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健康中原建設 讓中醫藥惠及更多百姓

2020-12-13 大河網

以高質量診療推動健康中原建設

——訪河南省人民醫院黨委書記顧建欽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王平

「生命健康安全,關乎高質量發展的歷史進程。公立醫院是百姓看病就醫的窗口單位,要為人民群眾提供高質量的診療服務,這是維護生命健康安全的基礎,更是推動健康中原建設向更高水平邁進的保障。」4月11日,河南省人民醫院黨委書記顧建欽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考驗著公共衛生防控體系。全省衛生健康大會提出,要加快健全重大疫情救治體系,依託實力較強的省市綜合性醫院建設一批傳染病醫院,在二級以上綜合性醫院建設一批獨立的公共衛生醫學中心(科),推動公共衛生服務與醫療服務高效協同、無縫銜接。在顧建欽看來,這是公立醫院義不容辭的責任與擔當。省人民醫院在2018年就建成全省首家公共衛生醫學中心,今年疫情防控期間又用15天時間建成了「新冠樓」。「科學分流、區域分設、集中救治,確保了來院的發熱病人的預檢分診,疑似病例、確診病例的篩查與救治。」顧建欽說。

高質量的診療服務,是全面提升衛生健康服務水平、進一步增強保障人民安全健康能力的體現。顧建欽說,對於三級公立醫院來說,高質量的診療服務要在「優質」與「高效」兩個方面下功夫。「優質」首先是技術、診療水平、康復治療措施等,都要做到標準、規範;其次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上,公立醫院既要做好常規醫療服務,也要做好惠民醫療服務,同時還要積極提供涉外醫療等服務,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的健康需求。「目前省人民醫院承建的阜外華中心血管病醫院、國家心血管病中心華中分中心建設項目運營態勢良好,為省內疑難雜症患者帶來了優質便利的診療服務;率先建成的『河南省國際醫療中心』滿足了一些人的醫療服務需求。」顧建欽說。

「在當前優質醫療資源分布不均的狀況下,公立醫院還要進一步提升效能、效率,加快優質醫療資源的周轉,從而讓有限的資源發揮更大的作用,實現高效發展。」顧建欽介紹,省人民醫院在2015年年底建成覆蓋全省的互聯智慧分級診療協同平臺,去年又同步開通了互聯智慧健康服務院,線上線下協同運轉,基層百姓在「家門口」就可以請省級醫院甚至國內外的專家名醫看病,城鄉居民享受到同質化的診療服務。

讓中醫藥惠及更多百姓

——訪河南省洛陽正骨醫院院長李無陰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曹萍

「全省衛生健康大會及我省出臺的文件在促進中醫藥發展方面提出了很多具有突破性的舉措,操作性強、接地氣,符合當前中醫藥發展的趨勢,是推動我省建設中醫藥強省的強心劑。」4月11日,河南省洛陽正骨醫院院長李無陰滿懷信心地說。

省委、省政府印發的《關於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健全中醫服務體系,建立省級中醫專科診療中心、依託縣市中醫院建立區域中醫專科診療中心,同時鄉鎮衛生院和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實現中醫館全覆蓋。李無陰表示:「這些舉措將加快實現中醫藥分級診療體系,充分發揮中醫『簡、便、廉、驗』的特點,讓優質中醫服務惠及更多百姓。」

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中醫藥在預防、治療和康復等方面都發揮了重要作用,也是中醫藥獨特優勢的生動體現。如何充分發揮這些優勢,《意見》也給出了明確答案。「我省將建設省級中醫藥循證中心,以大量的臨床病例為基礎,進行中醫藥在治療某種疾病中的療效研究,開展多發疾病和重大疑難疾病多學科聯合攻關和臨床協作。」李無陰說,這將進一步提升我省的中醫藥科研水平,推動我省中醫藥走出河南、走向世界。

《意見》中有很多舉措是與群眾息息相關的,比如將推廣治未病方案並在二級以上中醫院全部設置治未病科和老年病科,在三級中醫院全部設置康復科。在李無陰看來,這些非常必要,「中醫在治未病和康復治療中具有獨特優勢,完善科室設置能夠讓這些特色中醫服務得到普及。」

中醫講究「未病先防」,也就是西醫所講的預防醫學。「這個舉措符合我國提出的從重治療向重預防轉變,治未病科在二級以上中醫院實現覆蓋,說明疾病預防要以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為主。」李無陰說。

在中醫藥人才培養方面,李無陰認為《意見》提出的舉措更加體現了守正創新,既鼓勵西醫學中醫,將中醫課程列為臨床醫學類專業必修課,又提出回歸傳統,建立高年資中醫醫師帶徒制度。「師帶徒的形式傳承了千百年,符合中醫藥發展的規律;同時加強中醫藥院校的經典課程教育,開展中醫藥經典能力等級考試,只有傳承精髓才能實現創新。」李無陰說。

《意見》中關於優化醫院中藥製劑監管方面提出,支持在專科協作、對口幫扶、醫聯體、醫共體等體系中以及突發疫情時期按規範調劑使用中藥製劑。「這是個重大突破,也就是說很多醫院自製的中藥製劑能夠走出醫院,在更大的範圍內發揮作用,讓更多人受益。」李無陰說,這些中藥製劑多是醫院傳承下來的經典名方,臨床效果得到多年印證,而且深受患者歡迎。

相關焦點

  • 以嶺藥業張蘊嶺:疫情推動中醫藥惠及全球
    新京報訊(記者 張兆慧)9月5日,在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中醫藥健康產業國際智庫論壇上,以嶺藥業常務副總經理張蘊嶺表示,新冠疫情給中醫藥帶來新機遇,制定中國方案,分享中國經驗,中醫藥瑰寶惠及全球。 「疫情防控阻擊戰取得明顯成效,中醫藥做出了較大的貢獻。」
  • 佛山:建設全國中醫藥強市,推動中醫藥走向世界
    魯毅強調:將突出抓好服務體系建設,打造中醫藥醫療服務高地;突出抓好中醫藥人才培養,打造中醫藥人才聚集高地;突出抓好產業現代化,打造中成藥現代產業高地;突出抓好預防保健,打造中醫藥健康服務高地;突出抓好開放發展,打造中醫藥文化對外交流高地。
  • 【中國夢·踐行者】傳承經典國醫驗方 智慧中醫惠及普通百姓
    【中國夢·踐行者】傳承經典國醫驗方 智慧中醫惠及普通百姓金羊網  作者:張華、楊楚瀅  2020-11-25 從鄉村赤腳醫生、學醫、從醫
  • 黑龍江中醫藥大學:發揮特色優勢 護佑百姓健康
    、中醫學學科排名並列第四,成為全國獲評「A+」學科的三所中醫藥院校之一,已同世界上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40多所醫學院校或研究機構開展了教育、醫療、科技合作與交流,學校通過深入貫徹落實全國、全省中醫藥大會精神,持續強化中醫藥人才培養,積極整合中醫醫療資源,不斷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大力推動健康龍江建設。
  • 讓百姓享受更多中醫藥服務——河北省中醫藥工作發展綜述
    我們將充分挖掘河北中醫藥文化資源,加強中醫藥文化建設,著力傳承「大醫精誠」的理念,積極推進中醫藥繼承與創新,加大對傳統學術思想、臨床經驗、診療方法的系統整理和研究,保持和發揮中醫藥的特色優勢,形成具有河北特色的中醫藥文化優勢,加快向中醫藥強省邁進的步伐。   問:中醫藥事業要振興,關鍵在人才。但是中醫不像西醫有量化的標準。中醫藥人才的培養更不能遵循西醫人才的培養模式。
  • 全國政協委員王宜:讓中醫藥非遺項目走進更多人的生活
    2020年全國兩會期間,中醫藥話題深受關注,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食療營養部主任王宜接受新華網採訪,圍繞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主題,提出促進中醫藥非物質文化遺產惠及大眾的提案,推動中醫藥走進更多人的生活,發揮好維護健康之效。
  • 中醫藥服務助力健康濟南建設
    中醫專科建設為驅動提升醫院核心競爭力  「隨著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廣大人民群眾信中醫、用中藥,對中醫藥知識和服務的需求也在日益增長,療效確切和費用低廉的中醫藥必將發揮更大的作用。」耿傑指出,一個醫院重點專科的水平和數量,就能簡單明了地反映出醫院的整體實力和核心競爭力。近年來,醫院不斷加強重點學科、專科建設,並取得了顯著成績。
  • 乘自貿港建設東風 瓊全面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
    「十三五」期間,我省推動中醫藥「大發展快發展」,中醫藥戰略地位顯著提升,中醫醫療服務體系不斷健全,中醫藥產業快速發展,我省正努力配好中醫這味「良藥」,惠及更多海南百姓。俯瞰建設中的海南省中醫院新院區項目。
  • 泰州市中醫院:為護佑百姓健康貢獻中醫藥力量
    特色膏方、藥酒、中醫養生旅遊保健產品、中醫特色療法展示;中醫藥材真偽辨識;《江蘇省中醫藥條例》宣貫……在2020泰州市第六屆國醫養生旅遊季暨泰州市中醫院第十二屆膏方節開幕式現場,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醫大師王琦,國醫大師徐經世等數十位名醫親診開方,普及傳播膏方養生知識,讓更多市民感受中醫藥在醫療保健和「防未病」中的獨特功效,全方位體驗中醫藥健康養生文化
  • 宣傳中醫藥文化,要把 「中醫藥融入百姓生活」
    為貫徹落實《安徽省中醫藥條例》,推動中醫藥健康文化傳播,提升公民中醫養生保健素養,增進社會對中醫藥的認知和認同,促進中醫藥健康養生文化的發展。9月7日至13日,安徽省「2020年中醫藥宣傳周」活動在全省開展。
  • 全民健康託起全面小康——習近平總書記關心推動健康中國建設紀實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親自謀劃、親自推動健康中國建設,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奠定了堅實的健康基石。  健康中國,共建共享。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
  • 湖北藥王: 讓中醫藥惠及更多人
    中醫藥是中國特有的治病和調理方式,並有幾千年的歷史,但由於傳統中藥熬製繁瑣,口感苦澀,調理周期長,種種不便制約了中醫中藥的發展,以至於近年來城市快速發展下,很多人都選擇西醫治病。而隨著健康中國上升至國家戰略,國家相關政策鼓勵支持中醫中藥事業發展創新,中醫藥技術開始重新得到重視。
  • 中醫藥文化建設陝西這麼做
    《方案》中提出中醫藥文化場所建設、中醫藥文化活動開展、中醫藥文化產品創造、中醫藥文化品牌打造四項重點工作,對本省未來幾年中醫藥文化建設工作具有指導意義。、保健等服務;在中小學校、科技館、規模較小的醫療機構和街辦社區鄉鎮等合適地點,建設中醫藥健康文化知識角;中醫藥相關單位和場所要重視並加強中醫藥文化內涵建設,包括但不限於在建築、裝修、裝飾、景觀和內部文化等方面充分體現中醫藥文化元素,突出中醫藥文化特色。
  • 一代宗師——堅持中醫藥守正創新,助推「健康中國」建設
    2019年,全國中醫藥大會工作報告中指出「充分發揮中醫藥防病治病的獨特優勢和作用,為建設健康中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如何發揮中醫藥的獨特優勢和作用,這是必須回答的發展之問。
  • 訪吉林省中醫藥健康產業協會副會長張海波
    張海波是一名志願者,她經常積極參加各種公益活動,讓更多的群眾了解中醫藥文化知識,正確樹立保健養生觀念,提升中醫藥文化的社會影響力。  這些年,她就是」流動的門診「,哪裡需要去哪裡,她的足跡遍及白山松水間。
  • 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明確了新時代衛生與健康工作方針,要求把預防為主擺在更加突出位置,推動衛生與健康事業發展從以治病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為中心轉變。各地各部門要在資源配置和資金投入方面向公共衛生工作傾斜,更多用在疾病前期因素幹預、重點人群健康促進和重點疾病防治上。要建立政府、社會和個人共同行動的體制機制,強化每個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責任人,推進健康中國建設人人參與、人人盡責、人人共享。
  • 各路名家話養生,地壇中醫藥健康文化節開幕
    她提到,作為國家中醫藥發展綜合改革試驗區,東城區始終大力推動中醫藥繼承與創新,提升中醫藥健康服務能力,具有東城特色的、可持續發展的中醫藥健康服務業已初具規模,下一步工作中,東城區將堅持中西醫並重,充分發揮中醫藥獨特優勢,為建設健康中國、保障人民健康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 石家莊市中醫院多舉措推進中醫藥文化建設
    在省中醫藥管理局和省旅遊委的具體指導下,石家莊市中醫院發揮全國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的優勢,以醫院豐富的中醫藥文化底蘊和資源為依託,提供中醫藥文化參觀體驗、養生保健、醫療康復等服務項目,開啟百姓的健康之旅。
  • 河南舉辦首屆健康中原建設論壇—新聞—科學網
    5月21日上午,首屆健康中原建設論壇在新鄉醫學院成功舉辦
  • 「中醫中藥中國行」——泰州市中醫藥健康文化推進行動暨中醫藥...
    中國江蘇網7月2日泰州訊(陸秀婷)7月1日,由泰州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主辦,泰州市中醫院、泰州市中醫醫療聯合體、泰州市中醫藥健康服務協會承辦的「中醫中藥中國行」——泰州市中醫藥健康文化推進行動暨中醫藥文化科普宣傳周2018年活動,在主會場市中醫院正式拉開帷幕,其他7個市(區)相關活動也同步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