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藝術喚醒公眾環保意識

2020-12-15 青島晚報電子報
用藝術喚醒公眾環保意識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17.08.03 星期四

    早報文娛專訊 地球是人類和其他一切生命的共同家園,近幾十年,中國的經濟和社會飛速發展,而生態環境問題同樣不容忽視。為喚醒和提升民眾環保意識,維護地球物種多樣化,推動開展世界自然保護事業,以保護自然生態國際藝術節為主題的 「AFC嘉年華·中國青島——保護自然生態國際藝術節」將於8月5日上午10點在瀾灣藝術公園藝術小鎮開啟。
    昨天,記者來到瀾灣藝術公園,採訪了本次活動的主辦方AFC主席、創始人傑弗裡·懷廷、瀾灣藝術公園董事會主席、山東省雕塑家藝術家協會主席杜利華以及AFC藝術家布倫特·庫克和波麗安娜·皮克林,他們詳細介紹了本次活動的亮點,並表示一定會為市民奉上一場有意義而又歡樂的藝術節。
多個板塊傳達環保主題
    AFC主席傑弗裡·懷廷向記者介紹,AFC是國際保護自然生態藝術基金會的英文簡稱,是世界上主要的支持環保的藝術家團體,它的總部在加拿大,現已聚集了近30個國家的500名世界頂級自然藝術家會員。AFC致力於用藝術的形式,展示、宣傳和讚美人類自然遺產,支持野生動植物及其棲息地的保護,開展生物多樣性、可持續性等環境教育事業。 「作為AFC的核心活動,『AFC嘉年華』在世界範圍內舉辦。活動吸引了大批全球頂級藝術家參與,並被公認為世界頂級的生態保護主題的藝術活動。此次藝術節是『AFC嘉年華』首次來到中國。活動在瀾灣國際藝術交流中心、瀾灣美術館兩大展區,圍繞生態保護主題,設置了『藝術中的自然』國際美術展、環保題材紀錄電影、動物展演與攝影作品展、藝術家現場創作、少年兒童環保體驗、音樂演出等板塊內容,以繪畫、雕塑、電影、攝影、音樂、公共藝術等媒介,傳達保護動物、保護自然生態、保護野生動物棲息地的環境保護主題。 」傑弗裡·懷廷說。
離開美洲首站選擇青島
    傑弗裡·懷廷表示這是AFC首次離開美洲,之所以把青島作為第一站,主要是兩方面原因,「首先是我之前對青島也有所了解,這是我第二次來到青島,第一次來的時候,看到青島如此美麗,並且有著深厚的文化土壤,就和布倫特商量,要在青島舉辦藝術節。另外一個原因,就是杜主席的努力,他用了很長時間向我們介紹青島的情況,希望我們能把活動帶到中國,瀾灣藝術公園舉辦這次藝術節確實非常合適,這裡景色很美,雕塑也非常棒。 」
    杜利華表示之所以引進這個活動,是因為去年在溫哥華看了AFC的藝術節展覽,很受震撼,「環保、保護自然、保護動物的理念有各種宣傳和傳播的方式,但是,從藝術創作的角度去傳播這種理念還是比較少見的,尤其在中國暫時還沒有這麼大的組織去做這件事情。我認為從藝術家作品的角度去傳播,是會受大眾歡迎的。我作為中國藝術家組織的一份子,認為這種理念是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的。所以,我主動去聯繫AFC,用了一個多月時間才見到傑弗裡,結果我們一見如故,成為好朋友,通過藝術節推廣環保理念,是件雙方值得去做的好事情。 」
每位觀眾將有不同收穫
    即將在周六開啟的藝術節開幕式當天,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家將齊聚島城,為觀眾講解自己的藝術作品,傑弗裡·懷廷表示藝術家們還會現場表演繪畫和雕塑技巧,這對市民是個難得的與世界藝術家面對面進行交流的機會。藝術家布倫特·庫克表示,觀眾可以在藝術節上看到世界動物裡最小的蜂鳥,也能看到大象這樣的巨型動物,尤其是對青少年來說,看到這些關於大自然和野生動物的作品,一定能從內心激發他們對自然和生命的敬畏。傑弗裡補充道:「AFC正在不斷擴大青少年教育計劃項目,希望在全球設立基地,把我們的理念傳播給青少年,而藝術方式是個很好的傳播媒介。 」
    杜利華也表示,每個人來到展覽都會有不同的收穫,「首先會煥發人們對大自然和野生動物的熱愛。藝術作品表現形式有各種各樣,本次展覽的藝術作品沒有去表現瀕臨滅絕動物的傷感痛苦,而是用優美的創作語言,煥發大家對大自然、野生動物的美好的感情。其次,本次藝術節板塊豐富,但所有內容都在傳遞一個共同信息,大自然是我們共同的家園,我們一定要去熱愛我們的環境,人類才能得以持續發展。最後一點是AFC的藝術家有非常高的藝術造詣,中國的藝術家和學生參觀展覽會在藝術創作上會有很大的收穫。 」
提倡走出家門欣賞自然
    作為提倡環保的傳播人,傑弗裡·懷廷認為不管是哪個國家的人都應該保護我們的環境,這對人類的生存也是至關重要的,「我們首先自己要順應和欣賞自然,才能意識到保護自然,我們不必跑到世界另一端去欣賞自然,也不必跑到非洲森林去保護動物,其實,我們的身邊就是大自然,美就在身邊,需要自己去發現。 」
    作為保護野生動物的藝術家,波麗安娜·皮克林表示,藝術作品不會存在語言障礙,它會把藝術家的理念傳達到每一個觀眾那去。人們可以通過關於野生動物的作品,暫時忘掉工作中的煩惱,重新和大自然獲得聯繫。 「要走出門去欣賞自然,不要宅在家裡和車裡玩手機,到公園裡、沙灘上去欣賞這一切。家長們可以帶上孩子,帶上寫生本去畫畫,說不定哪天就會成為我們AFC的會員了。 」波麗安娜·皮克林說。
    活動由國際保護自然生態藝術基金會、青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山東省雕塑藝術家協會主辦,由青島高新區公用事業服務中心、青島高新區宣傳推介事業部、青島市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瀾灣美術館、青島藍色藝谷公共藝術有限公司承辦。將在瀾灣藝術小鎮持續兩個月,對公眾和遊客免費開放。 (記者 王超)AFC首次離開美洲,把青島作為第一站。 記者 韓星 攝

-----------------------------------------------------------------------

相關焦點

  • 用藝術之美喚醒環保意識!劉永環保主義油畫展亮相翠湖
    掌上春城訊春節期間,將環保與藝術相融的「劉永環保主義油畫展」在昆明翠湖公園展出,畫展為大家呈現大美雲南的同時,也倡導大眾加入環保行動中。展覽將持續到2月底。劉永是知名環保主義畫家,現居昆明,作品曾多次獲獎。
  • 菲律賓神奇「大雕塑」,喚醒人民環保意識,遊客:再也不亂扔垃圾
    近年來隨著旅遊業的蓬勃發展大大小小的景區都有遊客們的光顧,然而遊客們的到來卻成為了大自然的公害,景區的角角落落都是垃圾的身影,中文警示語也是隨處可見,為什麼人類喪失了環保意識?難道僅僅是中國人這麼不文明沒素質嗎?
  • 看藝術家如何用藝術聲援環保
    「環保」是每個人都關注的全球化問題,也是我們藝術創作源源不斷的靈感來源。通過這次介紹,可以幫助我們看到藝術對環保表達的多樣性,緊密連接當代社會的主題,做出真正具有共通性和感染力的藝術作品。藝術家將人類日常生活中已消費或未消費的材料,進行藝術性地有效選擇、利用、改造、組合。簡單的說,裝置藝術,即「形態+材料+情感」的綜合展示藝術。
  • 清研智庫發布公眾環境意識調查結果 北京市公眾環境意識不斷提升
    北京市公眾環境意識不斷提升—80.5%公眾認為自身應在環保中發揮重要作用近日,第三方調查機構清研智庫發布了2013-2017年北京市公眾環境意識調查分析結果,研究數據表明,公眾的環境意識逐漸增強,環保科學認知能力有所提升,環保責任意識以及環保參與度也穩步提升。
  • 用藝術喚醒植物人!廣州藝術家夫婦跟蹤4個植物人最後全喚醒
    下個月起,他們將聯合廣東省工傷康復醫院、廣東時代美術館等,讓人文藝術進入到醫院,來一場「跨學科串門」。這算得上是一種先鋒藝術實驗。過去幾年,定居於廣州番禺的藝術家吳超和夏維倫跨領域做「植物人藝術喚醒項目」,個性化跟蹤的4個植物人最後全部喚醒,甚至被許多植物人家屬視為喚醒的「靈丹妙藥」。但他們並不願意止步於此,「今年我們不喚醒植物人,而是喚醒社會。
  • 持續反YING 環保藝術跨界展 打響藝術環保戰
    地球已經存在了45.5億年,而人類用短短6000年就把地球的綠植覆蓋率降低到個位數、美麗的藍星球變成了白色星球。 「After Party」 【藝術與可持續發展論壇回顧】 做環保藝術家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如何通過跨界推動新環保概念深入人心?
  • 用垃圾「塑」造環保藝術裝置
    … 近年來環保已成為每個人都應該做的習慣,我們的商業也不斷在推出環保藝術展,藝術家們更用不一樣的方式讓你了解保護環境的重要性,希望能讓更多人增強環保意識,保護我們的環境。
  • 環保藝術 商業向善 「2020自然夢想家」在歡樂海岸落幕
    活動為期10天,以「做喜歡的事,持續環保」為主題,從環保藝術、商業向善等角度,攜手「藝虛亦實」環保藝術IP,同歡樂海岸30家品牌、商戶一起共同發出環保倡導!讓更多人通過藝術的表達,了解到環保的重要性,讓環保生活方式真正深入人心!
  • 環保裝置藝術創作基地落地亦花園
    環保裝置藝術創作基地用藝術喚醒環保意識發布會當日,中華社會救助基金會人居環境保護與創新基金管委會主任張玉軍、國際當代藝術家聯合會主席郜少華、旅法藝術家國際當代藝術家聯合會執行主席海濤環保和節能是整個世界的一個主題,世界各國特別是歐洲日本等國家,在環保方面都走在了世界前列。崔相莉女士表示:「環保裝置藝術創作基地落成後,希望通過多種藝術形式,將我國環保引向更好更高的平臺,讓更多人感受到亦花園及藝術家為環保事業發展做出的努力,喚醒人們對環保的重視,讓我們一起保護地球,保護我們的家園。」
  • 垃圾分類也能很藝術!「廢棄物藝術再造」為孩子科普環保
    近日,「廢棄物藝術再造——以藝術創作方式提升居民環保意識」垃圾分類主題活動在桃源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如期開展。活動首堂課有近20名學區兒童參加。來自波蘭的藝術家馬丁老師指導孩子們用廢舊的雜誌、廢舊的KT板、廢棄的氣泡袋、雙面膠、彩色塗料等材料,讓學員們從雜誌中剪切出的人物造型塑造新冠病毒期間他們帶著口罩情況下的時裝造型,並從科學的角度為學員講解了新冠病毒的傳播途徑及預防措施。
  • 摩卡藝術中心 X 花藝大師高炎發 用藝術的方式喚醒沉睡的心靈
    一場名為「喚醒」的展覽,正在擁有60年歷史積澱與創新碰撞的摩卡藝術中心舉辦,摩卡品牌聯合創始人 - Claire Pan,才情畫家 - 郝儷,國際頂尖花藝大師 - 高炎發,用藝術向世界表達希望、擁抱、力量和重生。
  • 溫泉街道舉行環保創意設計展,提升居民環保意識
    半島記者華敬方通訊員劉淑媛 在活動現場社區居民饒有興趣地觀看環保創意作品。用廢紙箱製作的房子、多個易拉罐製作的花瓶、古靈精怪的環保時裝秀……近日,一場精彩紛呈的環保DIY創意秀主題展示及環保知識講座在溫泉街道荊疃社區拉開帷幕。街道居民根據環保藝術創意主題,展示出各具特色的環保藝術作品,趣味十足。
  • 蘭州民眾環保意識漸強 少用塑膠袋倡綠色低碳生活
    圖為環保志願者在環保心願牆上寫下環保寄語。 杜萍 攝中新網蘭州6月5日電 (杜萍)「通過這些年的努力,蘭州的環境日漸變好,感覺特別高興。」今年,我國確定的環境日主題是「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旨在推動社會各界和公眾積極參與生態文明建設,攜手行動,共建天藍、地綠、水清的美麗中國。蘭州市環境保護局局長芮文剛介紹說,2017年蘭州市以改善區域環境質量為核心,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去年空氣品質優良233天,全市流域各考核斷面水質穩定達到考核要求,達標率100%。
  • 當藝術遇見環保 藝術家天壇「祈禱藍天」
    吳迪 攝前天下午,20餘位藝術家在天壇進行了「祈禱藍天」的行為藝術,希望藉此呼籲公眾增強環保意識並關注自己的健康。對此,藝術評論家杜曦雲指出,當代藝術一直關注社會話題,為此關注環保一直是全球當代藝術圈內的重大話題,無論從攝影、裝置、行為藝術領域都曾創下過不少傑作。
  • 寧夏:用原生藝術喚醒「沉睡」心靈
    新華社記者謝建雯攝新華社銀川12月4日電(記者艾福梅、謝建雯)《變形的五官》《禁錮的人》《鏡子中的玫瑰花》……在寧夏社會福利院一間原生藝術畫室內,擺放著一幅幅天馬行空、著色大膽的畫作。「原生藝術是精神疾病患者內心最直白的表達,表達即治療。在藥物治療的基礎上,我們正嘗試用原生藝術幫助患者。」
  • 檢察日報:喚醒音樂人的版權意識
    檢察日報:喚醒音樂人的版權意識 2018-10-12 07:30:參與互動    ■文化時評■       喚醒音樂人的版權意識
  • 有環保意識、無環保行為?學生環保教育應尋求知行合一
    教育要從小抓起,對學生的環保教育是環境保護事業的希望,因此也就格外重要。   然而,當下的中小學生在個人環保行為方面還處於比較差的階段。儘管許多學生擁有良好的環保意識,在意識上也能夠自覺樹立起良好的環保價值取向,但個人環保行為卻不進如人意。這說明,學生個人有環保意識、無環保行為的佔大多數,從而折射出現行的學生環保教育只是通過理論知識來滲透,並未真正地讓學生在周邊生活的方方面面上實踐。
  • 天水市環保設施向公眾開放工作全面展開
    為進一步增強公眾環保意識,4月12日,我市再次舉辦環保設施公眾開放日公益活動。活動中,共邀請社會各界人士約50餘人依次參觀了市環境監測站、市汙水處理廠麥積分廠、中節能(天水)環保能源有限公司。至此,我市環保設施向公眾開放工作全面展開。
  • 這有一場喚醒公眾乳腺癌早篩意識的「特殊攝影展」
    四野茫茫的《裂冰》、瑰麗的《星空》隱約見魚躍的《沉靜之海》、蒼涼的《巖隱》這場「攝影展」實際上是「我是創益人」公益廣告計劃的一員,由騰訊社交廣告、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騰訊覓影、騰訊CDC設計團隊聯合出品的防治乳腺癌公益宣傳,旨在喚醒公眾對乳腺癌的早篩和預防意識。
  • 2020國際肺癌日 方太用裝置藝術展喚醒社會關注呼吸健康
    原標題:2020國際肺癌日 方太用裝置藝術展喚醒社會關注呼吸健康   11月17日是「國際肺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