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看完第三集臨冬城之戰時,會想起多斯拉克人的彎刀在一波大火中燃起,卻在遠處一個接一個熄滅的激動人心的場面。會記得席恩最終還是「回到」了史塔克家,小熊女殺死了一個衣櫃巨人,這是一個極具象徵意義的時刻,雖然很悲傷,但這就是權力的遊戲。
艾莉亞刺殺夜王——用那把曾經打算殺死布蘭的匕首救了他一命——真是讓人驚喜萬分。死亡人數很多,但每個人都深受感動,都是為人類存亡而戰,這也是這一集的一大主題。大熊以他想要的方式死去,保護他心愛的卡麗熙。貝裡克救了艾莉亞,這樣她就能救其他人了。埃德成為了第一個救山姆的人,他在這一集的大部分時間裡都躺在地上尖叫。它不是完美的。我以為雷加可能也死了,直到他出現在下周那集的預告片中。總的來說,龍的場景很難追蹤,尤其是空戰。由於動作通常都很黑暗,而且這集很暗所以龍很難分辨,一些有對比鮮明的馬鞍就好了——常常分不清誰是誰,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還有很多前面推測會Over的角色仍然站在最後。布蕾妮、波德瑞克、灰蟲、託蒙德,或者地下室裡的角色,都會在後面與色後中繼續戰鬥。考慮到衣櫃的規模和無情——尤其是在夜王完成了他標誌性的復活動作之後——我當時在想後面劇情走向,這不是人類全撲街了。但總的來說,儘管《臨冬城之戰》的拍攝規模之大,以及我們所聽到的關於這部電影拍攝55晚的無休止宣傳,《臨冬城之戰》還是超出了人們的預期。
自始至終,導演和該劇的創作者大衛貝尼奧夫(David Benioff)把鏡頭從一個角色跳到另一個角色,把這場激烈的戰鬥縮小到每個人戰鬥的畫面。反而很好地表現了出來當時場面的恐懼和絕望——獵狗的恐懼,灰蟲子沉重的呼吸——也被表現出來了,因為衣櫃湧過了最後一個障礙。據報導,導演觀看了《指環王》的戰爭場景,以判斷什麼時候會出現戰鬥疲勞,並尋找機會減少動作,讓暴力和失去的時刻更有意義。這一點在這一集的節奏中表現得很明顯,在激烈的戰鬥之後,伴隨著安靜的時刻和巧妙的過渡,展現了戰鬥的範圍,就像小熊女後,視野突然上升,加入了一場三天龍大戰。一旦劇情進入,這一集就變成了一部恐怖電影,艾莉亞在臨冬城圖書館裡躲避著衣櫃的糾纏,然後在衣櫃橫行的臨冬城走廊裡加入了恐怖的節奏,這有點像行屍走肉的畫面。恐怖和懸疑的機制在無情的戰場攻擊結束的地方重新出現,就像第二階段的敘事,給生存故事注入了一種新的發自內心的刺激。至於艾莉亞是如何熬過衣櫃橫行的走廊來拯救布蘭,或者說拯救全人類。我也會讓其他人來推測夜王的不懼怕龍焰後面可能暗示了他的血統等等,儘管我猜這已經不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