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34:別人因為愛而責備或指正,我們要反思

2020-12-19 仰望主基督

第34章描述以利戶繼續與約伯辯論。在前面以利戶的第一次辯論當中,也就是在第33章裡面,以利戶說完了之後,其實他是有一些停頓的,停頓的意思是他要等候約伯對他的回應。

所以34章的第1節說「以利戶又說」,那麼在這中間有一個空隙,這個空隙以利戶一直在等候,他覺得約伯無論怎麼樣,辯論也好,陳述也好,對他的言論應該會有一些回應,但是約伯沒有任何反應,他現在還在聽,也在思考。以利戶一看約伯沒什麼回應,就繼續展開自己的辯論。

01

以利戶的第二次辯論,它的結構和第一次是非常相近的。從第1節到4節,是一個引言,第5節到30節是辯論的正文,第31節到37節是他最後的一個結論。在整個的34章,如果我們從整體來看的話,它有一些基本特點是我們需要認識的。在開始的時候,以利戶說約伯是一個很有智慧的人,所以在第2節裡面說「你們智慧人要聽我的話」。

他假設約伯是一個很有智慧的人,所以圍繞著約伯作為一個有智慧的人所表達的錯誤言論,展開了辯論。在以利戶的辯論當中,讓我們看到好像有些話和之前約伯的三個朋友所描述的一樣,只是描述了一些他們認為對的事,他們不能真正了解約伯現在的狀態。

從第5節到30節,是以利戶以神的公義為主要論點進行的辯論,因為看到上帝的公義,所以最終確定了約伯所犯的罪。約伯從他的言辭當中,沒有否認過神的公義,只是他在這種苦難和環境當中,曾經對神的公義表示過懷疑,所以因著懷疑以利戶就定了約伯的罪。

那麼為什麼以利戶會有這樣的判斷呢?他把所有的目光,都定睛在了約伯那些帶有抱怨意味的嘆息裡面,並且由此推論,得到了約伯犯罪得罪神的結論。所以你會發現這個就好像我們生活當中的情形一樣,「說者無意,聽者有心」,他總是抓那些他認為是焦點的部分。

02

其實如果我們今天再讀<約伯記>,你會發現那只是約伯的一個嘆息而已,那麼在這樣的情景當中,讓我們簡單地來分析一下這章經文的一些內容。以利戶引用了第9章的第1節到9節裡面約伯所說的一些話,比如「我是公義,神奪去我的理」,他詢問旁觀的聽眾,是否曾經見過一個像約伯一樣的人?在第7節說,「誰像約伯,喝譏誚如同喝水呢?」同時在第9節說,「他說:『人以神為樂,總是無益。」這裡以利戶認為約伯只是單單地稱神奪 去了他的理,以致將他變成那些同樣指控神不義的惡人的同夥。

所以根據約伯的說法,雖然他是這麼簡單地講,但是一定會找到他的漏洞。他認為約伯說這話的時候,是覺得神是不公平的。約伯其實在第21章的7到34節裡面確實說過,惡人可以逃避審判,患難當中的人同樣可能會經歷上帝的刑罰,也就是說約伯當時表達的內容裡面說,可能這種禍患或者是環境會落在好人身上,也會落在惡人的身上。

那麼在約伯的分享當中,只是因為自己的環境表達一些嘆息,但是以利戶卻抓住了這些嘆息。有的時候人很不容易正確地理解對方所說的話,有的時候我們說話或者是在探訪當中對人的勸勉,其實是要表達一個中心。但是我們會發現聽的人並沒有聽到這個中心,他聽到的可能是隻言片語,一些對他不利的話,比如責備這樣的話。

所以作為一個被探訪的人來講,如果有人試圖要勸勉你,或者是指出我們生活當中的問題,其實方向只有一個,那就是他愛你,因為他愛你的緣故,才指出你的問題,如果不是出於愛,他也不會說這些話。其實我們誰和誰之間又有多深的關係呢?如果不是出於愛,他也不會去判斷別人,所以有的時候我們也要思考這個人是因為驕傲還是因為愛。如果是因為驕傲而去責備,那我們可以不予理會;如果是因為愛而去責備或者是指正的話,那麼我們就要反思,也要認真地悔改。

03

對於以利戶來講,他在這裡的動機顯然是有問題的,他是要找到約伯的罪,並且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他,並不是出於對真理的尋求,也不是為了鼓勵約伯,讓他免於災難。以利戶一直在那裡聽,聽的過程當中,一直在找這個漏洞,所以在我們的信仰生活當中,對這樣的情形必須要有一個判斷。當然在環境中的時候,有的時候人很難做出這樣的判斷,因此我們要禱告尋求神,求神給我們智慧,對以利戶來說,我們可以看到他顯然已經偏離主題了。

在10節到15節的經文當中說,「所以你們明理的人,要聽我的話。神斷不至行惡,全能者斷不至作孽」。以利戶在這裡所要表達的內容是神不會是不公平的,所以約伯指控神有任何的不公平,其實都是錯誤的,這是以利戶的認為,所以對以利戶而言,神的公平是祂作為全能創造者的自然結果。

但是這是一個危險的理論,因為它相當於表示有能力的,就等於有公平;物質豐富的,就認為這是上帝的賜福。這個是不對的,因為神在每個人生命當中工作的時間是不一樣的,所以我們必須要確認我們自己裡面的一種狀態和神的關係,這個是最重要的。在這段經文裡面,以利戶其實很聰明,他從不同的角度來攻擊約伯。

在16節到30節這一段,以利戶繼續指出宇宙的掌管者不可能是不公義的,祂一定是公義、有大能的,所以祂不可能出錯;祂不可能出錯,那就是約伯出錯了,這個理論看上去好像是對的。神是不出錯的,為什麼約伯會遭受這些

那麼肯定是約伯錯了。所以人只是用非常有限的邏輯和思想,來詮釋神做事的方式,其實這是非常幼稚的。在31節到37節裡面,以利戶認為約伯一直要求證明自己的清白更是罪上加罪,所以在37節裡面他說「他在罪上又加悖逆;在我們中間拍手,用許多言語輕慢神」。

所以對於以利戶來講,約伯所受的說白了就是該受的,他就是這麼講的。所以你會發現人的解釋,或者人對約伯的這種評判是不公平的,因為我們從一開始就知道了結果。

所以我們可以確認以利戶所描述的內容只合乎自己的邏輯,也要因著這些經文反思,我們是不是也很固執地堅持自己的想法,而忽略了神的主權?我們是不是很固執地在判斷上帝的主權,而忽略了自己的有限?很期待每一位弟兄姐妹能夠看到我們自己的有限,因為只有看到自己有限的時候,才能夠依靠神。

一起來禱告吧

親愛的天父,我們感謝你。謝謝你憐憫我們,讓我們在你的話語當中不斷地思考我們現在的信仰狀態,和我們一些判斷是非的方式。我們不能憑著自己的經驗,憑著自己的學識,憑著自己的背景,而是要看《聖經》的真理。祈求你讓我們用不一樣的眼光來看待周圍的人和事;也祈求你讓我們知道我們自己的渺小,讓我們能夠完全地歸向神。

祝福我們這新的一周,也祝福我們下個月份能夠有更多神的話語領受。禱告奉耶穌的名。阿們。願神祝福大家!

相關焦點

  • 為什麼你一邊渴求讚揚,一邊卻喜歡責備別人?
    《讚揚與責備》這本書告訴我們,我們時刻都在給出評判,卻因社會偏見、第一印象、社會比較等帶有主觀性,給出的讚揚中會暗含利用和諷刺,責備中隱含歧視和推脫責任。 讀完這本書讓我思考了三個問題:讚揚越多越好嗎?責備別人的時候,我們能獲得快樂嗎?我們應該怎麼做才能平衡好讚揚與責備的關係?
  • 豆瓣8.4《讚揚與責備》:原來我們這一生,都活在他人的評價裡
    那些被認為是聰明的孩子,因為被信任的情感包圍,所以產生了變化。這個例子,就是著名的皮革馬利翁效應。別人的評價,往往能給予我們對自身的評判審核。好的評價,能鼓舞我們,不好的評價,會影響我們的信心。這一切其實都是讚揚和責備搞的鬼。英國心理學家,作家,劍橋大學紐納姆學院資深導師特立·阿普特的著作《讚揚與責備》,是一本教你如何溝通和提高共情能力的書,讓你學會理解和自我反思。
  • 《讚揚與責備》從心理學層面解釋為何我們喜歡讚揚討厭責備
    核心內容第一,是什麼原因,讓我們都愛聽讚揚,討厭責備。讚揚與責備的背後,都有哪些心理因素在起作用。第二,在和別人溝通的時候,怎樣利用好讚揚與責備,讓溝通產生更好的效果。你好,我是袁澤。歡迎每天聽本書。今天我要為你分享的這本書叫做《讚揚與責備》。這本書很薄,但是卻很燒腦,書裡有很多關於心理學和神經科學的知識。在我關注的心理學類書籍中,這是一本典型的小切口、有趣味的書。全書一共有九章,從不同的角度來討論了這麼一個問題:為什麼我們都愛聽讚揚,討厭責備。乍一聽這個問題,你可能會覺得,這有什麼好說的。這是一個人最天然的本性啊。
  • 《讚揚與責備》:無條件的愛,只是游離於評判世界之外的美麗天堂
    我奶奶會因為我媽對她的一句責備,徹夜失眠,多次給我打電話說她是只為了我們好才這麼做的,希望從我這裡尋求支持和安慰;我爺爺年紀大了耳朵也不好使,大家聚餐吃飯時嘻嘻哈哈,他聽不到,他活在一個孤獨的世界裡,經常會發脾氣說我們在笑話他,飯都不吃離開餐桌。
  • 豆瓣9.0《讚揚與責備》:被表揚就尷尬,受責備就委屈,怎麼破?
    責備會引起內疚感,尤其是在孩子身上,即使我們知道自己是無辜的,責備仍然會傳遞"我不贊成你的作為"或者"我不贊成你"等信息,進而讓我們感覺自己是一個有缺陷的人,或者感覺自己不夠好。正因為責備能引發痛苦的感受,我們往往會選擇保護自己,進而頑強地否認自己的錯誤,把責任推脫給別人,指責別人或者修改我們的記憶,讓它變成一個相對容易接受的版本。
  • 伯23|活在罪中,罪就常常控告我們,所以要常常悔改
    儘管我們可能有罪疚感,在我們裡面的聖靈可以證明神赦免了我們,所以當我們像約伯一樣真心地尋求神,我們便可以承受得起別人的毀謗,以及那些困擾我們的疑慮,因為神真的赦免了我們的罪,接納了我們的生命,我們真正地得到了赦免。
  • 令人不悅的讚揚堪比責備,如何才能使讚揚與責備恰到好處?
    2.相互指責當我們被籠統化指責之後,最常用的反應就是反擊,於是陷入了一個互相指責的怪圈。某次親身經歷一對情侶的吵架,女方從男方節日不準備禮物開始責備,男方再抨擊女方不如別人家的女友溫柔,到最後上升到人生攻擊的地步,雙方都把自己看作是親密關係中的受害者。
  • QT憐憫的心,責備的愛
    31:12 他們要來到錫安的高處歌唱,又流歸耶和華施恩之地,就是有五穀、新酒和油並羊羔、牛犢之地。他們的心必像澆灌的園子,他們也不再有一點愁煩。31:13 那時,處女必歡樂跳舞,年少的、年老的也必一同歡樂,因為我要使他們的悲哀變為歡喜,並要安慰他們,使他們的愁煩轉為快樂。31:14 我必以肥油使祭司的心滿足;我的百姓也要因我的恩惠知足。」
  • 心理丨《讚揚與責備》心理學家解開讚揚與責備的秘密,請詳細看
    書中,作者用30年的研究成果,向我們揭示讚揚與責備是如何產生的,又是如何影響我們的。從《讚揚與責備》中獲得的啟示一說到讚揚與責備,生活中我們都愛聽讚揚,討厭責備。這是人的本性。這兩種情緒,都會給我們帶來難以承受的心理壓力,以至於我們一定會排斥它。因為責備所傳遞的信息就是:「我對你不滿意」「你沒有做到我想要的」或者「你做的不夠好」。有腦成像技術顯示,當人們聽到責備時,大腦的杏仁核會產生明顯的反應,要知道,杏仁核就是我們腦中負責感知恐懼的區域。
  • 你經常責備的這個男人,要跟你睡一輩子
    愛情之所以被人反覆追頌,不是因為單一的粉紅色,而是因為摻雜了百味人生。但是有許多人,打著愛你的旗號做著逼瘋你的事情,還美其名曰這是一段愛情必經的痛苦和無奈。婚姻裡慣常發生的就是相互責備,經常能聽到以「要不是你」開頭的吵架話語。要不是因為我愛你我才懶得管你。要不是因為你先衝我大吼大叫,我才不會摔碎這隻碗。
  • 李連杰說武術的最高境界是愛,那我們管理員工的最高境界呢?
    寫了很多關於創業的話題,或許是因為自己失敗的經歷,或多或少都有點感傷、消極!我覺得自己也不要老是在失敗的陰影裡面,也應該把自己十年管理的一些個人感受和經驗分享出來,也請朋友們批評指正!歡迎大家一起探討。
  • 富豪的共性:不責怪別人,責備自己
    齊特爾曼說,富豪階層中高學歷的人,要比整個人群中的高學歷者所佔的比重更大,但沒有跡象表明人的學歷越高財富就越多。他舉例說,收入最高的受訪者,淨資產都在3億歐元以上,但只有一個是博士,五個是大學畢業生,有三個高中畢業沒法讀大學,或者在讀大學後輟學了,還有兩個沒有考上大學。第二,他們在讀書過程中都有過賺錢的經歷,且非常重視銷售能力。
  • 遇事不責備,是一個人的頂級修養
    當出現矛盾和問題時,我們會傾向於相信,事情是由別人所造成,而將所受的痛苦都發洩到別人身上。但是如果深入地觀察就會明了,造成這一切的原因,其實是內心那顆嗔怒的種子。遇事不責備,先從自己身上找原因,避免類似的問題再次發生,是一個人最頂級的修養。
  • 責備的價值
    受咒詛、偏離你命令的驕傲人,你已經責備他們。(聖經.詩篇 119:21 和合本)因為耶和華所愛的,他必責備,正如父親責備所喜愛的兒子。(聖經.箴言 3:12 和合本)因為誡命{十誡【太19:18-19】}是燈,法則(或譯:指教)是光,訓誨的責備是生命的道,(聖經.箴言 6:23 和合本)指斥褻慢人的,必受辱罵;責備惡人的,必被玷汙。(箴言 9:7 和合本)不要責備褻慢人,恐怕他恨你;要責備智慧人,他必愛你。
  • 遇事不責備,是一個人最頂級的修養
    當出現矛盾和問題時,我們會傾向於相信,事情是由別人所造成,而將所受的痛苦都發洩到別人身上。但是如果深入地觀察就會明了,造成這一切的原因,其實是內心那顆嗔怒的種子。遇事不責備,先從自己身上找原因,避免類似的問題再次發生,是一個人最頂級的修養。
  • 不要責備別人太快,想想自己為何這麼慢
    不要責備別人走得太快,自己跟不上,想想自己為何這麼慢。01有些人的哭鬧,不值得同情,他是想騙你看到有一個視頻,說某種新的科技手段的應用,讓一部分人原來的經營模式受到了挑戰,甚至出現了生活危機,並大肆指責這種模式缺乏人性。
  • 用《讚揚與責備》解讀《萬箭穿心》,多少婚姻毀於刀子嘴!
    02 外遇,是丈夫對妻子最強烈的責備《讚揚與責備》:能摧毀婚姻的不僅是一堆伴侶如何讚揚和責備對方,也可能是因為他們讚揚婚姻婚姻之外的人。外遇會輸送三條責備的信息,一是「你不能滿足我」「你不如別人好」,甚至是「你從來不夠格」;二是絕對會伴隨外遇而來的欺騙,三是破壞了一堆伴侶的隱私。很顯然,電影《萬箭穿心》中,馬學武外遇的理由非常簡單,因為女同事在他生日的時候說了一句「生日快樂」。
  • 《婉君》之仲康,最愛婉君,卻為何轉身就娶了別人?
    《婉君》之仲康,最愛婉君,卻為何轉身就娶了別人?瓊瑤的《六個夢之婉君》,女主婉君被周家三兄弟爭婚,明眼人都知道婉君最愛的是老二仲康,為何在風波平息後,仲康卻轉身就娶了別人?眾所周知,老大伯健才是婉君的官配。
  • 《讚揚與責備》:貫穿一生的工作,傾聽我們自己的評判表
    我們都應該好好想想這個問題,因為人生說長也長,說短也不短,在我們有生之年,我們應該怎麼做,才能讓兩者更加的協調呢?其實這個答案在《讚揚與責備》這本書中,作者已經給出了明確的釋義。讓我們來看看作者是如何解釋讚揚與責備的吧。
  • 《讚揚與責備》:幸福婚姻的必修課
    家還在愛還在,溝通卻不順暢了。那麼,夫妻間該如何溝通呢?最近,我有幸讀完了英國女作家特麗·阿普特的《讚揚與責備:劍橋大學的溝通課》。她從評判的角度告訴了我們:人與人之間充盈著讚揚與責備。讚揚可能比食物更滋補。而責備會傷害和羞辱我們,剝奪我們的尊嚴、驕傲和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