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高位截癱青年臥床18年寫成63萬字小說

2020-12-21 環球網

都海成的媽媽在為他擦拭身體。 張海雯 攝

中新網西寧2月24日電 題:青海高位截癱青年臥床18年寫成63萬字小說

作者張海雯

記者看到都海成時,他正平躺在床上,側著臉,左手舉過腦袋,用手指和手掌間的縫隙夾住特製的鉛筆,一下一下地敲擊放在臉旁的電腦。5年來,都海成就是這樣不斷重複這幾個動作,一個字一個字地敲出了一部63萬字的小說《追夢》。

都海成出生在青海省湟中縣的一個小村莊。因為家庭貧困,都海成高中便輟學打工補貼家用。

想通過讀書改變自己和家庭命運的夢想破碎,都海成準備尋找其他出路,可是意外卻先一步降臨。1999年,19歲的都海成因為意外溺水致使高位截癱,脖頸以下失去知覺,餘生只能在床上度過。

都海成用鉛筆在電腦上打字。 張海雯 攝

想起當年那場意外,都海成說,19歲人生才算剛剛開始,而老天卻已經給他判了刑。

不願接受事實的都海成,想到了輕生。「可笑的是,我連結束自己生命的能力都沒有。」全身不能動彈,都海成便開始絕食。

看著絕望的兒子,都海成的母親說:「只要我們活著,你就能活著。」在家人的關愛下,都海成放棄了輕生的念頭。

都海成用沒有知覺的雙手寫字。 張海雯 攝

之後,朋友來看都海成時帶了一些書籍,都海成的生活因此開始發生改變。都海成說:「書中的一些話深深地吸引著我,讓我開始思考。」

「就這麼堅持了七八年,讀了將近100多本書,慢慢就感覺跟以前不一樣了。」都海成開始在腦海中虛構一些故事,逐漸便有了寫小說的想法。

日思夜想,都海成決定行動。2010年,都海成花了一年的時間構思小說,然後開始練字。儘管家裡人覺得不可思議,但還是給他準備了紙筆。

剛開始,都海成嘗試用嘴咬著鉛筆寫,發現行不通,都海成便用兩個手背夾著鉛筆寫字。都海成告訴記者:「記得有一次練字,因為不能控制力度,鉛筆滑下來戳到眼睛,差點戳瞎,掛了好幾天點滴才見好。」也因此,家裡人曾勸他放棄,但他依然堅持了下來,直到寫完了小說的大綱。

寫大綱容易,可要用沒有知覺的雙手寫數十萬字的小說卻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為了完成都海成的夢想,家裡人湊錢為都海成買了一部二手筆記本電腦,可這也沒比寫字好出多少。

都海成已經出版的小說《追夢》。 張海雯 攝

「剛開始手都夠不到鍵盤,就想了個辦法用鉛筆敲打,為了防滑,又剪了橡膠手套的指尖扎住鉛筆一頭。」

從構思小說到練習寫字再到小說出版,都海成整整花了近7年時間。2017年1月底,小說在社會各界的幫助下成功出版。

一晃18年過去,看著都海成一步步將小說寫完並出版,家人高興又欣慰。都海成的妹妹都文梅告訴記者,這兩天,她和丈夫成了快遞員,每日幫著都海成四處送書、賣書。都文梅說:「這一路特別艱辛,他走過來不容易,作為親人,會盡力幫他圓夢。每賣出去一本書就是對他多一份的安慰。」

現在,都海成的第二部小說即將定稿,他說:「人可以一無所有,但不能一無是處」。(完)

相關焦點

  • 高位截癱他用竹竿敲出 18萬字小說
    「我躺到床上已經11年了。」郭永衛說,2006年7月,在福建打工時意外受傷頸椎關節骨折,胸部以下從此完全失去知覺,造成終身殘疾——高位截癱。    「醫生為我做手術後,我一直堅信自己能重新站起來。」郭永衛說,回到家後的時間裡,他堅持鍛鍊,希望自己能快點好起來,但殘酷的現實還是沒能讓他重新站起來,唯一能活動的只有一雙胳膊,雙手至今只能拳握不能動彈,更別說雙腿。
  • 暖聞|河南一截癱小夥寫出18萬字小說:靠竹竿在電腦上敲字
    暖聞|河南一截癱小夥寫出18萬字小說:靠竹竿在電腦上敲字 高志強、牛靜芳/大河報 2017-02-22 15:31
  • 男版「張海迪」,高位截癱後他用竹竿敲出18萬字小說
    今年34歲的郭永衛,11年前在福建打工時意外受傷頸椎關節骨折,胸部以下從此完全失去知覺,造成嚴重的終身殘疾——高位截癱。他從一個身體健壯的小夥子,變成一輩子需要人時刻照顧才能活著的殘疾人,郭永衛無法面對這個現實,一度患上了焦慮症,2009年郭永衛的一位朋友送給他一本《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書籍,從此他找到了心靈的慰藉,他一下讀了十幾遍。
  • 河南一截癱小夥寫出18萬字小說:靠竹竿在電腦上敲字
    大河報2月22日消息,湯陰縣 任固鎮 趙莊村的 郭永衛 今年35歲,11年前在工地發生意外導致胸部以下高位截癱,11年後他以筆為劍,對命運進行抗爭,將自己的經歷寫成故事,兩年創作出18萬字的小說。由於身體原因他需要藉助一根小小的 竹竿 在電腦上敲字,現在那根 竹竿 已經被磨得油光發亮了。近日,記者對 郭永衛 進行了專訪,了解了他背後的故事。
  • 身殘志堅的青年作家都海成新作《醒》被譽為 青海版《平凡的世界》
    都海成是青海省湟中縣共和鎮河灣村一位高位截癱的殘疾人,20年前的一場意外,讓他躺在床上至今。他樂觀向上、自強不息、憑著堅強的毅力,用萎縮的雙手夾著鉛筆敲打鍵盤,耗時七年,寫出了一本63萬字的長篇小說《追夢》,2015年成功出版。都海成自強不息的精神不僅震撼了所有的讀者,也給很多人樹立了榜樣。如今,都海成的第二部小說《醒》也即將由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
  • 湯陰縣殘疾小夥兩年寫出十八萬字小說
    □記者高志強牛靜芳通訊員宋豔麗文圖本報安陽訊湯陰縣任固鎮趙莊村的郭永衛今年35歲,11年前在工地發生意外導致胸部以下高位截癱,11年後他以筆為劍,對命運進行抗爭,將自己的經歷寫成故事,兩年創作出18萬字的小說
  • 男子受傷癱瘓 兩年用竹竿敲出18萬字小說
    今年年初,微言薄語發布了《民工高位截癱寫小說 用竹竿敲十八萬字》的文章,引起數十萬讀者的關注,都為這位身殘志堅小夥的精神所感動,郭永衛的故事也被當地廣為流傳,許多愛心人士出手幫助他解決了康復器械,也有許多讀者給他發來信息鼓勵他,讓郭永衛更加堅定了寫作的信心。
  • 當代保爾張海迪:高位截癱卻自學成才,15歲懸壺濟世活成了傳奇
    張海迪,被稱為「當代保爾」,身體高位截癱卻自學成才,成為億萬青年的好榜樣,她的事跡激勵了無數迷茫掙扎的人。高位截癱的別樣人生「高位截癱」這四個字帶著冰涼和殘忍的意味,相信大多數人聽到這四個字會產生害怕和憐憫的心境,但是這樣可怕的事情就真實地發生在張海迪的身上。
  • 許昌女子高位截癱12年後懷孕 她只想生下孩子……
    2003年的一場車禍,讓當時只有16歲的董曉燕成了一名高位截癱患者,然而她萬萬沒想到,自己在臥床長達12年之後,竟然意外懷孕了!△《都市報導》:我想有個家 有個寶寶的家命運殘酷女子12年前高位截癱在許昌禹州市神林店村,今年28歲的董曉燕已經懷有9個月的身孕,對於她和她的丈夫來說,能夠懷上孩子,實屬不易,是件天大的喜事。
  • 高位截癱的武術大師韓志超(組圖)
    更令人難以置信的是,韓志超竟是一個自17歲起就高位截癱的殘疾人。  一個高位截癱的人是怎樣創拳、收徒授藝,並把拳法發揚光大,最終成為一代聲震武林的掌門人的?  1. 17歲高位截癱曾試圖絕食自殺  1946年5月,韓志超在滄州市區內的一個武術之家降生了。
  • 老農用4年守夜時間寫成30萬字小說
    可住在南岸綠州龍城小區的朱樹鵬一幹就是4年。守夜的4年裡,深愛寫作的老朱一邊上夜班,一邊悄悄地寫成了30萬字的長篇小說《茶竹恩仇記》。   靈感來自「十面埋伏」   朱樹鵬今年66歲,是永川區陳實鎮盧家巖村的農民。儘管大半輩子都在幹農活,老朱卻一直想寫一本小說。
  • 華裔作家創奇蹟戰勝高位截癱和癌症,新作記錄對抗病魔傳奇經歷
    55歲那年,華裔作家柯兆龍三次直面死神,在高位截癱後又因癌症不得不全胃切除。然而,憑藉著頑強毅力和刻苦訓練,他不僅戰勝了癌症,還重新站了起來。今年,60歲的他剛剛出版了長篇非虛構作品《扼住命運的咽喉》,記錄下自己向命運宣戰的傳奇經歷。
  • 浙大成功讓高位截癱患者「用意念」吃東西
    浙大成功讓高位截癱患者「用意念」吃東西  黃琨 • 2020-01-17 10:45:39 來源:前瞻網 E2067
  • 高位截癱的63歲老人以布帛束筆「綁手而書」,用筆險絕精到
    高位截癱的63歲老人以布帛束筆「綁手而書」,用筆險絕精到張錫庚「書法作品是我的孩子,孩子是我的靈魂,靈魂來源於我的生命。」將書法事業融入整個生命的張錫庚,以一手漂亮獨特的書法作品斬獲首屆國展行書一等獎、蘭亭教育獎等獎項,他曾被評為首屆「蘭亭42人」、「中國書法2006十大年度人物」,成為當時書壇矚目的青年。
  • 湖北啟動「暖心四件套」計劃,關愛重殘臥床患者
    楚天都市報9月24日訊(記者周萍英 通訊員陳思)24日,湖北省慈善總會「『暖心四件套』——重殘臥床患者關愛計劃」項目啟動,荊門截癱殘疾人馮其良成為首位受助者。他收到一張護理床、一張沐浴床、一年量尿不溼和一年量醫用床單,該項目將為全省100戶重殘困難家庭送去愛心與幫助。
  • 七旬老村醫10年用毛筆寫作 寫成2萬字七言詩小說
    七旬老村醫10年用毛筆寫作 寫成2萬字七言詩小說 2016-05-13 15:31:45  記者 張紅中 攝  丹鳳縣庾嶺鎮黃坪村74歲老村醫黃治全10年堅持用毛筆寫作,終於寫成少見的七言詩小說《一對鴛鴦夢》,令當地群眾感嘆不已。
  • 河南衛輝一女子在床上一趴就是18年,丈夫日夜守候,往事不堪回首
    上樂村鎮宋村胡秀梅,如今臥床已有18年時間,全靠丈夫精心照料。12月23日,記者來到上樂村鎮宋村焦志華家中,看望因意外車禍導致高位截癱的胡秀梅,58歲的胡秀梅只能趴在床上,這一趴就是18年。由於高位截癱,胡秀梅吃喝拉撒全都是在床上,下半身無知覺,每天靠導尿管進行導尿……這樣一堅持,就是18年。往事不堪回首,難以讓人想像他們曾經經歷過的痛苦和黑暗。焦志華告訴記者,當年,妻子胡秀梅癱瘓後手術費花了八九萬,如今還欠下四萬元外債尚未還清,現在的生活只有靠家裡六畝地和打零工,勉強維持生活。這一切重擔都壓在了60歲的焦志華肩上。
  • 【榜樣】高位截癱老人書寫「筆墨奇緣」 ——蘇玉玲:我坦言 我曾...
    榜樣人物介紹蘇玉玲,北京市勞模,高位截癱,7歲住進救濟院,醫生判定只能活到23歲。她卻以一種頑強的毅力,戰勝困難。蘇玉玲今年65歲,因7歲時意外受傷導致高位截癱。年少時,家裡爸爸早逝,孩子又多,媽媽不得已把她送進福利院。年幼的她聰明好學,因為身體不便,看到別的小朋友有學上,羨慕不已,於是暗暗下功夫自學文化。因為喜歡書畫,又恰逢良師指導,苦練了10多年後,蘇玉玲終於有了一些成績,在一本《大眾健康》雜誌上刊登了一幅小畫,並自述學畫的樂趣。
  • 高位截癱的「手工能手」—— 「只要雙手還能動 我就不會放棄希望」
    高位截癱的「手工能手」—— 「只要雙手還能動 我就不會放棄希望」 2020-09-22 08:00:02   來源:蕪湖新聞網
  • 中南大學教授金展鵬在長沙逝世,享年82歲,脖子以下高位截癱,被譽為...
    本報訊 脖子以下高位癱瘓,中南大學教授金展鵬被譽為「中國霍金」,11月28日,中南大學官方微博發布訃告稱,金展鵬教授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11月27日18時15分在長沙逝世,享年82歲。此前,金展鵬教授雨中坐輪椅前往實驗室的畫面曾在中南學子的朋友圈刷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