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山西大院,人們首先想到的是喬家大院,因影視片《大紅燈籠高高掛》《喬家大院》等而名揚天下,喬家大院名氣很響,但其實真正的晉商大家,當屬王家排第一。王家歸來不看院,王家大院是晉商大院群體中的傑出代表,其地處晉中盆地,是依山而建的全封閉城堡式建築群,素有「華夏民居第一宅」之美譽。
王家大院位於山西省靈石縣靜升鎮,距平遙古城35公裡,總面積達45000平方米,比喬家大院大了足足十倍之多。王家大院的建築風格,有著 「貴精而不貴麗,貴新奇大雅,不貴纖巧爛漫」的特徵。大院將花鳥魚蟲、山石水舟、典故傳說、戲曲人物等淋漓盡致地或雕於磚、或刻於石、或鏤於木。
圖說:王家大院 來源:網絡
集大成者
王家大院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並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王家大院是清代民居建築的集大成者,由歷史上靈石四大家族之一的太原王氏後裔——靜升王家於清康熙、雍正、乾隆、嘉慶年間所建,包括五巷六堡一條街。
現以高家崖、紅門堡兩大建築群和王氏宗祠等為代表,大小院落共123座,大小房屋有1118間。王家大院的建築格局,繼承了中國傳統的前堂後寢的庭院風格,既提供了對外交往的足夠空間,又滿足了內在私密空間的要求;做到了尊卑貴賤有等,上下長幼有序,內外男女有別;且起居功能一應俱全,充分體現了官宦門第、大戶商賈的威嚴和宗法禮制的規整。
據史料記載,當年王家在修建紅門堡、高家崖堡、西堡子、東南堡和下南堡五座堡群時,分別以「龍、鳳、虎、龜、麟」五種靈瑞之象建造,以迎合天機。其中紅門堡居中為「龍」,高家崖居東為「鳳」,西堡子居西為「虎」,三者橫臥高坡,一線排開,態勢威壯,盛氣十足;東南堡為「龜」,下南堡為「麟」,二者闢邪示祥,有穩家固業傳世之喻意。
家族史略
靜升王氏家族,源出太原,先祖王實遷至靜升鎮後,從耕作與兼營豆腐業開始,由農及商,由商到官,家業漸大,家資漸厚,聲名漸高。在此前提下,其後大興土木,營造宅第。
王氏家族從十三世進入清朝,鼎盛於康熙、乾隆、嘉慶年間。其時,除大興土木、營造住宅、開設店鋪作坊外,在當地還興辦義學、設有義倉、修橋築路、蓄水開渠、賑災濟貧等,善舉不斷。但至清道光年間,其家族十八世以後逐漸衰敗,之後王家大院內再無其後人居住。
稀世珍品
王家大院內的珍藏品,有明清時期著名書畫家鄭板橋的手書楹聯;有祁寯藻的門匾;有傅山與劉墉的條幅;有唐伯虎、文徵明的繪畫;有翁方綱的石刻、木匾等。
此外,在大院裡還珍藏著幾件稀世之寶:一是《大清萬年一統天下全圖》;二是慈禧西逃時留在王家的一張組合式紅木雕花「龍鳳床」;還有嘉慶皇帝頒發給王家的一道聖旨,這是王家後人歷經數代悉心保存的珍品。從史料中得知,王家在鼎盛時期,在外為官者與封建權貴、上流社會及書畫名家多有來往。
新民晚報記者 夏菁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