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
從你的全世界路過
我不在那兒上學,也不在那兒生活,只是短短的住了幾天,卻從南京站的牌子明晃晃的出現在眼前開始,每一個發梢都夢回金陵城。
因為蔣介石待宋美齡的浪漫,我有幸在滿是法國梧桐的街道裡,感受著這座城市莫名其妙的虛渺和前所未有的真實,恍惚間浮生若夢。
秦淮河
遠看這個河岸,商鋪林立,樓宇遍地,尋不得商女和《後庭花》的痕跡。
走進秦淮水邊,卻一不留神就讓古樸的白牆紅窗滿滿的鑽進眼睛裡,尤其當夜色四鄰,閃著昏黃燈光的小船飄進河水去,三兩好友觥籌交錯在熱氣騰騰的街底,倏爾秦淮並沒有如何的不近人情。
從歷史背後蕙質蘭心的皇后衛子夫到血寫桃花扇的愛國名妓李香君,再到孤芳自賞才色雙絕的董小宛,槳聲搖曳下的秦淮河,一代又一代風花雪月的故事,都在這兒默默流淌著。
南京大學
13年一部《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讓南大乾淨的操場和住著爬山虎的北大樓也有了青春的味道。
立在門口望校園,是站著兩行百年法桐,扯著鮮紅條幅的寬廣的街道,是90年代的林蔭單車,少年錦時。大路小徑彎彎繞繞,小禮堂落了青苔的銅鐘還能輕輕推出悶響,大禮堂披著陽光的外牆古樸斑駁悄悄存下了時光。
鼓樓一如往常,深邃厚重,靜謐悠揚。一眼看上去就知道它的不一樣。
先鋒書店
五臺山的先鋒書店,是不可不去的地方。
沒有醒目的路標,距公交地鐵站也不是那麼近,外表普通沒有修飾,只一個地下車庫的改裝和樹葉下灰底牌匾上幾個白字。
推開門滿懷的清涼,角落裡的紅色郵筒和明信片讓人遙想起遠方,向上長長的樓梯也沿途都是書籍的風光,嵌在地上的十字架「大地上的異鄉者」寓意精神尋覓的故鄉,麻繩串起的明信片牆來自各個地方,載著形形色色的故事和忽明忽暗的過往。
「最美書店」,從來不是徒有其名。
1912街區
城市中心,總統府的城牆外,幾排青灰色的民國建築錯落有致,格外引人注目。
1912,名起於1912年1月1日,以此懷念歷史,而那些舊時的磚瓦也心照不宣藏下所有動蕩的年月。
從長江路進去,街區的懷舊氣息與現代風尚摻在一起,撲面而來。扎堆的卡通人偶古靈精怪,散落在每一處也添了許多可愛,菸灰色的牆面滄桑典雅,勾勒出的白色磚縫倒像一種修飾。
白晝恬靜,炙烤著的路面鮮少有人,黑夜聒噪,酒吧的霓虹分外妖豔,它們在這裡融為一體,燈紅酒綠,車水馬龍。
寫在後面:
讓我留在你身邊
很多人都說,喜歡一座城市,是因為這座城市有對你很重要的人。
因為這個人,你走他走過的路,去他去過的地方,吃他吃過的東西,呼吸有他味道的空氣。
看遍所有他歷數的風景。一座橋,一塊瓦,秦淮的水聲,烏衣巷的燈影,子廟深處的桃葉渡,雞鳴寺四月的櫻花,南大盡頭的後山,先鋒印了「書」的紙袋……
我們一直在感嘆南京和南京存在過的人
頤和路的民國縮影是整個城市的積澱
總統府的大門和紅色柱子帶你走回那段徵程
夫子廟裡盤曲的樹幹和玄武湖旁變形的城牆
都在說著自己的故事
南京從來不是一座洋氣的城市
每一步踩下的泥土裡都不知埋葬了多少陳年舊事
她有很多低矮的陳舊的建築
曲折的荒蠻的巷子
有落寞的角隅,有沉悶的空氣
但她卻適合生活
足夠的浪漫,有完整的歸屬感
支配你
「對漂泊感保持忠誠,既要煙火也要生活」
南京六朝古都
後世金陵
一座有光影又有歷史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