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誠法師致辭:追憶印順法師不平凡的一生

2020-12-09 手機鳳凰網

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福建省佛教協會會長學誠法師在法會開幕上發表致辭。(圖片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攝影:丹珍旺姆)

2011年6月13日上午,當代佛門泰鬥印順導師靈骨舍利迎奉祈福法會在廈門南普陀寺隆重舉行。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福建省佛教協會會長學誠法師在法會開幕上發表致辭。全文如下:

人類社會之所以能夠不斷進步,要歸功於人類所具有的非凡的精神創造力。這種精神創造力蘊藏於廣大的社會民眾中,又在每個時代少之又少的傑出人物身上得以集中體現。通過這些傑出人物的綜合與提煉,人類文明的成果方能像沙中的金子經過篩選一樣得到最大程度的沉澱。在中國近代佛教史上,印順法師無疑就是這樣人物中的一位。

印順法師於1906年出生於浙江省海寧縣時,中華民族正處於內憂外患之中;而等到百年之後的2005年離開人世時,中華民族已日益走向繁榮與富強,這使法師的一生也成為中華民族百年滄桑的最好見證。儘管法師認為自己的一生非常平凡,但重溫這看似平淡的一生,卻讓人感受到豐富多彩的內涵。

印順法師所走的並非一般出家人的路子,對此法師也有很清晰的定位。他曾在《遊心法海六十年》中說:「在『修行』、『學問』、『修福』——三類出家人中,我是著重在『學問』,也就是重在『聞思』,從經律論中去探究佛法。」早在法師出家之前,每每目睹家鄉佛教淪落到神佛不分,乃至僅存經懺佛事的場景,便激發起法師出家專修佛法並弘揚純正佛法的願望。正是懷著這種強烈的願望,法師出家後花了三年時間便閱完了大藏經,不斷深入探究小乘與大乘、唯識與中觀等各宗各派教理教義,並一邊宣講,一邊著述,逐漸構建起一套頗具特色而又博大精深的佛學思想體系。

對於佛學思想的探究思路,法師在《遊心法海六十年》中說:「從現實世間的一定時空中,去理解佛法的本源與流變,漸成為我探求佛法的方針。」對於佛法的基本精神以及佛法的發展演變,法師所採取的是一種尊重現實世間緣起的態度。這種研究思路的轉變,為佛教界帶來了豐碩的研究成果,同時也為教界與學界之間搭建了良好的溝通渠道。1965年,法師受聘為中國文化學院哲學系教授;1973年,法師因《中國禪宗史——從印度禪到中華禪》的專著,而榮獲日本大正大學文學博士學位,這些經歷也每每為世人所樂道。

印順法師在提倡非鬼神化的人生佛教之基礎上,更進一步地對非天化的人間佛教給予了理論上的證明。這既是對明清以來漢傳佛教弊病的對治,又是對原始佛教思想的回歸。法師對印度佛教的研究,極大地豐富了人們對印度佛教的產生及發展脈絡的認知,這對於學者準確把握佛教的基本精神有著莫大的裨益。

印順法師一生命運多坎坷,1930年於浙江普陀山福泉庵出家,1949年前往香港,三年後又輾轉到臺灣定居下來,從此在臺灣度過了整整半個世紀。在法師看來,離開香港前往臺灣這件事,在他的一生中有著極其深遠的意義。印順法師不平凡的一生,大略可分四個時期:

一、學習時期:從1930年出家至1939年授課於漢藏教理院,這期間的學習奠定了印順法師堅實的教理基礎,其中給他影響最大的,莫過於太虛大師、法尊法師、大醒法師等。

二、著作時期:從1940年在貴陽大覺精舍撰寫《唯識學探源》到1952年前往臺灣,這期間是印順法師思想勃發時期,著作也最為豐富。

三、弘化時期:從1953年創建福嚴精舍至1964年移住嘉義妙雲蘭若之前,這期間印順法師開始在臺灣為信眾講經,併到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等東南亞國家弘法,取得了國際性的影響。

四、升華時期:從1964年夏移住嘉義妙雲蘭若之後的時期,這個階段印順法師的思想更趨成熟和嚴密,一些代表性的專著如《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中國禪宗史》等出爐。

在以上所述四個時期中,前兩個時期是在大陸度過,後兩個時期是在臺灣度過。可以說,沒有前兩個時期的學習與積澱,就沒有後兩個時期的弘化與升華。另外,印順法師在臺灣對佛法的弘化與佛學思想的升華,又為臺灣佛教培養了一大批人才,並為臺灣佛教乃至東南亞佛教的興盛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印順法師出家後就讀於閩南佛學院,並因為深厚的佛學功底而同時為同班同學講課。隨後又多次來南普陀寺及閩南佛學院講學,在離開大陸前不久還參加了南普陀寺舉行的傳戒法會,並與法師的師父清念上人一起擔任尊證。可以說,印順法師與南普陀寺及閩南佛學院淵源有自。

今天,作為第三屆海峽論壇·閩臺佛教文化交流的重要活動之一,印順法師舍利回歸迎奉法會在廈門南普陀寺隆重舉行,可謂是因緣殊勝,意義非凡。在此,我謹代表福建省佛教協會衷心祝願這次法會取得圓滿成功!

版權聲明:凡註明 「鳳凰網」來源之作品(文字、圖片、圖表或音視頻),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轉載。如需轉載,請與鳳凰網(010-62111406)聯繫;經許可後轉載務必請註明出處,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

相關焦點

  • 學誠法師在印順導師舍利回歸迎奉法會上致辭
    佛教在線福建訊 2011年6月13日上午8時,印順導師舍利回歸迎奉法會在廈門南普陀寺隆重舉行,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福建省佛教協會會長學誠法師出席法會並在會上致辭。內容如下:在「第三屆海峽論壇·印順導師舍利回歸迎奉法會」上的致辭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福建省佛教協會會長  學誠法師人類社會之所以能夠不斷進步,要歸功於人類所具有的非凡創造力。這種創造力既蘊藏於廣大社會民眾之中,又在少數傑出人士身上得以集中體現。
  • 《印順法師佛學著作全集》出版座談會在京召開
    >馮寶志主任簡要介紹了《全集》出版情況方立天教授代表與會學者致辭臺灣印順文教基金會推廣教育中心主任呂勝強致辭學誠法師發言合影留念佛教在線北京訊 囊括當代佛學泰鬥印順法師全部佛學著作的《印順法師佛學著作全集》(23卷)(以下簡稱《全集》)經過近四年的策劃、編輯
  • 學誠法師在《印順法師佛學著作全集》出版座談會上致辭_佛教_鳳凰網
    各位專家學者、各位法師、各位朋友:今天是佛教界、學術界乃至文化界值得紀念的日子,由中華書局編輯出版的《印順法師佛學著作全集》正式出版發行了!在此,我謹代表中國佛教協會,向三年來為編輯出版《印順法師佛學著作全集》付出辛勞的中華書局和臺灣印順文教基金會表示熱烈祝賀!印順法師(1906—2005),俗姓張,名鹿芹,浙江省海寧縣人。20歲始接觸到佛法,經過四、五年的閱讀思惟,發現自己所理解到的佛法與現實佛教界差距太大,引起了內心的嚴重關切,因此發願說:「為了佛法的信仰,真理的探求,我願意出家,到外地去修學。
  • 《印順法師佛學著作全集》出版座談會在京召開_佛教_鳳凰網
    國家宗教局一司副司長、中華宗教文化交流協會副秘書長劉威,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學誠法師,臺灣印順文教基金會推廣教育中心主任呂勝強,美國印順導師基金會董事李祖鵠,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馮惠玲,中國人民大學佛教與宗教學理論研究所所長方立天,北京大學宗教研究所所長樓宇烈,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所長楊曾文,中國社會科學院佛教研究所中心主任魏道儒,中國人民大學佛教與宗教學理論研究所執行所長張風雷,中華書局總經理李巖
  • 《印順法師佛學著作全集》出版座談會在中國人民大學舉行
    囊括當代佛學泰鬥印順法師全部佛學著作的《印順法師佛學著作全集》(23卷)(以下簡稱《全集》),經過近四年的策劃、編輯、出版,近日由中華書局推出。11月6日,由中華書局、中華宗教文化交流協會、中國人民大學佛教與宗教學理論研究所聯合主辦,廈門南普陀寺協辦的「《印順法師佛學著作全集》出版座談會」在中國人民大學逸夫會堂舉行。
  • 印順導師舍利永久供奉廈門南普陀 加持兩岸和平
    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閩南佛學院院長聖輝法師,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福建省佛教協會會長學誠法師,福建省佛教協會副會長、廈門市佛教協會會長、南普陀寺方丈則悟法師,中華佛寺會創會理事長淨良長老,中華佛寺協會常務理事傳燈法師,中華佛寺協會副理事長如均法師等兩岸高僧長老,國家宗教局副局長蔣堅勇,福建省、廈門市各部門政要,及廈門市佛教四眾弟子、社會各界人士千餘人參加了今天的法會。
  • 印順法師簡介_佛教_鳳凰網
    印順法師(1906—2005年),俗名張鹿芹,浙江海寧人,當代著名高僧、百科全書式的佛學泰鬥,以智慧深廣、學識淵博、著述宏富而享譽當今佛教界和學術界。印順法師1930年出家,追隨太虛法師投身中國近現代佛教復興運動,在當時便以學問精深享譽佛教界。二十世紀四十年代末赴臺灣,創建了多所著名佛學院。
  • 人間佛教思想的播種者——印順法師
    他在《平凡的一生》中寫到:「出家難,對我來說,不是難在出家的清苦生活,而是難在到哪裡去出家。」一九三零年六月二十九日的早上,他從盧家灣搭船,揮別俗世的家,踏上了「不忍聖教衰,不忍眾生苦」的菩提之路。他離開浙江,到了上海,再搭輪船到天津。經過一番周折,一九三零年十一月三十日張鹿芹在普陀山福泉庵清念和尚座下出家落髮,法名印順,號盛正。
  • 印順法師的邪說批露!
    前言:中國佛教界仍然在大量的流傳印順法師的著作,而著名的鳳凰網的佛教專欄,竟把印順法師稱為「玄奘以來第一人」,並有佛協副會長致辭紀念。真是讓人感嘆:「中國佛教界何時才能看清真相?」  有鑑於此, 特在本站批露印順法師的部份邪說!
  • 印順法師:人間佛教的導師
    一個偶然的機會,一個大學同學,他在佛教協會工作,已經是當代佛學的大家了,他出國到廣州轉機,在我這裡借宿。晚上,我就問他,學佛應該看看什麼書呢?它就向我推薦了臺灣印順法師。本人才疏學淺,根本沒聽過此人,到網上一查,頓時驚呆了!印順法師(1906-2005)是當代著名高僧,百科全書式的佛學泰鬥啊!1930年出家,他的老師是著名的太虛大師。
  • 學誠法師:在佛教新時代的起點追憶弘一大師
    學誠法師:  中國佛教在20世紀雖歷經挫折磨難,但憑藉佛教的深厚底蘊與頑強生命力,在廣大佛教徒的努力護持下,終於從荊棘叢生中闢出生路,重振生機,弘教方式正逐步現代化,並有了相當多的實踐經驗和一批成功典範。  1953年中國佛教協會的成立,是新中國成立以來佛教界的一件大事,三大語系佛教徒從此有了一個全國性聯合組織。
  • 印順法師的淨土思想
    [33]  印順法師認為大師是修菩薩道,即在歷劫生死中修行,積集廣大福慧資糧,以自利利他,而圓成究竟佛果。稱太虛大師上升兜率,因為兜率天有一生補處菩薩可以親近,未來彌勒下生,可以隨佛下生,所以「俗以上升兜率為頌也。」同時,由於兜率天往生較易,所以太虛大師也曾經宣說。
  • 淨慧長老與印順法師的法緣
    如是因緣,印順法師於四祖寺初識淨慧長老,與淨老一見如故。當時本煥老和尚正勸其剃除鬚髮,出家度眾,印順面對突如其來的人生轉變尚在反覆思量中。本煥長老的多位愛徒和護法居士無一不希望印順細細思量,爭取早日披剃出家,唯獨淨慧長老反其道而行之。淨老稱讚印順為不可多得的佛教人才,但是根據其職業及教育背景,留有在家人身份反而更有利於中國佛教之發展。
  • 菩提法師:我終於在臺灣見到了印順導師
    記得十幾年前,我在初學佛的時候,有位法師曾留給我這樣一段話:「緣緣緣緣聚則生,緣緣緣緣滅則散」。帶著這個話頭,我苦參了多年,仍未得到半點消息。直至去年(1994年),我終於在臺灣見到了印順導師,疑情才初現端倪。難怪我佛大沙門,常作如是說:「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然而,因緣生滅中,無生亦無滅,方才是如來的大道無言吧!
  • 人天導師———印順法師 - 中國貿易報
    1938年,印順法師至漢藏教理院,講授中觀學。與法尊法師成為好友,協助他翻譯了《菩提道次第廣論》、《密宗道次第廣論》。    1941年,法師時年36歲,當時演培法師受太虛大師之命前往四川合江創辦法王學院,禮請印順法師為導師,繼改任院長。因德學兼備,深受僧俗贊仰,「印順導師」之名因此而來。
  • 印順法師:人間佛教的喀爾文
    太虛法師的努力還不夠徹底,印順法師又往前推進了一步。印順法師是太虛法師所創的「閩南佛學院」的學生,也是《太虛大師全書》的編者。印順法師認為太虛法師的「人生佛教」無法解決中國佛教偏重天神信仰的特色。進一步提出「人間佛教」。
  • 一誠長老圓寂追思法會在雲居山舉行 學誠法師為荼毗舉火
    宗性法師代表一誠長老治喪委員會,向發來唁電,敬獻花籃、花圈、輓聯,在治喪期間給予支持與幫助的黨政部門、有關組織、佛教團體、寺院及個人表示感謝。 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江西省佛教協會會長純一法師在致悼詞中動情哽咽、聲淚俱下、涕泣追憶與恩師一誠長老35年的師徒似海情誼。純一法師作《師喪》緬懷恩師:「若喪十二城,若竭無盡海。若矢奔於前,而解金剛鎧。舉火四大銷,他山其未浼。
  • 泰國迎請本煥長老舍利 泰代僧王與印順法師共同主法
    泰國水門寺迎請本煥長老舍利印順法師與泰國代僧王頌德·帕摩訶拉查曼克拉贊長老共同主法法會現場誦經祈福現場僧眾誦經祈福印順法師與泰國副僧王帕·蓬瑪西提長老印順法師為泰國信眾加持印順法師贈授獎章佛教在線海外訊 近日,泰國代僧王駐錫寺廟——水門寺隆重舉行迎請本煥長老舍利供奉法會。
  • 劉成有:印順法師福慧道場的創建與管理
    中央民族大學劉成有《印順法師福慧道場的創建與管理》的論文,節選如下:印順是二十世紀漢語系佛教界極其重要的思想家之一。他一生極力闡發、倡導人間佛教思想,被尊稱為人間佛教的「播種者」、「領航者」、「精神導師」。
  • 學誠法師在劍橋大學演講漢傳佛教(圖)
    倫敦時間11月23日晚,北京龍泉寺方丈學誠法師在劍橋大學國王學院禮拜堂,面對劍橋大學的200多名師生,發表主題演講。(北京龍泉寺供圖) 林海 攝    倫敦時間11月23日晚,北京龍泉寺方丈學誠法師在劍橋大學國王學院禮拜堂,面對劍橋大學的200多名師生,發表主題演講。圖為學誠大和尚與劍橋大學國王學院院長普羅克特教授互贈禮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