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英雄惜英雄 黃光裕、陳曉誰才是國美電器殺手

2020-12-08 中國經濟網

  黃光裕再次站在媒體的鎂光燈下,8月5日國美電器公告稱,公司當日向香港特別行政區高等法院起訴大股東黃光裕,要求他就股份回購中違反受信責任及信託責任進行賠償。「對於黃光裕事件,局外人離真相其實很遠,就像殺人遊戲中第一輪睜開眼的群眾。」一位網友如是說,「如果黃和陳有一個是殺手,請傾聽最了解和離他們最近的人的發言。」

  近日關於「黃陳之爭」的報導鋪天蓋地,各路人馬紛紛曝料,但誰真,誰假,誰是「殺手」?遊戲結束之前,沒人知道誰攥著那張K。

  第一輪:英雄惜英雄

  背景陳述:

  2006年夏天,國美收購了永樂電器。永樂創始人陳曉被國美電器的董事會任命為總裁。儘管當時黃光裕是老闆,陳曉是他的「打工仔」,但是兩個成功者英雄惜英雄,黃光裕不僅讓家廚每天多做一份飯送到陳曉辦公室,而且把待遇比照自己設置:陳曉當時在鵬潤大廈18層的辦公室跟黃光裕的完全對稱,裝修一樣豪華;黃光裕當時的座駕是價值幾百萬元的邁巴赫,他為陳曉配了同樣的座車,一左一右停在鵬潤大廈門前的專用車位。  

  在任何場合黃光裕從來不說國美收購了永樂,而是「國美永樂合併」。陳曉進入國美後,黃光裕似乎把拋頭露面的機會全給了他,自己則逐步從大眾的視野中淡出,成為背後的戰略制定者。對於黃陳兩人的這段蜜月期,各方當事人是如何表述?  

  陳曉:我是以職業經理人的心態到國美工作的。

  黃光裕:在印象中陳曉是一個很壞的老小孩,在商業競爭中曾經給我很大的壓力。通過數月合併談判的接觸,我認為陳曉胸懷很寬廣,能夠把雙方合併提高到一個未來發展戰略的高度。陳曉做事非常細心……再也找不到比陳曉更合適的總裁人選。

  記者解讀:這段時間雖然陳曉被「架空」的傳言不斷,但黃陳二人相敬如賓。同時國美電器也在二人的共同帶領下蓬勃發展,2007年國美銷售收入同比增長71.77%,至424.79億元人民幣。第一輪,殺手比較狡猾,天下太平之時,隱藏得天衣無縫。 

  第二輪:等閒變卻故人心

  背景陳述:

  「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隨著2008年黃光裕因操縱股價罪鋃鐺入獄,兩人的蜜月期也宣告結束。2008年11月,陳曉臨危受命出任國美總裁兼任董事會代理主席。2009年1月16日,陳曉正式出任國美電器董事會主席,兼任總裁。

  這段時間發生了兩件讓黃光裕大為光火的事:一件是戰略股東貝恩資本的引入;一件是對國美高管大規模的股權激勵。對於這兩年事情,獄中的黃光裕都表示了異議,但「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一切均按照陳曉的計劃執行。

  2008年,淨利潤下降到了10.48億元,這是自2004年上市以來首次出現淨利潤下降。此時因黃光裕獲罪銀行停止了授信,大部分供應商也不敢向其大量賒欠貨物,國美的現金流出現了嚴重問題,截至2008年末,國美電器應付票據及銀行借貸已達86.57億元,而當時現金流僅約為30.51億元。更要命的是,國美46億港元的可轉債快要到期。  

  經過多方周旋,陳曉最終與竺稼領銜的貝恩資本達成協議。竺陳二人也是老相識,竺稼任摩根史坦利中國區CEO時曾幫助永樂赴港上市。貝恩同意認購國美發行的18億港元可轉股債券,初始轉股價每股1.18港元,並獲得了國美董事會3個非執行董事席位。國美還向老股東進行了配股,兩項共籌得32億港元,初步化解了現金流危機。至此國美舊部對陳曉印象大為改觀,但是黃光裕以及部分市場人士對陳曉的「救火」行為卻並不買帳。  

  黃燕虹(黃光裕之妹):當時有眾多的國外投資者對國美此次融資非常有興趣,融資條件也比貝恩寬鬆很多,但陳曉以沒有時間談判為由,不接觸、不談判,才導致公司與貝恩籤訂了極其苛刻的融資協議。

  某證券分析師:竺稼早年曾與時任永樂電器董事長的陳曉籤下了名震一時的「對賭協議」,這一協議最終因大摩出售永樂股權獲得滿意投資回報率而宣告結束,事實上永樂淨利潤增長率根本沒有達到目標,如果繼續執行陳曉必輸。黃陳從當年的「死對頭」走到一起,現在陳曉發動一場前所未有的「國美電器去黃光裕行動」,不地道。

  記者解讀:解了燃眉之急的陳曉卻因為把便宜賣給了昔日故交,得了個「吃裡扒外」的名聲。更可悲的是,如果黃光裕把此事上升到外資對於民族零售企業的侵蝕上,可能陳曉吃不了兜著走。本輪,陳曉略敗一籌。

  第三輪:「金手銬」鎖舊臣

  背景陳述:

  引入了貝恩資本後,7月份陳曉又用股權激勵籠絡國美舊部。2009年7月7日,國美電器通過高管獎勵計劃,部分董事及上百名高級僱員可認購國美電器發行的3.83億股新股,行權價格為1.90港元。其中陳曉2200萬股,王俊洲2000萬股,李俊濤1800萬股,魏秋立1800萬股,孫一丁1300萬股,牟貴先1300萬股,伍建華1000萬股。

  黃光裕:堅決反對以陳曉為董事局主席的董事會通過這個期權激勵計劃,因為期權分配的方案,自己完全被排除在外。

  孫一丁(黃光裕舊部):股權激勵計劃授出的程序沒有任何問題,不需要提請股東大會或者大股東批准。

  分析人士:股權激勵方案中,陳曉獲得了最大的一筆2200萬股的股權激勵,實在令人意外!通常的做法是此時主動放棄,從而激勵起更多管理層的信心和鬥志。而陳曉卻獲得了最大的一塊「蛋糕」,想不通!

  記者解讀:陳曉用「金手銬」籠絡了黃光裕的老部下,但也徹底激怒了獄中的黃光裕。他不能容忍自己多年的同事和部下都加入到陳曉的「去黃化」進程中。「沒有永遠的敵人和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本輪,雙方均無明顯漏洞,股權激勵雖然穩住了管理層,但自己享用最肥的肉也會授人把柄。

  第四輪:董事會硝煙瀰漫

  背景陳述:

  「拿了別人的手短。」在關鍵時刻伸出援手的貝恩資本很快就要求兌現承諾。2010年5月11日在國美電的股東大會上,按照協議貝恩投資董事總經理竺稼等3人應該進入國美董事會任非執行董事。在此前董事會大權還握在黃光裕手中。貝恩3名董事的進入,無疑將改變董事會投票權的分布。因此黃光裕堅決反對,利用自己的大股東地位否決了該議案。而根據協議,如果貝恩投資失去董事席位,將造成國美電器違約並須做出賠償,相關賠償額高達人民幣24億元。  

  陳曉:黃光裕寧願公司賠償24億元來達到他個人目的,這讓公司管理層徹底失望。投反對票這個事我們不去評價,具體情況我也不是太清楚,因為我跟他沒有辦法交流。

  黃光裕:這次融資,貝恩資本對上市公司和大股東設置了多項苛刻的限制性條款,大股東基本被排除在外,而沒有對貝恩資本設定任何限制性條款。

  牟貴先(國美電器副總裁):從黃總出事,一直到今天,董事會和管理層做一切事情的出發點都是為了全體股東好。清除貝恩董事,所有的股東利益都要受損。

  記者解讀:根據公司章程,國美董事會有權臨時任命董事人選,因此貝恩的3名非執行董事還是進入了董事會,國美也免去了支付24億元的賠償。此輪為保住控股地位,黃光裕意圖過於明顯,否決的原因也過於草率。

  第五輪:魚死網將破?

  背景陳述:

  陳曉6月初對媒體表示相信各方會回歸理智,而「即便出現最壞的結果,那魚可能會死,網是不會破的,因為過去的20個月國美電器已經度過了最危險的時刻」。但僅兩個月後,眼看著魚死網破的「最壞結果」就要出現了。

  8月4日,黃光裕通過其全資控制的公司(Shinning Crown Holdings Inc)要求國美董事會撤銷多位高管職位,其中包括董事會主席陳曉及執行董事孫一丁,提名黃光裕胞妹黃燕虹及中關村(000931)副董事長鄒曉春出任國美電器執行董事。次日,國美電器就向香港法院提交了訴狀,要求黃光裕對違約責任進行賠償。至此,雙方徹底決裂。

  黃燕虹:陳曉為了自己的私慾,改變了國美電器的發展方向。作為公司創始人,黃光裕心急如焚。我們必須及時重組董事局,把國美電器帶回到領導行業發展方向的正確道路上來。

  陳曉:黃光裕主要想控制公司董事會,只為個人利益而忽視了公眾股東、企業、員工等利益。

  王俊洲(黃光裕舊部):陳曉一直以來都是一個出色的有感染力的領袖人物,是值得信賴的同事和親密朋友,所以這(重組董事會)是一個非常令人失望之舉。

  記者解讀:黃光裕當然希望一手創辦的企業健康發展,但企業發展得再好,自己不能如當初那樣呼風喚雨,尤其是部下不再對他俯首帖耳,這種失落感也許更讓他無法接受。雖然這兩年國美電器的發展並不盡如人意,但這與兩年前黃光裕入獄無法脫離干係。另外,要論不專心經營,在資本市場長袖善舞的黃光裕也並不那麼理直氣壯吧?

  遊戲還沒有結束,接下來一定還會有更多的人跳出來說三道四,誰是平民?誰是警察?誰是假跳警?誰在假指認?群眾們可要擦亮眼睛。

(責任編輯:林磊)

相關焦點

  • 國美陳曉爭權,黃光裕昔日死敵挽救國美,如今出獄後會怎樣?
    黃光裕,國美電器創始人。他在1987年成立了「國美電器店」,三次在富人榜評為中國內地首富。後因經濟犯罪被判有期徒刑14年。 2020年6月24日,北京第一中級人民法院,準了黃光裕的假釋,假釋考驗期限截至2021年2月16日。曾經的黃光裕身上有著白手起家、榮登富豪榜首的光環,如今他的「歸來」,有人期盼他能改變現有的零售格局。黃光裕能否幫助國美重拾舊夢呢?
  • 黃光裕辭去董事會主席 國美電器正式進入陳曉時代
    同時,陳曉接任董事會主席的職務,併兼任行政總裁。至此,黃光裕已全面退出國美電器管理層的工作。與黃光裕、陳曉職位一起變動的還有魏秋立,魏秋立獲董事會委任執行董事一職,於1月16日生效。國美公告稱,黃光裕現時無法履行其作為本公司董事之職務,黃光裕認為其辭去本公司董事職務符合本公司和本公司股東長遠利益。
  • 中青報:黃光裕陳曉"國美之爭"誰會是贏家?
    大股東身陷囹圄,管理層集體翻臉,國美電器董事會控制權深度博弈戰擺開了陣勢。徹底「惱火」的黃光裕18日凌晨以大股東名義發布公開信,痛斥國美董事會主席陳曉背主忘義打算三步棋把自己掃地出門,野心篡奪國美掌控權。
  • 國美之爭:陳曉「賠了夫人又折兵」
    自2006年國美收購了永樂電器,陳曉不僅被國美電器的董事會任命為總裁,儘管當時黃光裕是老闆,陳曉是他的「打工仔」,但是兩個成功者英雄惜英雄,黃光裕不僅讓家廚,每天多做一份飯送到陳曉辦公室,而且把待遇比照自己設置:陳曉當時在鵬潤大廈18層的辦公室,跟黃光裕的完全對稱,裝修一樣豪華;黃光裕當時的座駕是價值幾百萬元的邁巴赫,他為陳曉配了同樣的座車,一左一右停在鵬潤大廈門前的專用車位。
  • 黃光裕家族:陳曉必須離開 國美準備分裂
    對於非上市業務是否繼續託管還未有定論,將視事態發展作出決定……[網友有話說]   杜鵑「強硬」表態:陳曉必須離開,國美準備分裂  核心提示:作為國美電器大股東一方談判的重要籌碼,國美電器的非上市門店去留問題,仍懸在空中。
  • 入獄之後硝煙未止:復盤十年前黃光裕與永樂電器創始人陳曉的商戰史
    國美傍上拼多多的離奇背後最近,很多媒體報導,國美獲得拼多多投資,成功抱上了拼多多的「大腿」。在很多老電商人看來,這是讓人費解的:國美的黃光裕曾是中國首富,如今還要抱後輩小生拼夕夕的大腿?誰傍誰啊?國美零售2019年全年GMV總計 1361.1億元 ;而拼多多2019年全年GMV達到 10066億元 。在零售行業,規模等同於影響力,誰強誰弱,一目了然。
  • 國美生死劫 黃光裕嫡系講述陳曉奪權經歷
    該人士所說的條款,即必須盡力確保貝恩資本方面的董事人選陳曉、王俊洲、魏秋立,三個執行董事中兩個被免職就將以1.5倍的代價回購24億元贖回可轉債。更讓黃光裕方面不能接受的是,協議規定,陳曉以個人名義為國美電器做貸款擔保,如果離職將會解除擔保。根據國美電器與貝恩籤訂的可轉債條款,只要在銀行出現1億元的不良貸款就屬於違約事件,貝恩即可獲得24億元。
  • 陳曉辭去國美電器董事局主席一職 張大中接任
    早在2009年,就有消息稱,大股東希望陳曉讓出國美電器掌舵人的位置。去年8月,陳曉與黃光裕的矛盾公開化,當時黃光裕要求「陳曉必須離開」。到去年11月11日,鄒曉春和黃燕虹進入國美董事局後,有關陳曉離職的傳言不減反增。業內觀察人士紛紛猜測陳曉的離職日期,連「局外人」京東商城CEO劉強東和知名律師馬光遠等人也言之鑿鑿地稱「陳曉離職了」。
  • 黃光裕今日假釋出獄!昔日家電霸主國美能否東山再起
    而後,陳曉節節敗退,大中電器創始人張大中接任國美電器董事長兼非執行董事,杜鵑代黃光裕行使大股東權利。彼時,杜鵑曾用著異常堅定的口吻對黃光裕說:「等你出獄後,我一定給你一個更好的國美。」2012年,國美巨額虧損8億。同年,杜鵑首次提出了「創造冬天裡的春天」的口號,將黃光裕的狼性發揮得淋漓盡致,一年後,國美扭虧為盈。
  • 黃光裕大佬歸來 國美能否復興?
    受此消息影響,6月24日,國美零售(00493.HK)收盤價1.62港元/股,上漲17.39%,總市值為349.23億港元;國美金融科技(00628.HK)收盤漲幅47.3%。不過,黃光裕的復出,能否帶領國美重回巔峰?「時勢造英雄,時勢不在,何來英雄?」一位資本人士在朋友圈中發出的感慨和觀望,似乎也標誌著業內人士對黃光裕重領大局的複雜心情。
  • 陳曉留任 黃光裕敗陣催生兩個「國美」
    -29/10:03        9月29日消息,國美電器控制權爭奪戰於昨晚揭曉結果
  • 黃光裕、陳曉、張大中的「三角關係」
    命運弄人,黃光裕、陳曉和張大中這幾個電器連鎖江湖的大佬在短短幾年內命運發生了如此大的變化,卻又相互交織著恩怨情仇:身陷囹圄的黃光裕依然在遙控著國美控制權之爭,三年前拿到真金白銀退隱江湖的張大中再次出山成了國美的「救火隊長」,而2006年國美永樂合併的第一推動手陳曉,在與黃光裕家族的國美爭奪戰最終敗下陣來,選擇了退隱生活。
  • 國美收購永樂 黃光裕擔任董事長 陳曉擔任CEO
    國美電器期望根據香港公司收購及合併守則,通過自願性收購要約與中國永樂全面合併。如果在35天內(最晚60天),永樂不少於90%的股東接納該收購要約,隨即完成永樂退市。在兩公司組建的新公司中,黃光裕將持有新公司51%的股份,陳曉通過合併公司和管理層持有12.5%的股份,摩根史坦利持有2.4%左右。
  • 國美電器主席陳曉:與杜鵑已見面 但未達成一致
    對此,陳曉表示「我從來沒有為增發做過任何準備。關於增發這個話題,我始終在想,是什麼人,為了什麼動機,把這個話題放得很大。」陳曉告訴網易財經,自大股東黃光裕入獄,在過去22個月中,國美管理層都沒有行使增發授權。8月23日發布半年報之後,陳曉攜國美電器其他高管進行全球路演。陳曉對網易財經表示,對摩根大通、摩根史坦利、富達基金等前50大投資機構全部拜訪過。
  • 張大中出山執掌國美 "被收購"老闆或步陳曉後塵?
    此外,孫一丁將不再出任執行董事,但留任行政副總裁。   業界認為,張大中是執掌國美的合適人選,對國美來說,張大中此時上任是利大於弊。但同時也有人擔心,作為昔日的家電連鎖巨頭、同樣被國美收購的大中電器創始人,張大中會不會只是黃氏重掌國美的一個過渡人選,而最終步上陳曉後塵呢?
  • 解析國美電器控制權之爭 到底是誰拖累了國美?
    導讀:國美電器(0493.HK)控制權之爭,不是一個偶然事件。在2004年7月國美電器借殼上市之後,大股東黃光裕對國美電器的一系列「工具化」運作,已為今天的「失控」埋下了種子。    國美電器(0493.HK)控制權之爭,不是一個偶然事件。  在2004年7月國美電器借殼上市之後,大股東黃光裕對國美電器的一系列「工具化」運作,已為今天的「失控」埋下了種子。
  • 貝恩倒戈相助黃光裕張大中走馬上任換陳曉
    這是在他和前老闆、國美電器大股東黃光裕關係如膠似漆之時,後者為他配備的。當時,黃光裕也給自己配有一輛這樣的車。  堵在鵬潤大廈的媒體記者們蜂擁而上,試圖攔住陳曉,甚至有人敲了車窗玻璃,示意他隨便說幾句。不過,在保安人員的嚴密「保護」下,邁巴赫車徑直離開。整個過程持續幾十秒,陳曉表情始終淡然,沒有說任何話。
  • 黃光裕案後 國美電器如何度過258天?
    隨後幾天,各種不同版本的消息越來越多,但它們的核心都是—黃光裕出事了,包括常務副總裁俞堯昌在內的格蘭仕高層開始感覺不能再等了。格蘭仕每年在國美的銷售額可以佔到其國內銷售額的20%以上,如果國美出現最壞的情況,格蘭仕難以倖免。  誰都在害怕。2008年11月19日,周三晚,黃光裕被北京警方帶走。最初兩天,消息沒有傳到香港,資本市場上國美的股票仍然在正常交易。
  • 陳曉離任國美
    陳曉:1959年出生,1996年創建上海永樂家電,2006年7月被國美在香港併購。2009年出任國美電器董事局主席。  張大中:1948年出生,大中電器創始人。2007年將大中電器全部股份以36.5億元人民幣賣給黃光裕國美電器,隱退家電行業。
  • 黃光裕、陳曉、張大中的江湖往事
    張大中後來對陳曉簡直恨之入骨,他連見都不願再見陳曉一面,他說那天的事就是個陰謀。  那不是陳曉唯一一次被捲入所謂的陰謀,後來那場更大的紛爭才真正改變他的人生。現在,接替他董事局主席位置的人正是張大中。黃光裕的妻子杜鵑已成為這家公司幕後的控制者。  上海人陳曉離開的時候,黃光裕還在獄中,等待他的還有十幾年無法預測的時光;張大中正打點行裝,他已經計劃好一次去巴西的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