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紅色故事|獻身中國工運的「紅色柱石」

2020-12-18 江蘇頻道

浦鎮機廠建於1908年,是英國人在修築津浦鐵路、浦口火車站時修建的車輛廠,廠長、總工程師、總監工均為英國人,僱傭的中國職工以千數計。

在英國人肆無忌憚的壓榨下,中國工人連基本的溫飽都難以滿足,平日裡動輒受到監工的辱罵,毫無人權可言。長此以往,工人們不滿情緒逐漸積壓至爆炸臨界點,開始以鬥爭的手段來改善自身生存狀況,王荷波就是鬥爭的領導者。

中國早期工人運動領袖王荷波

成立南京地區的第一個黨小組

王荷波原名王灼華,1882年出生於福建福州,是浦鎮機廠的鉗工。在工作中,他處處講公道話、辦公道事,深受愛戴,工人們親切地叫他「王大哥」。

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後,王荷波開始接觸新思想,並大量閱讀《新青年》《勞動界》等進步刊物。

1920年,王荷波領導工人們罷工以抗議總監工的壓迫,並最終取得勝利。他與工人們得出了道理:工友唯有組織起來才有力量,才能反抗洋人和工頭的欺壓。

1922年,王荷波40歲,生日時,工友們送他一塊大紅綢,上面寫有「品重柱石」四個大字。

同樣在這一年,王荷波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津浦鐵路的第一名工人黨員。他和浦口車務段行車司事、共產黨員王國珍及勞動組合書記部派來的北京大學學生、共產黨員王振翼(又名王仲一)三人,成立了南京地區的第一個黨小組——浦鎮黨小組,王荷波任小組長。

在王荷波的率領下,浦鎮機廠的工人運動開啟了新局面。

聲援「二七」大罷工

1923年2月4日,京漢鐵路工人開始在鄧中夏、項英等共產黨人的領導下,為爭取組織工會的自由舉行總罷工。

為聲援大罷工,2月8日凌晨,浦口港務處「澄平」「陵通」兩艘過江輪渡首先罷工。正午,機務處全體工人罷工。

「二七」大罷工指揮所舊址,位於浴堂街34號,原來是浦廠附近唯一的浴室

鬥爭爆發,浦口機務段工會會長卻被收買,未參與罷工。王荷波連夜派人前往浦口機務段,將一輛機車開到總道叉跟前,歪倒在那裡,堵死機車出庫的通道,整個津浦鐵路南線基本癱瘓。

2月9日,距離除夕還有6天。浦口火車站內,人頭攢動,旅客背著重重的行囊,焦急等候列車。

浦口機務段張殿也萬分焦急,客車沒有機車牽引,旅客只能滯留。束手無策時,一列從蚌埠來的運煤貨車引起張殿的注意。張殿買通司爐,叫他用貨車車頭牽引客車北上。

火車剛開出浦口站,一個電話便打到了浦口工會。王荷波當即率領幾百名工人高舉紅旗,跑步前往浦鎮車站南首,擋住列車去路。

「打倒軍閥!」「堅決不讓火車開出去!」工人的高呼沒能擋住前行的火車。

幾位老工人見狀,帶頭脫掉上衣,橫臥在冰涼的鐵軌上。很多工人也跟隨著臥倒,決心以鮮血和生命堅持罷工鬥爭。

兩浦鐵路工人大罷工臥軌處舊址

兩浦鐵路工人大罷工臥軌處(攝於2010年)

司爐被迫緊急剎車,工人們立即包圍住機車。王荷波指揮工人將列車開進浦鎮車站,並給車上旅客準備飯食,向他們宣傳罷工鬥爭的意義,得到了旅客的同情和支持。

這裡的「二七」大罷工取得勝利

臥軌鬥爭驚動了江蘇督軍齊燮元,當天下午,齊燮元派旅長吳洪贊帶領兩營士兵前往浦鎮鎮壓。

一時間,位於浴堂街34號的罷工指揮部被荷槍實彈的士兵包圍。

工人們在黨小組領導下迅速集聚,在指揮部前昂首挺胸,怒目而視。被逼之下,吳洪贊與鐵路局車務處處長李顯庭只能徒手進指揮部談判。

在談判陷入僵局時,「京漢鐵路罷工工人遭到血腥鎮壓」的消息傳到指揮部。

復工還是繼續鬥爭?王荷波立即召集工人代表到後屋開會,冷靜地分析道:一方面,春節臨近,大量旅客滯留浦口;另一方面,鬥爭已經取得勝利,如果繼續罷工,可能讓工人流血犧牲,不如保存革命力量。

如今,兩浦鐵路工人「二七」大罷工指揮所舊址被改造成南京工運紀念館(攝於2009年)

王荷波的建議得到了支持,震驚全國的兩浦鐵路工人「二七」大罷工正式結束。

復工後,路局給工人加薪一成,逢年過節放假髮給一半工錢,還答應給各路聯運免費票。

這次罷工,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南京工人第一次罷工,有力地打擊了反動氣焰,給予京漢鐵路工人的罷工鬥爭聲援和呼應,同時,避免了一場流血慘案,保存了兩浦地區的革命力量。

罷工結束後,王荷波為躲避軍閥的逮捕,離開了南京。

1927年10月18日,由於叛徒出賣,王荷波在北京被軍閥張作霖逮捕並殺害,但他在浦鎮留下的革命火種一直傳了下去,激勵著這裡的工人。

抗戰勝利後,國民政府接收工廠,工人團結在工會周圍,在兩年的時間裡先後驅逐了4個廠長,維護了自身的權益,其壯舉在中國革命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相關焦點

  • 「紅色工運文化尋訪活動」啟動 數百職工尋訪工運歷史遺蹟
    人民網上海3月22日電 91年前的3月21日,上海工人在共產黨人的指揮下,浴血奮戰30個小時,最終取得了上海第三次工人武裝起義的勝利,譜寫了中國工運史上光輝的一頁。
  • 尋訪南京紅色文化資源點,才發現原來有這麼多故事……
    今天上午南京紅色文化資源點尋訪閱讀行動首站走進江北南京工運紀念館—兩浦鐵路工人二七大罷工指揮所舊址中共南京市第二次代表大會遺址現在館內陳列百年來南京工會工作、工人階級成長、現代工業發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而後,在紀念館南側建成了與紀念館風格一致的南京工運廣場。
  • 南京紅色日曆 | 一塊銀元 周恩來頒發特殊軍功章
    冷少農一顆釘子潛伏在何應欽身邊的紅色特工冷少農,原名冷肇隆,1900年生,貴州甕安人。他一腔熱血,立志為勞動大眾獻身。1925年,冷少農的兒子出生。這一年秋天,年輕的父親來不及看著稚子慢慢長大,隻身赴廣州投身革命,報考黃埔軍校。
  • 三明的「紅色+」:從紅色故事到紅色擔當
    86 年前,約 1.12 萬名紅軍從這裡出髮長徵,到達陝北時僅存 76 人;80 多年來,紅色故事代代流傳,紅色基因代代傳承,喚起一代代人的紅色擔當。寧化為革命作出的重大貢獻和犧牲,是三明紅色歷史的一個縮影。當年,三明全域都是中央蘇區,也是中央蘇區的核心區。全市 3.7 萬人參加紅軍,1.12 萬人參加長徵,到達陝北僅存 76 人。聽紅色故事,傳承紅色基因在三明市區街頭,隨處可見 " 風展紅旗如畫 " 的大幅海報。
  • 2020中國紅色旅遊博覽會:紅色故事,有聲有色
    中國紅色旅遊博覽會舉辦,數位化手段展示革命文物  紅色故事,有聲有色  星辰在線11月25日訊 據(人民日報記者 何 勇 申智林)報導 VR體驗紅軍長徵、觀看行軍床等老物件、聽《十送紅軍》等革命歌曲……  近日,由湖南、江西兩省聯合舉辦的2020中國紅色旅遊博覽會在湖南長沙舉行。
  • 紅色文化直抵人心 百餘部優秀作品展現南京特有紅色記憶
    2020年7月,南京紅色文化志願者聯盟推出「石城裡的紅」紅色文化作品徵集評選活動和「生命裡的紅」自述短視頻徵集活動。截止10月底,共收到聯盟內各成員單位、南京多個高校以及熱衷傳播紅色文化的志願者發來的100餘部作品。最終經過評審,評選出一等獎各3名,二等獎各6名,三等獎各12名。
  • 紅色故事會激發強軍鬥志
    本報訊 吳躍飛、劉天慈報導:「抗戰英雄冷雲在一次戰鬥中和7位戰友為了掩護大部隊主動吸引敵軍作戰,最後在彈盡糧絕的情況下她們挽臂投入烏斯渾河......」11月下旬,黑龍江省佳木斯軍分區訓練場上,一場紅色故事會按計劃展開
  • 訪紅色印跡 謀綠色發展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路
    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舊址陳列館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是中華全國總工會的前身,成立於1921年8月11日,至1925年5月1日第二次全國勞動大會召開成立了中華全國總工會後完成其歷史使命。書記部從成立到結束的三年零九個月裡,為工人階級的解放事業作出了不朽的貢獻,在中國工運史上譜寫下壯麗詩篇。
  • 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紀念館:打磨紅色精品 傳承紅色基因
    張家界廣播電視臺訊·(記者:唐運剛 羅君舢)全國紅色旅遊精品線路景點、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紀念館充分發揮自身紅色資源優勢,擦亮永定區紅色文化品牌,用心打磨紅色旅遊精品。近年來,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紀念館為弘揚革命精神,做好紅色文化傳承,對館存史料進行歸檔整理,目前,館內共存有農運工運、土地革命、蘇區擴紅、武裝建設、紅軍回憶記錄及其他史料文獻檔案106冊。同時,紀念館積極創新方式方法,深化拓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深入挖掘革命先輩和革命文物背後的紅色故事,用心打磨紅色精品,加強我市廣大黨員幹部的黨性教育。
  • 震撼亮相|《紅色娘子軍》實景演出綻放南京!
    >8月8日-9日,紅色娘子軍綻放南京 !2019心隨陝旅·行之華夏中華文化正成為中國走向世界的燦爛名片,文化自信正為實現中國夢提供源源不斷的精神動力。為促進「陝西—江蘇」兩省文化旅遊合作,宣傳推介陝西文化和旅遊資源,8月8日—9日,陝旅集團「2019心隨陝旅·行知華夏」旅遊推介活動在六朝古都南京盛裝啟幕,本次活動由陝西省人民政府主辦,中共陝西省委宣傳部、陝西省文化和旅遊廳、陝西省商務廳、陝西旅遊集團承辦。三亞紅色娘子軍實景演出作為陝旅精品項目參加推介。
  • 湘贛合作舉辦中國紅色旅遊博覽會:紅色故事,有聲有色
    VR體驗紅軍長徵、觀看行軍床等老物件、聽《十送紅軍》等革命歌曲……近日,由湖南、江西兩省聯合舉辦的2020中國紅色旅遊博覽會在湖南長沙舉行。本屆展會以「紅色土地·全面小康」為主題,來自全國24個省份的紅色旅遊景區參展,讓遊客領略紅色旅遊之美。
  • 54封「紅色家書」講述革命背後的故事
    中新社北京6月26日電 題:「紅色家書」講述革命背後的故事  作者 陶禹舟  「紅霞吾妻鑑:夫今死矣!是為時代而犧牲。人終有死,我死您也不必過傷悲,因還有兒女得您照應。」1934年12月24日,著名抗日將領吉鴻昌在殉難前夕寫下絕筆家書,信中殷殷囑託,鼓勵妻子為了兒女的成長、為了前赴後繼的革命,堅強地活下去。
  • ...丨追尋紅色記憶 傳承紅色基因 ——28個中國熱門紅色旅遊景點推薦
    走進中國紅色旅遊景區,探訪過程中,通過與紅旅景區建設規劃者、景區負責人、紅旅專家、一線講解員、文創開發者、旅行社、普通遊客等進行溝通交流、意見徵集、切身體驗紅色線路產品等多種方式途徑,我們從多個維度和視角進行了考察,包括革命文物的保護和利用、經典紅旅線路產品打造、紅色故事創新表達、紅旅年輕化、「紅色+」的多元的紅旅業態發展模式及紅旅文創產品開發等,向讀者推薦其中28家熱門紅色旅遊景點,
  • 人民之選丨追尋紅色記憶 傳承紅色基因 ——28個中國熱門紅色旅遊...
    走進中國紅色旅遊景區,探訪過程中,通過與紅旅景區建設規劃者、景區負責人、紅旅專家、一線講解員、文創開發者、旅行社、普通遊客等進行溝通交流、意見徵集、切身體驗紅色線路產品等多種方式途徑,我們從多個維度和視角進行了考察,包括革命文物的保護和利用、經典紅旅線路產品打造、紅色故事創新表達、紅旅年輕化、「紅色+」的多元的紅旅業態發展模式及紅旅文創產品開發等,向讀者推薦其中28家熱門紅色旅遊景點,
  • 頭條||【她閱讀•紅色故事】董振堂的書箱
    頭條||【她閱讀•紅色故事】董振堂的書箱 2020-07-15 17: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紅色遺址前講好紅色故事
    來源:中國民兵·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 作者:梅永前 潘家林 「放眼這片紅色土地,處處都有革命先輩戰鬥過的足跡,一草一木都在傳頌著他們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初冬時節,江西省上饒軍分區舉辦「講紅色主題故事」比賽,6號選手孟金菁的激情講述,讓現場觀眾一次次熱血沸騰。
  • 南京街頭「紅色地名打卡點」 挖掘街巷裡的革命故事
    中國江蘇網訊(通訊員白麗平記者張可)秦淮區朝天宮街道是「南京市地名文化傳承發展示範街區」,最近街道通過挖掘本地革命歷史資源、經過創意設計,在轄區街頭新設了一批「紅色地名打卡點」。例如設置在南臺巷7號西側洗車點、原秣陵路小學後牆的「南臺巷3號」。
  • 紅色經典代表,紅色綠柱石你知道嗎?
    在綠柱石的大家族中,有綠色的祖母綠,淡藍色的海藍寶石,肉肉粉粉的摩根石,金燦燦的金綠柱石,他們的價值高低不同,顏色區別也是非常的大,在怎麼多顏色中,少了經典的紅色應該怎麼辦。終於在美國猶他州礦區發現了與祖母綠主要成分相同,但外表呈現紅色的珠寶,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都稱它為紅色祖母綠,隨後在國際會議上,這種罕見的稀有的寶石正式被命名為紅色綠柱石。
  • 高唐印記(3)韓莊村:依託紅色資源 打造獨具特色紅色文化標誌
    生活在一座城市,要讀懂她的內涵,了解她的故事。高唐,值得我們無限品讀。即日起,大眾網高唐頻道、海報新聞特別推出一檔人文地理類新聞欄目--《高唐印記》,在往事中訴說高唐歷史,在現實中描繪高唐發展,在歷史、現在、未來的穿越交錯之間,記錄高唐,愛上高唐。2017年,韓莊村被授予「山東省聊城市重點革命老區村」。
  • 江西應用科技學院學子「紅色走讀」追憶英烈故事 傳承紅色基因
    中國教育在線訊  「久有凌雲志,重上井岡山,千裡來尋故地,舊貌變新顏。」10月6日,在新中國成立71周年之際,江西應用科技學院「紅色追憶小隊」按計劃利用國慶假期前往井岡山開展實地走讀。,向人們訴說著那紅色年代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