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景網4月22日訊 4月20日,在第12期浦山講壇上,中金公司研究部負責人、CF40特邀研究員梁紅點評疫情下的一季度數據與全年經濟展望,就如何擴大財政赤字、有效提高公共儲蓄使用率、新舊基建、要不要設置GDP目標等熱點問題展開了討論。
在梁紅看來,在傳統的貨幣財政政策下,中國最大的選項就是激活龐大和低效的公共儲蓄。中國的儲蓄率非常高,每年的淨儲蓄遠遠超過G7國家的總和。據中國社科院最新的測算,中國公共儲蓄淨資產大概佔到GDP的120%。這當中,需要關注到五險一金仍大量作為存款而成為M1。中國應該推動兩大領域改革,一是住房公積金,另一部分是社保基金,利用疫情把存量盤活,將這一領域的改革繼續往前推進。
她還表示,住房公積金可以推動的改革,包括能否退還5.8萬億的公積金,或是採用停止徵收的方式,總之,就是能否將M1內的資金以更多更好的方式轉化成有效投資,以渡過未來一兩年可能的經濟難關。
社保基金方面,梁紅建議可以通過國有企業資產劃歸社保,降社保降費。這個改革在去年已經有比較大的推動,將國有資本的10%充實了社保基金,給社保降費降了四個點。在現在的情況下,能不能加快這一領域改革,再劃十個百分點,進一步降社保降費、與國際接軌,是值得考慮的。
她認為,與歐美相比,中國最大的不同在於,中國是一個儲蓄率很高的國家,所以中國的應對方式不太一樣。梁紅認為,中國的政策選項就在於,在面對百年不遇疫情時,能夠盤活多少儲蓄,打算向未來借多少債,改革開放就還能釋放多少紅利。(全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