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編按】人的一生,會遇到各種社會現象,政治的、經濟的、社會的等等,這些現象中都能找到相應的規律。2020年11月百道社科類好書榜中,20本經典的社科書籍帶給你對社會現象新的解讀,值得讀者靜下心來好好閱讀。
No.1 教育的100種可能(下)
出版社:灕江出版社
作者:李鎮西
出版時間:2020-09
圖書簡介:本套書記錄了李鎮西老師的36個學生的成長故事。他們的多數在當年是普通生甚至「問題生」,但李老師認為每個孩子的花期不一樣,他呵護、尊重、引導孩子們,體現了愛心教育、民主教育、平民教育的溫度和光彩。 如今,當年的孩子已長大成人,成為醫生、教師、足球教練、搖滾歌手、火鍋店老闆、公交車司機、打工仔、大學教授、科研工作者、飛行員、空姐、作曲家、企業家、校長……他們在各自的行業裡綻放光彩,讓李老師為之感動和驕傲。他們以親身經歷闡述了當前基礎教育的功過得失,並慶幸在自己成長的關鍵時段有李老師陪伴,很多同學有「如果沒有你,我會怎麼樣」的感慨。 36個故事演繹了教育的各種可能,體現了李鎮西班主任工作的爐火純青、思想教育的出神入化、對教書育人的深度思考,以及對自己教育失誤的反省和修正。他警醒自己,提醒同行:善待孩子,耐心陪伴他成長,相信他的未來有101種可能!
No.2 教育的100種可能(上)
出版社:灕江出版社
作者:李鎮西
出版時間:2020-09
圖書簡介:《教育的100種可能》記錄了李鎮西老師的36個學生的成長故事。他們的多數在當年是普通生甚至「問題生」,但李老師認為每個孩子的花期不一樣,他呵護、尊重、引導孩子們,體現了愛心教育、民主教育、平民教育的溫度和光彩。 如今,當年的孩子已長大成人,成為醫生、教師、足球教練、搖滾歌手、火鍋店老闆、公交車司機、打工仔、大學教授、科研工作者、飛行員、空姐、作曲家、企業家、校長……他們在各自的行業裡綻放光彩,讓李老師為之感動和驕傲。他們以親身經歷闡述了當前基礎教育的功過得失,並慶幸在自己成長的關鍵時段有李老師陪伴,很多同學有「如果沒有你,我會怎麼樣」的感慨。 36個故事演繹了教育的各種可能,體現了李鎮西班主任工作的爐火純青、思想教育的出神入化、對教書育人的深度思考,以及對自己教育失誤的反省和修正。他警醒自己,提醒同行:善待孩子,耐心陪伴他成長,相信他的未來有100種可能!
No.3 譯文紀實系列·生死課
出版社:上海譯文出版社
作者:袁凌
出版時間:2020-10
圖書簡介:《生死課》是袁凌的短篇記錄合集,記錄了各色生存地面上輾轉的小人物,或是歷史地層中疊壓的無名氏。這些人物,大都是作者在成長經歷、採訪調查,以及公益探訪中邂逅的,有鄉土的長輩,也有都市的邊緣人;有歷史中的失蹤者,也有留守的孩子;有辛苦的生意人,也有孤獨症陰影下的白領。有逝者,有生者。他們的人生遭際,或可謂曲折,或簡略潦草。生活場景或者算得別致,或者平凡。他們不是時代聚光燈下的主角,但每人都有屬於自己的劇情。袁凌記錄這些人的生與死,不僅為了他們的人生,也為了對自我生命的理解。
No.4 智慧宮005:洞穴奇案(法哲學專業領域寓言式的經典文獻)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作者:[美]彼得·薩伯(Peter,Suber)
出版時間:2020-09
圖書簡介:洞穴探險者案是美國法理學家富勒於1949年發表的假想公案:五名探險者受困洞穴,為生存「不得不」分食其中一人,被抽籤選中的是最初提出該建議、卻在實施前反悔的威特莫爾。最終獲救的四人以殺人罪被起訴,並被初審法庭判處絞刑。——他們是否犯有謀殺罪?富勒虛構了上訴法庭五位大法官的意見,將當時各個法哲學流派的觀點納入其中。1998年,薩伯續寫了有關此案的九個新觀點,又將20世紀法哲學的新發展引入討論。 富勒的案例設計精巧,為論證的多向發展提供了可能,因此得以成為各種觀點交戰的場地。案例本身,連同虛構的法官陳詞由此成為法學初學者探討重要法律原則的必讀文本,本書同時也作為激發思辨的優秀通識教育讀本而備受推崇。
No.5 論法治與德治:對中國法律現代化運動的內在觀察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作者:梁治平
出版時間:2020-10
圖書簡介:法治,關涉著每一個中國人的生活與命運。 在本書中,梁治平先生以一種長時段的歷史的眼光,試圖回答以下一系列重要問題: 作為一個曾經被認為具有資產階級屬性的概念,「法治」 為什麼會在中國20世紀70年代末成為重要政治議題? 「法治」議題的提出和強化,在當時和今天是為了應對什麼挑戰,解決什麼問題?在過去的三十多年裡,中國的法治運動經歷了哪些階段?它在中國的社會變遷過程中扮演了怎樣的角色?應該怎麼認識和評估這場持續不斷而且不斷升溫的運動? 被層層限定和包裹起來的「法治」還可以恰當地名為「法治」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意味著什麼,是否可能,以及在什麼意義上是可能的? 提出和回答這些問題,不能從某種外部立場出發,用外部世界的或教條主義的標準去衡量中國社會的變化;而是從中國現實出發,把中國的法治運動放在一個更大的歷史和社會變遷的背景下觀察和理解,由社會行動者自己提出的主張入手,通過梳理相關觀念、思想、理論和實踐的脈絡,發現這些主張內在的理路,揭示其中隱藏的緊張,進而深化我們對於當下中國社會及其政治和法律進程的理解。
No.6 我在深圳當市長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信出版社
作者:李子彬
出版時間:2020-10
圖書簡介:該書是李子彬同志於1995—2000年任職深圳市長期間的工作回憶錄和經驗總結。用講故事的形式,講述了當年深圳改革發展的一系列重大決策和實踐,再現了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 李子彬通過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根本性扭轉了深圳經濟結構以「三來一補」加工貿易為主的局面,奠定了深圳現代產業基礎。他以卓識遠見對這座城市進行重新規劃,加強路、港、水、電、地鐵等基礎設施建設,繪製出現代化國際性城市的藍圖。「810」事件後,在深圳證券市場生死存亡的緊要關頭,市政府重啟證券市場的膽識和成就,在中國證券市場發展史上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5年間,李子彬這屆市政府在重典治亂、還百姓一個清平世界,建設廉潔高效政府等方面的實踐和探索,在「兩個文明建設」協調發展方面取得的成就,讓全國對深圳經濟特區刮目相看。 這本書史料翔實,敘事清晰,文筆流暢,還原了深圳發展中最重要、最關鍵的一段歷史。雖然是紀實性的回憶錄,但寫得生動鮮活,讀來趣味盎然。
No.7 江湖記:河流上的中國
出版社: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作者:談雅麗
出版時間:2020-10
圖書簡介:作家談雅麗通過十年實地行走考察,查閱文史典故、地域資料,以河湖尋訪足跡為線索,從水文化的角度記錄中國江河與湖泊的現實與往事,解讀華夏文明的繁衍生息,展現「河流上的中國」之闊大景象。這是一趟風物與歷史交融的心靈之旅,更是中國水文化的尋根之旅!
No.8 金枝(上下冊)(漢譯名著本14)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作者:[英]J.G.弗雷澤(James,Frazer)
出版時間:2020-11
圖書簡介:《金枝》是現代人類學的奠基之作。自它問世以來,就受到了來自各方的質疑,但它出色地經受了時間的考驗。時至今日,它仍是一部闡述巫術和宗教起源的權威之作。 《金枝》緣起於一個古老的地方習俗:一座神廟的祭司被稱為「森林之王」,卻又能由逃奴擔任,然而其他任何一個逃奴只要能夠折取他日夜守護的一棵樹上的一節樹枝,就有資格與他決鬥,就能殺死他則可取而代之。 這個古老習俗的緣起與存在疑點重重,為此,作者目光遍及世界各地,收集了世界各民族的原始信仰的豐富資料,運用歷史比較法對之進行了系統的梳理,從中抽繹出一套嚴整的體系,並對巫術的由來與發展作出了令人信服的說明和展望。
No.9 遊客的凝視(第三版)
出版社:格致出版社
作者:[英] 約翰·厄裡,[丹麥] 喬納斯·拉森 著
出版時間:2020-09
圖書簡介:何謂「遊客的凝視」?簡單來說,就是遊客帶著欲望消費旅遊景點的符碼。遊客的凝視是社會建構而成的。作者指出,視覺經驗是觀光旅遊的重要方面,更強調「凝視主體」和「凝視對象」之間的社會權力關係。這本探討現代旅遊文化的著作,勾勒出了觀光旅遊在過去幾世紀以來的演變流程,審視了旅遊這種社會行為的歷史發展及重大轉變,從社會學的角度來審視旅遊、遊客行為以及東道主國的應對對世界造成的影響,包括度假地的發展變化、全球經濟的變化、行業發展、多媒體發展、建築風格的發展、攝影技術的進步以及原油、氣候等環境問題。除了社會學的思考之外,還有對文學想像與美感經驗分析。
No.10 貧困危機——日本"最底層"社會
出版社:上海文化出版社
作者:[日]藤田孝典
出版時間:2020-09
圖書簡介:貧困在日本以驚人的速度持續蔓延,老人、年輕人、孩子……不論男女,每代人都在貧困中掙扎。這樣的時代是獨一無二的。正如本書的題目所言,當今社會正處於可以被稱為「貧困危機」的嚴峻態勢之中。繼《下遊老人》之後,作者再次憑藉一線救助經驗、大量真實案例和數據,全方位剖析日本貧困現實,審視社會福利制度並提出切實有效的對策,幫助所有人早日養成應對貧困危機的能力。
No.11 新民說·生命滋味:實習醫師手記
出版社: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作者:王溢嘉
出版時間:2020-10
圖書簡介:本書分為兩個部分,共計 54 篇。是作者棄醫從文後,應媒體之邀,經由追憶與反省而寫成的文章。全書呈現 54 個生命遭遇難題的故事,主要以作者在醫院實習期間的所見所聞及由此引發的關於生命、人倫、情感的思考構成。暢銷近 20 年,是由醫學觀人生的力作。
No.12 口罩文化史:病毒、符號與身份建構
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
作者:周凱,高福進
出版時間:2020-10
圖書簡介:口罩是人類在漫長進化史中與各種疾病與災害不斷鬥爭留下的歷史註腳。14世紀的「黑死病」讓歐洲人口銳減1/3,也促成了「鳥嘴面具」的誕生;19世紀後,近代醫學、科學飛速進步,人類進而發明了真正意義上的現代口罩;到20世紀初期,我國的伍連德醫生又在哈爾濱鼠疫中改良發明了「伍氏口罩」,成為後來口罩改良的藍本。如今,口罩已不局限於醫療場域,成為普及最廣的日常用品之一。 口罩也是折射不同民族文化心理的一面鏡子。在歐美文化中,口罩及「蒙面」讓人更多聯想到犯罪或惡行;對於信奉伊斯蘭教的人們,蒙面成了宗教習俗在裝束上的外化;而在亞洲,公元前6世紀的宗教文獻中即出現了「口罩」鼻祖,覆面與保持神聖有著某種程度的關聯。「蒙面」在各文明中留下的不同印記,也讓口罩在這些國度經歷了截然不同的命運。縱觀數千年世界文明進程:小口罩,大歷史。
No.13 右派國家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信出版社
作者:[英]約翰·米克爾思韋特,[英]阿德裡安?伍爾德裡奇
出版時間:2020-10
圖書簡介:美國在短短一代人的時間裡急劇右轉,以至於如今不論哪一黨入主白宮,這個國家與歐洲相比——甚至與尼克森治下的美國相比——在許多重要方面都明顯更保守了:福利不復存在,死刑的傳統根深蒂固,反墮胎呼聲依然強烈,監管 力度降到了*低的水平;「新政自由主義」的支柱轟然倒塌,保守主義的勢力已推進到極為廣泛的陣線。最近二十年,保守主義已成為美國社會隱秘但中堅的力量,而這本書將告訴我們為什麼保守主義能夠成功。
No.14 關鍵路徑
出版社: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作者:R.巴克敏斯特·富勒
出版時間:2020-10
圖書簡介:本書是美國天才建築師和思想家巴克敏斯特富勒的重要代表作,是他對人類過去的傑出總結,也是對當下和未來的獨到思考和預測。 從史前時代的人類遷徙,到偉大帝國的發展,再到今天掌控我們命運的龐大的跨國企業和政治體系,《關鍵路徑》追溯人類的社會、政治和經濟體系的起源和演變,講述了人類在整個宇宙中的處境,面臨的各種危機,以及面對未來有何種選擇。此外,富勒還討論了知識的加速增長、工具和技術壽命的不斷縮短、資源的利用和建築設計巧思等諸多議題。他把自己的作為實驗和研究對象,討論一個人應該如何思考、如何參與世界的改變和人類的發展,闡述了實現目標的具體方法和路線圖設計。某種意義上說,富勒自己就是他最偉大的一個發明。 此外,富勒把地球視為宇宙中的一艘飛船,從宇宙的尺度上思考人類的任務和天職,主張我們應採取「宇宙收支核算法」,確保資源的「少費多用」,通過綜合、先導性的設計科學革命,包括對計算機的充分利用,實現人類的持久繁榮。他在書中還闡釋了自己的戴馬克松世界地圖、地球鏡、球形建築、全球電網等設計和構想,以此作為設計革命的示範。
No.15 何以為我
出版社: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作者:阿列克斯·提臧 著
出版時間:2020-10
圖書簡介:作者自我撕裂式地檢視了作為亞洲人試圖融入美國社會時的內心的複雜、恥辱和小勝利。作者從個人的成長和生活經歷出發,揭露了美國種族歧視的種種形式和問題,真實呈現了亞洲人在美國的生存困境。從最初試圖融入美國社會時身為亞洲人的自卑感,獲得美國社會認可後的勝利感,以及最後真正找到屬於亞洲人自我認同感的經歷讓這本書真實且充滿了說服力。作者的足跡遍布世界,從美國到中國,日本、菲律賓,他用雙眼看清世界,也感受真實的自我。
No.16 勞動教育論
出版社:教育科學出版社有限公司
作者:曾天山、顧建軍主編
出版時間:2020-10
圖書簡介:本書匯集教育政策、勞動教育、教學論、職業教育、學校管理等領域優秀專家學者,以科學的理論和研究方法為基礎,以指導未來勞動教育實踐為目標,以勞動教育承載中國夢為切入點,闡述了勞動教育的基本要義、歷史經驗、時代價值、特殊價值及其落實機制,即勞動教育為什麼、是什麼、教什麼、怎麼教、誰來教、怎麼評等具體實踐問題。本書史論結合、定性定量結合,觀點鮮明、思想深刻、表達生動,結合事實、案例,可讀性強,在黨和國家提倡加強勞動教育的方針政策下,對勞動教育的理論與實踐問題進行系統闡述,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和實踐指導意義。
No.17 警治的終結
出版社:浙江大學出版社
作者:[英]亞歷克斯·S.維塔萊
出版時間:2020-10
圖書簡介:近年來,美國針對警察暴行和鎮壓的抗議激增——最近因黑人喬治·佛洛依德被警察暴力致死而引發的大規模抗議與示威運動最為引人注目。警治的問題和弊端越來越暴露在公眾視野中。國家用大量公民繳納的稅款建立起來的警治機構最終卻站在了人民的對立面。 本書抓住了其中的核心問題:現代警治本身的性質。作者認為,過去40年來,「破窗式」警治實踐、執法的軍事化和警察作用的急劇擴張使得警察的職權日益增大。本書試圖通過揭示作為一種社會控制工具的現代警治的有汙點的起源來引發公眾討論。它展示了警察權力的擴張是公共安全的矛盾源頭。亞歷克斯?維塔萊借鑑了世界各地的開創性研究,幾乎涵蓋了警治工作日漸廣泛的每個領域,展示了執法活動如何加劇了它本應解決的問題。 最終本書還提出了相應的警治替代方案,如合法化、恢復性司法和減少傷害,以促進犯罪、支出和不公正現象的減少。作者認為,應對壞警治的最佳方案可能是終結警治。
No.18 社會非正義
出版社:江蘇人民出版社
作者:[愛爾蘭]維託裡奧·布法切
出版時間:2020-10
圖書簡介:本書在闡釋社會非正義的概念、性質、意義、重要性、研究方法的基礎上,主張只有更好地實現對社會非正義現象自身的揚棄,社會正義才能得以進一步發展;並基於21世紀三大社會主義模式,即自由社會主義、民主社會主義和市場社會主義的分析,為社會主義的正義建構提供了寶貴建議。
No.19 告密:美國司法黑洞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美] 亞歷山德拉·納塔波夫 著,
出版時間:2020-10
圖書簡介:儘管公眾幾乎看不到告密行為,但其已如黑洞一般侵蝕了美國的司法公正。本書首次對美國刑事司法中的線人告密行為進行了全面分析,告密交易製造了不可靠的證據,放縱了真正的罪犯,危及了無辜者的自由。告密行為還破壞了非裔社區的鄰裡關係,加劇了警方與貧民之間的對立。亞歷山德拉?納塔波夫教授通過數十個真實的案例,揭露了告密交易對高犯罪率非裔社區造成的社會破壞。從緝毒戰爭到嘻哈音樂,從黑手黨線人到白領犯罪,本書全面展示了告密交易在法律、政治、經濟和文化層面的可怕影響。此外,她還解釋了現有司法制度如何真正發揮作用,並提出了新的改革建議。本書打開了美國司法制度真正運作方式的潘多拉魔盒,向讀者們展示了線人活動的秘密世界。
No.20 速寫美國名案 : 30場大審判
出版社: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作者:[美] 盧·揚 著,[美] 瑪裡琳·丘奇 繪
出版時間:2020-10
圖書簡介:從水門案件之序曲、到對瘋狂的連環殺人犯「山姆之子」的審判,從中央公園慢跑者案、到黑手黨教父約翰·戈蒂的倒臺,從伍迪·艾倫監護權案件、到對辛普森的世紀審判,丘奇將讀者帶入庭審現場,觀察美國司法體系這三十餘起轟動一時的案件,體驗戲劇性頭條新聞背後的故事。除了丘奇所繪的一百餘張精彩的法庭插畫,本書還包含著名記者盧·揚撰寫的引人入勝的庭審報導,以及書末的名人畫廊。本書正文分為20世紀70年代、80年代、90年代及以後三部分,為您描摹這些時期裡的美國大案。每個案件的開篇由一張極具震撼力的跨頁速寫展開,邊角放置案件信息(時間、地點、控辯方、審判結果等)。除了正文的庭審報導,每張法庭速寫還附了圖注或畫家視角的描述。偶有頁下注,幫助讀者了解某些細節,是本書譯者所補充。
(責編:肖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