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西西弗等概念書店在中國興起 成新興「文化中心」

2020-12-19 贏商網

   9月7日,「最美書店」鍾書閣的第八家分店在蘇州開業,書店面積1300多平方米,分彩虹山谷、螢火蟲洞、水晶宮殿和兒童城堡4個讀書區。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走進一家裝修得別有格調、提供咖啡的書店時,你會忍不住拿出手機,讓和你一起前來的小夥伴幫你拍一張正在選書的照片?如今,主打各種格調和「概念」的書店愈發常見。概念書店的興起,真的會令人重新愛上讀書嗎?

  概念書店成為新興「文化中心」

  周日下午,一場雷陣雨不期而至。從健身房走出來的凱西西,匆匆來到位於北京東直門的來福士商場二層的西西弗書店(需求面積:480-520平方米),想在這裡打發些時光,沒想到閱讀區人滿為患。凱西西說,自己4個月前通過朋友圈知道了這家書店,親眼見證了這裡的人由少變多,越來越熱鬧。

  「我最喜歡的是這裡的裝修和布置。」凱西西告訴《青年參考》,3年前她結束留學,從英國回國,如今在某金融公司做公關,自稱喜歡「有格調」的生活。「這裡一進來,就讓人很有閱讀的欲望。」

  走進西西弗書店,門口櫥窗錯落地展示著近期熱賣或備受好評的書;進門處的書桌上,有一些小藝術品和拼圖;一旁的架子上是一些在售的筆記本和書籤;書籍擺放分門別類,一目了然。在書店旁邊,還有一個同品牌的咖啡館,不少在書店買完書的人,就徑直走進咖啡館坐了下來。

  日本《日經趨勢》雜誌注意到,中國各地裝修精美、設有咖啡廳的書店正在增加,以站著看書為主的傳統書店,正逐漸被「書咖」這種休閒的讀書空間取代。

  《日經趨勢》指出,過去,人們在傳統書店購書時要麼站著閱讀,要麼席地而坐;隨著網際網路的興起,人們在網上書店可以買到便宜的新書;再後來,電子書成為潮流,許多人入手了電子閱讀設備,以至於有人認為,在移動互聯時代,實體書店的消失只是時間問題。但現實似乎並非如此。帶有咖啡廳的新型概念書店深受年輕一代喜愛,並被視為新的「文化中心」。除了「西西弗書店」外,「貓的天空之城」「字裡行間」「言又幾」等連鎖品牌的概念書店,都備受歡迎。

   這些書店大多建在大型購物中心或客流集中的商業街內,裝修時尚,布置溫馨,兼具百貨店和書店的形式,因此規模比連鎖書店更小。店內書籍數量有限,往往注重「小而精」,多元的文創產品讓書店在網上收穫了好評。

      如今,這些概念書店越做越精緻,比如,有「上海最美書店」之稱的「鍾書閣」就曾經令外媒驚豔。「弧線、鏡子、光影,書店的設計製造出一個令人驚奇的超現實空間,為讀者創造出一個天堂般的夢境。」 義大利《共和國報》感慨稱,「就像科幻電影裡的場景,但它卻是現實存在的。」

  概念書店令中國人愛上閱讀?

  4年前,美國《大西洋月刊》的一篇文章指出,「中國人變得不愛讀書了」。當時中國新聞出版社公布的調查結果顯示,2012年中國18至70周歲國民紙質圖書閱讀量僅為4.39本,其中相當一部分是教材教輔,而這一數字在美國是7,在法國和日本是8.4。

  概念書店的興起能讓中國人重新愛上閱讀嗎?

  中國的大型問答網站知乎上,在關於「你覺得『貓的天空之城』(江蘇一家書店——編者注)是一個怎樣的地方」的提問下,收穫「贊」最多的是「傲慢的上校」的回答,「在這裡看書的人非常少,大多是等人的、為自己小資文藝加標籤的、拍照發朋友圈的、逛街逛累了進去歇一會兒的。總的來說,那裡更像是歇腳亭,不像書店」。

  曾經去「鍾書閣」朝聖的小葉告訴《青年參考》,現實並沒有圖片中美好。「你看過一組《理想中的景點VS現實中的景點》的對比圖片嗎?在圖片中,『鍾書閣』擁有哥德式的英倫教堂造型、透明的玻璃地面下鋪滿書籍,書海一直從腳下蔓延上升到牆面、屋頂,乍一走進,你仿佛有一種跌入書海的錯覺;但實際情況是,那裡的人多得要用摩肩接踵來形容。」

  概念書店的興起在國外早有先例。據《韓國先驅時報》報導,過去20年,韓國書店的數量下降超過70%,但是小型概念書店、專業型書店、名人書店和強大的地方社區書店正在增加。具有獨特風格的小型獨立書店正在成為熱門地標,並且有成為韓國主流書店的趨勢。

  比如,在韓國梨泰院商圈 ,有家名叫「書店之外」的書店,它會在晚上變為酒吧,提供啤酒和書籍,還會組織「書夜活動」,讓讀者進行整夜閱讀。和中國一樣,許多年輕人去那裡是為了休閒娛樂和社交,而不僅僅是閱讀書籍。

   但無論如何,概念書店的存在給了年輕人走進書店的機會。《韓國先驅時報》稱,概念書店的崛起,使得很多用戶喜歡在社交媒體上曬「時尚書店」的圖片。通過使用社交網絡服務,來自不同背景的人們能夠近距離交流自己最喜愛的圖書和商店,這營造了一種良好的社會氣氛。

   凱西西承認,隨著後來客流量的增加,自己很難在西西弗書店靜下心來閱讀了。但因為已經走進了書店,總會想買點什麼,有時候是個小本子,大多數時候是本書,有畫冊,有推理小說,還有聽上去名字很吸引人的熱銷書。「走過路過不會錯過。」她說。

本文轉載來自:中國青年報 溫莎,不代表贏商網觀點,如需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贏商網,電話:020-37128209;郵箱:news@winshang.com

相關焦點

  • 西西弗沒有「書店」
    導語:國內書店的沒落,或許始於新華書店。新華書店見證了一代人的成長,卻也在我們這代人成年後迅速沒落,如今已慢慢在各大城市的中心消失。隨著新華書店逐漸淡出人們的視線,如今是方所、鍾書閣、西西弗書店等在國內各城市的崛起。
  • 書店成了購物中心標配,西西弗今年要開100家新店
    記者 | 楊秋月以複合經營業態為特色的實體書店已成為購物中心的標配。2019年,西西弗、言幾又、鍾書閣等書店空間還會擴張發展。近日,西西弗書店宣布2019年1月計劃新開12家門店,其中2家已經開業,全年計劃新開100家門店。截至目前,西西弗已在中國的60多個城市開出190多家實體連店,除新疆、西藏、港澳臺之外的省份都有布局,其中2018年全年新增門店為83家。言幾又也邁出了新一年的開店步伐。
  • 西西弗書店,書不能賣給讀書人
    而今,以西西弗為首的線下實體書店再次興起——似乎買書這件事兒,又從線上重回線下。題圖來自正版圖庫 圖蟲創意全文共 4252 字 7 圖,閱讀需要 9 分鐘西西弗是什麼,是一家很好看的書店。2018年全年營收9億,在國內民營書店中位列第一。
  • 日媒:新型書店銷售模式「書咖」在中國各地興起
    隨著各地裝修精美、設有咖啡廳的書店正在增加,以站著看書為主的傳統書店正逐漸變為「書咖」這種休閒的讀書空間。以前,以「新華書店」為主的各書店面積都很大,裡面擺滿了各種書籍。人們要麼席地而坐,要麼乾脆橫臥在地上看書。看完書後會自覺地將書放回原處,甚至店員都不用重新整理書籍。如今,在網上書店可以買到便宜且最新出版的書。
  • 新興書店為何受熱捧?它們給購物中心帶來了什麼?
    隨著越來越多的購物中心引進文創業態,書店已經成為購物中心的新標配業態。 近期,《聯商網》就新興書店走訪了北京幾家購物中心,探尋這些處在購物中心的新興書店特色與亮點,尋找他們帶給購物中心哪些獨特魅力? …… 如今,越來越多的北京購物中心都有自己特色的書店,他們以閱讀為媒介倡導優雅安靜的生活方式,提升現代人的生活品味。 放眼全國,這樣的新興書店已經成為閱讀生活的新常態,為購物中心帶來一股新風。他們為何會受到購物中心熱捧?
  • 一年營收9個億,「不賣書」的西西弗書店
    自從網際網路興起,電子商務搭乘網購這一趟快車崛起之後,實體店就始終處於一個備受衝擊,風雨飄搖的狀態之中。其中,餐飲、影院這些需要實體店進行消費的行業也就罷了,服裝、超市這些需要實體店進行比貨的行業也還好。唯有書店,似乎最沒有存在實體店的必要。
  • 西西弗書店:21年文化堅守 打造購物中心裡的心靈地標
    -------山西一個報刊亭熱愛讀書的文化人的自白   今天,我們要講是故事也與書有關,是一個書店的故事。   西西弗,誕生於貴州遵義的一家小書店,從面世到走向全國,落戶貴陽、重慶、成都、深圳、南寧等城市,在全國擁有24家連鎖門店,西西弗走到這一步用了整整21年。21年的風雨兼程,21年的文化苦守,成就了今天中國民營書店轉型的典型代表,也成就了一道道屬於西西弗的風景。
  • 實體書店都在死 為什麼西西弗們能活?
    黑暗十年,傳統書店出現倒閉潮   據中華全國工商聯合會書業商會調查顯示,從2001年到2011年,有近五成的獨立書店倒閉。北京新華書店相關人士曾表示,從2007年到2010年,中國民營書店已銳減了1萬餘家之多,其中不乏在中華大地屹立許久的知名書店。
  • 深圳實體書店迎開業潮:西西弗、誠品書店等即將亮相
    除了已成購物中心「標配」的連鎖書店,庫布裡克、槑林書店、飛地書局、我們書房等個性書店也不斷湧現,深圳人所擁有的「實體書店指數」正在不斷上升。   這一輪開業熱潮,來得既有些突然,又似乎在情理之中。作為一座閱讀之城,這些年來,深圳的文化氣息日益濃厚,除了圖書館,讓深圳人最引以為傲的就是遍布全市各處的「大書城+小書店」了。
  • 轉角遇到你—西西弗書店
    一個休息日,我在武昌街道口銀泰創意城的負一樓閒逛,突然聞到一股咖香,然後一抬眼,就看到轉角處的書店:歐式風格的櫥窗,沒有硬朗的直線設計,而是豐富的圓弧型,簡明大氣明亮的LOGO,上面寫著「西西弗書店」的中英文字樣。深綠、深紅、黑色三種色調是書店的主色調,讓人頓時耳目一新。
  • 不止有西西弗、言幾又 上海百家商場最青睞哪些書店?
    不同書店各自推出產品線 適應市場需求上海書店領頭羊新華集團原先主要以新華書店和上海書城兩種形式進駐百聯、萬達等一站式大眾購物中心,近年來面對高顏值的「小鮮肉」書店猛攻,也創新打造出一城書集、光的空間書店等令人驚豔的新型文化空間,並得以進駐金虹橋商場與紅星愛琴海等中高端購物中心。
  • 專訪西西弗書店副總裁曹晉銳:開出旅行主題店的背後
    據《聯商網》了解,截至2018年9月,西西弗書店已發展成為擁有超過160家圖書零售門店、300萬活躍會員的文化企業。目前旗下有西西弗書店、矢量咖啡、不二生活文創、七十二閱聽課兒童閱讀體驗空間、推石文化等子品牌。
  • 2016十大新興實體書店:顏值高!面積大!新華書店也轉型
    從入選的書店特色來看,高顏值、複合業態加上自己獨有的特色成了它們脫穎而出的先決條件。這份「2016十大新興實體書店」榜單中,有轉型自傳統新華書店的,例如寧波新華書店天一書房、廈門新華書店(江頭)少兒主題書店和西安新華書店曲江書城;有當當網第一家線下大型書店:噹噹梅溪書店;也有近兩年擴展較為迅速的書店品牌代表:方所書店青島店、鍾書閣·靜安區芮歐店和西西弗書店環宇城店等。以下為「十大書店」名單,按正式開業時間排序。
  • 西西弗開到100家 實體書店溫暖回歸
    西西弗書店高級推廣高靜告訴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2009年,西西弗與商業地產合作,引入「park」書店概念,把更像一個「生活體驗館」的書店開到了商場裡。「商場為書店帶來人流,書店為商場提升文化氛圍」。這種雙贏的合作現在證明是成功的,「park」書店概念其後也被更多的書店同行模仿,比如,Page One書店就開在北京國貿,方所書店進駐了廣州太古匯。
  • 西西弗書店董事長金偉竹:我們是這樣做書店的
    聯商網消息:西西弗是中國屈指可數的連鎖書店,「新書店」傑出代表,「參與構成本地精神生活」,賣圖書、文創、咖啡。1993年開出第一家店,2009年開購物中心首店,目前在全國已經擁有83家門店。西西弗經營理念概括為三點:空間體驗是基礎,產品運營體驗是核心,服務互動體驗是增量。2017年,西西弗計劃開出42家店鋪。
  • 西西弗書店進入2.0時代
    原標題:西西弗書店進入2.0時代本報訊(記者李盈) 不久前,西西弗貴陽城文店撤場關店,讓不少西西弗粉絲唏噓不已。「西西弗在師大旁邊的城文店居然也關門了,以後書店真的會越來越少吧。」很喜歡西西弗書店的王曉娟得知城文店撤場的消息之後,在朋友圈這樣感嘆。實際上,情況正好相反。
  • 西西弗玩起主題定製,書店變「劇院」了?!
    ,西西弗書店再度創新,於魔都開出了一家深入「劇院」的書店。2019年12月24日,位於上海華潤時代廣場5F的西西弗書店正式開業,這是西西弗在全國的首家定製店,該店以「時代的交點(TIMECROSS)」為主題概念,寓意書店既是文化與文化的交點,也是人與人的交點。
  • 西西弗書店:21年文化堅守 打造購物中心裡的心靈地標_贏商·品牌秀
    21年的風雨兼程,21年的文化苦守,成就了今天中國民營書店轉型的典型代表,也成就了一道道屬於西西弗的風景。 1993年8月8日,在共和國歷史具有標誌性意義的紅色革命根據地-貴州遵義,誕生了一家小書店,取名西西弗,創辦人是薛野、蕭然、陳瑾、高冬梅等幾位讀書人。彼時創業的幾個年輕人只是為實現「文化精神理想」,彼時的書店面積也僅僅只有20平米。
  • 實體書店回暖|上海第5家西西弗書店落戶虹口
    「西西弗對內來說是一個研究型形態關係的書店和企業,我們在做的就是人性需求關係的探索,這個概念稍大一些,但是確實建立在所有研究課題之上。」張志忠告訴澎湃新聞記者,「西西弗書店的定位是參與構成本地生活,在精神生活上有所建設,這是西西弗的一個情懷和發心。那怎麼樣進一步落地呢?引導推動大眾的精品閱讀,是我們要去做的事。」
  • 北京主要購物中心青睞哪些書店?我們作了統計
    面對「走下坡路」的趨勢,實體書店開始尋求新的出路。隨著越來越多的購物中心引進文創業態,「書店+咖啡店+零售」的複合型書店開始在購物中心興起。《聯商網》統計了北京21家購物中心的書店, 發現大部分購物中心都只引進了一家書店, 僅長楹天街引入中信書店和西西弗2家書店,而藍色港灣字裡行間暫停營業後,區域內也僅剩西西弗1家書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