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箴亭【羅新苗】

2020-12-17 湖南日報

四箴亭

□羅新苗

嶽麓書院的建築,從功能角度講,主要分為教學、藏書和祭祀三大類,前兩類以講堂、教學齋、御書樓等為代表,而文廟、濂溪祠、四箴亭等則為祭祀類建築的主體。文廟祭祀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先聖先師和先賢,濂溪祠、四箴亭等則以專祠的方式,祭祀周敦頤,程顥、程頤等學派創始人和開拓者。其中四箴亭就是紀念程顥、程頤兄弟。程氏兄弟世稱「二程」,是北宋著名的理學家和教育家,成語「程門立雪」中的「程門」就是指的程氏兄弟。

「吾道南來,原是濂溪一脈」,程氏兄弟曾問道、求學於湖湘學派的開創者周敦頤門下,周敦頤創造的「心性義理」,首次把湖湘文化提升到哲學範疇。二程兄弟依據孔子「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這一克己復禮的思想,制定了「視、聽、言、動」四箴言,並篆刻石碑立於嶽麓書院,以此規範學生言行舉止。

中國號稱禮儀之邦,中國人創造了禮。作為一種傳統文化規則,從制度上約束人與人相處的準則,並且樹立起「克己復禮」的道德模範,作為學習參考的樣本,這是中國傳統道德秩序能維持幾千年的重要社會管理學基礎。

嶽麓書院綿延上千年,弦歌不絕,開創了近現代有名的湖湘學派。作為古代書院特有的規制,在書院為影響力大的師生設置專祠,進行模範教育,確實有助於推崇學統,標榜學派,以達到勸誡勉勵,使之見賢思齊的目的。《禮記》曾云:「凡治人之道,莫急於禮,禮有五經莫重於祭」。在古人眼裡,推行祭禮、宣揚模範,更是成為治理國家的一種重要方式,而發展到理學盛行的宋、明以後,各種祠堂、碑坊林立,更是成為當時世界上的一個特色。

禮在多數情況下,其實就是人與人相處的準則。從說文解字的角度分析,祭與忌合在一起就是繁體字的「禮」。人的身體按照天道,做出各種動作就是禮。中國古代關於禮的規定十分細緻,從小到普通百姓見面聚會的拱手禮、餐桌禮儀,再到成人禮、冠禮,以及國家民族的祭祀禮、國禮,衣食住行的各個方面都有一套完整的禮制規定。可以說,先有「禮」,後有「理」。

在嶽麓書院,撫摸著記錄湖湘文化歷史傳承的一塊塊石碑,我們可以看到,不只是程氏制定的「視、聽、言、動」四字箴言,到後來朱熹、張栻擬定的「忠孝廉潔」、「整齊嚴肅」,以及清代山長王文清擬定的《嶽麓書院學規》,關於為學、為人的言行舉止方方面面,乃至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文人情懷,都藏之於「禮」,又蘊含於「理」。

新文化運動,打破了「吃人的禮教」,摒棄了傳統禮制中的「三綱五常」一類的糟粕,推進了歷史和文化新的進步。然而,就像潑髒水不能把水裡的孩子一同潑了一樣的道理,作為傳統文化最優秀的部分,對禮儀道德的追隨,對學達性天的追求,我們是斷然不能輕易拋棄的。

徜徉在嶽麓這個千年庭院,親近這裡的一磚一瓦、一草一石,愛晚亭的喧囂、自卑亭的靜謐、風雩亭的古樸、吹香亭的空靈,安居一角的四箴亭,猶如她天井中那棵高大的柚子樹,你不抬頭,就看不到它樹上年年掛滿的碩果,但是你抬不抬頭,豐碩的果子都年年長滿、如約而至。

相關焦點

  • 尊天理——程子之四箴宜佩
    《錢氏家訓》有言:「程子之四箴宜佩」。首先我們要明白程子之四箴指的是什麼?程子指的是理學家程頤,他與兄長程顥同為北宋理學的奠基者,南宋理學家朱熹將「二程」理學進行傳承和發揚光大。「箴言」是規勸、告誡的話語。
  • 在陽光下培育「新苗」——記四川省瀘州市敘永縣摩尼新苗實驗學校...
    新華社成都6月26日電題:在陽光下培育「新苗」——記四川省瀘州市敘永縣摩尼新苗實驗學校校長李修會新華社記者吳光於、李力可能從形形色色的「偽裝」中辨別出不同的毒品,會給遠方務工的父母寫信提醒毒品危害……在四川省瀘州市敘永縣摩尼鎮新苗實驗學校
  • 篆書| 鄧石如 《四箴四條屏》
    時人對鄧石如的書藝評價極高,列其篆、隸書為「神品」,稱其「四體皆精,國朝第一」。 作品欣賞 《四箴四條屏》,篆書,紙本, 縱206cm,橫31.3cm。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釋文:程夫子四箴。
  • 書法-鄧石如篆書《四箴四條屏》​​​​
    important}鄧石如 《四箴四條屏》 ​​​
  • 盤點習大大的六個「四言箴語」
    自就任國家最高領導人以來,他每一次講話都引經據典、妙語連篇,特別是對青年、留學生、教師、軍人、縣委書記、政法工作人員這些特定群體的講話堪稱經典,句句都是人生「箴語」,一語既出便秒殺無數菲林,習粉們更是把它們奉為座右銘。經過「學習大軍」細心梳理,發現這些「箴語」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即皆四言成意。我們且稱之為「四言箴語」吧。
  • 諸城歷史上的十大名亭
    2009年諸城市人民政府重新砌井,復建亭其上,現已成為常山一大景觀。慕賢亭慕賢亭,原在超然臺上蘇公祠前側,四圍楹與枋皆以石為之,極其堅固,亭額有「慕賢亭」三大字,明景泰六年(1455),諸城知縣黃武所建。
  • 【山語絲0409】儒家真傳:曾子三省與程子四箴
    而曾子三省與程子四箴就是儒家真傳,同時也是歷代世家大族的家訓核心內容。曾子,名參,字子輿,春秋末年魯國人,孔子的傑出弟子之一,甚得孔子真傳,儒家學說的發揚光大有他的巨大功勞。有人問:你為什麼能討老師喜歡呢?曾子回答:「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用我們今天的話講:「我每天都要多次問自己:幫別人出謀劃則是不是真心的呢?
  • 北京援疆和田指揮部發放「新苗」獎學金
    北京援疆和田指揮部發放「新苗」獎學金 2014-09-01 09:14:32責任編輯:張志剛     近日,和田地委副書記、北京援疆和田指揮部黨委書記、指揮王成國同志和北京援疆幹部代表來到和田地區第二中學,向上學年30名成績優異學生、道德模範標兵和藝體特長生頒發了「新苗
  • 著名兒童口腔醫學專家石四箴:感恩40年 獲有人生的價值
    著名兒童口腔醫學專家石四箴:感恩40年 獲有人生的價值 2018-石四箴在演講。 受訪者供圖  年近八旬,精神矍鑠的石四箴曾任亞洲小兒齒科學會會長,被譽為「亞洲小兒齒科的權威」。她滿懷深情地說:「感恩改革開放40年,給了我有人生價值的40年,我以祖國強盛為傲,以自己盡心為慰」。  自小聰慧的石四箴16歲就成為上海第二醫學院口腔醫學系的學生,成績優異的她是按其母親之意,選定志願。
  • 顧愷之與《女史箴圖》
    人問其故,顧曰:「四體妍媸,本無關於妙處;傳神寫照,正在阿堵中。」    以上故事,說明顧愷之在繪畫藝術方面做了辛苦的探索,並總結出了自己的經驗,這些實踐經驗對中國人物繪畫的發展起了很好的引領作用。唐代張彥遠在《歷代名畫記》卷一中記載了顧愷之討論繪畫的話語:「畫人最難,次山水狗馬,其臺閣,一定器耳,差易為也。」
  • 經典再悟丨擇友須求三益,克己宜守四箴
    安徽宿松石氏宗祠內有這樣一副對聯:「擇友須求三益,克己宜守四箴。」此聯巧妙借用典籍中的名句,把深邃的哲理包含聯內,讓人過目不忘,時時警示自己,對於今天我們擇友、修身仍有借鑑意義。克己宜守四箴 「四箴」,顧名思義,即為四句箴言。「四箴」取自《禮記·曲禮》:「傲不可長,欲不可縱,志不可滿,樂不可極。」魏徵曾用此話來錚諫李世民,夯實了大唐千年基業。乾隆曾將此話御筆題寫,時時自省,以矯驕妄,現其真跡碑刻仍立於薊縣獨樂寺內,留警後人。
  • 天津市和平區四箴北裡小區綜合整治完成
    日前,天津市和平區勸業場街四箴北裡小區綜合整治項目基本完成,通過規劃停車位、園林綠化提升、規劃休閒健身區域等,完善小區內基礎配套功能,為居民打造舒適的社區環境。
  • 牢記初心護新苗,一片丹心映紅霞(詩四首)
    □方域左鄰(李輝民)一、初心牢記(平水韻)莊公牢記初心夢,關愛新苗護學童。二、培育新苗(通韻)相馬商丘撥暮雪,開通大局創新高。初心關愛兒童樂,破霧護航逐浪潮。四、為霞滿天(平水韻)商丘關愛放新花,助力學童暖萬家。喜看神州開盛景,千秋大業映紅霞。
  • 曾子之三省勿忘,程子之四箴宜佩
    錢氏家訓以儒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道德理想為據,內容涵蓋個人、家庭、社會和國家四個方面,對子孫立身處世、持家治業的思想行為做了全面的規範和教誨。千百年來,錢氏族人始終以家訓為行為準則,踐行著「利在一身勿謀也,利在天下者必謀之」的訓言。
  • 何紹基1856年作顏體 楷書程子四箴 卷
    識文:其視箴曰,心兮本虛,應物無跡。操之有要,視為之則。蔽交於前,其中則遷。制之於外,以安其內……志士勵行,守之於為。順理則裕,從欲惟危。造次克念,戰兢自持。
  • 探藝術本源 尋美的真諦|拾箴美術館「藝道拾箴」項目在京啟動
    拾箴美術館開館暨「藝道拾箴」藝術收藏沙龍講座項目啟動儀式現場12月13日,作為線下美育基地的「拾箴美術館」實體館在燕莎友誼商城正式運營。同時由拾箴美術館發起的系列藝術拓展項目「藝道拾箴」第一季——藝術收藏沙龍講座項目也正式啟動。「拾箴」的宗旨是尋找美的真諦,探索藝術的本源。
  • 寧波這群「科技新苗」學以致用有創意
    把它製作成純天然的楊梅粉,成為各種食品的原材料…… 8月13日,寧波市農科院舉行了一場特殊的匯報——「科技新苗」團隊中期匯報。上面這些接地氣、貼近生活的研究項目,均出自鎮海中學、效實中學、寧波二中一批思維活躍,對科研有著濃厚興趣的高中生。
  • 曾子之三省勿忘 程子之四箴宜佩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屬原作者這句話翻譯成現在的意思是指:曾子「一日三省」的教誨不要忘記,程子用以自警的「四箴」應當珍存。程子用以自警的「四箴」指的是宋代大儒程頤的自警之作《四箴》。孔子曾對顏淵談克己復禮,說:「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程頤撰文闡發孔子四句箴言以自警,分「視、聽、言、動」四則。意思是指違反禮法的事不要看、不要聽、不要說、不要做。
  • 姜太公魚—箴魚
    其中多箴(zhen)魚,其狀如儵,其喙如箴,食之無疫疾。根據「東山經」的記載,再往南走三百裡,有座山叫栒狀山,栒狀山的山坡上有大量的金礦和和玉礦石,栒狀山山坡下有很多青碧玉。栒狀山是沚水的發源地,沚水從栒狀山流出後,向北流進了湖水。
  • 明代館閣體代表人物,御封書聖沈度,楷書《四箴》韻高千古,好帖
    沈度楷書《四箴》欣賞:言箴不知言之人,烏可與言?知言之人,默焉而其意已傳。幕中之辯,人反以汝為叛。臺中之評,人反以汝為傾。汝不懲邪,而呶呶以害其生邪!動箴哲人知幾,誠之於思,志士勵行,守之於為,順理則裕,從欲惟危,造次克念,戰兢自持。習與性成,聖賢同歸。視箴心兮本虛,應物無跡,操之有要,視為之則。蔽交於前,其中則遷。制之於外,以安其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