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城區佟麟閣路85號,靜靜地佇立著一棟擁有百年歷史的建築——北京中華聖公會教堂。灰色的磚牆、硬山式的屋頂,讓整個建築與周圍的胡同建築渾然一體,若非刻意尋找,很難引人駐足。然而,在過去的這個夏天,這裡華麗蛻變成一個文藝青年必來的打卡景點,每日都有人慕名前來,或拍照留念,或靜坐閱讀。
名列2017年北京閱讀季十大「最北京」實體書店的模範書局,在北京獨樹一幟,在楊梅竹斜街、天橋藝術中心、金融街購物中心都能見到它的身影。不過,將教堂改造成書店,這在北京還是頭一家,甚至在全國也是獨一份。在變身成書店之前,這間始建於1907年的北京中華聖公會教堂,曾作為一家單位的庫房。
走進書店大門,隨處能感受到「修舊如舊」帶來的強烈魅力。高聳的穹頂、五彩斑斕的玻璃窗、復古的木地板、滿牆的書架。原來教堂洗禮池的位置,被設計成為一個讀書舞臺,適合舉辦讀者見面會之類的活動。再往裡走去,則是喝茶和咖啡小憩的區域,咖啡師神情悠然地製作著一杯杯手衝咖啡,顧客一抬頭,便能看到京味兒木雕和歐式穹頂交相輝映。弧形的巨大書牆給人的衝擊感十分強烈,恍若來到了霍格沃茨魔法學院。
模範書局·詩空間的選書,相比別的模範書局店而言,古典文史、詩歌、藝術類書籍及作家籤名書佔比尤為突出,有著自己獨特的氣質。我注意到,書店的圖書量不大,並沒有明確劃分新書、暢銷書等區域,但許多圖書在諸如京東、噹噹、亞馬遜等網上售書平臺都買不到,倘若喜歡小眾文學書籍的人們不妨來這裡看看,說不定能與一些書結下一場特別的緣分。
除了供售賣的書籍外,店內的許多展示區宛若一個迷你博物館。我看見,有書架上陳列著1931年由上海新月書店發行的最初版的徐志摩《猛虎集》、1920年出版的現代文學史上第一部白話詩集胡適的《嘗試集》等。現場還有全套的雕版印刷機器,可供讀者體驗雕版印刷技藝。要是以尋寶的眼光在店內觀察,還能發現蝴蝶標本、古石雕柱、畫作、藝術品等靜靜散落其間。店員告訴我,模範書局創始人姜尋,既是詩人又是設計師,還是古籍收藏家,尤其對古雕版收藏研究頗有造詣,是國內收藏古雕版最多的收藏家。
值得一提的是,和楊梅竹斜街的民國老建築的改造相比,聖公會教堂舊址的修繕過程更為艱難與複雜。我了解到,由於教堂是文物保護單位,室內不允許使用電焊,所以鋼材都是切割、焊接好之後,再到教堂內組裝。此外,所有的書架、屏風等都與牆體保持一定的距離,同樣是為了少在牆面上打孔,保護老教堂。
GO提示
模範書局·詩空間位於西城區佟麟閣路85號中華聖公會教堂舊址,營業時間為每日10:00至18:30,乘坐地鐵2號線到長椿街站下車步行十分鐘即可到達。
來源:北京晚報 記者:袁璐 文並攝
流程編輯:TF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