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也是新中國對外出版事業建立70周年。
為了展現中國發展和成就,增進中外理解和友誼,1949年1月,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中國外文局)前身——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新聞總署國際新聞局成立。自此,中國外文局成為中國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的專業對外傳播機構。這70年來,中國外文局所引領的中國對外出版事業為世界打開了一扇了解中國的窗戶,也成為當之無愧具有代表性的「中國封面」。
▲ 中國外文局。
4月15日,由央視紀錄頻道籌拍,講述中國外文局70周年對外出版成就的紀錄片《中國封面》舉行開機座談會。中國外文局副局長陸彩榮、局總編室主任黃衛、局國合部主任姜永剛,中央電視臺紀錄頻道副總監馮雪松、中央電視臺紀錄頻道歷史文化節目製片人鄧武、紀錄頻道新媒體組製片人周俊,中央新影集團北京發現紀實傳媒總經池建新等領導參加座談,並就下一步紀錄片的採訪和拍攝工作進行交流。
▲ 座談會現場。
《中國封面》目前正在進行前期採訪和拍攝工作,將用100分鐘的長度來反映中國對外出版的成就。今年10月,《中國封面》將作為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獻禮紀錄片在央視紀錄頻道的黃金時間播出。
據了解,該紀錄片將分為兩集。第一集圍繞新中國成立以來,一些諸如《人民畫報》《今日中國》等著名期刊的封面照片,以及封面背後值得深入挖掘的人的故事來描述70周年中許多重要歷史節點,共同勾畫新中國與全世界相互了解的過程。
第二集主要通過書籍封面的故事,來講述世界是如何通過書籍了解中國。在這裡,「封面」的意義更多的是新中國的一張「文化名片」,包括其出版後的國際影響力。
▲ 中國外文局副局長陸彩榮在座談會講話中指出,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是外文局建局70周年,同時也是新中國對外出版事業建立70周年。
外文局為新中國而生,為新中國而興,為新中國而強。總結回顧外文局70周年對外出版成就,不只是外文局的重要工作,也是國家的重要事情。
從以前西方國家抵制中國到後來的中西合作,從冷戰結束後的中西交流到如今新時代中國面臨著新的機遇。外文局建局70周年,是通過「請進來、走出去」與世界實現交流、融合和理解的過程,是全世界共同發展的過程,也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過程。這也是《中國封面》紀錄片拍攝的重要時代背景。
▲ 中央電視臺紀錄頻道副總監馮雪松表示,中國外文局不僅與新中國同齡,這70年來也與新中國同行。
紀錄片團隊這一次不僅要建新,還要創新,在節目的製作過程當中要創新表達方式、創新結構方式,把外文局和對外出版事業70周年的精氣神呈現出來,並通過媒體融合的方式實現立體傳播。
外文局國合部主任姜永剛介紹,作為中國規模最大的對外傳播機構,外文局於1959年設立了第一家海外機構,如今在世界各地的14個國家和地區擁有26家海外機構,遍布亞洲、非洲、南非、北美、歐洲。
目前,外文局形成了涵蓋翻譯、出版、印刷、發行、網際網路和多媒體業務、理論研究及社會事業等領域的事業格局。中國網、融媒體中心、北京周報社、今日中國雜誌社、人民畫報社、人民中國雜誌社、中國報導社等,共同組成中國外文局多語種全媒體國際傳播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