見的鋼筆筆尖尺寸以"B(Broad粗)、M(Medium中粗)、FM(Fine-Medium中細)、F(Fine細)以及EF(Extra-Fine特細)"為主,由粗到細是 B > M > F >
  • 齊白石書畫院院長-湯發周分享:回眸鄧散木藝術人生的最後8年
    他嚴謹治學,著述豐厚,著有《篆刻學》《中國書法演變史》《書譜序譯註》《一足印稿》《糞翁印稿》《怎樣臨帖》《書法百問》《草書寫法》等十六種,《鋼筆字範》《鋼筆字寫法》《四體簡化字譜》等字帖近三十種。其中,《鄧散木印譜》收錄篆刻一千五百餘方。誠如所刻「孺子牛」一印,於方寸之間展現出大愛的境界與大家之風範。《篆刻學》是鄧散木幾十年間創作經驗和心得的總結。
  • 鋼筆小傳 筆尖上的品位
    該書於1651年在蘇黎世再版發行,書中寫道:「這種筆由內外雙層翎管組成,內部的翎管圓端有一個小孔,灌滿墨水後將另一頭的開口封閉,把這個翎管插入裝有筆尖的大翎管中,內部翎管的小孔與外面翎管削成的筆尖處在一條直線上,墨水的供應是通過擠壓翎管而完成的。」這種筆雖然沒有流傳開來,但這種筆中套筆的想法卻被之後的造筆工人採納,一直沿用到上世紀早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