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實兩會報告任務,《「十四五」文化和旅遊發展規劃》的重點是什麼

2020-12-18 北京天一博觀規劃設計

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加劇了全球政治經濟的不確定性,進一步催化了數位化技術與生產、生活的深度融合,全球化秩序進入新的調整階段,全球經濟版圖正在被重構。中國經濟也正經歷周期性減速和結構性轉型雙重因素疊加,從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而此時我們正站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伴隨著複雜的形勢與艱巨的任務,即將到來的「十四五」時期對中國政府和企業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歷史性挑戰。

在《2020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今年要編制好「十四五」規劃,為開啟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新徵程擘畫藍圖。從會議信息看十四五規劃更注重質量發展,要求更高。「十四五」 作為銜接「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第一個五年規劃時期,那麼,如何做好文旅產業發展規劃的十四五規劃,規劃的重點創新方向是什麼?

小編為您解憂!

十四五編制思考重點

01

立足四大思維

政治思維

把黨中央、國務院的有關決策部署細化分解為「十四五」規劃的戰略目標、重點任務、重大舉措。

創新思維

圍繞文化創新、旅遊創新、產品創新、機制創新、管理創新、服務創新、5G智慧創新,多方面創新思維,為旅遊發展提供新思路、新想法。

融合思維

以文化推動旅遊特色化、品質化、效益化發展,旅遊與文化融合程度越高,旅遊產品就越精粹,旅遊吸引力就越強,旅遊經濟就越發達,最終實現文化旅遊業的良性互動、共贏發展。要堅持融合發展思維。

底線思維

2020年3月30號,習近平總書記再到安吉考察,重回「兩山論」發祥地,再次提出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堅持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論,堅決守住生態紅線,保護自然環境,堅持走可持續旅遊發展道路,是發展旅遊的底線。

02

思考三大轉變

高速發展向優質發展轉變

在2018年1月份全國旅遊工作會議上,國家旅遊局局長李金早明確提出推動從「高速旅遊增長」向「優質旅遊發展」轉變 。優質旅遊是能夠很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旅遊美好生活的需要,滿足人民對於「吃、廁、住、行、遊、購、娛」、「文、商、養、學、閒、情、奇」等旅遊需求。在「十四五文化旅遊產業」規劃編制中,進一步優化旅遊供給體系,「吃、廁、住、行、遊、購、娛」「文、商、養、學、閒、情、奇」等旅遊要素進一步整合,旅遊產業結構、產品結構、產業鏈條更加完善,旅遊供給不平衡不充分向供需平衡不斷轉變。優質旅遊是能夠推動旅遊業發展方式轉變、產品結構優化、增長動力轉換的旅遊。

質的提升到智的飛躍(5G)

2017年12月習總書記強調推動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推進數據資源整合和開放共享,加快建設數字中國。在疫情期間,更是催生了在線旅遊、數字旅遊經濟的發展。這些年一系列旅遊信息化的政策都在推動智慧旅遊的發展,文化旅遊也將實現從質的提升到智的飛躍(5G),尤其是5G的發展和應用。因此,在「十四五」文化旅遊產業發展將推進「科技+文化+旅遊」,提高產業動能,培育和擴大新消費市場,催生文化旅遊新業態,推動產業和公共服務升級。

旅遊產業向文化旅遊融合發展

文旅融合發展是十四五文化旅遊規劃編制的重點。黨和國家制定了一系列促進和支持文化產業和旅遊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推進文旅融合。文旅融合要尊重規律、因地制宜、穩中求進、鼓勵創新,通過「文旅空間整合、文旅產業賦能、文旅產品培育、文旅市場融合、文旅品牌塑造、文旅公服滲透」六大方面,推進創新文旅融合新天地,指導文旅融合實落地。真正做到「旅遊是文化的載體,文化是旅遊的靈魂」。

03

推動六大創新

創新是新時代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保障,「十四五」文旅業規劃創新主要有以下六種路徑:

旅遊業態創新

圍繞「吃、住、行、遊、購、娛、廁、導、智」等九大基礎要素,「商、養、學、福、情、奇、文、體、農」等九大發展要素,進行業態化創新,構建新業態模式,形成消費擴張新動能。

旅遊產品創新

包括單一業態產品創新,旅遊綜合型產品創新,旅遊線路產品創新等三個方面。

◎單一業態產品創新:基於旅遊「十八大要素」 形成個性化、品質化的單一業態產品,如失重餐廳、樹屋酒店、特色購物、低空飛行、生態廁所、AR導覽、AI伴遊、智能管理系統等。

◎旅遊綜合型產品創新:是指基於綜合開發架構,實現集多種單一產品、服務功能於一體的旅遊產品創新,包括景區、度假區、旅遊綜合體、特色小城鎮、鄉村旅遊產品等的創新。

◎旅遊線路產品創新:是指細分人群、創新主題等方式,實現滿足旅遊者個性化、多元化需求的獨特線路組合產品創新。

技術應用創新

綜合利用網絡信息新技術、展陳與互動體驗技術、資源與環境保護新技術、設計製造新技術四大技術創新,推進文旅融合規劃在產品設計、景區建設、服務提升、管理升級等方面的高品質發展。

文旅IP創新

文旅IP創新的本質是文化提升。IP導入是推動旅遊主導的幸福產業、文旅綜合體、文旅目的地等開發建設及落地運營的重要抓手,是盤活其現有存量資產、促進其健康發展的重要手段。

◎產業IP:包括製造業、手工藝、旅遊業、文創業、健康養老業、教育產業、體育產業等方面。

◎項目IP:包括特色小鎮、餐飲、酒店、民俗等,如熊本熊、電影主題餐廳——粥星星、Hello Kitty主題酒店等。

◎服務IP:包括社區教育、商業、金融、裝修服務、創意家居、親子、母嬰服務、綠色食品、物業管理等。

◎文化IP:包括文學、遊戲、動漫、影視等方面,如紅樓夢、魔獸世界、蝙蝠俠、盜夢空間、哥斯拉等。

◎運營IP:包括園區、景區、商業、房產、會議等方面運營IP,如無錫影視城、萬達地產、華僑城歡樂谷、迪士尼樂園等。

文旅商業模式創新

文旅營銷創新

文旅營銷創新方式是指以各種新媒體為主要傳播和推廣手段,從內容、形式、渠道等多角度、多方面進行創新。靈活運用新媒體營銷方式,建立文旅融合多方位、全方面的整合營銷系統,達到提升品牌影響力、增加旅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的多重作用。

◎營銷內容創新:文創IP營銷;事件營銷…

◎營銷形式創新:VR/AR體驗營銷;綜藝營銷;基於大數據、LBS的精準營銷;圈層營銷…

◎營銷渠道創新:「網紅+短視頻+直播」營銷;自媒體營銷…

編輯整理丨北京天一博觀

聲明:我們致力保護作者版權,如內容或圖片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繫後臺,我們將第一時間做出處理。

●『芭蕉葉話』 更新思維、調整格局—理性審視新冠疫情對旅遊業影響

●『芭蕉葉話』疫情過後國家支持文旅行業發展的幾點建議

● 最新!剛剛發改委公布《必須招標的工程建設項目規定》大修草案

● 國土空間規劃中統籌劃定三條控制線的實踐探索

● 疫後旅遊意向調研報告: 5月將迎來第一波回潮

● 《2020「五一」旅遊消費新趨勢大數據報告》揭秘!

●2019~2020年《旅遊綠皮書》發布 特設專題「疫情下的中國旅遊業」

●文化和旅遊部關於發布2020年第一批文化和旅遊行業標準的公告

相關焦點

  • 十四五規劃主要內容 十四五規劃是什麼意思?
    作為重要議題,會議將審議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為未來5年乃至15年中國發展擘畫藍圖。  「十四五」時期是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在中國邁向全面現代化歷程中,居於承前啟後的重要歷史位置。
  • 一日八地兩會定調2020年發展規劃 數字經濟成多地政府工作報告關鍵詞
    原標題:一日八地兩會定調2020年發展規劃 數字經濟成多地政府工作報告關鍵詞 摘要 【一日八地兩會定調2020年發展規劃 數字經濟成多地政府工作報告關鍵詞】截至目前
  • 十四五規劃重點抓什麼?十四五規劃重點內容解讀
    十四五規劃重點抓什麼?中信建投指出,一是科技和創新。全會提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科技、創新領域或是十四五規劃的核心看點;
  • 十四五規劃的「重點著墨」與「隻字未提」
    、機遇與挑戰,是十四五規劃必須要解決的課題。中共中央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大會日前審議通過了十四五規劃草案,從中可以看到中長期經濟政策的框架、重點和轉變的端倪。筆者看來,中國的經濟政策正在出現重大拐點,其中三個「重點著墨」和三個「隻字未提」是把握未來政策走向的抓手。第一個重點著墨,是自主創新。
  • 委員會客廳裡「文化論劍」,暢談「十四五」文化產業發展規劃
    ,圍繞「瑞安『十四五』文化產業發展規劃大家談」這一主題,建言議政。據了解,「十三五」以來,瑞安市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溫州市有關精神,高度重視文化產業發展,加強重點項目和企業培育,文化產業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引領帶動作用日益顯現,為「城人產」融合發展的至美瑞安建設提供了有力支撐。
  • 十四五規劃背景和意義是什麼?十四五規划具體舉措和機會
    從2019年開始啟動的十四五規劃,在十月底的五中全會上通過審議,這意味著十四五規劃工作的全面推動。可以判斷,明年一季度兩會將審議正式稿,緊接著二三季度會出現各種密集地落地政策,又一個全新的徵程即將正式啟程。雖然中國已經歷經了13個五年規劃,但「十四五規劃」依然具有很多與歷次規劃不同的背景。
  • 立足早、快、實,強化抓落實!市政府全體會部署了這些重點任務
    1月11日,市委副書記、市長王鈞主持召開市政府第十次全體會議,貫徹落實市委八屆十二次全會暨市委經濟工作會議和市「兩會」精神,分解下達《政府工作報告》確定的重點工作任務,確保高質量完成全年各項目標任務。會議指出,市委八屆十二次全會暨市委經濟工作會議和市「兩會」描繪了「十四五」時期以及2035年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宏偉藍圖,明確了今年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目標任務。
  • 文化和旅遊部、國家發改委聯合印發《大運河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批示指示精神和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規劃綱要》(以下簡稱《綱要》),文化和旅遊部、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部門編制的《大運河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規劃》於近日印發實施。
  • 十四五規劃趨勢是什麼?十四五規劃機會有哪些?
    從2019年開始啟動的十四五規劃,在十月底的五中全會上通過審議,這意味著十四五規劃工作的全面推動。可以判斷,明年一季度兩會將審議正式稿,緊接著二三季度會出現各種密集地落地政策,又一個全新的徵程即將正式啟程。雖然中國已經歷經了13個五年規劃,但「十四五規劃」依然具有很多與歷次規劃不同的背景。
  • 「兩會聲音·熱議報告」全國人大代表尚朝陽:牢記囑託 努力在全國...
    大河網訊(記者 祝傳鵬/文 謝嵐/圖)「今天上午,李克強總理作的《政府工作報告》圍繞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目標,提出了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的重大措施,我完全贊同這個報告。」當前,儘管新冠肺炎疫情給老區振興發展和脫貧攻堅帶來了不利影響,但站在「兩個更好」的新起點上,我們的目標更加清晰,發展更加堅定,老區人民正以百倍的幹勁打好脫貧攻堅收官之戰。「總書記調研時,對我們依託紅色文化資源和綠色生態資源發展鄉村旅遊,搞活農村經濟,振興鄉村的做法給予了肯定。」
  • 甘肅舉辦文化旅遊發展與自然文化遺產保護專題研討班
    陳衛中說,一年多來,甘肅省文化和旅遊廳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甘肅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譜寫了全省文化和旅遊發展與自然文化遺產保護的新篇章。甘肅省文化和旅遊廳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突出文化和旅遊業作為全省國民經濟首位產業、第一產業的戰略定位,確立以高質量發展為主題,打造「一帶一路」文化制高點為目標,打造以敦煌為核心的「大敦煌文化旅遊經濟圈」、以蘭州為中心的「黃河之都」黃河文化展示和產業集聚區、以天水為中心的「隴東南始祖文化旅遊經濟圈」三大文化和旅遊經濟圈,通過打造絲綢之路、黃河、長城和長徵甘肅段四個文化旅遊示範帶,培育自駕露營
  • 一日8地兩會定調2020發展規劃 數字經濟成多地關鍵詞
    來新浪理財大學,聽《楊德龍深度解讀年度十大熱點事件》,助你先人一步抓住2020的財富趨勢原標題:一日八地兩會定調2020年發展規劃,數字經濟成多地政府工作報告關鍵詞來源:中國證券報地方兩會進入密集會期。
  • 十四五規劃主要內容 十四五規劃重點項目有哪些?
    大會曾議「十四五規劃」大致發展,目前十四五規劃將會在各省各城市進行,十四五規劃主要內容從哪些方面開始,重點項目有哪些呢,關於十四五規劃引起了不少人重視,這也是未來發展規劃的一個重大布局,以下就是全文:
  • 光伏、氫能等寫入多省市十四五規劃,敲定未來5-10年發展藍圖!
    實施二氧化碳控制專項行動和揮發性有機物專項治理行動。關於可再生能源,《北京十四五規劃》在第43項目標任務「提高綠色低碳循環發展水平」中表示,全面推進工業、建築、交通等重點行業和重要領域綠色化改造,深化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大力發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支持綠色技術創新,壯大綠色節能、清潔環保等產業,建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創建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
  • 重慶市黔江區深入貫徹落實五中全會精神 科學編制「十四五」規劃
    根據《建議》,黔江區「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將如何開展?11月16日,筆者分別對區內各相關部門主要負責人進行了採訪,各部門表示,將把貫徹落實全會精神與實際工作結合起來,聚焦「十四五」發展目標,立足新階段,展現新作為,實現新發展。「『十四五』」規劃是全面推進交通強國建設的第一個五年規劃。」
  • 「收官之年」江蘇兩會:以過硬發展成果答好題交好卷
    無論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還是完成「十三五」規劃目標任務,都需要全省上下對標對表,咬緊目標、盯住節點,高質量地完成好各項工作任務。  前不久召開的省委十三屆七次全會指出,要把握機遇、堅定信心、保持定力,以更自覺的認識和行動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前進,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推動江蘇發展不斷邁上新的臺階,更好地肩負起為全國發展探路的重大使命。
  • 河北省文化和旅遊廳組織召開全省文化和旅遊「十四五」發展規劃...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省文旅廳官微12月6日,河北省文化和旅遊廳組織召開全省文化和旅遊「十四五」發展規劃專家研討會,深入學習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和省委九屆十一次全會精神,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教育文化衛生體育領域專家代表座談會精神,聽取省內重點大學領導和專家學者對我省文化和旅遊
  • 十四五規劃關鍵詞解讀 簡述十四五規劃重點內容
    作為重要議題,會議將審議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為未來5年乃至15年中國發展擘畫藍圖。  展望「十四五」規劃,多位專家分析,將進一步淡化GDP增速目標,「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會引導未來五年中國經濟的發展,以大內需為平臺,進一步擴大開放,加快戶籍制度改革推進城鎮化,要素市場化、國資國企等重點領域的改革也將有新的突破。  淡化GDP增速目標  從1953年至今,中國已制定和實施了十三個五年規劃。
  • 十四五規劃背景和意義 十四五規劃的具體舉措
    第四,中國當前經濟結構中比較明顯的結構性問題與矛盾,也將是十四五規劃的重點問題。  雖然中國經濟體量已經巨大,但依舊問題很多。農業生產技術落後,部分種子技術一定程度上依賴外國,全國40%的人口是農業人口,但僅僅生產了10%的GDP。
  • 十四五規劃關鍵詞解讀 從關鍵詞看十四五規劃建議
    上月,指導中國未來五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十四五規劃建議和2035年遠景目標》審議通過,這份建議是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綱領性文件,也是今後五年乃至更長時間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行動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