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中國古代歷史上三次大規模農民起義都是怎麼發生的?

2020-12-03 塞北秋風鐵馬

中國古代歷史上每到王朝末期通常會因為土地兼併嚴重,政治黑暗民不聊生而爆發農民起義,這些起義有的成功有的失敗,但大多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在起事前往往會人為的製造一些神秘事件以鼓動饑民造反。

從第一個大一統王朝秦朝開始到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朝為止,我們來盤點一下都有哪些人為製造的神秘事件。

一、秦末陳勝、吳廣起義—「大楚興,陳勝王」

陳勝吳廣起義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農民起義,它掀起了秦末農民起義的序幕,沉重打擊了秦朝統治。

這次起義的起因是秦二世元年,秦政府徵發閭左貧民屯戍漁陽,這批戍卒共有900人,行至蘄縣大澤鄉時,天降大雨路不能行,無法如期到達目的地。

按秦律,未能如期到達者當斬,而就算是如期到達了漁陽,也可能會因戍邊而死,於是陳勝吳廣兩人決定起義。

陳勝

在起義前,兩人問佔卜的人此事的吉兇,被告知:「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兩人認為需要藉助鬼神之事來樹立威信,於是就策劃了兩起神秘事件。

用硃砂在白布上面寫下「陳勝王」三字,塞入別人捕獲的魚腹中,戍卒買來就發現了這塊寫了「陳勝王」的布,接著又讓吳廣在半夜裡跑到一個破廟裡,點起篝火,模仿狐狸聲音叫道:「大楚興,陳勝王。」

通過這兩起神秘事件,戍卒們都對陳勝另眼相看,後來陳勝吳廣殺縣尉,率領戍卒成功起義。

二、劉邦斬蛇起義—「赤帝之子」

同樣也是在秦朝末年,當陳勝吳廣起義爆發後,劉邦也遇到了同他們一樣的難題,在押送徒役去驪山的路上,有很多徒役在途中逃跑了。

這按照秦律也是死罪,於是到了芒碭山的時候,劉邦就把剩下的人聚集起來,準備把他們全都放了,結果有十多個人願意追隨劉邦一起跑路。

在山路上正走著,突然前邊有人報告說前方有一條大蛇擋在路上,要求大家往回走,這個時候劉邦正好喝醉了,酒意上湧,說這有什麼可怕的,於是上前就把這條蛇砍為兩段,這些人就接著繼續趕路。

劉邦斬蛇起義

後來隊伍中有人經過這個地方的時候,就看見有一個老婦人在那哭,有人就問她怎麼了,老婦人回答說自己的兒子本是白帝之子,化作大蛇擋在路中,結果被赤帝之子殺了,所以自己才因此哭泣。

等到劉邦酒醒後,這些人把情況告訴劉邦和眾人,大家都覺得不可思議,並漸漸的懼怕劉邦了。

這件事情其實也應該是劉邦為了起義策劃的,山上有蛇這很正常,但是說自己是赤帝之子就純屬瞎扯了。

那麼劉邦為何要這樣宣揚?白帝之子是誰?赤帝又是誰?

白帝名叫少昊,又名玄囂,乃是黃帝與嫘祖之子,少昊是五帝之一,是司秋之神,西方白帝之子名叫蟜(jiǎo)極,少昊死後他的兒子蟜極並沒有成為部落首領,而是由他的弟弟昌意的兒子顓頊繼位。

赤帝又稱炎帝,炎帝之子名炎居,按照五行學說,白帝位居西方是司秋之神,秋屬金,其色為白,赤帝位居南方是司夏之神,夏屬火,其色為紅,火克金,因此劉邦才以此來說明赤帝之子幹掉白帝之子乃是天命。

劉邦登基

三、東漢末年黃巾起義—「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

發生在東漢末年的黃巾起義其實還帶有很明顯的宗教色彩,它的領導人張角乃是宗教組織「太平道」的創始人,他在傳教發展信徒的同時也在密謀起義。

張角的做法是在傳教時廣泛宣傳這樣一個口號「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

在當時的東漢王朝這是一句很明顯的反動口號,「蒼天已死,黃天當立。」表明要改天換地了,蒼的意思是青色,在當時漢朝官員和軍隊衣服的顏色都是以青色為主的,黃天就是指代黃巾起義軍,這不就是漢朝將被黃巾起義軍取代嗎。

除此之外,口號還說明了起義的時間,就是在甲子年,即公元184年,這一年二月黃巾起義爆發,加速了東漢王朝的滅亡。

四、元末紅巾軍起義—「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

元朝末年的紅巾軍起義也是帶有宗教色彩的,其領導人韓山童、劉福通同時也是白蓮教的首領。

元末天災頻發,朝廷腐敗,社會矛盾激化,當時在北方傳教的韓山童等人就曾鼓吹「彌勒下生」、「明王出世」,又散布民謠「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

當時元末黃河大決堤,洪災泛濫,元丞相脫脫主張治理黃河水災,元政府強徵民夫15萬人開鑿新河道,監督工程的官吏乘機剋扣河工「食錢」,河工挨餓受凍,群情激憤。

於是韓山童等人在散布民謠的同時也暗中做了一個獨眼石人,並把它埋在即將挖掘的黃陵崗附近河道上,石人被河工挖出來後,頓時人心騷動,韓山童等人趁勢率眾起義。

總得來說,這些起義基本上都是利用了當時人們的封建迷信思想,用這些看似神秘的事件來表明自己造反的合法性。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盤點中國歷史上的哪些農民起義,最終成功奪得天下的只有兩次!
    中國歷史上發生過眾多的農民起義,歷史上大多數的農民起義都是發生在統治階層對農民階層的橫徵暴斂時期,由於農民階層得不到最底的生存保證而自發的武裝起義運動。而在這些大大小小的農民起義中,最終得以成功並建立政權的,少之又少,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中國歷史上的那些農民起義運動,看看你了解多少?
  • 中國歷史上不存在「農民起義」
    1949年後,中國通史中有關「農民起義」「農民革命」的內容佔了很大篇幅,觀點都基於毛澤東的闡釋。他說,「在漢族的數千年的歷史上,有過幾百次的農民暴動,反抗地主貴族的黑暗統治;而每次朝代的更換,都是由於農民暴動的力量才能得到成功的。」「在中國封建社會裡,只有這種農民的階級鬥爭,才是歷史發展的真正動力。」
  • 宋朝為何沒有全國性的大規模農民起義
    文/寂寞的紅酒農民起義,是我國古代困擾中原王朝的一個大問題。歷代中原王朝都對農民起義非常頭疼,因為在古代農民起義是常有的事。幾乎每個封建王朝都會爆發農民起義,而且很多都是全國性的農民起義,很多王朝就是被這種全國性的農民起義推翻的。不過有意思的是,宋朝時期,我國境內農民起義數量非常頻繁、但起義的規模卻很小,席捲全國的農民起義更是幾乎沒有。很多人不禁感到疑惑,宋朝為何沒有全國性的大規模農民起義?首先,宋朝是我國歷史上最富庶的朝代,宋朝人的生活質量是非常高的。
  • 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五大農民起義口號,各有千秋,你服哪一句?
    自中國進入封建社會以來,農民起義就沒有斷過。從秦朝建立,到清朝滅亡,幾乎每個朝代都會發生農民起義。農民起義是專制朝廷和民間社會矛盾的反映,說白了根本原因就是四個字——官逼民反。農民起義也是一項技術活,要想成功,首先一個好的口號就是非常重要的。
  • 古代歐洲和古代中國的《農民起義》有何區別?
    在歷史愛好者圈子裡,一個常見問題是「為什麼中國有成功的農民起義,而歐洲沒有?」 不幸的是,這是一個偽命題。正如高爾基所說,世界各地的傳統社會農民都沒有什麼差別,農民起義其實也沒有太大差別。
  • 歐洲歷史上為什麼沒有出現官逼民反的農民起義?
    農民起義在中國歷史上司空見慣,大多數朝代的滅亡都和農民起義相關,有的甚至直接被農民起義推翻。只讀中國歷史會認為農民起義是世界歷史的常態,然而西方的農民起義不僅次數很少,且沒有進行任何的改朝換代,讓人有些不思其解,歐洲為什麼沒有出現官逼民反的農民起義呢?
  • 歷史上,大多數農民起義為什麼以失敗而告終
    我國歷史上發生了無數次的農民起義,但是真正取得成功的就三次。第1次是秦朝末年劉邦, 第2次是西漢末年的劉秀,第3次是元朝末年的朱元璋。三次農民起義成功之後,建立了三個偉大的大一統王朝。劉邦所建立的西漢王朝是我國歷史上第2個大一統王朝,也正是因為西漢王朝的建立,確立了人們心中的大一統的思想,從而在2000多年的歷史中雖然有過無數次的分裂和混亂,但是有識之士所追求的依然是一統天下,而不是裂土建國。
  • 對比歷史上的中國和歐洲,同為帝國,為什麼歐洲沒有「農民起義」
    中國古代農民起義頻發,有四點值得考慮。秦朝奉行商鞅的法律主張,把人民當作工具,把人民的自由剝奪得一乾二淨。以後歷代統治者採取「儒表法裡」的統治術,其實都源於秦。商鞅最著名的政策是「五民政策」,弱民,貧民,一民,辱民等等。也就是對付人民無所不用其極。
  • 盤點我國古代五大農民起義的口號,各有千秋,每句都極具煽動性
    農民起義在我國古代歷史上是屢見不鮮的,當統治者暴政,腐敗不堪的時候,就會有人站出來,這其中不乏諸侯,貴胄,但也有農民揭竿而起,但是很可惜,農民起義成功的並不多,我們就來盤點一下吧。1.陳勝、吳廣起義。」當年始皇帝徵發民夫去修長城,又調兵攻打南越,一時間勞民傷財,民怨沸騰,所以民夫陳勝、吳廣二位就揭竿而起,他們算是中國古代第一次提出政治平等的口號,很有感染力。2.綠林赤眉起義。
  • 在中國歷史上大多數農民起義都失敗了,原因都在這裡
    縱觀中國古代歷史,從轟轟烈烈的陳勝、吳廣起義到近代太平天國運動的農民起義,為什麼大多數都以失敗而告終,只有劉邦、劉秀、朱元璋等寥寥幾人獲得了成功。原因是什麼呢,來分析分析!原因一:農民起義沒有獲得當時社會的支持,往往都是燒殺搶掠。農民起義往往對待地主階級都是很殘忍的,對地主階級危害很大。在唐朝之前,中國古代都是地主階級佔有當時社會很大的權力,而地主階級在朝堂上會有很大的話語權。
  • 古代農民起義不斷,但是,為何勝利的很少?
    前言: 相信很多人都會對中國古代王朝的王朝興替產生這樣的印象:那就是為什麼古代中國只存在農民起義,而沒聽說過其他階層的起義?
  • 古代起義的都是些什麼人?為什麼會被稱為農民起義?你知道嗎?
    古代起義的都是些什麼人?為什麼會被稱為農民起義?你知道嗎?當我們回味歷史的時候總是會發現一個詞語,什麼詞語呢?那就是「農民起義」。可以說很多朝代的滅亡都是因為產生了大規模的農民起義,這些農民起義不管是正面的還是反面的都給王朝的統治帶來了極大的阻礙,而且為了平息這些大規模的農民起義不得不動用大量的人力物力去對抗,這無疑加速了那些王朝的滅亡。但是我們仔細的想一下,那些造反的都是農民嗎?為什麼會被稱為農民起義?
  • 淺析古代中國歷史的一個「周期律」:糧荒、大起義、改朝換代
    在古代中國漫長的封建時期,事實上存在一個「周期律」,這就是由糧荒到引發農民大起義,最終導致改朝換代。本文試圖對此做一個簡明扼要的解析。□物非天予,終須地出:古代曾因糧荒發生一幕幕人間慘劇「王者以民為天,而民以食為天。」這句話出自《漢書·酈食其傳》。
  • 中國歷史上的」永樂盛世」是真的盛世嗎?看盛世下發生的農民起義
    明成祖朱棣在位期間,文治武功卓越,出現國家富強,百姓安居,萬國來朝的局面,因年號為「永樂」,史稱「永樂盛世」,為明朝初期三大盛世之一,後世尊稱明成祖為「永樂大帝」,可見後世對明成祖的評價相當高,但就是在明成祖開創的這一盛世期間,竟然發生了農民起義,其中「唐賽兒起義」就是其中代表。
  • 中國古代農民戰爭中的皇權思想,封建社會擺脫不掉的歷史輪迴
    農民戰爭的概念發端於恩格斯的《德國農民戰爭》。在中國,農民戰爭史成為歷史學的最重要課題應該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的事情。中國古代素來以農業立國,農民是國家長治久安的基礎,每當歷史上的朝代因為末期的亂政而導致社會危機,就會有以農民為主體的人民起義的誕生,但是在推翻前代王朝之後,歷史好像又重新開始新一輪的洗牌,這天下也只不過換上新人來做皇帝而已。
  • 大數據分析:古代農民起義領袖幹什麼職業對朝廷最危險?
    古代歷史課必考內容包括了歷次農民起義。要知道,我國古代一直都是農耕國家,千千萬萬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是帝國的基石。 所謂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為了生活,就像高壓鍋壓力得不到釋放越來越高,終有一天,逼得只會種地的農民義無反顧的奮起抗爭,於是,大規模的農民起義爆發了!這也使得我國古代,除了經濟高度發達稅收主要來自手工業者的宋朝。其餘朝代都是亡於內亂被新王朝取而代之的重要原因。
  • 2018七年級歷史上冊試題含答案解析(秦末農民大起義)
    2.秦朝實行的________非常嚴苛,民眾稍有不慎即觸犯法律,而且是一人犯法,親族和鄰裡都要受到牽連。  3.秦始皇死後,________的統治更加殘暴。  知識點2 陳勝、吳廣起義  4.公元前209年,中國歷史上爆發了第一次大規模的農民起義——____________起義。
  • 宋朝富有而繁榮,為何總是發生農民起義?
    為何兩宋社會動蕩不安,農民起義頻繁?宋朝富有而繁榮,為何總是發生農民起義?這是一個關於社會經濟結構的問題。宋史專家鄧廣銘先生說:「宋代是我國封建社會發展的最高階段,其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所達到的高度,在中國整個封建社會歷史時期之內,可以說是空前絕後的。」農業革命的產生,當然不只是宋真宗一個人的功勞。然而,對兩宋,對古代中國的影響是十分巨大的,對一個靠天吃飯的農業國家而言,其影響也是十分巨大的。
  • 中國古代歷史上的九大邪惡組織,第九個最可惡
    盤點中國古代的九大邪惡組織,真實存在,第九個最可恨   在中國古代,有很多的民間組織,有些組織甚至是給皇室服務的,但大部分組織都是為了名利,同時也為了金錢,他們殘害了不少無辜的百姓,被稱為「邪惡組織」,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講一講中國古代歷史上的十大邪惡組織。
  • 清代前期臺灣兩次大規模的農民起義:朱一貴起義與林爽文起義
    清代前期臺灣兩次大規模的農民起義:朱一貴起義與林爽文起義 時間:2004-04-12 16:37   來源:   1683年9月,清政府佔領臺灣,為加強對臺灣的管理,曾採取了若干措施,但清政府的吏治敗壞,使得臺灣人民與清官府之間的矛盾日趨尖銳,因此屢有暴動起義的事情發生