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瑞生:揭開五臺山普壽寺神秘的面紗

2020-12-21 中國日報中文網

你可能到過五臺山好多次,但你未必邁進過普壽寺的大門。作為中國最大的尼眾佛學院,普壽寺是不向遊人開放的。從2012年到現在的4年時間裡,我一直試圖對它進行採訪,始終未能如願。然而功夫不負有心人,今年5月10日,農曆四月初四,據說是文殊菩薩的聖誕,普壽寺舉行隆重的文殊菩薩聖誕祈福法會,同時舉辦世界智慧日文化節,我受主辦方邀請,作為嘉賓,堂而皇之地走進了它莊嚴的大門。


普壽寺莊嚴肅穆的漢白玉大門。孫瑞生 攝

在五臺山臺懷鎮大大小小上百座寺院中,普壽寺一直保持著它聖潔而高貴的形象。每當旅遊旺季到來,其它寺院無一不是遊客爆滿、香火旺盛,唯獨普壽寺堅守著「佛門淨地」的清靜與尊嚴。因為這裡有常年出家修行和研習佛學的比丘尼六七百人,短期參學的三四百人,總數達上千人之眾,她們經不起外界的打擾。人們之所以對普壽寺心存敬仰和神秘,就是衝著它的這種淡泊和修為,據說這裡的尼眾嚴格遵守著佛家的清規戒律,過著「超凡脫俗」的生活。

此次來到普壽寺,我們被高規格地安排在寺院對面的護法苑居住,這裡平時應該是居士和信眾們住宿的地方,可以算作普壽寺的招待所了。既然來了,我就想遵守寺院的規定,好好體驗一下比丘尼們的生活。


普壽寺的比丘尼雙手合十準備早齋。孫瑞生 攝

早晨6點鐘,我趕上了五觀堂的第一撥早齋,只見剛剛上完早課的尼眾列隊步入堂內,她們表情嚴肅,步履輕盈,沒有一人交談說話,聽說她們凌晨三點多就已經起床了。

五觀堂偌大的餐廳一次可容納三四百人用餐,比丘尼們在長長的桌邊依次落坐,坐姿端正,雙手合十。每個比丘尼面前擺著一隻紫砂飯缽、一隻搪瓷菜碗、一個小木勺、一副筷子、一把小刷和一塊橘黃色的小毛巾。待所有比丘尼坐好後,負責分飯的沙彌尼往缽中和碗中添飯加菜。早齋一般是粥、饃和一小份鹹菜、一小份熱菜。飯菜不夠可以再要,但不能有絲毫浪費。整個用餐過程也幾乎不發出任何聲音。用餐完畢大家各自用少許清水把缽碗擦洗乾淨。從儀式一般的用齋過程我們完全能夠體會到佛家對食物的敬重,正是「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

聽說佛教中有「過午不食」的說法,因此普壽寺的比丘尼們一天只吃兩頓飯,午齋上午11點開始,有米飯和麵食,飯菜要比早齋豐富一些。

我從小想像僧人們的生活,就是在寂靜的寺院裡,身披袈裟,青燈黃卷,整天敲著木魚,閉著眼睛,念著單調重複的經書。我一直納悶:他們放著好好的生活不過,為什麼要選擇出家呢?尤其是那些尼姑們,她們是不是生活中受到了挫折、遭遇了不幸,從此看破紅塵;抑或她們無親無故,得不到世間的關愛,便遁入空門。此次來到普壽寺,我感到自己之前的認識太過膚淺。事實上,佛門絕不是人生挫折的避風港,也不是與世隔絕的悲苦地,那些出家的人也絕非等閒之輩。


普壽寺尼眾在文殊聖誕祈福法會上誦經。孫瑞生 攝

「她們不是出於浪漫,也不是厭世,完全是追求一種信仰,是選擇一種屬於自己的生活方式。」一位來自河北保定的居士對我講。

我們從普壽寺住持、同時也是五臺山尼眾佛學院院長如瑞法師的傳奇人生就能夠驗證這位居士的說法。

今年59歲的如瑞法師堪稱五臺山的高僧大德,1991年,如瑞法師懷揣105塊現金來到當時還是一座破廟的普壽寺,經過25年的四處化緣、不懈努力,終於把普壽寺建成如今高大氣派、可容納千人學習修行的佛學院。在五臺山,乃至中國佛教界,如瑞法師都是非常有名望而且受人尊敬的,她的信眾遍布全國各地,許多信眾講起她的功德常常淚流滿面。可是我始終不解的是,1981年,24歲的如瑞法師剛剛走出大學校門,當了一年的老師,為何就選擇出家了呢?

「我從小受家庭的影響,很小的時候在家裡聽到大家講得最多的就是通願老法師。我的父母、姑姑,他們都信佛,都是通願老法師的弟子,說起老法師來,那表情滿是崇拜和虔誠。」在普壽寺法堂二樓,我非常難得地坐在如瑞法師面前,聽她娓娓道來。


普壽寺住持如瑞法師(中)行色匆匆穿過院內。孫瑞生 攝

恕我孤陋寡聞,有生以來第一次知道中國四大名尼之一——通願法師的名字。據說,通願法師原本是官宦人家的大小姐,北大畢業之後因聽了兩年《華嚴經》,深有省悟,頓發出世之願。1940年披剃出家,潛心修持佛法。

「我打小記性特別好,雖然不知道這個老法師的概念是什麼,但我一心想著,長大了一定要看看老法師到底是個什麼樣子,是不是像神話故事裡的白鬍子老頭,我拉拉他的衣角,他就升空了,我也就隨著他升到天上去了。」

如瑞法師幽默詼諧的講解和天真浪漫的回憶拉近了我們之間的距離,我絲毫感覺不出她是一位出家人,也不是原來想像中嚴厲的住持,而更像一位和藹的老師,在給我講她兒時的故事。

「大學畢業後,我終於見到了通願法師,我們之間有一種與生俱來的緣份,其實我從小的願望是當一名教師,教書育人,但老法師的人格魅力讓我經受不住誘惑,其間我在四川遇到了生命中的第二位恩師隆蓮法師,在她們兩位的感召下,我決定出家了。」

如瑞法師平靜的敘述解開了我心中的疑團,她的出家如此簡單,遠沒有我想像的那麼複雜,我覺得她從小就是一個特別聰慧的人,悟性高,有主見,敢擔當。於是,天降大任於斯人。1991年,通願法師往生,臨終前她摸著如瑞的頭囑咐她,要在五臺山建十方尼眾的道場。

如瑞接下了這副重擔,她用20多年的時間,也是一生中最美好的時光,來完成老法師的遺願和囑託,歷盡艱辛,備嘗苦難。

在始建於北宋時期、歷經一千餘年風雨而早已殘破不堪的廢墟上,新的普壽寺以嶄新的面目出現在世人面前。新建的普壽寺坐北面南,佔地面積19988平方米,有法堂、觀堂、鐘鼓樓、東西配樓以及氣勢雄偉的大雄寶殿等殿宇。作為一座在佛教界享有盛譽的女子佛學院,寺內不僅有戒學部、華嚴部、律嚴部、後勤部等主要修學堂口,還有投影儀、LED顯示屏、電子閱覽室等現代化的教學設備。佛學院信奉「華嚴為宗、戒律為行、淨土為歸」的修學宗旨,教學中以戒律為主線,輔以漢傳、南傳、藏傳三大語系佛教教理,並鼓勵學僧「發心讀完大覺書,立願行盡佛子事」,多年來為佛教界培養出大批「具足威儀幢相、講求真學實行」的弘化、管理以及學術研究型僧才。


如瑞法師在智慧論壇上作精彩演講。孫瑞生 攝

如瑞可以說超能力、超水平地完成了通願老法師的遺願,她與普壽寺不可分離地成為中國佛教界的一個標杆。如今,她以普壽寺為道場,在戒律修行、弘揚佛法的同時,也希望天下所有人都過得快快樂樂、開開心心,於是她向全世界發出倡議,將每年文殊菩薩聖誕(農曆四月初四)定立為世界智慧日。

「五臺山是文殊菩薩的道場,文殊菩薩是智慧的化身。世界不能沒有陽光,人類不能沒有智慧。用文殊智慧點亮世界、指導人生,讓人生變得有意義、有價值!」如瑞法師的倡議得到了社會各界的熱烈響應。

「智慧也就是讓人們反觀內心、認識自己,放下焦慮盲求,回歸恬然淡泊。」5月10日下午,在普壽寺舉行的智慧論壇上,如瑞法師富有感染力的演講贏得了廣大信眾和嘉賓的熱烈掌聲。

關於作者:孫瑞生,中國日報山西記者站站長

相關焦點

  • 五臺山最神秘的寺院,中國比丘尼最多的「普壽寺」
    去過五臺山的朋友們都會發現在臺懷鎮眾多寺院中有一個很低調很神秘的寺院,那就是普壽寺。走到普壽寺門口時,就能看到一個非常莊嚴肅穆的漢白玉牌樓,下層是青磚砌築的臺階,上層為單簷五脊頂,一正門四側門,正面有一書有「普壽寺」三字的石匾。而山門兩側牆上則寫著「莊嚴國土,利樂有情」。
  • 忻州景區——五臺山之普壽寺(尼眾佛學院)
    來源:吳傑強無極攝影忻州景區——五臺山之普壽寺(尼眾佛學院)吳傑強 圖普壽寺坐落於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首——在五臺山眾多的寺院中,低調的普壽寺向來引人注目。因為,亞洲最大的女子佛學院——五臺山普壽寺尼眾佛學院,就建在這個神秘的寺廟內。歌手李娜就是在普壽寺剃度出家的。它成立於1992年。1998年,經中國佛教協會批准,該學院隸屬於中國佛學院,更名為「中國佛學院五臺山尼眾佛學院」。現(2012年)任院長是如瑞法師。作為僧人出家修行和研習佛學的地方,寺內目前(2012年)有學修者1000多人。
  • 美麗中國寺院之五臺山-普壽寺
    五臺山普壽寺,坐落於臺懷鎮東莊村南端,創建於宋元佑年間,普壽寺屬於大華嚴寺的一部分,清代重修,相傳藏地大喇嘛在此講經半年。是亞洲最大的女子佛學院。作為尼眾出家修行和研習佛學的地方,普壽寺除了一些法會或是活動時經邀請可以進入,平時大門是常年緊閉的,也謝絕所有遊客的參觀。
  • 【大美忻州】五臺山普壽寺
    點擊播放 GIF 0.3M普壽寺位於臺懷鎮寺廟集群中心,大白塔北約二公裡的公路旁邊。昔日一片荒涼廢棄的養老院的基礎上,現已建成五臺山一塊氣勢宏偉的莊嚴道場,成為一座聞名中外的尼眾佛學院,學員遍布中國大陸及東南亞各國,有力地提升了五臺山在當今中國佛教界的地位和品位。普壽寺原是創建於北宋的一座古剎,寺中還有800多年前金泰和二年建尊勝陀羅尼石經幢,上刻「故恩公唯識鈔主功德」等字樣。
  • 亞洲最大女子佛學院五臺山普壽寺:尼眾過千生活豐富
    中國現存最大寺廟群五臺山腹地,神秘的普壽寺及出入其中的尼眾向來引人注目。亞洲最大女子佛學院便建於此,作為一所女僧人出家和修行的高等佛教學府,目前共有尼眾1300多人。&nbsp&nbsp&nbsp&nbsp晨鐘暮鼓,誦經念佛。每日兩餐,過午不食。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這座佔地7000多平方米的學院內,亭臺矗立,長廊迴旋,剛剛經過雨水洗滌,一切如新。
  • 五臺山的普壽寺
    在中國最大的尼姑庵是五臺山的普壽寺。下面大家不妨和小編一起深入了解普壽寺吧!中國最大的尼姑庵普壽寺位於山西省的五臺山,五臺山是知名的中國佛教聖地之一,普壽寺就位於五臺山的腹地深處,佔地面積19988平方米,始建於北宋時期,在清朝得以重建,是中國的歷史文化古寺之一,在中國的佛教歷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 全國最大的尼眾佛學院——五臺山普壽寺
    普壽寺,坐落於山西省五臺山市臺懷鎮東莊村南端,是臺懷鎮東北地區的中心地帶,創建於北宋,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重建,復建於1991年9月,至今已有將近十七年的歷史,並於當年由如瑞法師、妙音法師創辦中國五臺山尼眾律學院。  在五臺山道場最鼎盛時期,這裡曾是大華嚴寺的組成部分。後來,大華嚴寺更名為大顯通寺,加之道場逐漸式微,大顯通寺又分離出若干個小寺院,普壽寺即為其中之一。
  • 五臺山普壽寺如瑞法師開示佛緣
    如瑞法師講法五臺山普壽寺如瑞法師,生在山西太原的佛教徒家庭,一出生便得通願法師加持,大學畢業後什麼因緣促使她來到五臺山削髮為尼?二十餘載不懈努力,普壽寺如何建十方尼眾道場?她的「以戒律為師,開啟智慧法門」的修行主張,得到佛教界廣泛認可。清規整肅的普壽寺何以成為中國佛教道風的典範?本期《文化大觀園》帶您走進當今中國最具備威儀的尼眾寺院,聆聽如瑞法師開示。
  • 五臺山普壽寺「佛緣之路」心願加持法會舉行
    五臺山普壽寺舉行「佛緣之路」心願加持法會五臺山普壽寺年7月9日晚8點,在著名尼眾道場普壽寺千人大雄寶殿舉行。2011年年底,正式掛牌為五臺山尼眾佛學院。作為比丘尼僧團,道場常年宣講戒律。如瑞法師還根據新時代對僧伽教育的新要求,立足於普壽寺的實際情況,規劃了「三加一」僧伽教育工程:「三」是指三個組織:普壽寺、大乘寺、菩提愛心協會;「一」是指愛心協會承辦的一個慈善事業——清泰老人贍養園。
  • 中國最大的尼眾道場——五臺山普壽寺
    普壽寺坐落於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首——五臺山,位於臺懷鎮中心地帶,東靠玉帶般秀麗的清水河,西倚靈鷲樣壯美的菩薩頂,南近聳立雲端的大白塔,北望「華北屋脊」的葉鬥峰。俯觀其形如蓮花蕊,仰視其勢如獅子吼。早在宋元佑年間,普壽寺屬於大華嚴寺的一部分。後來由於種種因緣,此道場逐漸式微。清代重修,相傳藏地大喇嘛在此講經半年。普壽寺自建寺以來,1991進行翻修,確立了願老法師倡導的「以華嚴為宗,以戒律為行,以淨土為歸」修學宗旨,建構了系統規範的管理運作機制與尼眾教育體系。為佛教界培養了一批批愛國愛教、如法如律、具足威儀幢相、講求真學實修的僧才。
  • 五臺山普壽寺2018年安居班招生簡章
    在黨和政府的關懷下,在山西省佛協、五臺山佛協的支持下,普壽寺已成功舉辦了二十一屆安居班。其宗旨是為培養有道德、肯發心,以護持正法為己任,有學有修的優秀僧人。現根據五臺山普壽寺寺情況,招收2018年安居生,具體招生情況說明如下:一 、報名條件1、年齡在45周歲以下的比丘尼,品德端正、六根具足、身體健康,無傳染病及其它隱性疾病。
  • 《揭開神秘西夏的面紗》正式出版
    《揭開神秘西夏的面紗》正式出版每日甘肅網11月11日訊據蘭州晚報報導 「神秘的西夏,被這本書揭開了神秘的面紗!」第一部專門關注西夏和西夏學、忠實記錄西夏考古發現、文物保護狀況,展示西夏學研究成果的圖書《揭開神秘西夏的面紗》,日前由甘肅文化出版社出版。
  • 山西五臺山普壽寺隆重舉行上梁祈福法會(圖)
    建設中的普壽寺    建設中的普壽寺    普壽寺住持如瑞法師主法    上梁法會佛教在線山西訊 近日,山西普壽寺隆重舉行上梁祈福法會。普壽寺住持如瑞法師為法會主法。五臺山普壽寺,坐落於山西省五臺山市臺懷鎮東莊村南端,創建於北宋,1908年(光緒三十四年)重建後,獻於十三世達賴喇嘛,成為五臺山十大黃廟之一。1991年由如瑞、妙音兩位法師創辦中國五臺山尼眾律學院。新建的普壽寺坐北面南,佔地面積一萬九千九百八十八平方米。
  • 五臺山普壽寺安居班2017年招生簡章
    在黨和政府的關懷下,在山西省佛協、五臺山佛協的支持下,普壽寺已成功舉辦了二十屆安居班。其宗旨是為培養有道德、肯發心,以護持正法為己任,有學有修的優秀僧人。5、安居結束後,經過鑑定合格者,可繼續在普壽寺三加一護持學習。對成績符合要求,但不遵守學院規章者,取消學習資格。對成績不符合要求,但道德品質好,可適當考慮留寺。
  • 五臺山普壽寺:華嚴境中的尼眾佛學院,行解並進、定慧雙修的道場
    五臺山普壽寺是上通下願老法師的弟子如瑞法師、妙音法師秉承師父遺願,在一片廢墟上復建起來的十方尼眾道場,同時也是中國最大的尼眾佛學院。特別感謝:普壽寺的法師慈悲分享照片。南無阿彌陀佛!普壽寺的中軸線上第二重殿即是大雄寶殿,這也是五臺山天暖以後,寺院尼眾早晚課誦、主做佛事的大殿(天氣轉冷時會將日常功課
  • ...青藏高原李娜出家前照片曝光 1997年李娜在山西五臺山普壽寺出家
    青藏高原李娜出家前照片曝光 1997年李娜在山西五臺山普壽寺出家時間:2016-04-05 23:22   來源:舜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美豔!青藏高原李娜出家前照片曝光 1997年李娜在山西五臺山普壽寺出家 李娜1963年7月25日生於河南,憑藉《青藏高原》、《好人一生平安》、《苦籬笆》、《嫂子頌》、《女人是老虎》、《走進西藏》成為家喻戶曉的著名歌手。1997年,李娜在山西五臺山普壽寺出家為    原標題:美豔!
  • 法會—五臺山普壽寺舉行釋迦牟尼佛出家日紀念法會
    五臺山普壽寺舉行釋迦牟尼佛出家日紀念法會五臺山尼眾佛學院院長、普壽寺住持如瑞法師親臨主法如瑞法師為大眾慈悲開示僧眾誦經>禮拜諸佛佛教在線五臺山訊 2015年3月27日(農曆二月初八),適逢本師釋迦牟尼佛出家日,山西五臺山普壽寺在法堂舉行了隆重的慶祝法會,五臺山尼眾佛學院院長、普壽寺住持如瑞法師親臨主法。
  • 圖說藏醫藥:揭開藏醫藥的神秘面紗
    在許多人看來,藏醫與藏藥充滿了神秘色彩與巨大的吸引力。10月上旬,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組織的中央主流媒體新聞調研中,記者深入西藏自治區藏醫院,對藏醫藥的傳承與發展情況進行了深入調研,向大家揭開藏醫藥的神秘面紗……藏醫特色療法——角吸 資料圖藏醫藥的第一層面紗——特色診療藏醫傳統特色療法就是以外治為主,藉助器械和藥物,從體外實施治療的疾病治療方法。
  • 法會—五臺山普壽寺舉行通願法師往生20周年追思法會
    通願老法師德相 如瑞法師拈香主法 追思法會現場佛教在線五臺山訊 2011年2月22日(農曆正月二十日),是山西五臺山普壽寺通願老法師往生二十周年紀念日普壽寺舉行了隆重的悼念追思法會。當天清晨,普壽寺憶恩堂裡已是燈火通明,前來參加念佛的僧眾和居士穿戴整齊,匯聚在憶恩堂內。大眾輪流24小時不間斷地念佛,木魚聲聲,佛號悠悠,寄託著四眾弟子對通願老法師深深地懷念與哀思。上午8點40分,紀念追思法會正式開始。爐香乍熱之時,僧俗二眾共誦《阿彌陀經》,繼而稱念彌陀聖號,普壽寺住持如瑞法師、妙音法師拈香主法,儀式莊嚴而隆重。
  • 2019五臺山世界智慧日普壽寺廣場文殊菩薩聖誕法會如期舉行!
    2019年5月8日(農曆四月初四),適逢文殊菩薩聖誕,五臺山普壽寺將啟建文殊菩薩聖誕法會,真誠邀您共赴文殊法筳,感受文殊道場的莊嚴與殊勝!普壽寺坐落於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首——五臺山,位於臺懷鎮中心地帶,東靠玉帶般秀麗的清水河,西倚靈鷲樣壯美的菩薩頂,南近聳立雲端的大白塔,北望「華北屋脊」的葉鬥峰。俯觀其形如蓮花蕊,仰視其勢如獅子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