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四史」中汲取奮發前行的磅礴力量

2020-12-18 中國新聞網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從一個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利,實現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探索史、奮鬥史、創業史和發展史,是經歷了無數彷徨、失敗、曲折,最終走向正確道路、走向勝利與成功的歷史,是無數共產黨人不畏艱難困苦、不怕犧牲,用生命、汗水、智慧澆灌的歷史,是廣大人民一心一意跟黨走,投身波濤洶湧的革命、火熱的生產建設和轟轟烈烈改革事業的歷史。無數個細節構成了恢弘的歷史大勢,無數次探究鑄就了思想的力量。今天,我們站在新時代的歷史起點上,更要認真回望我們走過的路,破解歷史勝利的密碼、汲取歷史經驗的力量,以更加堅實的步伐踏上新的偉大徵程。

  從「四史」中把握社會歷史發展規律,堅定社會主義必勝信念

  社會主義作為思想、運動和制度,出現在近代資本主義興起之後,大量思想家提出了諸多理論觀點、思想體系,並進行了無數次最終失敗的社會實驗。只有馬克思、恩格斯運用唯物史觀全面地分析了資本主義社會之前的歷史,並在批判資本主義社會的基礎上提出了資本主義必然滅亡、社會主義必然勝利的歷史性結論。社會主義作為一種追求人人平等的社會理想只有馬克思、恩格斯之後才變成了科學的理論和學說。列寧把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理論與俄國社會現實相結合,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並對建設社會主義道路進行了大膽的探索,積累了寶貴的歷史經驗。隨著歐亞一系列社會主義國家的建立,社會主義從一國勝利到多國勝利,開創了人類社會歷史的新篇章。

  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的開闢和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是馬克思主義在東方社會條件下的運用和發展,是對馬克思主義的創造性貢獻。中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和社會主義建設的探索成為20世紀中葉以後世界範圍內社會主義國家建設的典範。今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和理論創新不僅使擁有14億人口的中國即將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而且極大地改變了世界格局,改變了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力量對比。

  回望社會主義的歷史,儘管經歷了反動勢力的圍追堵截,經歷了各種「主義」「思潮」的擠壓、攻擊和蔑視,經歷了像蘇東劇變那樣歷史性的挫折,但是社會主義在中國正在煥發著強大的生命力和活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勝利為社會主義的最終勝利提供了生動的樣本,貢獻了中國方案。

  從「四史」中汲取歷史經驗,增長戰勝艱難險阻的勇氣和毅力

  歷史的發展不是一帆風順的,歷史的每一點進步都離不開人的開拓精神、革命精神、進取精神、科學精神。「四史」告訴我們,紅色政權來之不易,新中國來之不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來之不易。回望歷史,正是因為有了嘉興紅船上中國共產黨的誕生,中國才能結束民不聊生、民族衰亡、國家四分五裂的歷史;正是因為有了遵義會議的召開,才結束了「左」傾教條主義錯誤在中央的統治,確立了毛澤東在中共中央和紅軍的領導地位,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正是因為有了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才扭轉了時局,粉碎了親日派和日本帝國主義的陰謀,促成了國共兩黨的第二次合作,為實現全民族抗戰奠定了基礎;正是因為在是將革命進行到底,還是使革命半途而廢的關鍵問題上,共產黨粉碎了國民黨「劃江而治」的陰謀,做出了正確的選擇,才有了解放戰爭的勝利;在社會主義建設探索時期,正是因為衝破「兩個凡是」的思想束縛,開啟真理標準問題大討論,才有了經濟領域的撥亂反正和思想解放,開啟了改革開放的新徵程。在西方國家以所謂的「人權」「自由」「民主」為藉口紛紛宣布對中國實行「制裁」,宣布「馬克思主義過時了」「社會主義失敗了」「共產主義將走向消亡」的歷史性關頭,我們黨頂住壓力,堅持和捍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繼續穩步推進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事業,不僅宣告了「和平演變」「不戰而勝」預言的破產,而且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

  在黨的歷史上,在新中國的歷史上,在改革開放的歷史上,我們黨和國家多次面臨抉擇,但最終都走過險灘,化危為機,化險為夷。這其中的寶貴經驗就是中國共產黨始終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走出了一條符合中國國情的正確道路;就是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人民立場,心中裝著人民的安危冷暖,沒有一己私利,從而做出正確選擇,贏得人民的支持和愛戴;就是中國共產黨人以全局性眼光和戰略性思維,冷靜應對各種危機和挑戰,在錯綜複雜的環境下運籌帷幄,扭轉乾坤;就是中國共產黨追求真理,永不懈怠,敢於糾正錯誤、勇於自我革命,始終牢牢把握「中國之船」前行的方向。

  從「四史」中認識中國共產黨的偉大,堅定永遠跟黨走的信念

  「四史」的歷史畫卷波瀾壯闊,跌宕起伏。「四史」的軸心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無論是新中國的誕生史,改革開放的建設史,還是社會主義的發展史,其核心就是中國共產黨。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同樣,沒有共產黨,就沒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中國共產黨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領導力量,是抵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中流砥柱,是建設社會主義國家的堅強領導核心,是改革開放的領導者和推動者,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最本質特徵,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最大優勢。在共產黨誕生前,我們的國家一盤散沙,中華民族四分五裂,人民在死亡和疾苦中掙扎。中國共產黨開啟了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偉大進程。無論遇到什麼艱難險阻,無論遇到什麼障礙和阻撓,中國共產黨都始終堅忍不拔朝著這一目標邁進。正是因為黨始終堅守初心和使命,才贏得了人民的擁護,帶領人民創造了從一窮二白到全面小康,從積貧積弱到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從半殖民地半封建到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的人間奇蹟。中國共產黨的偉大歷史可以作證,山河可以見證,人民可以見證。

  今天,我們學習「四史」就要重溫黨的輝煌歷程,看到「人民至上」的錚錚誓言就鐫刻在歷史的畫卷上,堅定毫不動搖聽黨話、跟黨走的信念,讓那些歷史虛無主義的謊言不攻自破,也讓那些試圖割裂和破壞黨和人民血肉聯繫的圖謀破產。無數鐵的事實表明,中國共產黨是偉大的,是值得信賴、值得託付的黨。

  從「四史」中洞察人民的力量,始終依靠人民創造歷史偉業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歷史的動力,這是唯物史觀的基本觀點。馬克思、恩格斯的理論之所以具有科學的品格,就是因為他們看到了人民在推動歷史發展和進步中的作用。歷史一次次證明,人民中蘊藏著巨大的創造性、活力和潛力。但是,人民的創造受到各種社會條件的限制,人民只有找到了正確的方向,成為社會的主人的時候,他們的創造力才能得到極大的迸發,他們才能夠極大地推動社會的發展和進步。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就誕生於無產階級的成長壯大時期,黨的領導深入到工人運動、農民運動、青年運動和婦女運動中去。在大革命時期,農民運動風起雲湧,推動黨的成長和壯大。在土地革命時期,正是因為建立了大片的革命根據地,才積蓄、鍛鍊和發展了革命力量,走出一條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正確道路。抗日戰爭更是一場全民族抗戰,中國共產黨集聚和發展了人民抗日力量,逐步改變了敵我力量對比,才贏得抗日戰爭的最後勝利。在解放戰爭時期,不僅工農基本群眾,而且包括上層小資產階級、中等資產階級、開明紳士以及其他愛國民主人士,都已經團結在共產黨的周圍,在政治上國民黨統治集團處於完全孤立的狀態,所以才無法逃脫徹底失敗的命運。在新中國成立初期,廣大人民投身到鞏固新生政權的鬥爭中去,抗美援朝戰爭顯示了中國人民大無畏的英雄氣概。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廣大人民參與到恢復國民經濟與各項建設的過程中,迸發了無窮的力量。他們與惡劣的自然環境作鬥爭,與外部勢力的破壞作鬥爭,與西方國家的技術壟斷作鬥爭,在各自的崗位上創造了新中國的無數個「第一」。在改革開放的時代,一批批先行者成為時代的弄潮兒,一幢幢高樓拔地而起,一項項科技取得新突破,人民在改革開放新時期迸發了強大的活力。這些活力就是社會發展的動力。

  人民之所以能夠迸發出巨大的力量,就是因為共產黨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執政理念,始終依靠人民,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與人民心連心,始終把人民放在心裡最高位置,才能調動人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才能創造歷史,贏得未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人民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激情投身到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新徵程中,譜寫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篇章。

  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告訴我們,只有堅定信念,始終不渝跟黨走,以堅忍不拔的毅力和百折不撓的勇氣戰勝各種風險和挑戰,始終依靠人民創造偉大事業,一步一個腳印地走好新時代的長徵路,就一定能夠實現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奮鬥目標。

  (作者:謝曉娟 遼寧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教授)

相關焦點

  • 學「四史」|以史為鏡 學「四史」汲取力量
    8月8日下午,天津師範大學學工部、學生處、學生資助管理中心聯合河西區馬場街黨工委、團工委在氣象裡社區黨群服務中心舉辦了「學『四史』堅定理想,擔使命奮發有為」主題學習教育活動。作為主宣講人,天津師範大學政治與行政學院中共黨史專業研究生李媛、王澤人分別進行「四史」學習教育宣講。李媛說:「『四史』的學習可以教育我們以史為鏡、不忘歷史、不忘初心,讓我們能夠知史愛黨、知史愛國,珍惜來之不易的和平生活,激勵我們勤奮學習,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力量。」
  • 李江:從「四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原標題:李江:從「四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點擊標題下「雲南政協報社」可快速關注歷史告訴我們,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制度是我們自己的,不是從哪裡克隆來的,也不是亦步亦趨效仿別人的。對我們來講,愛黨從來不是抽象的、空洞的,而是具體的、實際的,最終要落實到工作生活各個方面各環節。
  • 【「四史」學習教育】上海海洋大學各級黨組織從學習中汲取力量...
    學史明志,知史明道,品史明智,走好新時代的長徵路,必須回望來時的路,看清腳下的路,堅定前行的路。為讓「四史」學習教育有聲有色、入腦入心,上海海洋大學各級黨組織結合實際,迅速行動,先行一步學深一步,努力把「四史」這門必修課修成不負紅色基因的海大品牌。
  • 《大公中原網》河南大學:從歷史中汲取前行力量
    在烽火連天和戰爭硝煙中,河南大學堅持敵前辦學,秉承教育報國,表現出『百折不撓、自強不息』的奮鬥精神,應該說這也是我們河南教育的精神。」 汲取強大的精神力量奮發前行這不禁讓我們思緒萬千,記憶飄回到那段革命先賢用盪氣迴腸的壯舉寫就的不凡歲月。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七七事變」,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同年12月,豫北豫東相繼淪陷,河南大學被迫遷離開封,開始了為時八年的抗戰辦學歷史。
  • ...大學管理學院「學四史不忘初心·悟精髓砥礪前行」主題團日活動...
    2020年 6 月 27 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給復旦大學《共產黨宣言》展示館黨員志願服務隊全體隊員的回信中提出:「希望廣大黨員特別是青年黨員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結合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在學思踐悟中堅定理想信念,在奮發有為中踐行初心使命,努力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智慧和力量
  • 青浦:從「四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擘畫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新篇章
    青浦:從「四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擘畫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新篇章 2020-07-13 09: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在感恩中汲取前行力量
    這是一份特殊的精神感召,這是一種無聲的前行號角。大災大疫面前,為了家庭的和諧幸福,為了家人的平安健康,無需號令,大家都知道自己前行的方向、奮鬥的目標。正如齊魯醫院護師王婭琳在戰「疫」日記裡寫到,「待到我們結束戰鬥離開的時候,那一刻山河無恙,幸福徜徉;那一刻,春暖花開,蝴蝶自來。」小心願,大夢想。這是個人的夢,也是國家的夢、民族的夢。
  • ...守初心 擔使命】我校集中開展「四史」學習教育主題團日活動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積極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鼓勵團員青年在「四史」學習中「讀懂中國」,引領團員青年從「四史」中把握社會歷史發展規律,堅定社會主義必勝信念,汲取奮發前行的磅礴力量。
  • 【新聞速遞】行遠自邇 踔厲奮發——院黨委開展「四史」專題中心組...
    【新聞速遞】行遠自邇 踔厲奮發——院黨委開展「四史」專題中心組學習走讀活動 2020-09-30 17: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重溫真理味道 汲取信仰力量:上外黨委中心組開展「四史」學習教育...
    重溫真理味道 汲取信仰力量:上外黨委中心組開展「四史」學習教育活動 2020-06-03 02: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理工大學「學四史不忘初心·悟精髓砥礪前行」優秀主題團日活動...
    二、活動目的及意義本次團日活動圍繞「學四史不忘初心,悟精髓砥礪前行」的主題,帶領團員們一同學習四史,領悟四史精神,引導團員們樹立正確的歷史觀,不斷加深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理解,加深對黨的初心使命的感悟,築牢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思想根基,從「四史」中汲取精神力量,保持銳意進取、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深刻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歷史必然性
  • 雲師大商學院開展「四史」 學習教育 激勵青年學子以史為鑑 砥礪前行
    原書記以習近平總書記給復旦大學《共產黨宣言》展示館黨員志願服務隊青年師生黨員的回信作開場,從「四史」的內在邏輯關係、汲取「四史」中的精神力量和精神特質以及如何學習「四史」三個方面對學習「四史」進行輔導,他希望廣大青年學子要學習
  • 【「四史」學習教育】學出必勝的信念 增強奮進的力量
    【「四史」學習教育】學出必勝的信念 增強奮進的力量 2020-09-16 17: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四史」學習中響起的主旋律
    近日,市委組織部提出開展「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學習教育」的「四史」學習教育,「四史」學習教育是一部生動的歷史教科書,學深、悟透「四史」,汲取精神力量、汲取經驗智慧,永葆「萬般回首化塵埃,唯有青山不改」的初衷,在建設和發展中堅定理想信念,在前進和航行中守住初心陣地。
  • 學習「四史」:心有所信,方能行遠
    日前,習近平總書記在給復旦大學青年師生黨員回信中指出:「希望廣大黨員特別是青年黨員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結合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在學思踐悟中堅定理想信念,在奮發有為中踐行初心使命,努力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智慧和力量
  • 原創滬劇裡學「四史」,閔行這個鎮舉辦了一堂特殊的專題黨課
    為進一步鞏固拓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果,深入推進「四史」學習教育,10月28日,梅隴鎮舉辦了以「以文化人 隴韻聚人 鑑往知來 守正創新」為主題的「四史」學習教育滬劇專題黨課,原創滬劇《相約梅家弄》首度亮相。滬劇的發展就是一部紅色文化的歷史,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
  • 看檔案裡的「四史」故事,汲取前進的勇氣和力量
    近期,市檔案館推出了四場相關主題展覽,為全市「四史」學習教育提供生動教材。它們分別是:「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檔案文獻展、「真理之甘信仰之源——紀念陳望道首譯《共產黨宣言》中文全譯本100周年主題展」、「城市記憶上海傳奇——慶祝上海解放70周年檔案文獻展」、「溫暖的迴響」——上海市助力全國脫貧奔小康檔案文獻展。
  • 從濃鬱年味裡汲取更大前行力量
    從濃鬱年味裡汲取更大前行力量 發表時間:2017-02-06   來源:贛州文明網丁酉春節假期轉眼劃上句號,儘管與親友短短幾天的團聚之後,我們又不得不選擇離別,奔赴各自的工作崗位,開始新的一年打拼之旅,但濃濃鄉情如影隨形,親人的囑託和眷戀裝滿行囊,返鄉數日目睹的故鄉巨變依舊曆歷在目,親切、香醇的年味令人無以釋懷,多重春節元素與離情別緒相互交融,激勵我們不忘初心、繼續前行。   親情牽掛催我自勉。
  • 從《湘江評論》中汲取思想的力量
    盧雅婧101年前,在芙蓉區馬王街28號的修業學校,誕生了一本刊物——《湘江評論》,這本在五四時期的思想領域甚至在中國期刊史上留下濃墨重彩一筆的刊物,背後究竟隱藏著什麼樣的故事,凝聚著什麼樣的力量,讓我們在百年之後依然不能忘懷?時光回到1919年4月,毛澤東從北京回到長沙,在修業學校當了一名歷史老師。
  • 「四史」學習教育丨「學習四史、堅定信念、篤定前行」——區政協...
    「四史」學習教育丨「學習四史、堅定信念、篤定前行」——區政協機關黨支部開展「四史」學習教育活動 2020-08-11 17: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