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三明中關村科技園開園 老工業基地插上創新之翼

2020-12-15 中國經濟網

   

  開園揭牌儀式當天,籤訂政企合作備忘錄。 

  12月6日,三明中關村科技園開園暨北京科技特派員三明項目對接會活動拉開帷幕,三明中關村科技園正式揭牌開園。這既是京閩科技合作的標誌性項目,也是三明市高位嫁接中關村高端科技資源的有效載體,對三明市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超越具有重要意義。 

  安上科技「芯」 

  中關村是我國科技創新的標杆,「一中心、一基地」落戶三明,無疑將為這座福建省老工業基地城市裝上強勁的科技「芯」。 

  據了解,三明中關村科技園項目總佔地面積445畝。在三明經濟開發區、三明高新區金沙園、永安石墨和石墨烯產業園劃出一定區域,作為三明中關村科技產業基地。 

  三明市市長餘紅勝在開園儀式致辭中表示,三明市將以三明中關村科技園正式揭牌開園為新起點,持續深化拓展與北京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中關村集團的合作對接,以當好「店小二」精神為入園企業提供全方位優質服務,共同把三明中關村科技園打造成為京閩科技產業合作示範樣板。 

  北京市科委副主任許心超在致辭中說,本次活動是深化京閩合作的階段性成果,更是新的出發點,三明市科委將按照北京市委市政府「深化京閩科技創新合作」的指示精神,與三明市深入對接,促成更多務實合作,全力推動京閩科技合作邁上新臺階。 

  「能在籤約不到4個月的時間內就舉辦開園儀式,充分證明京閩科技合作有著堅實的合作基礎和深厚的產業蓄能,下一步中關村發展集團將深化與三明合作,推動三明市內生驅動力提升和高質量發展。」中關村發展集團副總經理姚勝利在開園儀式上如是說。 

  點燃「烯」望 

  三明中關村科技園、三明中關村科技產業基地是京閩科技合作的一個重要「結晶」。 

  去年以來,三明市主動融合京閩科技合作,以科技創新為翼,助推老區蘇區全方位高質量發展超越。除了爭取落地中關村項目,還有很重要的一項便是發展石墨烯產業。 

  就在去年12月23日,《京閩科技合作框架協議》《北京市科委、北京石墨烯研究院、福建省科技廳、三明市政府四方共建北京石墨烯研究院福建產學研協同創新中心合作協議》在福州籤訂,同時「北京石墨烯研究院福建產學研協同創新中心」在三明永安揭牌,為三明市石墨烯產業發展點燃「烯」望。 

  今年5月29日,三明市市長餘紅勝帶隊到北京深入對接合作,與北京市科委明確合作重點,達成10項合作內容共識,其中包括支持三明發展石墨烯產業,推動與北京相關高校、科研院所合作,支持技術轉移、轉化。此後,三明市加強與北京石墨烯研究院「研發代工」合作,大力引進多家北京石墨烯企業投資建設產業化項目。「我們集團公司正考慮在三明中關村科技園成立一個研究院,主要致力於石墨烯控制技術方面的研究。」在當天的項目對接活動中,上海北林電子科技集團總經理路林吉表示,看中的是三明豐富的石墨稀礦產資源和石墨稀深加工產業。

 

  入駐企業籤約。 

  巢好「鳳」自來 

  開園儀式當天,北京中關村信息穀資產管理公司與三明生態工貿區管委會籤訂《三明中關村科技園正式運營協議》。三明市政府與戴爾(中國)公司、阿里巴巴福建公司、中菊資產管理公司、東風暢行科技股份公司、北京中關村信息穀公司等企業籤訂政企合作備忘錄。 

  44家入駐三明中關村科技園企業籤約,總投資58.23億元,預計年產值或營收72.85億元、稅收5.9億元。13個入駐三明中關村科技園產業基地項目「雲開工」,總投資45.26億元,預計達產後年產值105.2億元、稅收6.8億元。 

  「當地政府提供的企業、人才等優惠政策很有吸引力,所以我們將5G智慧城市建設項目落戶三明。」北京大唐網絡有限公司區域總經理田勇維捕捉到的是,三明不斷優化的營商環境所釋放的發展機遇。他說,三明與北京中關村合作,今後北京乃至全國的高科技人才將聚集在此,這有助於項目更快地落地。 

  入駐企業福建維力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林巍然受訪表示,該公司作為能源數據服務提供商,擅長信息化技術手段解決高耗能企業生產弊端,而三明是重工業重鎮,鋼鐵、紡織、化工等行業齊全,服務三明的同時可令該公司積攢不同行業經驗值,得到快速發展。 

  據了解,三明中關村科技園力爭5年內引進各類優質企業超500家,預計實現產值370億元、稅收13.6億元。 

 

  北京科技特派員科技服務籤約。 

  激發「最強大腦」 

  項目來了,還需引進高層次人才。當天,11名北京科技特派員與三明市相關企業籤訂《科技服務協議》。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林業研究所研究員王雁,主要致力於花卉研究,這次她與清流縣聚宏農林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籤訂了科技特派員科技服務協議。「我比較關注三明的鮮切花產業,聽到中關村科技園落地到三明,相信今後三明花卉產業即將面臨一個大發展的契機。」在王雁看來,作為科技特派員可以將科研成果與企業發展相結合,既有利於花卉新品種技術研發,也助力花卉產業發展,這是一個雙贏的過程。 

  中國農業大學植物保護學院教授王琦,經過與福建省田伯生物肥有限公司多次對接,梳理了企業所需的3個方面技術需求。「我將在改進產品發酵生產工藝、專用生物肥料開發技術以及公司推廣運用上提供一些指導。」對今後的合作,王琦也很期待。 

  來自北京的「最強大腦」,將在推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推動三明市產業發展發揮重要作用,滿足企業不同的技術需求。「千金難換!」福建省有竹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尹毅劍深有感觸,這些年企業藉助科技力量,實現了降本增效,今後他希望通過借智北京的「最強大腦」,在進一步解決竹材加工空心問題的基礎上,實現公司生產的自動化,進一步提高企業的生產效率。 

  業界觀察家認為,三明中關村科技園開園及北京科技特派員項目,既是京閩科技合作的標誌性項目,也是三明市高位嫁接中關村高端科技資源的有效載體,對三明市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超越具有重要意義。(陳娟娟)

相關焦點

  • 三明中關村科技園揭牌開園
    協作創新,共贏未來。12月6日上午,三明中關村科技園開園暨北京科技特派員三明項目對接會活動拉開帷幕,三明中關村科技園正式揭牌開園。這既是京閩科技合作的標誌性項目,也是三明市高位嫁接中關村高端科技資源的有效載體,對三明市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超越具有重要意義。
  • 三明中關村科技園正式開園助力「老樹發新枝」
    新華社福州12月6日電(記者林超)福建省三明市與中關村發展集團合作共建的三明中關村科技園6日正式開園,共44家企業在現場籤約入園,總投資58.23億元,將重點發展智能互聯、生命健康、新材料等產業。作為福建省老工業基地,三明市近年來力求實現「老樹發新枝」,迫切需要補齊科技和人才方面短板。作為我國最早的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之一,北京中關村將把科技、創新、創業、孵化、項目運作、科技投融資等方面的經驗和模式導入三明。
  • 福建三明探索實踐,風展紅旗如畫→
    沙縣人顏發輝,乾脆從做餐飲轉向了賣醬料,自主開發了40多款,今年銷售額可到2000萬元,「老沙縣也可以有新味道,新味道裡就是我們的新空間」。三明人說,習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間,11次到三明,幾乎每到一處都要同當地幹部群眾探討增收門路,謀劃產業思路。從沙縣小吃到清流豆腐皮,從泰寧旅遊到大田高山茶……三明特色產業的發展壯大,離不開習近平同志當年的鼓勵和指導。
  • 人民日報頭版報導福建三明:風展紅旗如畫
    然而,地處閩西和閩西北的三明,去年的經濟總量不過2601.6億元,比不上一些沿海地市,在全國330多個地級以上城市中也只是「中等生」。「家底」算不上殷實,群眾的幸福感為何滿滿?向三明人找答案,他們總要從20多年前說起——在福建工作期間,習近平同志從1996年到2002年先後11次深入三明調研,16次作出重要指示。
  • 天津濱海—中關村科技園激活創新動能 做好融合文章
    要深化科技園區體制機制創新,優化營商環境,吸引更多在京科技服務資源到園區投資或業務延伸,促進京津兩市真正實現優勢互補、強強聯合。2019年以來,天津濱海—中關村科技園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激發人才創新活力,完善科技創新體制機制,切實將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和科技創新作為主責主業,持續增強科技園核心競爭力。
  • 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的「三明實踐」丨老工業基地的新發展之路
    地處福建省中西部山區的三明市,是革命老區蘇區,也是一座因三線建設而生的老工業城市。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工作期間,先後11次深入三明調研,16次對三明經濟社會發展、文化建設、生態建設等作出重要指示。這首近期火熱的MV唱到的鋼鐵廠,就是三明鋼鐵廠。廠區整潔靚麗,空氣清新,是國家3A級景區,被不少學校列為綠色發展的校外教育基地。而在上個世紀末,三明市有鋼鐵、化工等十多個門類的工業體系。粗放的生產方式,使得三明一度成為全國降塵汙染最嚴重的城市之一。
  • 老工業基地裡走出「798」
    在這方面,被稱為「新中國電子工業搖籃」的酒仙橋工業基地無疑是成功典範。在計劃經濟時代閃耀著奪目光芒的老基地,經受住了生死存亡的考驗,在創新實踐中探索出一條發展之路,不僅再創輝煌,還在廢棄老廠房裡打造出「798」這塊文創產業的金字招牌。
  • 風展紅旗如畫——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的三明探索與實踐(上)
    然而,地處閩西和閩西北的三明,去年的經濟總量不過2601.6億元,比不上一些沿海地市,在全國330多個地級以上城市中也只是「中等生」。「家底」算不上殷實,群眾的幸福感為何滿滿?  向三明人找答案,他們總要從20多年前說起——在福建工作期間,習近平同志從1996年到2002年先後11次深入三明調研,16次作出重要指示。
  • 人民日報聚焦福建三明探索實踐:風展紅旗如畫
    沙縣人顏發輝,乾脆從做餐飲轉向了賣醬料,自主開發了40多款,今年銷售額可到2000萬元,「老沙縣也可以有新味道,新味道裡就是我們的新空間」。三明人說,習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間,11次到三明,幾乎每到一處都要同當地幹部群眾探討增收門路,謀劃產業思路。從沙縣小吃到清流豆腐皮,從泰寧旅遊到大田高山茶……三明特色產業的發展壯大,離不開習近平同志當年的鼓勵和指導。
  • 西三旗建材基地將變科技園 4家汙染企業停產搬遷
    4家汙染企業停產搬遷 疏解人口近萬人  本報訊(記者蘭潔)位於建材城西路與林萃路交口附近的西三旗建材基地將被改造建設為中關村西三旗(金隅)科技園,總佔地面積約42公頃。目前,科技園規劃區域內4家汙染企業已停產搬遷,近4萬平方米地上物全部拆除,騰退土地28萬平方米,疏解人口近萬人。  海澱西三旗街道曾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北京著名的建材工業基地,轄區內聚集了混凝土製品廠、塗料廠等一批建材企業。隨著經濟轉型,原有的建材企業效益下滑,有相當一部分廠房被對外出租。
  • 【特別關注】風展紅旗如畫——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的三明探索與實踐(上)​
    然而,地處閩西和閩西北的三明,去年的經濟總量不過2601.6億元,比不上一些沿海地市,在全國330多個地級以上城市中也只是「中等生」。「家底」算不上殷實,群眾的幸福感為何滿滿?  向三明人找答案,他們總要從20多年前說起——在福建工作期間,習近平同志從1996年到2002年先後11次深入三明調研,16次作出重要指示。
  • 從天津濱海—中關村科技園看京津冀協同發展
    2018年3月,尹利攜公司主創團隊來到這片創新沃土紮根,營業額自此跨上千萬元臺階。根據京津兩地籌謀,2016年11月,濱海-中關村科技園正式在天津濱海新區掛牌成立。這片規劃面積10.3平方公裡的區域,充分利用了北京中關村和天津濱海新區創新政策疊加優勢,承接高新技術企業轉移和重大科技成果轉化,在合作模式上趟出了一條新路子。
  • 風展紅旗如畫——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的三明探索與實踐
    然而,地處閩西和閩西北的三明,去年的經濟總量不過2601.6億元,比不上一些沿海地市,在全國330多個地級以上城市中也只是「中等生」。「家底」算不上殷實,群眾的幸福感為何滿滿?向三明人找答案,他們總要從20多年前說起——在福建工作期間,習近平同志從1996年到2002年先後11次深入三明調研,16次作出重要指示。
  • 雄安中關村科技園啟動;無人駕駛試運營基地落戶順義…
    短短數月,南昌、瀋陽、福州、合肥、成都、烏魯木齊、日照、唐山、鎮江、泰安、許昌、寧夏中衛等十餘個城市……已重磅加入,他們將攜手創業黑馬,利用遠程在線視頻直播系統,把一線城市的視野、經驗、創新、資本、資源和大咖引入地方,加快城市產業升級。
  • 三明答卷——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福建三明踐行記
    12月6日,處在創新前沿的中關村科技園在福建老區三明市落地,44家企業籤約入園,預計達產後年產值超過100億元。新華社記者 姜克紅 攝  「新」與「老」在這裡交匯——  因開展三線建設而後設市的三明,如今正搶抓機遇邁向高質量發展。今天的三明,產業轉型升級取得新成效,形成了11個門類、37個行業的工業體系,石墨烯、稀土、生物醫藥等新興產業異軍突起。  人口不到300萬的三明市,地處武夷山南麓、閩江源頭,境內「八山一水一分田」,昔日發展基礎薄弱。
  • 三明答卷--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福建三明踐行記
    12月6日,處在創新前沿的中關村科技園在福建老區三明市落地,44家企業籤約入園,預計達產後年產值超過100億元。「新」與「老」在這裡交匯--因開展三線建設而後設市的三明,如今正搶抓機遇邁向高質量發展。答案不僅僅在舌尖上。1999年3月4日,習近平同志在沙縣考察時指出:「沙縣小吃業的成功之處在於定位準確,填補了低消費的空白,薄利多銷,闖出一條路子,現在應當認真進行總結,加強研究和培訓,深入挖掘小吃業的拓展空間」。
  • 中關村生命科學園科研轉化合作平臺再添新翼 細胞與基因治療創新...
    繼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科研成果孵化轉化基地啟用之後,中關村生命科學園科研轉化合作平臺再添新翼。7月31日,細胞與基因治療創新中心啟動暨籤約儀式在中關村生命科學園醫藥科技中心1號樓舉行,該中心的啟用也標誌著園區生物醫藥產業服務能力的進一步增強。
  • 金陵科技學院秦淮矽巷大學科技園開園
    中國江蘇網訊(通訊員 劉鵬 陳佳)1月5日下午,金陵科技學院在白下校區舉行金陵科技學院秦淮矽巷大學科技園開園儀式暨校友企業家聯盟揭牌儀式。陳小虎在致辭中指出,共建秦淮矽巷大學科技園是校地雙方立足新發展階段,踐行高質量發展理念,促進資源優勢向發展優勢轉化的重要舉措。
  • 國家遊戲動漫基地花落中關村科技園
    日前,北京市海澱區副區長、中關村科技園海澱園管委會副主任於軍,從北京市新聞出版局局長孫向東 的手中,接過了「國家網路遊戲動漫產業(北京)發展基地——中關村科技園區海澱園」的牌匾。由此表明,北京市海澱區遊戲動漫產業發展邁入了新的階段,將重點發展動漫遊戲產品及相關技術的研發、企業孵化、創意人才的培養,打造創意產業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