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時節,萬裡晴空,走進這座充滿歷史厚重感的鄭家大院,這座位於戶部山上的鄭家大院,大門位於戶部山東部的狀元街上,大紅的燈籠高高掛起,來往的行人絡繹不絕,行色匆匆,如果不注意,很難注意到這座深宅大院。
鄭家大院始建於清朝同治年間,分期建造,佔地1600多平方米。今天我們走進這座深宅大院,試圖尋找鄭家的昔日繁華。
據史書記載,鄭家祖上源自西周時期的鄭國,鄭國滅亡後,分成幾支,直到唐朝滅亡,鄭家一共出了九個宰相、八個駙馬、二十二個進士。以後家族多次興衰,到明朝末年,鄭姓一支來徐州經商做醬菜生意,加上徐州為軍事重鎮,駐軍很多,他們做軍隊生意,生意越做越大,鄭家大院從原來的很小四合院,逐漸擴大到現在的規模。
現在的鄭家大院由南北兩個兩進四合院組成,院子兩連,經典的建築造型,彰顯主人的身份地位。
鄭家先人在徐經商,後代人才輩出,可能與祖傳有關係吧,古文家鄭坦之、詩詞名家鄭在陸、鄭異之,民國律師鄭萬鍾,著名畫家鄭巖等都是出自這個家族。
走進鄭家大院的天井院,這裡有棵巨大的古銀杏樹,雖然有500年樹齡,絲毫看不出歲月留下的創傷,依然高聳挺拔,只是現在還沒到銀杏葉泛黃的時候,再過一段時間,這裡將是遍地金黃,也許只有這古老的銀杏樹見證了這座宅院的世代變遷,古老的房子早已經過多次翻修,可能他們的一些古老磚石見證了這裡的變遷,可惜這些不能作證,還得靠歷史的一些點點滴滴的記錄來還原鄭家的昔日繁華。
如今這處宅院的後人遍布國內外,很多人在各個行業建功立業,延續著鄭家這一優良的傳統。
走出鄭家大院,思緒良多,在當今激烈競爭的市場環境下,要想立於不敗之地,言傳身教,良好的家庭教育、知識的獲取都不可或缺,最近,小編連續走訪戶部山上的幾家大戶人家,有的還有後人居住,無論身處何境,他們發家治家的方式各有特色,但有一點是相同的,就是用中國傳統思想教育後代,用文化知識教育後代才能枝繁葉茂,代代續寫先輩的輝煌。
本文由雪松隨意行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