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還記得嗎?那些漸行漸遠的背影

2020-12-13 cml橙黃橘綠

小的時候,讀到朱自清的《背影》,讀到父親肥胖的身子艱難爬過站臺,去為」我」買橘子的情景,不覺淚水模糊雙眼。

那時年少的我們,從這篇文章裡看到的是一個父親對兒子的深深的愛。由此而聯想到自己的家人,去異地上學時,父母那依依不捨的眼神,和他們漸漸老去的身影,便更覺親情的無比偉大和珍貴。

再大一點,背影也是青春的紀念。無論同窗時,曾有多少的磕磕絆絆,無論,曾怎樣的彼此糾纏。在面臨分別時,還是舉起一杯酒,彼此握手言和。離開熟悉的校園生活,即將向未來出發,不想留下過多傷感;也許相逢無期,不想留給彼此一個頹靡的印象。擦乾淚水,以一個微笑告別,那是青春裡勇往直前的背影。

參加工作了,有了自己的小小世界,有了幾個難得的朋友,有了清歡裡的瑣碎,有了忙碌中的收穫。生活中所有的困頓和欣喜,都能彼此傾聽和勸慰。活的感性而直接,在一次一次現實的鞭策中漸漸成長,走向成熟。

從什麼時候開始,不斷的經歷分離?生命裡,有的人是真正意義上的過客,來了又走了,沒有留下絲毫的痕跡。有的人雖然也會遠走和分離,卻住在了你的心裡。

有些人,走著走著就散了,連回憶也淡了。我們甚至想不起他們具體的模樣,只記得回憶裡那無法抹去的歲月剪影。

也有一些人,在這個熙熙攘攘的世界裡,早早地謝幕,再也不會回來。記得那石橋上的笑顏,記得奔跑歡跳的背影。可時間如此匆匆,再也無法重來。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多少曾經的背影,已流散在歲月的長河之中。

那些漸行漸遠漸無書的背影,串聯起我們一路走來的歲月。或不舍,或無奈,或深情,或急促……都是組成我們生命的一部分。

曾讓你淚眼婆娑的那個背影,你還記得嗎?

相關焦點

  • 那些漸行漸遠的老朋友們
    總有一些人會慢慢淡出你的生活,在記憶裡逐漸模糊。就像大家明明都在線掛著QQ,卻又互相隱身。很多人寧願找陌生人聊天也不願意和以前的老朋友聊天,覺得不知道要聊什麼,也不知道從何聊起,時間長了,也就疏遠了。   回想一下,我們有多長時間沒給老朋友發簡訊了?有多長時間沒和老朋友煲電話粥了?又多長時間沒再約上幾位老朋友出來聚聚了?
  • 那些漸行漸遠的飲茶古法
    原標題:那些漸行漸遠的飲茶法 煮茶法 煎茶法今天,我們將為您重拾記憶,看看那些別具特色的飲茶法。煮茶法所謂煮茶法,是指茶入水烹煮。桂林市茶文化研究所理事莫婷娜介紹說,唐代以前無制茶法,人們飲茶多是直接採生葉煮飲,或在茶中加入蔥、姜作料,飲茶類似喝蔬茶湯,這種方式又被古人稱之為「茗粥」。如今,這種煮茶方式在廣西仍有保留。
  • 祭灶神貼門神剪窗花 盤點那些漸行漸遠的年俗儀式
    原標題:那些漸行漸遠的年俗儀式    據《勞動報》報導,作為中國人最重要的節日,春節是彰顯中國民俗文化的重要窗口。時過境遷,祭灶神、貼門神、剪窗花等舊時必不可少的春節裝飾現今已漸行漸遠。傳統新年有哪些風俗儀式?本報記者結合專家意見進行了一次簡要梳理,其中不少已是現代社會不再常見的場景。  祭灶神  江浙滬一帶的祭灶日是臘月二十四,為「灶神」上天奏事之日。
  • 致學生時代那些漸行漸遠的朋友們
    ,以前的老同學大都不記得了。 因為那一站不同的選擇後,我們成了兩條平行線,各自走在各自的人生軌道上,漸行漸遠。 隨著年齡的增長,好像會越來越懷舊,我時常會想起她,不知道,她是否有時也會想起我?
  • 那些漸行漸遠的鄉村手藝
    下面這些,認識嗎?記得嗎?很神奇的一項技藝,我始終不明白,那些老匠人們是怎麼樣把一塊塊毫不相連的木頭,箍在一起,成個桶狀,美觀、大方,隱隱散發著木頭的清香,而且還很實用,不會漏水.
  • 歲末,致那些漸行漸遠的時光
    日曆越撕越薄,2019年也漸行漸遠,時間的車輪從年頭輾向歲尾,驀然驚覺,
  • 組圖:那些漸行漸遠的翻譯大家
    鄭永慧的去世,不僅是一代翻譯巨匠的隕落,也標誌著那個以「強國」為翻譯宗旨的時代漸行漸遠。  作為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中國的翻譯史幾乎和它的文明史一樣長。遠的不說,考古發現已經證明了,至少遠在周代開始,我們的祖先們已經開始有意識地將政令書寫成各種文字,供不同封國、部落的首領們閱讀。
  • 還記得朱自清的《背影》嗎?
    一次他跟我說起,覺得老師出的作文題目不知道該怎麼寫,我突然想到了《背影》。我問兒子,你們學過朱自清的《背影》嗎?兒子回答學過。我啟發他,那你覺得背影描寫了什麼?他正在想答案。我對他說,如果從文章敘述的事情本身來看,背影描寫的事件非常簡單,只是作者遠行,父親去送站,這樣一件很簡單的小事,但是為什麼這樣的一件小事在朱自清的筆下會感人至深?
  • 「我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的目送 而他的背影漸行漸遠」 #...
    「我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的目送 而他的背影漸行漸遠」 #情感故事 原標題:「我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的目送
  • 所謂父母子女情,是一場背影漸行漸遠的修行!
    老媽知道後,幾天幾夜沒合眼,苦口婆心的勸弟弟:「外面世界險惡,工作不好找,還要交房租,生活會很累,而且離家太遠,沒人在身邊的。最好留在家鄉不要出去。」 爸爸則一個人默默的幫弟弟收拾好行囊,說了句:「有夢想就去追吧,你已經比我們這代人強很多了。」 如今,弟弟在北京有房有車,婚姻幸福,兒子可愛。
  • 唯美韓師,致有你有我的韓園歲月
    西區石板路,你是否還記得這裡曾經你我的腳步和那些漸行漸遠的背影。還記得韓園裡那個讓你怦然心動的男生或女士麼?大學裡的愛情總是五味雜陳的。今天的你,是否還記得那個行走在韓園裡熟悉的背影呢?那些球場上揮汗如雨的激情歲月,那些讓女生尖叫的身影,你又是否仍依舊清晰如昨?
  • 太原那些漸行漸遠的老村名
    本報約請太原地方志協會理事郝波先生依據《太原市小店區志》《太原市北郊區地名志》《太原市北城區地名志》《太原市南城區地名志》《太原市河西區地名志》《太原史話》《晉源史話》等資料,將部分老村名的來歷做一梳理,了解這些村名背後的歷史承載和文化印記,讓那些充滿人文價值和地域風情的村莊,不再只是記憶中一個個空洞的名稱。(註:文中有些城中村已改制為社區,但為了行文方便,仍稱其為村。)
  • 一旦有隔閡就很難破鏡重圓的星座:漸行漸遠的不是距離,是三觀
    一旦有隔閡就很難破鏡重圓的星座:漸行漸遠的不是距離,是三觀 曾經的戀人之所以漸行漸遠,是因為你們活成了彼此不能理解的樣子。 別人活成什麼樣子,我們無從理解,畢竟沒有經歷過別人的人生,我們無從評判,但是在一個人談笑風生中,我們能夠窺探到一個人的三觀。
  • 多少少年的玩伴,都如歐陽修筆下的宋詞:「漸行漸遠漸無書」
    和光陰一同消失的,還有那些不經意的瞬間,不經意的情意悠悠。無論你如今有多大,問自己一個問題,還記得小時候身邊的那些玩伴嗎?恐怕我們即便是記得,也只是記得而已。就如同當年魯迅在《故鄉》中所描述的那樣,即便是想念,但是再相見之時,或許只剩下心與心之間厚重的隔膜了。
  • 這首花間詞的愛情如秋天般悽楚,漸行漸遠,佳人情深婉麗不尋常
    任時光流逝,歲月消磨,仍守望在那些走過的歲月和相守中,牽腸掛肚的相思中,愈思愈濃。與花開一季,來不及守望,便已匆匆凋零截然不同。人生大抵是山一重,水一重,風也過,雨也走,最後散落天涯無處尋。思念他的人不論是偶爾念起,還是心生懷念,在沉澱的流年記憶中都會滿腹憂傷,唯願那些漸行漸遠的人,能夠再一程美景,伴隨喜悅,更期盼他還記得遠方有佳人,日夜盼望著他的歸期,對他是那般的舍不下。
  • 還記得朱自清的《背影》嗎?就在這個火車站!
    還記得朱自清的《背影》嗎?就在這個火車站! 原創 中國鐵路 中國鐵路之前的兩期車站主題向大家介紹了許多好玩的火車站今天小編集結了部分百年鐵路上的異域風情車站快來看看你最喜歡哪一個
  • 念物是人非,傷離別之感,想起歐陽修一句宋詞「漸行漸遠漸無書」
    無論你如今有多大,問自己一個問題,還記得小時候身邊的那些玩伴嗎?恐怕我們即便是記得,也只是記得而已。就如同當年魯迅在《故鄉》中所描述的那樣,即便是想念,但是再相見之時,或許只剩下心與心之間厚重的隔膜了。
  • 詩歌的背影:漸行漸遠,越行越遠,直到我們揮手說再見
    日常生活裡,在所有能看到書籍的地方,你是很難看到任何有關詩的書籍的。為你寫詩,為你讀詩……曾經詩歌是浪漫的,現在說起詩歌,覺得那是過時了的屬於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事,現在,詩歌是不存在的,是突兀的,不合時宜的。「就像把一個乞丐放在一群大家閨秀裡一樣醒目」。時代拋棄詩歌是認真的。
  • 感情的真相就是漸行漸遠
    那些曾經一起共情過的人就在身邊,既熟悉、又陌生。聚會結尾的大合照站位折騰了好幾分鐘,太近的話人照不全,太遠的話人照不清。每個人都盡力配合著角度,就像當初高中畢業合照時那樣拘謹。因為每個人心裡都清楚,像這樣子整整齊齊的聚會或許已沒有什麼機會了。
  • 你還記得當初的夢想嗎?走得太遠,別忘了來時的路
    02今晚這個不眠之夜,腦海裡冒出一個念頭,「你還記得自己當初自己的夢想嗎?」也許這就是今晚失眠的原因吧,看似充實的日子,只有在夜深人靜的適合,那些不安與焦慮才會悄悄冒出來,似乎在訴說著自己一路以來的心路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