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基督教,相信大家並不陌生。可以說,它是一個規模較大的宗教。而我們今天就一起聊一聊基督教的教義。基督教的教義其中主要是基督論。
涉及耶穌基督的本質、位格和意志。具體來說,涉及基督是不是上帝、基督是否只具有人性、是否只具有神性、基督具有一個意志還是兩個意志等問題。基督是不是上帝?有人認為,基督與上帝「本體互異」。就是說,聖子與聖父不是同體,也不同質;聖子次於聖父,聖子始於受造,聖子因來自聖父而受人崇拜。這種認識的代表人物是亞歷山大裡亞教會長老阿里烏斯。
在325年的第一次大公會議上,阿里烏斯派被定為異端,因為它否認基督的神的本質,不相信耶穌是救世主。另外,還有人認為,聖子與聖父「本體相類」,說他們有相似的本質,但不是同質,也不同體。這種說法屬於中間派,也不被教會接受,其代表人物是早期教會史學家優西比烏斯。
對於「基督是不是上帝」這個問題,正統的答案是「本體同一」,即基督就是上帝。正如《尼西亞信經》的經文所說:「我信獨一主耶穌基督,上帝的子,為父所生,出於神而為神,出於光而為光,出於真神而為真神,受生而非被造,與父體,萬物都是藉著它造的。」
基督是否只具有人性?有人認為,基督具有並只有人性。理由一,基督的母親是馬利亞,馬利亞是人,不可能生出神;理由二,基督具有人的感覺,如哭、笑痛、怕、生氣,只是沒有人所具有的罪而已;理由三,基督的神性附在人性上,是個神性的人。這種認識的代表人物是君士坦丁堡大主教聶斯託利(約380~451年)。在431年的第三次大公會議上,聶斯託利派被定為異端。最早傳入中國的基督教就是這個所謂異端教派,在中國稱為景教。
基督是否只具有神性?有人認為,基督具有並只有神性。理由一,基督的人性完全融入神性,基督的人體是幻影;理由二,基督的二性不是人性和神性的結合,而是融合為一,融合為神性,因而只有一個神性本體。這種認識的代表人物是君士坦丁堡教士優迪克(378-454年)。在451年的第四次大公會議上,優迪克派被判為異端。
基督論的正統教義是:基督與上帝一體,具有聖子一個位格,具有人性和神性兩個全性。對此,《查爾西頓信經》的表述是:「我們的主耶穌基督,是神性完全人性亦完全者;它真是上帝,也真是人,具有理性的靈魂,也具有身體;按神性說,它與父同體,按人性說,它與我們同體,在凡事上與我們一樣,只是沒有罪;按神性說,在萬世之先,為父所生,按人性說,在晚近時日,為求拯救我們,由上帝之母,童女馬利亞所生;是同一基督,是子,是主,是獨生的,具有二性,不相混亂,不相交換,不能分開,不能離散;…
另外,關於基督的意志,有人認為基督只有一個意志,只有一個屬神的意志,其屬人的意志被屬神的意志合併。這種說法不被教會接受。關於基督意志的正統教義是:基督二志,即基督的人的意志和神的意志聯合在一起,其中屬人的意志沒有因為與屬神的意志聯合而減弱,反而因著聯合被提升而完全。而對於這件事情,你又有著怎樣的看法呢?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