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小雪,食一肉,吃二寶,飲三茶,防四病,為健康過冬,打基礎

2020-12-06 養生道之道

「十月中,雨下而為寒氣所薄,故凝而為雪。小者未盛之辭。」

11月22日,迎來「小雪」節氣。

小雪,是反映天氣現象的一個節令。

小雪氣寒而將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

降水形式由雨變為雪,雪量不大,稱為「小雪」。

小雪,意味著寒意越來越明顯,進入雪花紛飛的寒冬。

小雪節氣習俗,你知道多少?

習俗1:醃菜

民間有諺語:「小雪醃菜,大雪醃肉。」

小雪時節,家家戶戶開始醃製、風乾各種蔬菜,以備過冬食用。

習慣2:曬魚乾

臺灣中南部,海邊的漁民們,會開始曬魚乾、儲存乾糧。

十月豆,肥到不見頭,是指嘉義縣布袋一帶,到了農曆十月可捕到「豆仔魚」。

習俗3:吃餈粑

俗語「十月朝,餈粑祿祿燒」。

餈粑,是用糯米蒸熟搗爛後所製成的一種食品。

吃餈粑一要熱,二要玩,三要鬥,才過癮,才能體味「十月朝,餈粑碌碌燒」的農家樂趣。

習俗4:吃刨湯

吃「刨湯」,是土家族的風俗習慣。

用熱氣尚存的上等新鮮豬肉,精心烹飪而成的美食稱為「刨湯」。

明日小雪,食一肉,吃二寶,飲三茶,防四病,為健康過冬,打基礎

食一肉

——羊肉

小雪過後,天氣越來越寒冷。

此時,食肉暖身,羊肉,堪稱為「暖身第一肉」。

小雪時節,吃點羊肉最相宜,既能抵禦風寒,又可滋補身體。

羊肉肉質細嫩,味道鮮美,含有豐富的營養。

被醫學家稱為「血肉有情之品」,是進補的好食材。

羊肉最好是燉著吃,會更加熟爛、鮮嫩,也易於消化。

值得注意的是,羊肉性溫熱,多吃易上火,可搭配涼性或甘平性的蔬菜,如:冬瓜、蘿蔔、蓮藕等,能清涼、解毒、去火。

吃二寶

「蘿蔔白菜保平安」。

小雪過後,蘿蔔、白菜可以說是飲食二寶。

此時,在飲食上,多吃點白菜蘿蔔,對身體健康大有益處。

第一寶:蘿蔔

小雪過後,食暖身菜,除了肉類,蘿蔔,是不錯的選擇。

蘿蔔屬於十字花科類蔬菜,高纖維、低熱量,富含維生素C、鉀,並且含有特殊的蘿蔔硫素,有很強的抗氧化能力,有助消除人體內的自由基,延緩衰老。

蘿蔔,在民間有「小人參」的美稱,熟食甘似芋,生吃脆如梨。

生蘿蔔,清熱生津,涼血止血,化痰止咳。熟蘿蔔,益脾和胃,消食下氣。

並且,在吃肉的時候,搭配涼拌蘿蔔,還能能起到清涼、解毒、去火的作用。

第二寶:大白菜

「冬日白菜美如筍」,多吃點大白菜,也是不錯的選擇。

大白菜耐儲存,很多年前,它是北方整個冬季唯一可吃的蔬菜。

大白菜清爽可口的滋味,炒、燉、煮皆可的多種做法,讓人百吃不厭。

小雪後,空氣開始變得異常乾燥,寒風會讓皮膚出現乾燥的情況。

白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維生素E,可起到很好的護膚和養顏效果。

此外,白菜,還含有豐富的粗纖維,能促進排洩,幫助消化,預防便秘。

白菜補充鉀的效果,不遜色於香蕉,有助維持神經、肌肉的正常功能。

因此,在寒冬時節,多吃點大白菜,真的是非常不錯的選擇哦。

飲三茶

寒冬時節,多飲熱茶,驅寒暖身,還可養護健康。

尤其是下面這三種茶,小雪過後,一定要注意喝一點。

1、下火茶

小雪後,溫補腎臟,容易出現「內火」。

再加上,很多人吃麻辣火鍋等新辛辣食物,也容易產生「內火」。

此外,北方室內有暖氣供熱,穿得嚴實,體內熱氣散不出去,易生內火。

因此,喝點下火的茶水,十分有必要,菊花、蒲公英、金銀花都是不錯的選擇。

2、潤燥茶

小雪過後,天氣乾燥,燥邪易傷人。

此時,很多人容易出現口乾、咽喉痛、皮膚乾裂等情況。

因此,喝點潤燥茶水,十分有必要,玉竹根泡水,是不錯的選擇。

3、清脂茶

小雪過後,很多人開始冬季進補。

然而,平時營養過剩,再大肆進補,不利於血脂健康。

寒冷的冬季,是心腦血管疾病高發的一個時節,此時,一定要調節好血脂。

因此,平時喝點清脂的茶水,也十分有必要,儘量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生。

防四病

一防心梗

心梗,愛在寒冷的冬季找茬。

它突發性強,來勢兇猛,死亡率高。

尤其是中年人,極易被心梗找上,切莫忽視。

因此,小雪過後,一定要格外注意預防心梗的發生。

一旦出現牙痛、腹痛、胸悶、被憋醒,出一身汗,都要儘早去檢查。

二防腦梗

冬季,腦梗最易奪人性命。

寒冬發生腦梗的危險度更高,需警惕。

受到寒冷刺激,血管會異常收縮,血壓上升,易誘發腦梗。

一旦頻繁打哈欠,頭痛頭暈,舌頭髮硬,吐字不清等,一定要去檢查。

三防痛風

冬季,也是痛風的一個高發期。

喝水少,排尿減少,運動也減少,尿酸易超標,誘發痛風。

此外,氣候寒冷,會導致人體血液循環變慢,致使尿酸易在關節處結晶。

因此,小雪過後,一定要注意防痛風,不要飲酒,控制飲食,少吃火鍋、動物內臟等,保證良好的睡眠,不要熬夜,也不要久坐,有尿及時排,誤憋尿。

四防呼吸道疾病

小雪過後,空氣乾燥,病毒和細菌活躍,容易感染呼吸道疾病。

對於老人來說,感冒、肺炎、哮喘、流感都是這個季節需要重點防範的疾病。

在午間溫度相對高時,注意通風換氣,還要適量運動,提高身體的抵抗力。

此外,還可以用熱水燻鼻子,來滋潤呼吸道,同樣有助於呼吸道健康。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麻煩聯繫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明日處暑,吃一肉,食二寶,飲三水,做四事,秋冬安康,少生病
    明日處暑,吃一肉,食二寶,飲三水,做四事,秋冬安康,少生病處暑之後,暑熱尚未褪盡。此時,是身體養生的一個「重要節點」。處暑養好身體,可為秋冬進補,打好基礎。處暑時節,吃一肉民間講:「處暑送鴨,無病各家」。因此,在處暑時節,要記得吃點鴨肉。鴨肉,味甘、鹹,歸脾、胃、肺、腎,大補虛勞。
  • 明日立秋,貼「秋膘」,多食三寶,勤飲三茶,防好三病,守護三氣
    明日立秋,貼「秋膘」,多食三寶,勤飲三茶,防好三病,守護三氣明日立秋,貼「秋膘」老話講:「一夏無病三分虛」。「苦夏」消耗人體能量,立秋過後,則要補償身體虧損。一旦盲目貼秋膘,大肆進補,易導致肥胖,誘發各類疾病,反而不利於健康。立秋後,進補是必要的,但進補不可以亂補,應謹記「4忌」,即:忌無病亂補;忌虛實不分;忌多多益善;忌凡補必肉。
  • 明日小寒,吃一肉,食二菜,飲三茶,揉四處,做五事,健康過寒冬
    明日小寒,吃一肉,食二菜,飲三茶,揉四處,做五事,健康過寒冬吃一肉——羊肉。數九寒冬,吃肉暖身。這其中,當屬羊肉首選。羊肉,有著「暖身第一肉」之稱。小寒時節,吃點羊肉,對健康有益。冬吃羊肉,可溫補氣血,抵禦風寒,滋補身體。羊肉,最好還是燉著吃,會更加熟爛、鮮嫩,也易於消化。
  • 明日冬至,開始「數九」,多食一肉,常吃二根,勤飲三茶,少生病
    冬至時節,想健康,多食一肉,常吃二根,勤飲三茶冬至時節,多食一肉即:雞肉「冬至數九,雞不離口,一九一隻老母雞,九九補個好身體」。冬至時節,多吃點雞肉,對健康大有益處。雞肉,味道鮮美,營養豐富,食用方法很多,蒸煮、燒湯、醃製、風乾,均各具風味。
  • 冬至過後,數九寒天,為了健康,食三肉,飲三茶,護三處,做三勤
    老話講:「三九補一冬,來年去無病」。冬至後,陽氣緩緩回升,是陰陽轉化的關鍵節氣。此時,也是夏病冬防、冬病冬治的最好時機,一定不要忽視。順應天時,精心調養、合理膳食,合理運動,可達到祛病延年之效。冬至過後,數九寒天,為了健康,食三肉,飲三茶,護三處,做三勤食三肉一、雞肉冬至過後,吃雞進補,是首選。「一九一隻老母雞,九九補個好身體」。雞肉,可氣血雙補,益氣補虛、健脾胃,是滋補佳品。二、鴨肉冬季食肉,鴨肉,也是不錯的選擇。
  • 明日寒露,食一味、飲二茶、吃三寶,添衣保暖,為過冬打好基礎
    寒露節氣,建議「食一味」,「飲二茶」,「吃三寶」,為過冬打好基礎,少生病更健康。「食一味」這一味就是——酸味。秋季天氣由熱轉寒,宜收不宜散,飲食方面應該適當多吃些有收斂、固澀作用的酸味食物。所以,「少辛多酸」,是秋季飲食重要原則之一。
  • 明日大雪,宜醃肉,食二大,飲三茶,護四處,做五防,深冬少生病
    1、醃肉,「小雪醃菜,大雪醃肉」。2、兌糖兒,「糖兒客」一邊敲打糖刀,一邊吆喝賣糖。3、觀賞封河,「小雪封地,大雪封河」,可盡情地滑冰嬉戲。明日大雪,宜醃肉,食二大,飲三茶,護四處,做五防,深冬少生病大雪醃肉俗語有云:「小雪醃菜,大雪醃肉」。到了大雪,家家戶戶,就要忙著醃製「鹹貨」。
  • 明日雨水,多食三芽,勤飲三茶,做好「三個字」,少生病,更健康
    「鬥指壬為雨水,東風解凍,冰雪皆散而為水,化而為雨,故名雨水。」明日雨水,多食三芽,勤飲三茶,做好「三個字」,少生病,更健康雨水時節,多食三芽春吃芽,夏吃瓜,雨水時節,要多吃芽。雨水時節,吃點豌豆芽苗,可達到清涼解暑、清熱解毒之效。對於初春,易引起的肝火旺盛,有很好的效果,易上火的人不防吃上一些。
  • 冬至, 開始「數九」, 多食一肉, 常吃二根, 勤飲三茶, 少生病
    冬至有三候,一候,蚯蚓結;二候,糜角解;三候,水泉動。明日冬至,開始「數九」冬至日,是「數九」的第一天。數九,又稱冬九九,是一種中國民間節氣。數九寒天,就是從冬至逢壬日算起,每九天算一「九」。一直數到「九九」八十一天,「九盡桃花開」,天氣才開始暖和。
  • 明日入伏,喝「一湯」,吃「二瓜」,飲「三茶」,健康度夏少生病
    7月12日-7月21日為初伏;7月22日-8月10日為中伏;8月11日-8月20日末伏。 那麼,入伏後,該如何養生,才能少生病,順利對過炎熱的夏季呢?
  • 今日霜降,食三寶,飲三水,護三處,做三防,健康過冬,少生病
    補好霜降,養護好身體,可給過冬打好基礎。霜降節氣習俗,你知道多少?1:吃柿子,霜降吃丁柿,不會流鼻涕。4:賞菊,霜打菊花開,菊被古人視為「候時之草」,生命力的象徵。今日霜降,食三寶,飲三水,護三處,做三防,健康過冬,少生病霜降,食三寶「一年補透透,不如補霜降」。
  • 明日冬至,開始「數九」,食一肉,吃二菜,忌做三事,牢記四個字
    明日冬至,開始「數九」,食一肉,吃二菜,忌做三事,牢記四個字冬至日,開始「數九」俗話說,「冬至壬戌數九」明天冬至日,就是「數九」的第一天。冬至時節,食一肉,吃二菜,忌做三事,牢記四個字冬至時節,氣溫達到一年最低。此時人體最為脆弱,有「冬至前後,閻王收人」之說。冬至,是傳統意義上養生的重要節點,此時,一定要養護身體。
  • 明日小雪,記得吃「1谷2肉3蔬菜」,營養搭配好,舒舒服服過冬
    明天就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小雪,也是冬季的第2個節氣,意味著以後的天氣將越來越冷,且降水量將逐漸增加,部分地區已經開始下雪。天氣漸冷,除了要增添衣物,最重要的是要補充好營養,讓身體舒舒服服的過冬。今天給大家分享一下,小雪節氣,一定要吃得「1谷2肉3蔬菜」,搭配好營養,舒舒服服的過冬。
  • 冬季養生,多吃三物,常飲三茶,做好三件事,溫暖過冬!
    對於人體來說也是養生的關鍵時期,此時注重身體健康可以為來年一年打下基礎。中醫養生講究順應四時陰陽,人與自然都有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特點。冬季,是匿藏精氣的時節,以達到強身健體、延年益壽的目的。冬季養生,多吃三物,常飲三茶,做好三件事,溫暖過冬!多吃三物:1、柚子到了冬季,柚子是我們常見的食物,也可以適當地多吃。
  • 明日小雪,適合吃這3種傳統食物,順應時令,滋補身體好過冬
    明日小雪,適合吃這3種傳統食物,順應時令,滋補身體好過冬小雪,是一年二十四個節氣中的第二十個節氣了,也就預示著這一年即將過完、冬天的腳步越來越近了。雖然還沒到小雪時節,但是北方不少地區已經開始下雪了,甚至是下大暴雪。
  • 寒露之後,忌一瓜,多二豆,補二肉,防三種疾病,健康過冬少生病
    那麼,寒露節氣之後,人們要如何養生,才能為秋冬打下良好的基礎呢?寒露之後,忌一瓜俗話說,秋瓜壞肚;寒露時節,儘量少吃「瓜」。比如西瓜,也叫「寒瓜」,食之冰涼,對脾胃的傷害也很大。建議:吃白扁豆,最好連皮帶肉一起吃,因為白扁豆皮的B族維生素含量非常高。寒露之後,補二肉1、雞肉寒露時節,吃雞肉,再好不過了。
  • 明日寒露,別忘食「3果2肉1茶」,天氣轉涼,健康飲食身體好
    明日將進入寒露節氣,這意味著深秋將要來臨,天氣由涼爽向寒冷過渡。天氣多以寒涼乾燥為主,在飲食上我們要注意進行調整,以適合氣候變化帶給我們身體上的不適。不同的時節都有不同的飲食講究,這是老祖宗帶給我們的智慧結晶,明日寒露,別忘食「3果2肉1茶」,天氣轉涼,健康飲食身體好,同時也為過冬打下基礎。
  • 小雪只需做好「保暖、清火、養精蓄銳」這三件事,就能健康過冬
    小雪」的意思就是冬天已經開始了。所以在這數九隆冬來臨的時候,在飲食上該如何保持健康呢?只需做好「保暖、清火、養精蓄銳」這三件事,就能健康過冬。養精蓄銳可以看我們今天的第一篇文章,這裡就不多說了。一、暖氣:冷腳,頭部暖氣。小雪天養生,保暖特別重要。而且在中醫養生觀念中,在小雪保暖的時候頭和腳要區別對待。達到「頭冷,腳熱」的效果。頭部為何寒冷?頭部是諸陽之會,即使在寒冷的季節也能自然保暖。
  • 明日春分,忌做一事,多食二菜,勤飲三茶,做好四防,全年少生病
    此外,春分節氣的花信三候為:一候海棠、二候梨花、三候木蘭。明日春分,忌做一事,多食二菜,勤飲三茶,做好四防,全年少生病正所謂,春分時節,平衡養生做的好,受益不止一整年春分時節,多食二菜「春分吃春菜」,在春分時節,吃點時令蔬菜,十分有益。
  • 明日小寒,吃三籽,飲三湯,補好「一髒」,助你少生病更健康
    並且,飲食宜補中有宣,進補應以補心助肺,調理腎臟為原則,可多吃有溫養陽氣效果的食物。 明日小寒,吃三籽,飲三湯,補好「一髒」,助你來年少生病,更健康! 吃「三籽」: 1、芝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